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生產實習報告

時間:2024-09-13 22:24:39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熱門】生產實習報告合集五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產實習報告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生產實習報告合集五篇

生產實習報告 篇1

  1、結構

  現在絕大多數硬盤在結構上都是溫徹斯特盤。從1973年IBM生產出第一塊溫氏硬盤以來,后來的硬盤基本都沿用了這一結構,即采用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其核心就是:磁盤片被密封、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轉,磁頭懸浮于盤片上方沿磁盤徑向移動,并且不和盤片接觸。

  2、磁頭技術

  硬盤讀取數據是通過磁頭來完成的。最早的傳統磁頭是電磁感應式磁頭,這些磁頭是讀寫合一的,由于硬盤讀、寫操作的不同,這種二合一磁頭就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對硬盤的設計造成了不便。后來的硬盤開始采用MR(磁阻磁頭技術)磁頭這種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采用磁感應磁頭,而MR磁頭則作為讀取磁頭磁阻。這樣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讀/寫性能。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來感應信號幅度,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準確性也較高,而且由于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道寬度無關,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盤片密度,擴大了盤片的容量。

然而,隨著單碟容量的不斷增加,終于到了MR磁頭的讀取極限,于是GMR(巨磁阻磁頭技術)磁頭誕生了,現在單碟容量超過5G的型號都采用了GMR磁頭。進入20xx年后,幾乎全部硬盤均采用GMR,GMR磁頭技術是在MR的基礎上開發的,它比MR具有更高的靈敏性。正在基于越來越先進的磁頭技術,才使硬盤單碟容量越做越大成為可能,目前最新的磁頭是基于第三代巨磁阻磁頭技術。

  3、接口

  硬盤的接口方式可以說是硬盤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這點從SCSI硬盤和IDE硬盤的巨大差價就能體現出來,接口方式直接決定硬盤的性能。現在最常見的接口有IDE(ATA)和SCSI兩種,此外還有一些移動硬盤采用了PCMCIA或USB接口。

  (1)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

  IDE接口最初由CDC、康柏和西部數據聯合開發,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TA)制定標準,所以又稱ATA接口。我們普通用戶家里的硬盤幾乎全是IDE接口的。IDE接口的硬盤可細分為ATA-1(IDE)、ATA-2(EIDE)、ATA-3(FastATA-2)、ATA-4(包括UltraATA、UltraATA/33、UltraATA/66)與SerialATA(包括UltraATA/100及其它后續的接口類型)。基本IDE接口數據傳輸率為4。1MB/秒,傳輸方式有PIO和DMA兩種,支持總線為ISA和EISA。后來為提高數據傳輸率、增加接口上能連接的設備數量、突破528M限制以及連接光驅的需要,又陸續開發了ATA-2、ATAPI和針對PCI總線的FAST-ATA、FAST-ATA2等標準,數據傳輸率達到了16。67MB/秒。1996年昆騰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了UltraDMA/33接口,嚴格說來,這已經不能算IDE接口,而應稱為EIDE接口,它采用PIO模式5,數據傳輸率達到33MB/秒。

1999年昆騰又推出了UltraDMA/66接口,傳輸率為UltraDMA/33的兩倍,采用CRC(循環冗余循環校驗)技術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了80線的專用連接電纜,現在市場上主流的硬盤接口類型即為UltraATA/66。不過,在進入新世紀后,最有前景的硬盤接口類型則該是UltraATA/100了,它的理論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可以高達100MB/s。

  (2)SCSI(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SCSI并不是專為硬盤設計的,實際上它是一種總線型接口。由于獨立于系統總線工作,所以它的最大優勢在于其系統占用率極低,但由于其昂貴的價格,這種接口的硬盤大多用于服務器等高端應用場合。

  4、容量

  容量可以說是用戶對硬盤認識最多的一個技術指標,它的單位是兆字節(MB)或千兆字節(GB)。影響容量的兩個因素是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顧名思義,單碟容量也就是在單張盤片上所能存儲的信息容量,單盤容量越大,實現大容量硬盤也就越容易,尋找數據所需的時間也相對減少。現在硬盤的單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達到20G。單碟容量提高的同時,硬盤的生產成本也隨之而降低,這也是為什么硬盤廠商競先推出高單碟容量的硬盤產品。你有時在檢測硬盤時可能會發現廠家標稱的容量和電腦檢測的容量不一致,這是由于他們采用的換算單位不同,廠家多以1000進制換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電腦中多用1024進制換算。

  5、緩存

  由于CPU運算與硬盤讀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速度差異,為了解決硬盤在讀寫數據時CPU的等待問題,在硬盤上設置適當的高速緩存,以解決二者之間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硬盤緩存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作用一樣,是為了提高硬盤的讀寫速度,當然緩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盤的高速緩存一般為512K到2M之間,主流硬盤的數據緩存應該為2MB,而在SCSI硬盤中最高的數據緩存現在已經達到了16MB。

  6、轉速

  轉速指的是硬盤內電機主軸的轉動速度,其單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鐘旋轉次數),它直接影響硬盤的數據傳輸率,理論上轉速越快數據傳輸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盤主軸轉速一般為5400和7200rpm(轉/秒),主流硬盤的轉速為7200RPM,至于SCSI硬盤的主軸轉速一般可達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轉速的SCSI硬盤轉速高達15,000rpm。更快的轉速可以使盤片轉動一周的時間減短,使平均等待時間和平均尋道時間減短,更快地尋找所需要的數據,同時硬盤的內部傳輸率也會提高,使讀寫速度加快。

  7、平均尋道時間

  這個指標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據所在磁道的時間,它是代表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與平均訪問時間有差別。平均尋道時間越小越好,現在選購硬盤時應該選擇平均尋道時間低于9毫秒的產品。

  8、內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數據傳輸率是磁頭到硬盤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盤整體性能的關鍵,一般取決于硬盤的盤片轉速和盤片數據線密度。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為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字節/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例如有的硬盤給出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131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場上主流硬盤的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30MB/s到45MB/s,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盤作為電腦的瓶頸,其病根還在于硬盤的內部數據傳輸率上。

  9、外部數據傳輸率

  這是指從硬盤緩沖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它與硬盤的接口類型是直接掛勾的,因此在廣告或硬盤特性表中常以數據接口速率代替,單位為MB/S。目前主流硬盤普通采用的是Ultra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數據率即為66。7MB/s。而采用目前最新的UltraATA/100接口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即可達到100MB/s。對于SCSI硬盤,若采用最新的Ultra160/mSCSI接口標準,其數據傳輸率可達160MB/s,FibraChannel的最大外部數據傳輸將可達200MB/s!

  10、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

  它指硬盤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盤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盤的'公司網址中查詢。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技術指標外,影響硬盤性能的還有道至道時間、硬盤表面溫度等因素,這里就不再贅述了。說實話,一口氣說這么多專業性挺強的內容,不但你可能難以消化,就是我的頭都大了。但之所以堅持講這些術語常識,只是希望你對硬盤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不至于對硬盤一無所知。

  關鍵技術篇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由于技術的發展,硬盤的速度、性能在近幾年里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究其根源,硬盤在技術上的突破只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

  ★采用更先進的技術使硬盤的單碟容量更高以能存儲更多的數據(此項技術也就是在上面所說的盤片及磁頭上下功夫);

  ★改進硬盤的主軸電機以使其轉速更高,從而減小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

  ★采用更先進的硬盤附加技術,以使硬盤的工作穩定性及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正是這樣一個思路,如今的硬盤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并將在新世紀里繼續得以廣泛的應用:

  1、RAID(Redunde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磁盤陣列技術

  RAID實際上可以理解成一種使用磁盤驅動器的方法,它將一組磁盤驅動器用某種邏輯方式聯系起來,作為邏輯上的一個磁盤驅動器來使用。這種技術的優點是成本低、功耗小、傳輸速率高,可以提供容錯功能、安全性更高以及比起傳統的大直徑磁盤驅動器來,在同樣的容量下,價格要低許多。RAID現在主要應用在服務器硬盤上,但就像任何高端技術一樣,RAID也在向PC機上轉移。也許所有的PC機都用上了SCSI磁盤驅動器的RAID的那一天,才是PC機真正的“出頭之日”。

