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心得體會1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人的樂章,那是落葉對滋養它的大樹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有人說,感恩是鞋,穿上它,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飛。而我覺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謝的花。因為感恩,所以我們的生命變得五彩斑斕。
感恩是牡丹。人人都知道牡丹的驚艷,可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沉下新來領略其中的美。就象,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在蕓蕓眾生中,我們可以沒有朋友、沒有同學,甚至沒有兄弟姐妹,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父母。是父母賦予我們血肉之軀,養育我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個老沖著自己發火的爸爸和那個老愛嘮叨的媽媽,在他們的偽裝下藏著深沉的愛。感恩是牡丹,他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就要先學會感恩我們親人。
一個經常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愿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而那些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這樣的人如果多了,社會就會變成冷酷而毫無希望的沙漠。我們鄙視他們,不屑與他們為伍。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關于“感恩”的傳說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著感恩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曾經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生活在先輩們用智慧和汗水改變了的世界中,我們遠離了蒙昧和野蠻,遠離了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時代。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先輩,心存感激。
我們不必去捕魚狩獵,卻能品嘗到美味佳肴;我們不必去采桑織布,卻能享受到錦衣華服。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同輩,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感恩是中華民族,也是整個人類的一種精神美德。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時都接受著社會的“恩賜”: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我們的生命、成長、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著的空氣陽光水源,莫不應在我們的感恩之列。“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感恩,何況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感恩又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態度,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可以說,常懷感恩之心,不僅是健康人格的基礎,也是人生幸福的基礎,更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我們感恩于給予了自己生命、哺育自己健康成長的父母,感恩于給了自己教誨、讓自己增長知識的老師,感恩于給了自己友愛與情誼,使自己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單的朋友,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
許多的'時候,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虔誠地給所有認識和不認識我的人。只為他們曾給予過我的一句叮嚀、一次微笑、一份關愛,讓我們在生活安然時深深地回味而動情。
我們并不缺少感恩的對象,缺少的只是發現它的雙眼。每天早晨睜開雙眼,發現我們還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我們應該感謝大自然的無私;世界上每天發生那么多的災難和不幸,卻沒有一件落在我們的頭上,我們應感謝天地的包容;當我們在抱怨物價飛漲,生活捉襟見肘時,想想非洲那么多的難民,其實吃得飽也是一種幸福。這也離不開農民伯伯們的辛勞,故而在我們酒足飯飽之際也當存感恩之心。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太多人的幫助。父母省吃儉用地養育,老師廢寢忘食的教侮、配偶無微不至的關愛、朋友不計報酬的幫助、大自然無怨無悔的恩賜、時代與時俱進的賦予。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正因為這些習以為常呵護,我們才度過一個個難關,一步步走向成功,創造并享受著美好生活,而我們卻常常以為是理所當然,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于我們每個人的。難道我們不應該心存感激么! 感恩是一種方式,感恩是一種境界。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
教育心得體會2
本學年,我擔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配合政教處的工作,我順利地完成了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在班主任教育過程中,有順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敗,既有困惑,也有啟迪,交織著酸甜苦辣。
一、不斷提出新的奮斗目標,尋找鼓舞學生前進的力量
班集體就是在一個接一個的目標的實現中逐步發展的。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不斷奮進的動力,它能激發起學生的共同感情,激勵和指導全班學生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不斷有新的奮斗目標,學生對自己的發展前景就充滿信心,班集體就能朝氣蓬勃,不斷地奮發上進。
本學年,新生入學,學習任務非常艱巨,為了防止部分同學因跟不上而泄氣或思想上不重視,我反復給他們講了高一學年新課改的意義及其重要性,讓他們學習與生活相聯系,教會學生如何進行人與人的正確交往。重點抓自覺學習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與任課老師加強聯系,二是抓自己的學習時間,即早讀15分鐘、自習課和晚上的晚修時間。督促課代表做好組織記錄工作,并及時總結,以便學分認定。其次,繼續抓好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工作。利用班會課請成績優秀的同學、成績進步快的同學介紹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方法。
二、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培養優良班風
集體輿論就是在集體中占優勢的多數人贊同的言論和意見。它以議論、褒貶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體的動向或集體成員的言行。優良的班風是指在集體成員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良好行為和習慣。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是良好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它以無形的力量影響和教育學生。
首先從組織好班會入手。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參與管理的一種有效形式。班會包括班務會、民主生活會和主題班會。我充分利用班會宣傳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如課堂紀律、課間要求、考勤制度、考試紀律等,并教育學生要嚴格遵守;引導學生分析研究班集體中的問題,提出鞏固和發展班集體體的措施;制定班級公約,總結班級工作;討論班級成員共同關心的問題;定期的時事教育;處理偶發事件等等。
其次是對班干部的培養。對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我經常教育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當然,選出的干部畢竟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對班委會的工作要經常檢查,而切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給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還堅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為。而對于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決不姑息,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三、教育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育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遵守學習紀律,指導學生制定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為將來報效祖國,振興中華民族,打下良好基礎。
