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學習的重點。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1
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中國大部分位于屬于中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5、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6、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7、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8、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9、我國總人口為13.40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其中少數民族最多的是壯族。
10、為了使人口數量的減少,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1、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2、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市。
13、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4、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2
中國的四大地區
北方地區
1.地形: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是中國的平原,位于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肥力的黑土,被譽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2.氣候: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區
1.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位于第二、三級階梯,丘陵交錯。
2.氣候: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西北地區
1.地形:西部地區地形包括天山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昆侖山脈、阿爾泰山脈、河西走廊、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吐魯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氣候:西部地區僅東南部少數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寒氣候,冬季嚴寒而干燥,夏季高溫,降水稀少,自東向西呈遞減趨勢。
青藏地區
1.地形: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2.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干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3
1、不同的地理區域
地理區域不僅可以劃分為多種類型(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而且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如:行政區域:省、縣、鄉;再如: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自然區域,如長江三角洲、熱帶等;經濟區域,如工業區、經濟特區等;行政區域,如廣東省、廣州市等,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
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大體以秦嶺—淮河為界,確定這個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即1月0℃等溫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大體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也與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基本吻合,這個界線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候。
青藏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分界線大體是我國地勢第一級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即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
秦嶺——淮河一線代表的地理意義:
1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4
八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知識點:海洋資源
海水可直接作工業冷卻水源,也是取之不盡的淡化水源。
、藕Q蠡瘜W資源:海鹽、
、坪Q笊镔Y源:有魚、蝦、貝、藻等,捕撈活動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個海域。除了直接捕撈外,通過養殖、增殖等還可實現可持續利用。
⑶海底礦產資源:
、俅箨懠芎5:石油、天然氣、煤、硫、磷等。
②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筑材料和金屬礦產。
③海盆:深海錳結核,是未來可利用的潛力最大的金屬礦產資源。
、群Q竽茉:可再生、無污染;但能量密度小。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是潮沙發電和波浪發電,但也投資較大,效益不高。
八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知識點:水資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2.我國水資源總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為世界水平的1/4。屬于嚴重缺水國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1)時間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決季節分布不均的辦法:興建水庫(長江上的三峽工程、黃河上的小浪底)
2)空間上——南豐北缺,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我國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緩解我國北方地區的嚴重缺水的南水北調工程等。
5.近幾十年來,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類對淡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不少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水資源不足和用水緊張。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5
一、我國的農業
1、農業取得的成就
⑴、我國農業生產發展較快。糧食、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過世界水平。
、、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改善。(生態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較薄弱)
⑶、農業生產的地區布局趨于合理。
2、糧食作物的分布
、、北方—小麥春小麥:東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冬小麥:華北平原、渭河平原。
、啤⒛戏健径赐ズ皆③蛾柡皆⒊啥计皆。
3、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
、、特點:①、經濟價值高。②、技術要求高。③、商品性強。
、、分布:
①、棉花: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疆是我國長絨棉主產區。
、、油菜籽:長江流域
、、花生:山東、河南是主產區。
、、甘蔗:四川盆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廣西是產區。
、、甜菜:黑龍江、吉林、內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蕖⑤比~:泰嶺、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產區。其中閩、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膠:海南省、雷州半島和西雙版納等。
4、新型農業
、、外向型農業:以出口創匯為主。主要基地有:山東半島、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閩南等。
、、旅游農業(觀光農業)。
、、生態農業和精確農業。
5、畜牧業分布
⑴、主要牧區及優良畜種:
、、內蒙古牧區——三河馬、三河牛
、、新疆牧區——新疆細毛羊
、邸⑶嗪D羺^和西藏牧區——牦牛
、、寧夏牧區——灘羊
⑵、商品生豬的主要產區:湘、川、豫。
二、中國的工業
1、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自然資源條件、人口和勞動力狀況、市場因素及現有經濟基礎等。
2、我國的煤炭、鋼鐵、棉布、電視機、電冰箱等產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業的布局
、、煤炭是我國第一能源。山西省煤炭產量居全國首位。
、啤⑹褪俏覈诙竽茉。大慶油田是我國的石油工業基地。專家預測,未來十年內,新疆將成為我國石油生產的“龍頭”。(要了解“西氣東輸”工程的基本情況)
、、電力工業:水力——主要在南方各大河的上游。如湖北省的電力工業等。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如山西的電力工業。
4、鋼鐵工業的分布
、拧⒋笮弯撹F工業基地:
、、東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長江沿岸:馬鞍山、武漢、重慶、攀枝花。
、邸ⅫS河流域:包頭、太原。
⑵、分析武鋼和寶鋼建立鋼鐵工業基地的有利條件。(略)
5、機械工業的分布:遼寧、上!暇、北京—天津。(全國大型的工業基地)
6、紡織工業的分布:我國以的棉紡織工業為主。
主要棉紡織工業基地:上海、天津、青島、石家莊、鄭州、西安、武漢等。
7、高技術產業
、拧⑿纬筛呒夹g產業的條件:技術發達、知識密集、人才聚集等。
、、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
、恰⒏呒夹g產業四大密集區。(見教材P18—19面的說明)
【八年級下冊最新地理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地理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最新10-02
地理高中知識點歸納總結06-25
八年級下冊生物重要的知識點歸納07-21
七年級下冊地理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06-27
高二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總結5篇最新07-28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最新10-06
最新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12-04
最新的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9-26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