  2、PRML(PartialResponseMaximumLikelyhood,部分響應完全匹配)讀取通道技術

  PRML技術簡單的講就是將硬盤數據讀取電路分成兩段“操作流水線”,流水線第一段將磁頭讀取的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只選取部分“標準”信號移交第二段繼續處理,第二段將所接收的信號與PRML芯片預置信號模型進行對比,然后選取差異最小的信號進行組合后輸出以完成數據的讀取過程。PRML技術可以降低硬盤讀取數據的錯誤率,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磁盤數據密集度。PRML技術的普通采用,使硬盤的容量、速度、可靠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技術

  由于硬盤的容量越來越大,為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硬盤廠商都在努力尋求一種硬盤安全監測機制,S。M。A。R。T。技術便應運而生。S。M。A。R。T。即“自我監測、分析及報告技術”。它可以監控磁頭、磁盤、電機、電路等部件,由硬盤的監測電路和主機上的監測軟件對被監對象的運行情況與歷史記錄和預設的安全值進行分析、比較,一旦出現安全值范圍以外的情況,它就會自動向用戶發出警告。而更先進的技術還可以自動降低硬盤的運行速度,把重要數據文件轉存到其它安全扇區,通過S。M。A。R。T。技術可以對硬盤潛在故障進行有效預測,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4、ATA/100技術

  對于IDE市場,世紀末可以說是UltraATA/66的天下,它支持最大的硬盤外部數據傳輸率為66。7MB/s。到了20xx年昆騰公司聯合英特爾等芯片組巨頭共同推出了ATA/100標準,在理論上它支持的最大硬盤外部數據傳輸率為100MB/s,同時在處理器廠商、芯片組廠商、主板廠商及硬盤廠商的努力下,ATA/100成了硬盤新技術的主角。但是硬盤的內部傳輸率就是影響硬盤性能大幅提高的瓶頸所在,盡管硬盤的內部傳輸率也正在不斷的提高,可目前最高也只能達到45MB/S,這就影響了硬盤整體速度的發揮。

  需要指出的是,ATA/100雖然需要相應主板的支持,還使用了單獨的80芯接口線纜,但是它可以完全向下兼容,能在ATA/33、ATA/66等不同模式下使用。而且接口同樣包含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環冗余校正)特性,這能增加傳輸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時它能檢測到數據傳送中的錯誤。

  5、數據保護與震動保護技術

  硬盤非常怕震動,不管電源是否已經啟動,只要硬盤受到了撞擊或震動,或多或少總有數據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如果處于運轉狀態的硬盤受到震動或撞擊,所造成的傷害會更大。在這方面,原昆騰公司(已被邁拓公司并購)的DPS(DataProtectionSystem,數據保護系統)與SPS(ShockProtectionSystem)技術、西部數據公司的DataSafeGuard(數據衛士)技術、IBM公司的DFT(DiskFitnessTest)、邁拓公司的MaxSafe與ShockBlock以及希捷公司的SeaShield技術使得硬盤可以承受較高g數的沖擊,這種技術可以把硬盤因沖擊而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的程度,能夠對硬盤中的數據有一個很好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完整性與可靠性。

  6、廠商獨特技術

  為了增強自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很多廠商在自己的硬盤中增加了獨特的技術來提升硬盤的質量:

  (1)西部數據公司的數據衛士(DataLifeguard)技術

  西部數據的硬盤里多了一個“DataLifeguard”技術,它實際上運用了S。M。A。R。T。技術。簡單地說,DiskLifeguard在硬盤持續開機八小時后,硬盤本身就自動地掃描偵測硬盤內部,如果遇到可能快要產生壞磁區的部分時,就趕快把些磁區上的數據轉移到狀況良好的磁區上面,并且做好數據在硬盤上所需的連接。獨特之處在于DataLifeguard的所有工作都是硬盤本身就可以啟動和執行的,不需要主板或其它工具程序配合,所以用戶不需要安裝額外的工具軟件,只要硬盤的電源開著,每隔八個小時DataLifeguard就會做一次掃描、分析與修復的動作。并且DataLifeguard會在硬盤處于Idle(硬盤15秒鐘沒有任何動作)狀態下才會工作,一旦DataLifeguard準備開始掃描、分析與修復的動作時,如果硬盤還有其他的工作需要完成時,DataLifeguard就會往后延長15分鐘再開始工作,所以外面不必擔心這個功能會影響到硬盤的工作效率。

  (2)原昆騰公司的DPS技術

  DPS(DataProtectionSydtem)是原昆騰公司提出的另一項新技術,它可以讓用戶確定自己的硬盤是否真正發生了問題。如果你覺得硬盤有些奇怪的表現,比如不正常的聲音、速度突然變慢的時候,就可以用軟盤開機并運行DPS程序,讓它幫你測試一下硬盤有沒有問題。這時它會檢查硬盤的S。M。A。R。T。數據緩沖區,以及其它基本的隨機檢查測試,而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測試絕對不影響到硬盤里面所儲存的數據。有了這個工具,我們就可以判定硬盤是否真的需要送去修理了。

  (3)邁拓公司的MaxSafe和ShockBlock技術

  MaxSafe是邁拓公司的獨特技術之一,該技術提供了ECC錯誤修正碼(ErrorCorrectionCode)功能。所謂的ECC是指以一種復雜的編碼算法,當傳輸一個數據時,額外采用幾個位元來當成錯誤修正的判別碼,一旦數據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出現了錯誤,就可以通過一個錯誤修正碼來修復不正確的數據,確保數據的正確性。以前在PC-100的SDRAM內存、PentiumII350MHz以上的CPU有ECC的功能,現在硬盤也有這個功能了!

  ShockBlock是邁拓新一代硬盤所采用的另一項新技術,它強化了連接讀寫磁頭的鋼板的剛性,并且讀寫磁頭比原來的讀寫磁頭輕40%,這兩種新設計的目的就是在于盡量降低讀寫磁頭彈離碟片的可能性,如果讀寫磁頭沒有彈離碟片,就不會有碟片被讀寫磁頭敲擊而產生屑片的情況發生,從而延長了硬盤的使用壽命。

  在國內的硬盤市場中,由于硬盤廠商的激烈競爭,硬盤技術不斷提升,品種更加多樣,而價格也越來越低。這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就是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大。目前,國內常見的硬盤廠家有邁拓、希捷、IBM、西部數據、富士通等,另外,著名的昆騰公司已被邁拓公司收購,但品牌的影響還在。下面將就各個廠家的特點、代表產品等方面介紹一下。

  1、IBM

  說到IBM,不僅僅是因為它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盤,還因為它對硬盤技術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實在太大了,除了前邊提到的溫徹斯特技術外,IBM的磁頭技術一直走在其他廠商前面,其GMR磁頭技術已經成為新世紀硬盤事實上的標準。

  IBM硬盤在國內的產品可分為Deskstar、Ultrastar和Travelstar三個系列。Travelstar主要用于筆記本電腦的2。5英寸硬盤,Deskstar與Ultrastar都是3。5英寸硬盤,Deskstar用于臺式機,而Ultrastar則是SCSI接口的,多用于服務器或工作站。在家用市場上,提到IBM,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它的硬盤容量,當其他廠家還在銷售10。2GB硬盤時,IBM的桌面硬盤的最小容量就是20GB了。

  2、邁拓(Maxtor)

  說起邁拓,我們得先提一下它并購的昆騰硬盤。在被并購前,如果說昆騰是中國硬盤產品的第一品牌,恐怕沒有人反對,尤其在1998、1999年,簡直有非昆騰硬盤不買的架勢。的確,昆騰的技術優勢使其一直走在其他廠商前面,它的新產品研發能力最強是其最大的優勢。在被并入邁拓公司以后,雖然昆騰的品牌不再保留,但其尖端的研發技術仍然將極大的促進硬盤的發展。

