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華北地區深部構造特征
通過巖石圈厚度變化、大地熱流值和莫霍面起伏,結合淺表巖漿構造活動,編制了華北地區深部構造略圖,建立了燕山期軟流圈上涌與巖漿構造活動的關系模式,總結了該區的深部構造特征:巖石圈厚區與軟流圈上涌區共存.同時,按生成機制對該區軟流圈上涌進行了類型劃分:中生代燕山期(J-K1)、早新生代(E2-E3)主動機制形成的軟流圈上涌,中、新生代(K2-E1)及晚新生代(N-Q)被動機制形成的軟流圈上涌.
作 者: 邢作云 邢集善 趙斌 XING Zuo-yun XING Ji-shan ZHAO Bin 作者單位: 邢作云,XING Zuo-yun(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0008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430074)邢集善,趙斌,XING Ji-shan,ZHAO Bin(山西地勘局物化院,山西,運城,044004)
刊 名: 地質科技情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006 25(6) 分類號: P5 關鍵詞: 華北地區 軟流圈上涌 深部構造【華北地區深部構造特征】相關文章:
金廠峪金礦床控礦構造特征及深部探礦研究04-29
用GPS資料反演華北地區主要活動斷裂的深部運動特征04-28
黃驊坳陷深部地殼構造及流體特征與潛山油氣藏勘探遠景04-27
新疆北部及鄰區深部構造的控礦作用探討04-30
青藏高原的構造分區及其邊界的變形構造特征04-27
松遼盆地深層地層及構造特征04-27
新民堡斷裂新構造活動特征04-28
南大巴構造帶中新生代構造變形特征研究04-28
三峽庫區區域構造及巴東組構造變形特征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