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6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工作,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的音樂課。二年級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性格活潑、開朗,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對音樂知識有初步地了解和認識,模仿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但在創造能力以及對音高的把握上還需要提高和加強。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而且表情也較豐富,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部分班級還能識讀簡單樂譜。還能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舞蹈,并參與表演。但在讀譜知識的運用上較弱,咬字,吐字也不夠清晰,特別是男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常會出現喊歌現象,導致缺乏對聲音美感的正確認識,缺乏氣息的支撐。
二、教材分析
二年級上冊總共12課,分別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有《豐收之歌》等,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2)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木魚、碰鐘)
。3)能夠感受并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2)樂曲情緒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體裁與形式
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4.音樂風格與流派
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五首。
2.演奏
。1)學習木魚、碰鐘、镲、大鑼、鼓的演奏。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ㄈ﹦撛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2.即興創造
(1)能夠將詞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
。2)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
。3)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
3.創作實踐
。1)能夠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與音樂。
。2)能夠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作1——2小節節奏或旋律。
。ㄋ模┮魳放c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于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2)能夠通過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聽賞音樂。
。3)能夠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能夠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2)能夠用簡明表演動作表現音樂情緒。
。3)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了解聲音與日常生活現象及自然現象的聯系。
。2)能夠用簡單的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奏、接派情緒的音樂。
四、教學重點
1.能自然流暢的唱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3.了解我國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用輕松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3.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4.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課外音樂活動,以學生的愛好為主開展課外音樂活動,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學習音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
經過一年的進修,學生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年夜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年夜概因此前經常鍛煉,表現非常好。
兩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年夜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并且也能熟練掌握。年夜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
其中主要緣故起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克不及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緣故起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主要任務之一。
二、教授教養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認識打擊樂器碰鈴和響板。
2、經由進程進修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學生經由進程進修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經由進程進修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進修演奏方法。
3、經由進程音樂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朝長進步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4、經由進程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情意目標:經由進程音樂教授教養,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學期新擴年夜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進步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感想感染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進修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授教養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進修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進修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平易近歌、平易近間歌舞、平易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想感染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并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范,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授教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步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增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授教養重點、難點分析。
教授教養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進步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授教養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改進教授教養的措施
1、落實教授教養“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認真鉆研年夜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授教養詳案。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掌握35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授教養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進修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進步課堂教授教養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進步活動能力,且配合窗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8、提優補差的途徑:(1)、經由進程課堂教授教養。(2)、經由進程課外藝術活動。
9、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經由進程鼓勵表揚年夜體高學生的進修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窗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五、教科研課題研究
1、課題稱號怎樣教孩子學唱歌
2、與課題相關的實踐進修內容:進修《人平易近教育》、《湖南教育》、《音樂教育心理學》、《課堂教授教養模式選擇》
3、操作措施
a、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
b、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揮學生特長,進步總體水平。
c、根據興趣特長參加興趣小組、合唱隊。
4、活動安排利用課余時間安排:文藝錄象教師輔導5次學校文娛演出1配合班主任主題班會1次.
5、成果顯示班隊活動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它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同時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學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年音樂學習,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在本學期在教學中應繼續注意以下幾點的實施:
愉悅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學目的: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
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和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四、教學內容與基本要求: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能背唱2~4首歌。