  再看邁拓公司本身,其并購昆騰的大手筆無疑就是其實力的證明。現在的邁拓,除了整合了昆騰硬盤的產品優勢外,還繼續保留著它傳統的技術優勢。由于邁拓公司是諸多硬盤廠商中最專一于桌面級IDE產品的公司,這使得它在桌面級產品的競爭中優勢突出。不僅率先推出了單碟容量高達10。2GB的DiamondMAX系列產品,還形成了DiamondVL系列、DiamondMAX系列和DiamondMaxPlus三條線,分別對應低端、主流及高端三種不同的用戶需求。另外,星鉆和金鉆系列向來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在家用市場上仍然是最受歡迎的硬盤。

  3、希捷(Seagate)

  近幾年希捷產品在中國用戶中口碑不佳,主要原因是其某個系列的產品性能不佳,被視為低檔產品的代名詞,而其另一個系列的產品雖是業界最先推出的7200轉IDE硬盤,但因其依舊采用MR磁頭,造成發熱量高、噪音大而其性能并不比同期其他廠家推出的5400轉硬盤高多少,所以市場表現并不是很好。另一方面,盡管希捷在桌面級IDE產品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其優勢表現在它的企業級SCSI硬盤方面,它著名的印度豹(Cheetah)和酷魚(Barracuda)系列分別對應高端及低端應用,高低搭配,使得其在企業級硬盤的市場占有率極高。

  4、其他廠商

  其他的硬盤廠商還有西部數據、富士通和三星,走的都是低價位的路線,但產品規格還比較齊全,性能雖無太過人之處,但也不會遜色多少,是考慮價格的用戶的比較好的選擇。

  回顧展望篇

  如同發生在微處理器領域的變化一樣,在過去的幾年中,硬盤的技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世紀里,這些變化同樣會相應地表現在硬盤的容量、緩存、速度、接口、附加技術和價格上。

  1、容量

  在過去的20xx年中,硬盤的容量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增長,不斷創造著奇跡。先進技術不斷地被應用到硬盤的研發和制造當中,硬盤容量在幾個月之中就能翻一番。僅僅在20xx年,家用市場的最大硬盤容量就達到了驚人的80GB(MaxtorDiamondMax80),40GB左右容量的硬盤已經變得相當普遍。現在市場上最熱銷的IDE大硬盤就是IBM公司的Deskstar75GXP,它已經擁有高達75GB的龐大容量。

  硬盤容量的提高要歸功于單碟容量的提高,回顧一下20xx年的產品,那時的單碟容量達到了20GB。如今的最高單碟容量甚至已經超過30GB。單碟容量戲劇性地從10。1GB、15GB直超30GB,3倍的增長發生在僅僅1年左右的時間里。硬盤容量的提高,還要歸功于主要硬盤制造商在研究和開發上投注的努力,是他們使得涂有磁性材料的金屬盤片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存儲業界一直無休止地探索如何提高面密度和降低MB的價格,其成果就是面密度每年約提高50%。

另外,IBM公司新采用的玻璃盤片技術還改寫了硬盤制造的歷史。IBM在7200rpm的Deskstar75GXP和5400rpm的Deskstar40GV兩個系列中采用了玻璃盤片作為存儲介質,單碟容量分別達到15GB和20GB。玻璃盤片的硬盤是以玻璃作為盤片材料,據IBM稱,玻璃盤片與傳統的鋁質盤片相比,擁有以下的優勢:使用價格低廉的玻璃代替鋁作為盤片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硬盤的單碟容量可以大量增加,而且盤片使用玻璃材料后,硬盤在高轉速時穩定性也較鋁質材料有了提高。

  在硬盤容量方面,20xx年的成果將推動20xx年的硬盤發展。在20xx年初硬盤市場將流行容量在30-40GB左右的硬盤,下半年就會成為絕對的主流,并出現大量40GB、60GB的產品。

  2、緩存

  與硬盤容量相似,20xx年還沒有完全普及的2MBCache,20xx年將完全進入家用市場。由于IBM和邁拓的部分硬盤Cache容量早已經達到了2MB,這將會促使其他硬盤廠商向著更高緩存容量的方向發展。另外,伴隨著硬盤Cache容量的不斷增加,硬盤的尋道時間也會慢慢的縮短。大家可能已經留意到了,20xx年硬盤的尋道時間已經發展到了8ms左右,并且不久就會超越。這也是明年硬盤技術發展的又一大趨勢。

  3、速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20xx年7200轉的硬盤將成為完全的主流產品。大家可以看到,20xx年5400轉硬盤的主流地位已經被7200轉IDE硬盤所取代,在各個廠商的產品線中7200轉的硬盤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在20xx年中電腦的配置將再上一個層次,在商用配置的電腦系統中,速度對于硬盤性能是很重要的。例如兩個硬盤,他們分別是5400轉的硬盤和7200轉的硬盤,他們的容量相同,性能指數也一樣,那么7200轉的硬盤讀取數據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比5400轉的硬盤更少,這時整個計算機系統反應就更快了。由此我們可以完全的肯定,到20xx年將是7200轉硬盤完全取代5400轉硬盤的時候。

  4、接口

  除了以上幾個標準發生變化外,在硬盤領域發生的另一個激動人心的變化是UltraATA/100的誕生,它將導致硬盤的接口方式加緊更新換代。在20xx年中UltraATA/100將完全取代現在正在流行的UltraATA/66的地位,成為用戶裝機的首選。從理論上來說,ATA/100可以提供1。5倍于ATA/66的速度,并且使用與ATA/66一樣的數據電纜。接口速度的提高,為廠商帶來了新的機會,也為IDE硬盤的市場帶來活力。實現UltraATA/100不僅需要硬盤的支持,還需要芯片的支持。雖然現在UltraATA/100技術還不是很完善,不過到20xx年此技術將大有發展前途。在20xx年中支持此技術的主板將大量出現和完善。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0xx年時支持UltraATA/100技術的主板流行起來時,此硬盤將完全取代現在正在流行的UltraATA/66的地位,成為幾乎所有的IDE硬盤驅動器的標準接口,這是不容質疑的。

  除了下一代的IDE接口標準UltraATA/100,還有一些即將應用在硬盤上的接口也值得我們在新世紀里注意。USB2。0和IEEE1394技術就有可能應用在外置式硬盤驅動器上,用來增加存儲容量或與如機頂盒這樣的數字消費電子設備相結合。雖然目前還處在小規模應用階段,但筆者預測在20xx年中就應該可以大量上市了。在20xx年,這些新型硬盤一定會成為我們硬盤選購的一個新方向。

  5、附加技術

  早在1998年,各大硬盤廠商就大力發展其產品的附加功能。在20xx年,硬盤的各種附加技術同樣也會成為一個大買點。各大廠商為突出自己產品的特色,會極力通過自己產品的各種附加功能大做宣傳,這主要表現在加強硬盤穩定性及可靠性方面和降低硬盤噪音方面。

  (1)加強硬盤穩定性及可靠性

  20xx年的主流硬盤應該來說會有更穩定可靠的性能,這當然要感謝各大硬盤廠商為加強硬盤穩定性及可靠性而采用的各種技術。除了20xx年硬盤所共有的S。M。A。R。T。以外,各大硬盤廠商也都會力推自己的一套先進的數據保護技術。主要有富士通公司的CSS(ContactStartStop)、邁拓公司的MaxSafe和DPS(DataprotectionSystem)、IBM公司的DFT(DriveFitnessTest)、希捷公司EDST(ExtendedDriveSelfTest)以及西部數據公司的DataLifeguard等等。數據保護技術能夠自動地進行硬盤診斷,并且更快更準確,這對于保存在硬盤中數據的安全性有著重要意義。新世紀里,這些硬盤安全性將會成為各大硬盤廠商關注的焦點。

