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區志愿服務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社區志愿服務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區志愿服務方案1
為貫徹落實中央文明委《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推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經常化制度化,現就社區志愿服務提出如下方案。
一、總的思路
堅持把開展志愿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結合起來,與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為重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和活動運行機制,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促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工作流程
1、采集需求、設計項目。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組織社區工作人員、樓組長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家中,了解他們的志愿服務需求,并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地設計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為社區居民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搭建平臺。
2、發布信息、招募注冊。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確定后,社區及時發布招募信息,明確志愿服務所需的條件和要求,吸納社區居民報名參加。依托全國志愿者隊伍建設信息系統等志愿服務信息平臺,為有意愿、能勝任的居民進行登記注冊。登記注冊時,由居民提供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服務技能、服務時間和聯系方式。由社區審核后予以登記注冊,并發放《志愿者證》。
3、組織培訓、加強管理。堅持培訓與服務并重的原則,由社區根據志愿服務項目的要求,通過集中輔導、座談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對志愿者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工作要定期進行,特別要重視志愿者骨干的培養。依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志愿服務站點,跟蹤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訓、參加服務的情況,合理安排服務時間和服務任務,實現志愿者、服務對象和活動項目的有效銜接。
4、開展活動、提供服務。圍繞家政服務、文體活動、心理疏導、醫療保健、法律服務等內容,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力爭覆蓋困難群眾所需的.各種服務。采取社會工作者帶志愿者的活動方式,組織志愿者在社會工作者的帶領和安排下,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推動企業、機關、學校、醫院等成立志愿服務隊進社區服務,引導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
5、做好記錄、建立臺帳。志愿服務活動結束后,社區按照民政部《志愿服務記錄辦法》確定的內容、格式和記錄方式,對志愿者的服務進行及時、完整、準確記錄,為表彰激勵提供依據。服務記錄要記錄在《志愿者證》上,注明服務時間、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等。社區建立志愿服務臺帳,把志愿者的服務記錄匯總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并做到互聯互通,使服務記錄能夠異地轉移和接續。
6、激勵嘉許、適度回饋。建立志愿者星級認定制度,根據民政部確定的認定標準,志愿服務累計達到100小時、300小時、600小時、1000小時和1500小時的志愿者,可依次認定為一至五星級志愿者。建立志愿者嘉許制度,對優秀志愿者進行褒揚和嘉獎,授予榮譽稱號。建立志愿服務回饋制度,志愿者可以利用參加志愿服務的工時,適度換取一定的社區服務,同時在就學、就業、就醫等方面享受優惠或優待。
三、工作要求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把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融入城鄉社區治理,作為文明社區創建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社區的主導作用,加強協調指導和制度設計,推進社區志愿服務經常化制度化發展。
2、突出思想道德內涵。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活動全過程和各方面,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切實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參加志愿服務的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認同,成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
3、吸引居民積極參與。要立足群眾樂于參與、便與參與,精心設計接地氣的項目,廣泛開展順民意的活動,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擴大活動的覆蓋面,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推動志愿服務活動進社區、進家庭。
社區志愿服務方案2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以凝聚黨員、凝聚群眾、凝聚社會、構建和諧鄭州為目標,以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為組織形式,以“服務城鄉、聯點共建”活動為基礎,以機關黨員自愿者進社會服務為平臺,以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服務活動為主要內容,“聯戶結對”為主要載體,引導和動員機關黨員亮身份、盡義務、作奉獻、樹形象,展示黨員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推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為建設美好、和諧、文明的新鄭州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活動原則
1、堅持黨員自學與組織引導相結合。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既要激發廣大黨員履行義務,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自覺意識,引導他們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實際行動發揮作用,又要在黨組織的領導和組織下,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社會公益事業獻愛心、作貢獻。
2、堅持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要密切關注群眾所想所盼,針對群眾生活中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組織黨員集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擴大影響,推動工作。同時,要根據服務項目的特點,把集中活動與黨員分散開展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志愿服務活動延伸到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志愿服務活動成為黨員八小時之外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載體。
3、堅持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相結合。加強對黨員的教育,使志愿服務精神深入到每個黨員的心中。鼓勵黨員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積極主動地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同時,講究實效,不搞一陣風、不搞形式主義,真正抓得長久,抓出實效。
三、參加對象
機關在職的全體共產黨員
四、活動形式
按照“志愿服務、重在奉獻”的原則,在機關成立3個共產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每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原則上由10-15名黨員組成,設隊長一名。
五、活動內容
活動的形式和具體時間由服務隊自行安排確定。倡導在節假日及全市性重大活動期間,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1、結對聯系社區。根據機關各支部工作特點,聯合成立3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與市3個社區建立聯系(每個志愿隊結對聯系名單附后)。各志愿者服務隊要結合單位特點,在社區積極開展政策法律法規咨詢、權益維護、社會救助、巡診義診、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的便民服務活動。原則上每次參加活動人數為10-15人。
2、結對聯系社區居民。機關每名黨員都要與單位所聯系社區的一戶普通居民結成對子,實行“一對一”的長期結對服務,不定期到結對家庭進行走訪,體驗結對家庭生活情況,并力所能及地為其提供一些幫助。
3、參加各臨時性、突擊性的義務工作。將按上級指示,機關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統一安排志愿者服務活動。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意義。“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新形勢下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聯系社區居民、服務基層群眾、維護黨和政府良好形象的`現實需要,是轉變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和機關工作作風、推動機關黨建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是機關黨建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實踐探索。要充分認識開展此項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搞好動員發動,在黨員干部中倡導“八小時以內忠誠崗位、八小時以外奉獻社會”的理念,認真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
2、加強領導,營造氛圍。機關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協調指導工作。機關各支部要加大對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黨員志愿服務的先進事跡,總結、推廣開展志愿服務的好做法、好經驗,創造性開展創建活動,推動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品牌化,在全社會努力營造“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圍。
3、強化責任,定期督查。組建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要建立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登記制度,將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況登記在冊,登記內容包括參加的時間、地點、內容、服務對象、取得成效等。要定期對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況進行檢查,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對表現突出的,采取適當形式進行表揚或表彰。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要及時將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匯報并上報,一般每個季度上報一次。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領導小組將采取年度考核、季度檢查、日常抽查與征求居民意見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機關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的督查、指導和幫助。
4、求真務實,確保實效。黨員志愿者在開展服務活動時要佩帶黨徵,熱心服務,樹立機關黨員良好形象。要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把基層的情況摸透,把群眾的愿望摸準,努力為群眾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急事、難事、煩心事,體現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心,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和諧家園。同時,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廣大黨員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轉變機關黨員干部作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機關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社區志愿服務方案】相關文章:
社區志愿服務方案(通用15篇)08-31
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7-31
社區志愿服務的活動總結08-05
社區志愿服務實踐報告05-31
社區志愿者服務總結08-23
社區衛生志愿服務報告10-02
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8-23
心理志愿服務方案07-06
社區志愿服務總結范文(精選6篇)08-05
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總結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