2、學唱簡單的歌譜,培養視譜能力。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創編舞蹈動作。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認真傾聽音樂,會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表現樂曲表達的情緒。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改革實驗為龍頭,把更新教育觀念腳踏實地地貫徹到教學改革的全過程中去,結合新的教育思想,提倡音樂教學在“基礎性、科學性、開放性、創新性”上開創新路,大力推進研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開放式學習、創造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方法,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能力為目標,全面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二、1班的音樂課教學,經過一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對今后學習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要鞏固學生上學期學習的知識,并做好本學期的學習,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學生年齡較小,難適應小學生活,不少學生自律性差。接受過一定的教育教學,但有的不夠規范,特別是發音和唱歌姿勢,需要進行糾正和輔導。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2年級使用的是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從整體上看,教材努力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落實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
本冊教材共有九課,教學內容包括了唱歌﹑聽賞﹑音樂游戲﹑打擊樂表演﹑律動等,其主要特點表現在:
一﹑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二﹑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強化審美體驗功能;
三、提供豐富的.人文環境,多層面地體現學科綜合理念;
四﹑改革評價機制,建立便于師生操作的發展性評價新體系;
五﹑利用鮮活的實驗成果,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四、教學內容
一)、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結合鍵盤認識音名從c1到c2在高音譜表上的位置。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附點音符,知道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各種拍子的指揮圖式。學習頓音記號及其唱法。
2、視唱部分:視唱C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及五聲徽、商等調式音階。在教師幫助下視唱C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包含所學過的音程及節奏)。練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大小六度、純八度旋律音程的練習(不出現名稱)。劃拍視唱各拍子歌曲。
3、練耳部分:練習聽記兩個音——四個音連續進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說出名稱)。練習聽記2——4小節的節奏。聽辯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標出小節或節拍。
二)、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及教學目標、任務:
三)、發聲訓練部分:
1、學會連音唱法,逐步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
2、運用非連音及斷音唱法時,聲音要有彈性。
3、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4、在韻母變換時,逐步做到聲音位置不變,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確。
5、二聲部發聲逐漸做到聲部和諧。
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五、教學分析:
二年級的音樂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階段,要求學習的樂理知識比較多,學生開始視唱曲譜。這是為今后的學習做準備。在對他們的教學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識性并重的原則。教學中,我會一些小的音樂游戲,加大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在講解知識時,要注意用充滿趣味的語言來講解枯燥的知識,用豐富多彩的小游戲來幫助他們理解和鞏固,更好的學習知識。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七、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
1問聲好2
2幸福的歌2
3音樂會2
4咯咯噠2
5復習
6~7童趣4
8跳起舞2
9~10大海的歌4
12新年好2
13、14復習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5
一、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以下基本理念:
1、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病⒁詫徝罏橹行;
。、以文化為主線(單元主題);
4、加強實踐與創造。
共編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重點內容)。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師改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了。
二、學段目標:
。、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三、具體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4、聆聽進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并作出相應;
。、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樂器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ǘ┍憩F
。、歌唱的正確姿勢;
2、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5、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ㄈ﹦撛
。、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歌詞的創作活動。
。场⒕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ㄋ模┮魳放c相關文化
1、樂于與他人參與音樂活動;
2、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场⒙曇襞c生活的探索。
四、教學措施:
1、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病⒊浞诌\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遵循聽覺規律,突出學科特點;
。、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
5、改革評價機制。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6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在一年級時培養了一定的音樂常規,對音樂的興趣很強,尤其是對活潑的、貼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愛。學生的發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學生音樂感覺很好,音準也不錯,也有少數學生音準、表現力、常規都不是很好,需要繼續培養這方面。
二、教材分析:
。ㄒ唬┤珒苑治。
本學期所用教材是國家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教材針對新課程標準精神而推出的,從教育觀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特點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始終。本冊共分九個單元主題及兩個活動。
。ǘ┚幣乓鈭D。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性的可聽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學生愛聽愛唱。在識譜要求上降低了難度,欣賞曲主要以主旋律以圖譜為主。各年級歌曲還兼顧了年齡特點。比如:本冊教材的圖譜、字母譜就是特色。對于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四二拍到四三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ㄈ┙虒W內容:
第一單元:問聲好
聆聽:《森林水車》
表演:《早上好》、《小麻雀》
編創與活動
第二單元:幸福的歌
聆聽:《快樂的啰嗦》、《陽光下的孩子》
表演:歌曲《彝家娃娃真幸!、《乃呦乃》
第三單元:音樂會
聆聽《青蛙音樂會》、《百鳥朝鳳》
表演:歌曲《快樂的音樂會》、《發聲練習》
第四單元:咯咯噠
聆聽:歌曲《公雞、母雞》、《我的小雞》
表演:歌曲《母雞叫咯咯》、《小雞的一家》
第五單元:童趣
聆聽:歌曲《小狗圓舞曲》、《跳圓舞曲的小貓》
表演:歌曲《打花巴掌》、《蝸牛與黃鸝鳥》
第六單元:跳起舞
聆聽:歌曲《四小天鵝舞曲》、《糖果仙子舞曲》
表演: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紅帽》
第七單元:大海的歌
聆聽:《海上風暴》、《大海搖籃》
表演:《大!贰ⅰ对啤
第八單元:新年好
聆聽:《晚會》、《窗花舞》
表演:歌曲《小拜年》、《過新年》
第九單元:關中童謠
聆聽:《biang》
表演:歌曲《搭籮籮》、《丟手絹》
活動:游戲宮
活動:歡樂谷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并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3、能學會注意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4、知道音的長短,感受音的強弱。
(二)能力目標
1、開發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2、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ㄈ┧枷虢逃繕
1、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2、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喜愛動物、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
四、教學重點:
能自然流暢的唱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五、教學難點:
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六、教學準備:
錄音機、電子琴、磁帶、圖片、多媒體七、提高教學質量采取措施:
1、注意通過設計情景或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自然大方的演唱。
2、創設良好的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從中得到樂趣。
3、加強備課和教研活動,認真鉆研教材,精心準備,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4、及時做好文藝特長生的工作。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9-27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0-06
二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8-15
2023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7-31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9-14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9-08
音樂上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09-02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13篇)04-27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5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