四、做好逆反心理學生的疏導工作
從本質上講,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學生中的確存在這樣一些學生,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為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開頂撞。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針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疏導工作:
1、確立適合青少年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指導時,我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要求,準確把握學生品德發展階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漸進,不急躁冒進,盡可能避免師生對抗情緒的產生。
2、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創造良好的班集體,充分發揮集體規范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二是積極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展示才華,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與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有關。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于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善于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沖突。
4、合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正效應。大膽利用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積極因素,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注意寓教于樂,以多種形式規范學生行為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接受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為此我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課,藝術周,科技周,校運會等活動契機,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合作精神。
六、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了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于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學年我走訪了近40多個同學,并與家長保持經常的聯系,與家長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增進了師生,師長情感,促進了教育工作。
總之,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班同學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教育心得體會3
入學教育如一縷陽光,幫助我認清了自己,帶領我走出中考后的迷惘期,并且學會規劃自己人生的道路;教會了我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和言行舉止,教會了我如何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和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我在博倫學校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在學校的組織下,珠寶部對我們20級的新生展開了一次講座。在王部長和劉勁老師的帶領下,我也逐漸了解了珠寶的一些專業知識。在講座中我知道了這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專業。我們進入珠寶部就說明我們可以擁有一把通向世界的鑰匙。但在獲取鑰匙的途中需要有對珠寶的熱愛和有一顆為之努力、付出汗水的心和不斷的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擁有開鎖的資格。而通過講座我也了解到學校現有八間實訓室和一間正在建設的實訓室。并且老師也帶我們參觀了部分實訓室,中途還遇見老師和學姐在實訓室中嫻熟的制作。校園設施的齊全和優秀的.學長無疑是讓人向往未來珠寶專業的學習。
雖然才幾日,但我已被優越的校園環境、幽默又治理有方的教師和熱情優秀的學長學姐所深深吸引。
在這幾天里,我的思維和眼界都被拓展。我也從中學到了許多。希望在未來三年中,在博倫學校的指引下,我相信我可以親其師,信其道。成為和學長學姐一樣敬業、樂學、德高、藝精的博倫學生。老師和同學會成為我成長的見證人。
教育心得體會4
考試是檢驗同學們在校期間學習成果的手段之一,考風考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考試的質量,影響著競爭的公平、公正性,影響著一個學院的學風、校風乃至聲譽。一直以來,我們絕大多數大學生同志在歷次考試中都能自覺遵守考場紀律,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但仍有個別同學考試作弊,這樣不僅是對學校考風考紀的破壞,也是自我否定的表現,是自信心匱乏的表現,更是對一名大學生本質的踐踏!我們到學校學習都期望能學有所成,將來在社會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干。但如果同學們因為考試作弊而受到處分,必將在你們的成長歷程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筆!我們要知道,考試不僅僅是對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的測試,也是對我們思想境界和人生態度的考察。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優異的成績,我們還需要真實的自我和高尚的人格。這種作弊風氣是絕對要不得的,一旦形成,不僅會引發同學們學習上的不正當競爭,還會影響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更會妨礙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考風是高校良好校風、學風的重要體現。考風考紀,不僅是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更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證,而且也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保證。考風好,事業興;考風不好,不光有損教育的形象,有損學校形象,甚至還會影響事業發展。因此,抓考風考紀,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考風考紀的好壞是學生考試的生命線。嚴肅考風考紀,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是維護同學自己的信譽、選拔優秀合格人才根本之所在。嚴肅考風考紀,是一項關乎同學自身人格的大事。
只有嚴肅考風考紀,使考生在公平的環境中激烈競爭,形成良好的考試紀律,才能樹立良好的學風,確保考試質量,才能提高考試的社會信譽。
好的考風才會有好的學風。對待考試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敷衍,不能抱著一點僥幸的心理應付考試。要實實在在的去復習,一點一滴的積累。勤奮刻苦、知難而進。勤奮是一切有成就者成功的訣竅之一。只有刻苦用功,勤奮不懈,獨立思考,不做懶漢,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在復習備考中困難與挫折是常有的。在困難與挫折面前不灰心、不喪志,在困難面前要知難而進,勇于探索。營造勤奮好學、求實創新的學習風氣。保持一種優良的學風,一種不斷向上追求的精神,克服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傾向,厚積學科知識的底蘊,把個人發展與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拼搏進取。
通過考風考紀學習,我端正了學習態度,必將加倍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良好的考風,自覺遵守考紀,必將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04-25
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3-23
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范文05-05
有關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5-05
有關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04-21
關于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3-23
教育技術的心得體會04-07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04-08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