  另外,在防震動技術上,昆騰品牌原應用的震動防護系統(ShockProtectionSystem,SPS)和邁拓原應用的ShockBlock技術仍來是邁拓公司的兩個有分量的砝碼,由于它們的原理都是通過分散沖擊能量,盡量避免磁頭和盤片的撞擊,所以能有效減少硬盤在運輸和使用中的損壞。與之不同,希捷則在硬盤的外部大做文章,它很可能繼續使用SeaShield外殼和SeaShell包裝占領市場(SeaShield可以保護硬盤的電路板,SeaShell是取代ESD包裝袋的可回收透明蚌殼式包裝盒,可以防靜電并抵御非震動撞擊)。

  (2)降低硬盤噪音

  為了滿足用戶在降低硬盤噪音上的要求,在新世紀里各硬盤廠商也會加大力度繼續使用各種技術。從馬達上降低噪音顯然還是最直接的方法,液態軸承馬達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它使用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有效地降低因金屬磨擦而產生的噪聲和發熱問題。同時液油軸承也可有效的吸收震動,增強硬盤的抗震能力,由此硬盤的壽命與可靠性也可以得到提高。這項技術無疑極具應用價值,雖然20xx年市場上的普通硬盤還沒能應用這一技術,但我們相信20xx年一些高品質的家用硬盤就會開始應用。此外,邁拓公司還在原昆騰產品上通過把轉速降到4400rpm來實現更低的噪音,而希捷也將大力推廣聲音屏蔽技術(SoundBarrierTechnology,SBT),它可在制造時配置或由用戶設置。

  6、價格

  與硬盤性能和容量大幅度提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硬盤價格將在20xx年持續下降,如今容量為20GB的5400rpm硬盤價格已經跌到了800元左右,在1999年,這樣的價格只能購買一塊8。4GB的硬盤,而在20xx年下半年,這樣的價格將能購買一塊7200rpm的40G硬盤。也就是說,以幾乎相同的價格,我們可以購買到幾乎5倍于1999年的容量并且速度更快的硬盤。硬盤價格直接引動了購買需求,主流硬盤的容量迅速攀升,甚至已經有人在考慮買一塊硬盤來作移動存儲設備。

  早在1999年大家可能就已經發現了,現在硬盤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了。我們經常看到一家公司剛剛發布了一款最新型號的產品,此產品用了某些新技術,但過不了多久,幾乎每家硬盤公司都會推出性能差不多的產品出來競爭。同時各公司又會在幾個月后推出同價格的更新產品,面對20xx年如此發展的硬盤市場,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到了暫新的世紀,硬盤及其市場將以無比迅速的速度飛快發展。

  認識硬盤的大小、外觀與型號

  硬盤正面貼有標簽,上面有產品的品牌、產地、批號、序列號、以及代理商的防偽標簽等信息,一些產品還提供了接口電壓、連接與跳線方法等說明。我們在選購時最值得注意的是硬盤的編號,它包含了產品型,容量與性能等基本信息。有必要通過編號識別硬盤,杜絕商家以次充好的不良企圖。

  Ziff-DavisWinbench992。0Winbench99恐怕是硬盤測試中最常用,也普遍認為是最權威的測試軟件了。其實Winbench99的測試范圍包括整機、CPU、圖形等多個方面,磁盤性能測試只是其中一個主要功能。

  我們測試的是硬盤,所以可以直接選擇DiskInspectionTests(包括硬盤尋道時間、CPU占用率和數據傳輸率測試)或DiskWinMarks(包括BusinessDiskWinMark和High-EndDiskWinMark)。當然最好用的還是它的“Selected…”,用戶可以自己定制測試項目。

  磁盤測試項目就這幾個,選好之后按“Run”(注意需要關閉其他無關軟件,并將任務欄設置為自動隱藏模式),一盞清茶之后,測試結果就出來了。

  其中包括我們最關心的數據傳輸率,平均尋道時間和CPU占用率等參數,當然還有分別針對商用領域和高端領域的兩個綜合得分,比較全面的反映了磁盤的總體性能。Winbench還提供了強大的測試結果數據庫,如果同時進行多款硬盤的測試,那么數據比較將十分方便。

  HD-Tach2。

  HD-Tech也是一個比較全面的磁盤測試工具,它提供了硬盤的讀寫數據傳輸曲線,最高、最低和平均數據傳輸率和CPU占用率。

  它是專門針對硬盤底層性能的測試軟件。它主要通過分段拷貝不同容量的數據到硬盤進行測試,可以測試硬盤的連續數據傳輸率、隨機存取時間及突發數據傳輸率,它使用的場合并不僅僅只是針對硬盤,還可以用于軟驅、ZIP驅動器測試。

  比起Winbench,HD-Tach的使用要簡單的多,如果有多個硬盤,只要運行界面中選擇你要測試的硬盤測試就開始運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測試硬盤中存在分區信息,那么軟件將會提示你不能進行寫測試,因此寫測試通常對于新硬盤才會使用,而讀測試則沒有這樣的限制。

  測試結果有清晰的數據傳輸曲線,所以特別適合數據傳輸率的測試。而CPU占用率的測試結果往往不太準確,所以不推薦使用里面CPU占用率的測試結果。整體的測試結果相當直觀,比較也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模擬測試環境,如進行大量文件的拷貝或對大量文件進行壓縮等,這些都是測試硬盤性能的使用方法。通過這些測試方法,相信用戶們對硬盤性能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同時為大家的選購和使用帶來方便。

  硬盤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寬帶網的普及需求硬盤容量及性能的不斷提升,要求硬盤技術不斷改進,數據傳輸率不斷提高,硬盤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將遵循“容量更大、速度更快、使用更安全”基理在前進;而另一個方向就是硬盤也會向微型化的方向發展:

  1、數據存儲密度大幅提升

  數據存儲密度提升帶來單碟容量可以越做越大,能使用更少的盤片來實現更大的容量,降低硬盤的生產成本,同時又可以增加硬盤的運行穩定性。

  2、數據傳輸率明顯加快

  隨著硬盤"內部通道"的拓寬,硬盤外部數據傳輸率也進一步提升。

  3、硬盤附加技術更加完善

  為保障硬盤能在高速下的運行穩定性及數據可靠性,硬盤廠商們紛紛推出了新一代數據保護技術及磁盤

  4、在硬盤的磁頭技術上

  隨著硬盤單碟容量越做越大必須要有一種新型的磁頭技術以適應要求。

  5、將會有更多的SCSI技術被移植到IDE硬盤上來防震技術。

  我的感想: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硬盤有了更深的認識。硬盤作為數據存儲部件,對于計算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它的發展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以后也會朝著多元化發展。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是計算機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這次實習我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調查和學習,希望下次還能有這樣的機會。謝謝!

