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怎樣教語文》讀書心得1000字
一堂語文課到底如何上,要達成什么目標,怎樣達成目標,評價一堂語文課究竟應該用什么樣的標準?今天讀于老師的書里的《熏鍋屋》及《<倔強的小紅軍>教學實錄和評析》,我初步厘清了于老師的理念和實踐方法。
一堂課不是孤立呈現的,其背后是教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熏鍋屋》一文,從沒有熏不黑的廚房談起,闡明了學生語言學習全靠熏陶的道理。幼兒時口語的得來,并不需要家長過多的講解,日日熏陶中自然習得。那么,教者上課也需日日熏陶學生,并不需要繁瑣的講解。任何人的語文能力都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自己“在大量的長期的讀與寫的實踐中形成的。”不過,重難點地方不但要講,而且要講深講透。
由于《熏鍋屋》涉及到了課例《倔強的小紅軍》,所以我對該課例做了細致的研讀。
該課用了兩課時。大體上按下面的步驟。
一、反復朗讀,初步整體把握小紅軍的品質和性格。
二、學生個別讀,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結合語言環境去理解。
三、抓住前后照應,突破課文難點內容。四、開拓課文意境,尋求寫作題材,請學生續寫。
那么,于永正老師認為教師的四大任務,到底得到落實了沒有?
第一、寫一手好字。于老師在課題板書的時候,“一邊板書,一邊指出這些字怎么寫才規范,才好看,并讓生跟著寫一寫。”
第二、會閱讀。這自然應該包括朗讀和閱讀理解。初讀時,學生讀了三遍。個別沒有讀懂大意的,讀了四五遍。直到他們都能說小紅軍給自己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個抽起來發言的,恰恰是讀書最困難的女同學。
理解詞語的時候,學生逐段朗讀。突破重點難點的時候,學生前后聯系著去朗讀和理解。整個過程,在讀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很豐足。尤其是在理解能力的培養上,更注重“授之以漁”:根據語言環境,根據前后照應去讀書。
第三、會寫作。于老師讓學生在讀的時候,注意寫法的指導。“看人家的提示語寫得多么精彩!再仔細讀讀,讀進去,記住了,你寫對話時,也就會寫提示語了。”最后續寫,由于學生情感飽滿,內容熟悉,寫作興趣高昂,寫得很精彩。
第四、養成讀寫的習慣。整堂課,體現的是學生讀和說為主。根據課文尋找寫作題材。寫、讀、評、改,循環往復,天天堅持。
從課例可以看出,于老師的執行力很強,完美地達成了目標。語言訓練是重心。“堵不住繁瑣分析的路,就邁不開語言訓練的步。”越是差的孩子,越是要讀書,尤其是要讀課外書,要朗讀。語感上來了,語文就上來了。
記住,“運用語言文字是一種習慣,確實也就沒有多少道理可講;即使有,也沒有太多的必要去講。”大量地去讀,認真地去讀,大量地去寫,認真地去改,語文就學好了。
【《我怎樣教語文》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我怎樣教語文》讀書心得07-08
我怎樣教語文讀后感04-30
關于我怎樣教語文于永正讀書心得07-09
怎樣教寶寶吃飯?05-02
怎樣使學生評教效果更好04-28
怎樣教幼兒鍛煉身體05-02
《新課程怎樣教》讀后感04-27
怎樣教小學數學讀后感04-30
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讀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