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如何納稅
企業搬遷補償的需要交納的稅款包括企業所得稅、營業稅以及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等等,不同的稅種有著不同的計算方式,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不同的稅種的起征點以及計算的標準等因素綜合確定,不能不繳,也不能少繳。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轉: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如何納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如何納稅
基本案情
今年2月,大連市西崗地稅局在對某企業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政策輔導時,發現該企業的“營業外收入”中記載了2000萬元收入,企業將此收入記入了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了企業所得稅,卻沒有相應的流轉稅。經詢問企業財務人員得知,該企業2009年4月接到政府文件通知,企業原辦公樓所在地被列為“舊城改造”項目用地,限期進行搬遷。2009年6月,與相關部門簽訂了“搬遷改造協議”,2009年7月,企業進行搬遷,并根據政府搬遷文件,取得了政府支付的搬遷補償收入2000萬元。據了解,其辦公樓原值3000萬元,已提折舊2250萬元,未計提折舊750萬元。除了企業所得稅外,對是否還應繳納其他稅款,財務人員把握不準。
法理分析
那么,該企業如何繳納企業所得稅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按4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第一,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后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準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三,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第四,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
根據上述規定,只要企業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可不用在當年確認收入,視搬遷進展情況,可在規劃搬遷次年起五年內確認收入:
一、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搬遷。
二、有新的投入計劃或立項報告。此案中,由于企業提供了政府搬遷文件、搬遷協議、搬遷計劃和重置固定資產的立項報告,根據上述文件,此項收入可不在當年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很明顯,企業當年多繳納了企業所得稅。
企業搬遷補償怎么交稅?
企業取得“搬遷補償收入”除了涉及企業所得稅外,還涉及營業稅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等3個稅種。
1、關于企業所得稅
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按4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后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準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四),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
2、關于土地增值稅
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是指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準征用的房產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權。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在確定搬遷收入的土地增值稅征免時,需要確定兩個條件。
一是是否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準征用;
二是如屬于“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還需要確定是否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產生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
無論是企業拆遷還是公民個人拆遷,在取得拆遷補償款之后,單位和個人都需要交納一筆補償稅款,但是不同的土地以及不同的主體所要繳納的稅款的性質以及種類都是不同的,此時可以由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之間協商處理,還可以按照政府指導價確定。
【轉: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如何納稅】相關文章:
如何取得好成績04-26
簡單的企業納稅證明02-05
企業納稅籌劃探討12-11
淺談企業的納稅籌劃12-11
企業搬遷賀詞11-29
面試答辯如何取得好成績12-10
企業收入證明[精選]07-07
企業收入證明02-21
勞動法相關的特殊收入納稅方式集錦04-25
企業納稅自查報告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