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研究
摘要: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事業單位會計的內部監督工作:一是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包括監督意識、內部約束機制等方面的問題;二是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舉措,根據事業會計內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舉措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1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經濟的轉型期,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事業單位的經濟成分越來越復雜,各種會計制度的交叉執行與內部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新形勢下,只有正確認識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正確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做好會計內部監督工作,形成強有力的會計內部監督體系。
一、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人員監督意識薄弱。強化監管人員的監督意識是做好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關鍵,也是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監管人員沒有認識到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對內部管理工作不夠重視,財務工作檢查不到位,沒有規范實施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流程,往往受到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導致檢查工作不到位。監督意識薄弱導致具體執行環節缺乏力度,就有可能造成舞弊與腐敗問題,造成事業單位的資產流失。
(二)缺乏相應的內部約束機制。在很多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結構中,缺乏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約束機制,不能有效貫徹落實會計內部監督的執行政策,制約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施行,使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完善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的制度建設,是提高會計內部監督執行效果的重要舉措,可以約束和規范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有效發揮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作用,建立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的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體系。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內部約束機制建設的重要性,構建完善的事業單位內部約束機制。
(三)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脫節。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是由事業單位主體設置的,能夠對本單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產生廣泛的約束力,對本單位的財務會計事項進行有效監督;事業單位會計外部監督是由政府的物價、審計、財政等機關為主體,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進行的監督和管理。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內部監督手段和制度的建設過于獨立,不能做到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不能發揮內外部監督的整體效果。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既離不開事業單位內部監督,也離不開外部監督,只有加強內部與外部監督的溝通與交流,才能保證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會計監督的效率與效果。如果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不能與外部監督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相互之間不能有效配合,就會影響外部監督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舉措
(一)強化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意識。事業單位負責人作為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直接負責人,應強化監督工作意識,不斷完善事業單位會計行為的內部審計制度,增強內部監督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優化會計內部監督工作機制。事業單位負責人應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包括《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會計法》、《職業道德》等會計監督工作的法律制度,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作為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事業單位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的會計行為切實負起責任,建立健全會計工作的內部監督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制約制度,明確會計人員的工作規程、職責權限和紀律要求。總而言之,作為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的領導人,單位負責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與會計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內部監督工作的嚴肅性與專業性,做好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
(二)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與職業道德水平。作為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要具備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端正自己的思想態度,堅持誠實守信、敬業愛崗的工作原則,并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要加強財務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認真領會不斷變化的國家財務政策,以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與財經法律、法規為導向,做好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無私奉獻、敬業愛崗、講求實效、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堅持會計工作的原則,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真實、完整、合法。
(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內部監督工作的基礎工作,事業單位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要不斷強化責任意識,通過內部審計及時發現單位會計資料、會計核算、經濟活動、財務收支中的不準確、不完整、不真實、不合規的情況,維護單位財產安全,確保國家財經法紀落實到位。內部審計環節正常發揮作用,可以更好地促進事業單位組織管理工作,應保證其功能得到有效發揮。為此,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設立獨立的審計機構,配備專門的審計人員,使內審組織機構獨立于被審計部門;二是要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培養專業素質高、綜合水平高的審計人才;三是要注重特色,要根據本單位、本行業的具體情況,應用先進的審計方法與審計理論,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四是要切實加強與外部審計機關和審計組織的溝通,做好與國家審計機關的聯系與協調工作,并依法接受審計機關和民間審計組織的監督與指導。
(四)建立健全會計內部監督機制。在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機制下,會計行為與本單位及領導的利益密切相關,內部監督機制薄弱,會計人員不獨立,不能有效發揮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作用。因此,要消除會計人員與事業單位領導之間的利益關系,由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或通過財政部門掌管獎懲、升遷與任免,保證會計人員的獨立地位;在任命、聘任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負責人時,要加強監督與檢查,確保會計人員與財務機構負責人不存在直接的利害關系,并在他們之間形成一種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要明確經辦人員、審批人員和財務保管人員的權限與職責,做到權責明確,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
三、結語
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既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內部監督,才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可信度,有效發揮內部監督管理的作用,防治腐敗,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走向規范化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張秀麗.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J].財經縱橫,2012(04).
[2]馬旭生.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探析[J].時代金融,2012(05).
【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工作的研究】相關文章:
加強內部監督促進企業發展04-29
加強學校應急管理與防范事故的研究04-26
加強城市規劃中的氣象研究04-26
加強高校研究型機關建設04-30
加強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對策研究04-26
論加強對社會思潮的研究與疏導04-29
南海臺風LEO 1999的加強機制研究04-29
加強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管理的實踐與思考11-05
瀝青混合料纖維加強作用的研究04-28
關于加強流變構造學研究的建議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