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新審視閱讀活動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對提高學生的素質,健全學生心靈人格有重要作用,社會各方面已形成共識,但現實中許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討。下面,就閱讀的視角、角色、空間作個探討。
一、閱讀活動中的視角定位
多年來,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習慣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強的文學作品,用理性肢解钅禁 固學生的審美評價想象,總試圖“通過少數經典范文的反復嚼爛,讓學生舉一反三,讀懂天下所有文章”。對于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弊端,清華大學附中的一位特級教師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的語文課正逐漸變成一門純粹的技術課,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正在異變為一項純粹的技能培訓和手藝磨練課。抽象意義上的語文教學,讓學生在文山題海中跋涉,使閱讀一直難走出惡性循環的怪圈。
語文學習與做其他事情一樣都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閱讀教學不應是“深挖洞”,更應是“廣積糧”,閱讀量不夠,感性認識不足,哪來理性的飛躍。閱讀本質不是技能訓練,而是通過在大量的以了解內容或獲取信息為中心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點燃學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創造,照亮學生的心靈、釋放生命的力量”。
二、閱讀活動中的角色定位
目前閱讀活動的生態環境很不理想,普遍存在“主客顛倒”。學生應是閱讀課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協調者。閱讀課上教師總是扮演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和終極裁判官的角色。
近年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通過專職教師、專用教材、固定場所傳授知識,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的認識活動主要是“掌握”而不是“發現”,師生的雙邊教學活動仍然限定在“傳授——接受”的模式內,致使我們的教學嚴重輕視實踐、發現、探索、體驗、感悟等活動。
[1] [2] [3]
【重新審視閱讀活動】相關文章:
重新審視融資融券04-30
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04-27
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審視04-28
重新審視鄱陽湖及信江尾閭洪水04-26
異化與回歸--對傳統顏回形象的重新審視04-28
對創業企業信息化的重新審視04-30
從生態科學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國蜂業科技發展04-29
審視探究性閱讀教學04-29
重新審視國有股減持面臨的現實問題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