- 相關推薦
學生最優發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學生最優發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一、模式的提出
教學要以學生的和諧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掘學生潛在能力,滿足學生適合自身最佳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學生最優發展的教學實踐中,既要整體有序地把握教學進程內外諸因素的關系,又要符合學生認知和個性發展的規律,充分體現教學的因果發展、層次梯度,表現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發展個性的素質內化進程。在近些年的學生最優發展教學研究和實踐中,我們根據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要求,結合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一套能涵蓋各學科教學特點的學生最優發展教學模式:“抓起始、打基礎、重能力、促發展”。誠然,該教學模式的表述較簡明,但其內涵卻十分豐富,需要有序地、分層遞進實施。各學科圍繞該模式,結合自身的特點,相應制訂各具特色的實施方案。而且還要做到學科間相輔相成、和諧地同步前進。
二、模式實施原則。
1.整體性。
用整體性觀點看教學過程,教學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從屬于學校的整個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系統。我們在“抓起始、打基礎、重能力、促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全面優化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織形式、教學評價,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全面改進教學條件,實現教學現代化等方面,力求過程中每一成分和環節都能充分發揮最優功能,進而求得全過程最大程度的整體效益。
2.聯系性。
用聯系性的觀點分析教學過程的結構,揭示過程發展的規律和動力,可以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多種多樣的內在聯系,這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相互作用的聯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學過程本身作為一個整體,既表現在師生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中,也表現在教學過程的前后銜接,學生興趣、知識、能力、素質形成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聯系上。
3.綜合性。
用綜合性觀點(方法)處理教學中的方法和形式問題,以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目的任務之間具有對應性,在對應范圍內,教學方法會顯示出其優越性和高效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自始至終使用一種教學方法,而必須綜合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使之相互配合,最優結合,以達到整體優化、優勢互補的教學效果。 常用的三種基本教學組織形式(全班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教學)各有其優點和弱點,因而在各個階段與場合都必須考慮其最優結合,尤其是要根據具體需要在教學過程的相應環節中突出某種組織形式,而以其它形式為輔,以求最優的組合效果。
4.最優化。
用最優化觀點開展教學工作,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我們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每個教學環節都以整體的低耗高效來衡量教學行為和效果。
三、模式實施的基本要求
1.以學生實際的學習可能性為出發點。學生實際的學習可能性是一個反映學生學習的內外部條件的綜合性概念。由于學生總是處于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和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情境中,所以, 實際的學習可能性這個綜合概念是動態的。因此,我們要求全體教師不斷地研究學生,積累
[1] [2] [3] [4]
【學生最優發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相關文章:
實施模式教學 促進學生最優發展04-30
地面搜索問題最優模式研究04-28
日喀則旅游發展模式研究05-02
我國工業發展模式研究04-28
數控加工與編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04-30
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05-01
循環經濟村發展模式研究04-28
溫州模式、蘇南模式發展的共同點研究05-03
“引導-發現”語文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04-30
四段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