生產實習報告 篇2

  在創唯星為期兩周的實習圓滿的結束了,我做了自我總結以后,感觸良多。記載下來,以表對創唯星傾力幫助我們的師傅們及老師的感謝。

  我們于8月1日有幸來到創唯星公司進行實習,得到了人事部胡經理熱情的接待,并在當天下午給我們做了一個令我們受益匪淺的講座。他所說的為人法則是課堂里學不到的,可以說,他給我們確定了一個人生的座右銘:思維方式決定思想高度,思想高度決定行動付出,行動付出決定成敗結果,成敗結果體現人生價值,人生價值勾勒出人生軌跡。

  而后的幾天里,我們學習了金絲球焊機的原理和操作精要,并且實際操作焊接了金絲。幾位公司里的師傅不知辛苦的手把手教我們操作,最終我們都能熟練操作與調試。在這幾天里,我了解到了許多機械結構與控制電路實際應用。例如,于機箱后側的超聲電路板產生超聲脈沖,傳到換能器,經過壓電效應后,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由變幅桿放大振動作用,從而帶動瓷咀進行焊接。這個原理很合適的把控制和機械設計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正是我們所要達到的實習效果。而師傅為了能讓我們每個人都徹底了解熟悉這臺機器,讓我們每個人在大家面前做一個對金絲球焊機的演說。我們精心準備許久,并且都得到了師傅的好評,而后師傅還提出了問題,常見的一些故障分析,把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在了一起。

  在金絲球焊機的實習結束后,公司的總經理龐總也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給我們講述了ribbon----鋁帶鍵合技術的原理。并讓我們在這之后實際操作。而這點也是我在這里實習最大的收獲。創唯星是第一家將ribbon技術引入國內的公司,其先進的理念不言而喻。

  ribbon 是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技術結晶,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已經多年用于汽車電子等高可靠性領域。ribbon替代金絲、銅絲、鋁絲鍵合,并可用于工業領域:大電流、高頻率的 igbt、fred模塊產品。ribbon有如下特性:優良的導電性能, 極小的接觸電阻, 很高的熱疲勞能力,很強的電流沖擊能力,較低的寄生電感,很好的抗振動能力。

  首先在電阻方面ribbon與相同長度的鋁絲比較,橫截面積:鋁帶是鋁絲的 7 倍;電阻值:鋁帶是鋁絲的1 / 7。再者,與芯片接觸面積方面,12mil鋁絲與80x10mil鋁帶比較,一個鍵合點的面積:鋁帶是鋁絲的 14 倍以上。而且,鋁帶可以替代鋁絲、金絲和銅絲。80x10mils的鋁帶可以替代7.1根12mils鋁絲的通流能力。這些實例,完全證明了ribbon的優良性,以及創維新引進此項技術的高瞻遠矚。

  龐總透徹地剖析了ribbon以后,他將主題引向我們的為人方面。他提出了儒學的思想,如此精髓的文化,卻被世人所遺棄,實屬可惜。龐總重提儒學,令我們茅塞頓開。我深切的感受到,處事立身,言行表里,應如孔夫子。

  龐總還介紹了國內國外的半導體封裝技術:鋁帶焊線機生產三極管框架,國內速度要比國外慢10%-15%。創維新的led固晶機,每個單位固晶時間為270-280ms,而國外最快可到達180ms,而且軟件也較國內穩定。其中最先進的oe公司,利用兩軸并行測拉力,一個頭的28萬rmb一臺,每小時13000固晶,一秒22條線(esec)。著實令我們感受到了國內外半導體行業的巨大差距,而我們這一代人所肩負的重任。

  創唯星的龐總和胡總的兩次演講,為我們留下的,不僅是深刻的印象,更是為我們點起了一盞燈,一盞指引我們將來道路的燈。而燈,也是創唯星的一個重要產業:led燈的封裝。

  led燈具有環保節能的功效,它將主導未來燈具行業的趨勢。雖然目前成本和賣價較高,但已有很多公共場合采用了led燈作為路燈,吊燈等。而其封裝技術如下:1.芯片正裝式封裝:led 芯片正裝式封裝是將芯片的電極觸點朝上,通過引線鍵合方式實現器件的電氣互連,光線由芯片的正面出射,芯片底部通過導熱樹脂粘結在小尺寸的反光碗中或載片臺上,最后用環氧樹脂塑封而成。由于小型led芯片散失的熱量不大,引腳數較少,而引線鍵合工藝很成熟且成本低廉,因此,小功率led 主要以引線鍵合的正裝式封裝為主。

  2.倒裝芯片(flip chip)式封裝:led 倒裝式封裝是將led 芯片的電極觸點朝下,直接貼裝到硅載體或pcb 基板上,中間通過焊料/導電膠互連,然后粘貼到熱沉上,外面采用棱鏡塑封而成,芯片產生的光束通過透明的.藍寶石襯底出射。此封裝結構中采用的倒裝型led 芯片是在外延半導體上形成高反射率的金屬層,比如ag 和al,它既充當半導體的電接觸層,又充當光反射層。

  之后,我們學習了zq-100型精密氣動點膠機的結構和其原理,在師傅的指導下,開始組裝點膠機。在得知我們組裝好的機器,將作為產品,直接被運送到廠家時,我們興奮不已。這是公司對于我們的信任,而而對我們自己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書上的理論知識,直接轉化為實際的產出,無疑是一個質的飛躍。在裝配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始焊線的時候,大家都不熟練,經常燙到自己,經過大量的實踐,還是純熟了。而點膠,更是一個絆腳石,經過無數次的拆膠返工以后,也終于完善了。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后,各種問題在師傅的指導和我們自己的努力下,終于被一一克服了。經過老煉和檢驗后,我們的產品終于要出廠了,這對我們的意義不僅僅局限在我們大有長進的裝配水平上,更是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一個里程碑似的記號。

  最后,感謝創唯星熱情幫助我們的“工友們”及敬愛的老師。

  在創唯星的點點滴滴,我們將會銘記在心;胡總的人生法則和龐總的儒家之說,將會一直縈繞在我們耳邊;師傅們和老師的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也讓我們感同身受。

  創唯之“旅”不虛此行。

生產實習報告 篇3

  實習地點:升華樓負一層

  指導教師:羅水忠 呂順

  工藝流程:

  介紹:我國啤酒的正規化生產,起源于十九世紀末。五六十年代,隨著國家的經濟的復蘇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政府斥資興建了一批啤酒廠,使我國的啤酒生產業初具規模。至八十年代,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啤酒產業也得了空前的發展,并迅速成為了一個啤酒大國。

  啤酒生產過程主要分為:制麥、糖化、發酵、罐裝四個部分。

  麥芽過程:選麥-浸麥-發芽-干燥與培焦-除根

  糖化過程:原料的粉碎-糖化(糊化)-麥汁過濾-麥汁煮沸(加酒花)-冷卻

  發酵過程:發酵(除酵母)-濾酒

  灌裝過程:洗瓶-驗瓶-灌酒-殺菌-貼標噴碼-裝箱入庫

  關鍵成分:

  1、麥芽:由大麥制成。大麥是一種堅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為用大麥制成麥芽比小麥、黑麥、燕麥快,所以才被選作釀造的主要原料。沒有殼的小麥很難發出麥芽,而且也很不適合釀酒之用。大麥必須通過發麥芽過程將內含地難溶性淀料轉變為用于釀造工序的可溶性糖類。除了一般的麥芽,還可使用結晶麥芽或烘烤的麥芽作為各種釀造類型的成份。結晶麥芽是經由蒸汽處理的麥芽,慢慢燉煮后再干燥處理,它的顏色較黑,并有如咖啡般的味道。烘烤過的麥芽則經干燥后并在熱度較高的回轉鼓室中烘烤處理,它能使啤酒含有焦味,顏色變黑。產地的不同,麥芽的品質就會有很大的區別。總的來說,全世界有三大啤酒麥產地,澳州、北美和歐州。其中澳州啤酒麥因其講求天然、光照充足、不受污染和品種純潔而最受啤酒釀酒專家的青睞,所以它又有金質麥芽之稱。

  2、水:每瓶啤酒90%以上的成份是水,水在啤酒釀造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啤酒釀造所需要的水質的潔凈外,還必須去除水中所含的礦物鹽(一些廠商聲稱采用礦泉水釀造啤酒,則是出于商業宣傳的目的)成為軟水。早先的啤酒廠建造選址得要求非常高,必須是有潔凈水源的地方。隨著科技的發展,水過濾和處理技術的成熟,使得現代的啤酒廠地點選擇的要求大為降低,完全可以通過對自來水、地下水等經過過濾和處理,使其達到近乎純水的程度,再用來釀造啤酒。

  1)精選大麥:品質好的啤酒常選用優質的進口澳麥和加麥。

  2)浸麥:提高大麥的含水量,除去灰塵、雜物、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質。

  3)發芽:使麥粒內形成各種酶,部分淀粉、蛋白質、半纖維素等高分子物質分解,以 滿足糖化時的需要。

  4)干燥與培焦:去除麥芽中的水分,防止麥芽的`腐敗變質,便于儲藏,同時除去麥芽的生腥味,產生麥芽的色、香、味,中止綠麥芽的生長和酶的分解。

  5)除根:根芽吸濕性強,儲藏時容易吸收水分而腐爛,根芽具有不良苦味,會破壞啤酒的口味和色澤,所以應除根。

  6)原料的粉碎:原料粉碎后,增加了比表面積,可溶性物質容易浸出,有利于酶的作用,使麥芽的不溶性物質進一步分解。

  7)糖化:利用麥芽中的水解酶,將麥芽和敷料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質分解味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質。

  8)麥汁過濾:將糖化醪中將蔥原料溶出的物質與不溶性的麥糟分離以得到澄清的麥汁,并獲得良好的浸出物收得率。

  9)麥汁煮沸:煮沸得目的主要是穩定麥汁的成分,其作用有:酶的鈍化、麥汁滅菌、蛋白質變性和絮凝沉淀、水分蒸發、酒花成分的浸出等。

  加酒花:酒花是屬于蕁麻或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結球果的組織,正是這些結球果給啤酒注入了苦味與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酒花的種類:結球果:結球果在早秋時采集,并需迅速進行高燥處理,然后裝入桶中賣給釀酒商。球粒:將碾壓后的結球果在專用的模具中壓碎,然后置于托盤上。托盤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環境下以減少氧化的可能性。球粒地形狀適于往容器中添加。提取液:酒花結球果的提取液現在廣泛應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種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會產生迥然不同的口味。提取液應在工藝的最后階段加入,這樣更有利于控制最終的苦味輕重。特別的提取液可用來組織光照反應的發生,從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產。添加酒花主要是賦予啤酒爽快的苦味、賦予啤酒特有的香味、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穩定性。

  10)冷卻:迅速冷卻,降低麥汁溫度,使達到適合酵母發酵的要求,析出和分離麥汁中的熱、冷凝固物,以改善發酵條件和提高啤酒質量

  11)發酵:計算機嚴格控制溫度和酵母生理狀態,酵母“吃”掉麥芽糖,代謝出CO2及啤酒風味物質的過程。

  酵母是真菌類的一種微生物。在啤酒釀造過程中,酵母是魔術師,它把麥芽和大米中的糖分發酵成啤酒,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發酵產物。這些微量但種類繁多的發酵產物與其它那些直接來自于麥芽、酒花的風味物質一起,組成了成品啤酒誘人而獨特的感官特征。有兩種主要的啤酒酵母菌:"頂酵母"和"底酵母"。用顯微鏡看時,頂酵母呈現的卵形稍比底酵母明顯。"頂酵母"名稱的得來是由于發酵過程中,酵母上升至啤酒表面并能夠在頂部撇取。"底酵母"則一直存在于啤酒內,在發酵結束后并最終沉淀在發酵桶底部。"頂酵母"產生淡色啤酒,烈性黑啤酒,苦啤酒。"底酵母"產出貯藏啤酒和Pilsner。

  12)濾酒:發酵成熟的啤酒,通過分離介質,去除固體懸浮物、殘留酵母和蛋白質凝固物,得到澄清透明的啤酒。

  13)驗瓶:計算機利用光電傳感技術進行激光分點檢測。

  洗瓶:全自動洗瓶,包括浸泡、預噴淋、堿1浸泡、堿2浸泡、熱水溫水清水噴沖、空行滴定等。

  14)灌酒:由計算機控制上瓶、兩次抽真空、兩次CO2備壓、灌酒、壓蓋等。

  15)殺菌:經過八氏熱殺菌像殺死活性酵母菌,并無其他細菌,純生啤酒不經過殺菌,所以更純、更爽、更新鮮。

  16)貼標噴碼:利用krones先進設備貼上商標,噴上生產日期。

  17)分裝入庫:利用krones先進設備將啤酒分裝成箱,入庫。

生產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實習是在校大學生的一次接觸工廠大規模生產的機會,是學生走上社會的良好過渡,走向工作崗位的進門之課。實習讓我們了解到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差異,找到了工廠大規模生產和實驗室小量操縱的異同。加深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同時也學習到各工廠的很多技術細節,把握了生產的基本工藝原理。這次實習進步了自己培養發現,分析,解決題目的能力,受益非淺,達到了實習的效果。通過實習使我更多地接觸社會,實踐于社會,從而培養了嚴謹的工作作風、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基礎的專業技能,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理士企業創立于九十年代中期,是專門從事leoch(理士)牌全系列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研制、開發、制造和銷售的國際化新型科技企業。經過多年專心經營,理士企業已成為國內專業的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優秀制造商,現已在國內建立了深圳、東莞、江蘇、肇慶、安徽五個生產基地。國內占地面積50多萬平方米,擁有36條電池生產線及其相應的檢測設備,以及肇慶、江蘇兩個專門蓄電池實驗試冬共同構成我公司先進而雄厚的研發制造能力。目前國內共有職工6000余人,技術研發職員300余人,主要生產各種型號的agm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膠體(gel)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opzv、opzs、pzs、pzv、pzb管式極板鉛酸蓄電池,汽車用鉛酸蓄電池,摩托車用鉛酸蓄電池,高爾夫球車用鉛酸蓄電池,電動助力車用鉛酸蓄電池等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力、廣電、鐵路、太陽能、ups、電動車、汽車、摩托車、高爾夫球車、叉車、應急燈等十幾個相關產業,年生產能力總和超過400萬千伏安時。前瞻的研發隊伍和高素質的制造水準讓企業具有國際性的競爭力和全球性的影響力。企業在美國、歐洲成立銷售公司,擁有國內外30余個銷售公司及辦事處,其銷售網絡遍及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與國內外數家優秀運營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理士企業在實踐中不斷開拓創新、努力進取。在品質控制上,成立專業的質量治理中心。成功通過了iso9001、ts的質量體系認證、iso、ohsas認證;產品被國家質檢單位評為“產品質量國家免檢”證書,并在各工廠推進精益生產治理,以進步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企業在中國率先通過了英國iec產品認證,同時還獲得了德國vds產品認證、iso9001和iso認證、泰爾認證、歐盟ce認證、美國ul認證、俄羅斯的pocc認證和肯尼亞國家認證,以及中國質量免檢證書、國家蓄電池檢測中心、xxx郵電產業產品質量監視檢驗中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力產業電力設備及儀表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廣播電視、中國船級社認證、國防總參的進圍檢測和金太陽認證等。公司與國外著名電池公司進行了多項技術協作,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和儀器,擁有多項國家專利技術,制造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與國內著名高校進行持續地技術交流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進步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企業早日成為全球化的,有競爭力的電池與電池相關產品的領軍制造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內容

  1、蓄電池分類

  按我國有關標準規定主要蓄電池系列產品有:

  起動型蓄電池:

  主要用于汽車、拖拉機、柴油機船舶等起動和照明。

  固定型蓄電池:

  主要用于通訊、發電廠、計算機系統作為保護、自動控制的備用電源。

  牽引型蓄電池:

  主要用于各種蓄電池車、叉車、鏟車等動力電源。

  鐵路用蓄電池:

  主要用于鐵路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客車起動、照明之動力。

  摩托車蓄電池:

  主要用于各種規格摩托車起動和照明。

  煤礦用蓄電池:

  主要用于電力機車牽引動力電源。

  儲能用蓄電池:

  主要用于風力、水力發電電能儲存。

  按蓄電池極板結構分類:

  有形成式、涂膏式和管式蓄電池。

  按蓄電池蓋和結構分類:

  有開口式、排氣式、防酸隔爆式和密封閥控式蓄電池。

  按蓄電池維護方式分類:

  有普通式、少維護式、免維護式蓄電池。

  2、鉛蓄電池工作原理

  鉛蓄電池由正極板群、負極板群、電解液和容器等組成。充電后的正極板是棕褐色的二氧化鉛(pbo2),負極板是灰色的絨狀鉛(pb),當兩極板放置在濃度為27%~37%的硫酸(h2so4)水溶液中時,極板的鉛和硫酸發生化學反應,二價的鉛正離子(pb2+)轉移到電解液中,在負極板上留下兩個電子(2e—)。由于正負電荷的引力,鉛正離子聚集在負極板的四周,而正極板在電解液中水分子作用下有少量的二氧化鉛(pbo2)滲透電解液,其中兩價的氧離子和水化合,使二氧化鉛分子變成可離解的一種不穩定的物質——氫氧化鉛〔〕。氫氧化鉛由4價的鉛正離子(pb4+)和4個氫氧根〔4(oh)—〕組成。4價的鉛正離子(pb4+)留在正極板上,使正極板帶正電。由于負極板帶負電,因而兩極板間就產生了一定的電位差,這就是電池的電動勢。當接通外電路,電流即由正極流向負極。在放電過程中,負極板上的電子不斷經外電路流向正極板,這時在電解液內部因硫酸分子電離成氫正離子(h+)和硫酸根負離子(so42—),在離子電場力作用下,兩種離子分別向正負極移動,硫酸根負離子到達負極板后與鉛正離子結合成硫酸鉛(pbso4)。在正極板上,由于電子自外電路流進,而與4價的鉛正離子(pb4+)化合成2價的鉛正離子(pb2+),并立即與正極板四周的硫酸根負離子結合成硫酸鉛附著在正極上。

  隨著蓄電池的放電,正負極板都受到硫化,同時電解液中的硫酸逐漸減少,而水分增多,從而導致電解液的比重下降在實際使用中,可以通過測定電解液的比重來確定蓄電池的放電程度。在正常使用情況下,鉛蓄電池不宜放電過度,否則將使和活性物質混在一起的細小硫酸鉛晶體結成較大的體,這不僅增加了極板的電阻,而且在充電時很難使它再還原,直接影響蓄池的容量和壽命。鉛蓄電池充電是放電的逆過程。

  鉛酸蓄電池充、放電化學反應的原理方程式如下:

  3、鉛蓄電池的工藝流程及主要設備

  鉛粉制造、板柵鑄造、極板制造、極板化成、裝配電池

  鉛粉制造設備:鑄粒機或切段機、鉛粉機及運輸儲存系統;

  板柵鑄造設備:熔鉛爐、鑄板機及各種模具;

  極板制造設備:和膏機、涂片機、表面干燥、固化干燥系統等;

  極板化成設備:充放電機;

  水冷化成及環保設備;

  裝配電池設備:汽車蓄電池、摩托車蓄電池、大中小型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裝配線;

  電池檢測設備:各種電池性能檢測。

  典型鉛酸蓄電池工藝過程概述

  鉛酸蓄電池主要由電池槽、電池蓋、正負極板、稀硫酸電解液、隔板及附件構成。

  4、工藝制造

  鉛粉制造:將1電解鉛用專用設備鉛粉機通過氧化篩選制成符合要求的鉛粉。

  板柵鑄造:將鉛銻合金、鉛鈣合金或其他合金鉛通常用重力鑄造的方式鑄造成符合要求的不同類型各種板板柵。

  極板制造:用鉛粉和稀硫酸及添加劑混合后涂抹iso9001于板柵表面再進行干燥固化即是生極板。

  極板化成:正、負極板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與稀硫酸的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生產氧化鉛,再通過清洗、干燥即是可用于電池裝配所用正負極板。

  裝配電池:將不同型號不同片數極板根據不同的需要組裝成各種不同類型的蓄電池。

  (各單位因工藝條件不同可選擇不同的流程)

  板柵鑄造簡介

  板柵是活性物質的載體,也是導電的.集流體。普通開口蓄電池板柵一般用鉛銻合金鑄造,免維護蓄電池板柵一般用低銻合金或鉛鈣合金鑄造,而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板柵一般用鉛鈣合金鑄造。

  第一步:根據電池類型確定合金鉛型號放進鉛爐內加熱熔化,達到工藝要求后將鉛液鑄進金屬模具內,冷卻后出模經過修整碼放。

  第二步:修整后的板柵經過一定的時效后即可轉進下道工序。

  板柵主要控制參數:板柵質量;板柵厚度;板柵完整程度;板柵幾何尺寸等;

  鉛粉制造簡介

  鉛粉制造有島津法和巴頓法,其結果均是將1電解鉛加工成符合蓄電池生產工藝要求的鉛粉。鉛粉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鉛和金屬鉛,鉛粉的質量與所制造的質量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在我國多用島津法生產鉛粉,而在歐美多用巴頓法生產鉛粉。

  島津法生產鉛粉過程簡述如下:

  第一步:將化驗合格的電解鉛經過鑄造或其他方法加工成一定尺寸的鉛球或鉛段;

  第二步:將鉛球或鉛段放進鉛粉機內,鉛球或鉛段經過氧化天生氧化鉛;

  第三步:將鉛粉放進指定的容器或儲粉倉,經過2—3天時效,化驗合格后即可使用。

  鉛粉主要控制參數:氧化度;視密度;吸水量;顆粒度等;

  極板制造簡介

  極板是蓄電池的核心部分,其質量直接影響著蓄電池各種性能指標。涂膏式極板生產過程簡述如下:

  第一步:將化驗合格的鉛粉、稀硫酸、添加劑用專用設備和制成鉛膏;

  第二步:將鉛膏用涂片機或手工填涂到板柵上;

  第三步:將填涂后的極板進行固化、干燥,即得到生極板。

  生極板主要控制參數:鉛膏配方;視密度;含酸量;投膏量;厚度;游離鉛含量;水份含量等。

  裝配工藝簡介

  蓄電池裝配對汽車蓄電池和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有較大的區別,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要求緊裝配一般用agm隔板,而汽車蓄電池一般用pe、pvc或橡膠隔板。裝配過程簡述如下:

  第一步:將化驗合格的極板按工藝要求裝進焊接工具內;

  第二步:鑄焊或手工焊接的極群組放進清潔的電池槽;

  第三步:汽車蓄電池需經過穿壁焊和熱封后即可,而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若采用abs電池槽需用專用粘合劑粘接。

  電池裝配主要控制參數:匯流排焊接質量和材料;密封性能、正、負極性等。

  化成工藝簡介

  極板化成和蓄電池化成是蓄電池制造的兩種不同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極板化成一般相對較輕易控制本錢較高且環境污染需專門治理。蓄電池化成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一般對所生產的生極板質量要求較高,但本錢相對低一些。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化成簡述如下:

  第一步:將化驗合格的生極板按工藝要求裝進電池槽密封;

  第二步:將一定濃度的稀硫酸按規定數目灌進電池;

  第三步:經放置后按按規大小通直流電,一般化成后需進行放電檢查配組后進庫預備出廠。

  電池化成主要控制參數:罐酸量;罐酸密度;罐酸溫度;充電量和時間等。

  使用與維護

  鉛酸蓄電池以其制造工藝簡單、原材料來源豐富、價格適中在二次化學電源中起著不可替換的作用,特別是閥控電池的出現又使傳統的蓄電池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蓄電池使用壽命與制造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與使用方法也有很大的影響,正確把握的使用方法對延長蓄電池的壽命大有益處。對于傳統開口式蓄電池日常須對以下幾方面留意:

  ①電解液的數目、密度以及充電程度等方面加以留意,尤其是與其密切相關的充電系統特別關心,若充電量較大則蓄電池失水多,輕易造成極板的活性物質脫落,造成底部短路使電池內部溫度較高而縮短壽命,若充電量較小則輕易造成電池的虧電,蓄電池在長期虧電的情況下,可導致極板的不可逆硫酸鹽化,其表現是充電過程電壓上升較快,很短時間完成,放電時電壓下降迅速。

  ②電解液的純度,一般采用蓄電池專用電解液或補充液灌注,嚴禁用普通硫酸和自來水替換。

  ③日常使用表面保持清潔,排氣口暢通。

  ④放置不用時應先布滿電,同時三個月進行一次補充電。

  對于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日常須對以下幾方面留意:

  ①留意充電電壓的范圍浮充使用時電壓一般控制在2.15±0.1v/單格,循環使用時電壓一般控制在2.35±0.1v/單格,若說明書有要求時應按說明書操縱。

  ②留意使用環境溫度,一般不超過30度為宜。溫度變化較大時應加強對電壓的調節。

  ③對于不同廠家的產品不可混用,同一廠家的產品新舊不可混用。

  ④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最好不要自己打開蓋子補充電解液和更換安全閥。

  三、實習結果

  蓄電池的優點是放電時電動勢較穩定,缺點是比能量(單位重量所蓄電能)小,對環境腐蝕性強。鉛蓄電池的工作電壓平穩、使用溫度及使用電流范圍寬、能充放電數百個循環、貯存性能好(尤其適于干式荷電貯存)、造價較低,因而應用廣泛。

  板柵鑄造、鉛粉制造→自動化涂板、生極板固化→裝配電池→焊端子、封殼→注進冷凍膠體/酸→電池內化成→性能測試→包裝→出廠。

  電池內化成:電池正、負極板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與稀硫酸進行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

  優點:

  1、不天生廢酸、廢霧

  2、活性物質不易脫落

  3、全水冷化成,電池均衡性好

  缺點:

  1、必須增設專用的冷凍設備

  2、需修建專用水冷卻槽

  3、生產周期加長

  修復儀解決電池硫化效果太有限:

  修復效果和兩方面有關:

  1、電池本身狀況。比如使用期接近設計壽命的電池,再怎么修復,性能也好不到哪往。

  2、修復技術。蓄電池修復3分設備7分技術是句大實話。技術好經驗豐富的人,會對不同的電池狀況做出判定,采用不同的處理手段,追求最佳效果。技術好的人和一個只會一種方法笨修的人,修復的效果差距非常非常大。蓄電池修復的主要方法就是補水和除硫,方法有很多類關鍵是看技術好壞,最好時可以把放電時間50分鐘的電池修到120分鐘以上。

生產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重要實踐性環節。在生產實習過程中,也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和向生產實際學習的能力和方法為目標。培養我們的團結合作精神,牢固樹立我們的群體意識,即個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體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通過生產實習,對我們鞏固和加深所學理論知識,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加強勞動觀點起了重要作用。生產實習報告范文。

  二、實習任務

  1、較全面、綜合地了解企業的生產過程和生產技術;較深入、詳細地了解企業生產的設備、工藝、產品等相關知識;了解企業的組織管理、企業文化、產品開發與銷售等方面的知識和運作過程。

  2、在專業比較對口的實習崗位上,努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密切結合,并能靈活應用,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工程實踐能力均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

  3、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在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勞動觀念、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逐步掌握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為畢業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就業競爭力。

  三、實習基本要求

  1、學生在實習企業必須遵守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和相應的勞動紀律,不能無故請假和擅離崗位。有特殊情況需要請假或改變實習企業的必須征得實習企業和指導教師的同意。2、學生在實習期間必須嚴格遵守崗位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嚴防工作責任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

  3、必須遵紀守法,模范遵守公民的社會公德,不得從事法律法規、廠紀廠規、校紀校規所不允許的各項活動。生產實習報告范文。

  4、努力工作,積極完成實習單位指定的工作任務,虛心學習,主動、誠懇地向工人師傅、工程技術人員及企業管理人員求教,刻苦鉆研。

  5、應多與指導教師聯系交流,及時得到教師指導。

  四、實習內容

  (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學習的目的:

  二、事故的發生及其預防:

  1、事故發生的因素人為因素——不安全行為物的因素——不安全因素2、發生事故的認為因素1)。管理層因素;2)、違章:a。錯誤操作b。違章操作c、蠻干3)。安全責任(素質)差。

  三、入廠主要安全注意事項

  1、防火防爆2、防塵防毒3、防止灼燙傷4、防止觸電5、防止機械傷害6、防止高處墜落7、防止車輛傷害8、防止起重機械傷害9、防止物體打擊10、班前班中不得飲酒。

  四、設備內作業須知

  1、在各種儲罐,槽車,塔等設備以及地下室,陰井,地坑,下水道或是其他密閉場所內部進行工作均屬于設備內作業2、設備上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等均應與外界有效的隔離3、進入設備內作業前,必須對設備內進行清洗和置換4、應采取措施,保持設備內空氣良好5、作業前30分鐘內,必須對設備內氣體采取采樣分析,采樣應有代表性6、進入不能達到清洗和置換要求的設備內作業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7、設備內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并應有入搶救的措施及有效保護手段8、由施工單位負責辦理,該項目的負責人或是技術員填寫作業證,上檢修作業單位應填寫的各項內容。

  (二)流水線生產特點的簡要介紹:顧名思義,流水線就是團體的工作,每個員工必須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因為整個流水線的每個工序都是緊密聯系的,可能會因為某個工序的錯誤而造成整個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為廢品。

  (三)學習和了解電子器件的結構型式、結構種類和作用。

  (四)學習和了解工廠車間的生產組織管理情況,生產工藝等等。

  五、實習過程

  1、安全教育在實習開始時,學校組織我們到公司由專業人士對我們進行安全教育,講解了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和在實習中所要遇到的種種危險和潛在的危險等等。

  2、車間實習我們在車間實習是生產實習的主要方式。我們按照實習計劃在指定的車間進行實習,通過觀察、分析計算以及向車間工人和技術人員請教,圓滿完成了規定的實習內容。

  3、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為了能夠更加深入的進行車間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我們結合了所學的書本知識與實習的要求,將理論與實際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也更加的促使我們不斷地進行學習與研究。

  4、實習日記在實習中,我們將每天的工作、觀察研究的結果、收集的資料和圖表、所聽報告內容等均記入到了實習日記中。隨時接受老師們的檢查與批改。

  六、其它活動

  在完成好我們所實習業務內容的同時,常常利用現場學習的機會,開展向社會、向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實習的活動。在空余時間里還組織球賽、踢毽子、乒乓球等活動,并加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等等。

  七、實習感悟

  生產實習是我們學院為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安排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將學校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重要途徑。其目的是使我們通過實習在專業知識和人才素質兩方面得到鍛煉和培養,從而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盡快成為業務骨干打下良好基礎。

  產品生產用技術資料;生產組織管理等內容,加深對電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設計、試驗等基本理論的理解。通過生產實習,使我們了解和掌握了車間管理、生產技術和工藝過程;使用的主要工裝設備;使我們了解和掌握了工廠車間的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為進一步學好專業課,從事這方面的研制、設計等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這次生產實習過程中,不但對所學習的知識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們的勞動觀點和提高了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等。

  總的來說,我對這門課是熱情高漲的。我從小就對這種小制作很感興趣,每次完成一個步驟,我都像孩子那樣高興,并且很有“成就感”。

【生產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生產實習報告06-12

服裝生產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8-27

電氣生產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8-19

機械生產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10-07

建筑生產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5-25

生產實習報告格式 -實習報告09-07

機械生產實習報告11-12

生產頂崗實習報告07-30

物流生產實習報告08-02

通信生產實習報告07-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金门县| 浦城县| 古交市| 柳州市| 贵德县| 昌邑市| 泸西县| 南开区| 盖州市| 梁平县| 措勤县| 若羌县| 武夷山市| 上思县| 德阳市| 绥江县| 吉隆县| 延川县| 铁岭县| 张家港市| 本溪市| 安达市| 丰镇市| 牙克石市| 曲松县| 红原县| 沐川县| 南雄市| 博爱县| 梨树县| 壶关县| 柏乡县| 和硕县| 惠水县| 普兰县| 苏州市| 台北县| 田东县| 磐石市|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