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方案1
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規定、《縣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就穩步推進我鎮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精神,以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以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創新為主線,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為目標,明晰產權主體,理順分配關系,建立適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現代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增強集體服務功能,建立成員共有、民主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制度。
二、目標任務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要求,開展清產核資、明確債權債務、資產量化、股權設置、股權管理、收益分配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確保農村集體資產主體明確、責任清晰、權利到位、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繼承權。
三、基本原則
。ㄒ唬﹫猿洲r民自愿、民主決策原則。充分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尊重農民群眾選擇村或組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分配方式,不搞“一刀切”。
(二)堅持依法依規、“三個不變”原則。做到依法依規,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和農戶承包經營等權屬不變、非經審批土地用途不變、耕地數量和質量不變等原則。
。ㄈ﹫猿忠虻刂埔恕⒎诸愔笇г瓌t。制定切實可行,容易操作、群眾認可的改革方案,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ㄋ模﹫猿謴V泛協商、科學界定原則。界定村或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堅持尊重歷史、成員勞動成果積累、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實行標準一致,程序公開,防止多數人侵害少數人權益。
四、主要內容
按照要求,重點圍繞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繼承權等方面開展。
。ㄒ唬┨剿骷w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的辦法,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
1、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應堅持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明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解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邊界不清的問題,對一些特殊情形制定出特別處理的辦法,以靈活有效地解決特殊情形的成員身份界定問題。
2、建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備案機制。集體經濟組織要編制成員名冊。依法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和集體經濟活動民主管理權。
。ǘ┓e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1、在村小組范圍內開展清產核資、明確債權債務等基礎性工作。
2、對于集體所有的用于經營的房屋、建筑物等經營性資產,重點是明晰集體產權歸屬,并將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發展農民股份合作,明確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股權設置以個人股為主、集體股為輔,也允許探索設置募集股、風險責任股等。
。ㄈ┩晟妻r村集體資產產權權能
主要是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繼承權等權利。
1、積極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權、收益權。對于占有權,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按戶登記會計賬簿管理臺賬;同時,以戶為單位向其出具股權證書,作為成員占有集體資產股份、參與管理決策、享有收益分配的有效憑證。
2、有條件地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繼承權。建立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管理制度,對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的范圍、條件和程序作出明確的規定。
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應以成員自愿提出退股為主要條件;轉讓應嚴格限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其他成員的應對受讓方占有的股權比重合理設置上限;由本集體經濟組織贖回的,應對贖回的條件、收購價格、收購股份的處置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應嚴格遵循成員書面申請——集體經濟組織審批——張榜公開——變更會計賬簿、管理臺賬和信息化管理平臺記錄的程序進行。
在尊重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愿的基礎上,探索制定集體資產股份繼承制度具體的管理辦法,探索具備法定繼承人資格但不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人員繼承集體資產股份的規則。
五、實施步驟
。ㄒ唬蕚潆A段
1.成立組織機構。鄉村兩級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小組,并明確專人負責指導農村股改工作,具體承擔宣傳發動、矛盾糾紛調處、清產核資、成員界定、股權配置、機構設置、章程制度建立等改革任務。
2.制定實施方案。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精神,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界定方案》、《農村集體資產量化方案》依法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實施方案交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討論,三分之二以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同意后,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3.抓好宣傳動員。召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工作動員大會,動員布置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工作。通過召開村民小組座談會、村民代表會議等形式,廣泛收集干部群眾意見,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和相關政策,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調動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4.開展業務培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對村、組具體負責試點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清產核資、成員界定、股份量化操作辦法、股份合作社注冊登記等。
。ǘ⿲嵤╇A段
1.清產核資。成立由村、組二級人員組成的清產核資小組,按照農業部《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所有權界定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對村內各類資產進行產權界定、資產估價。通過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討論并制定清產核資方案,對組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資源、資金,并登記造冊。資產清查結果及處理意見經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張榜公示7天。對公示無異議的進行賬務處理,并報鄉鎮經管部門備案。
2.界定成員。按照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明確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由村組干部、村民代表組成清人分類小組,通過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討論并制定清人分類方案,以上年度公安部門統計年報人口核定現有戶籍在冊人口為基礎,填寫《人口調查登記表》,以村小組為單位編印成冊,經核對無誤后由戶主簽字確認。認真做好戶籍不在冊對象的調查登記,切實保護好有享受資格成員的權益,力爭做到不漏人,避免矛盾與糾紛的發生。如戶籍制度改變、農轉非、大中專畢業生、服兵役等人員的調查,切實掌握人口變動情況。調查登記匯總后將《人口調查登記匯總表》公示7天,如有錯誤及時調整修正。確定為本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可以享受集體資產量化折股的'人員要編制成員名冊,報縣農業局與鄉鎮經管部門備案。
3.資產量化。在清產核資基礎上,本著公平、公正、公開、依法的原則,充分考慮本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利益和組集體經濟收入構成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折股量化的組級資產。重點是把村小組經營性資產,進行折股量化到全組成員,非經營性資產(如公益性設施等)原則上不進行折股量化。折股量化資產的范圍、方式等具體事項,交由本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4.股權配置。由村、組干部、村民代表組成股權設置小組,通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討論并制定股權設置方案。設置的集體股原則上占總股權的30%左右,具體比例由本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原則上凡符合本組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論年齡大小,一律享有股份。對組股份配置實行人人持股、一戶一證,分戶不增、并戶不減、增人不增、減人不減,配置到人。
5.編制臺賬。改革的村小組根據股權設置方案的規定,計算股份數量,編制股東清冊,并張榜公示7天,經校對無異議后建立正式的股東清冊臺賬,報鄉鎮經管部門備案。
6.登記注冊。新成立的村級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要依據有關法律和政策,及時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股份合作社章程,選舉產生股東代表、理事會、監事會、理事長,組級集體資產可交由新成立的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管理,并將選舉結果報鄉鎮經管部門備案。
7.股權管理。股改后,股權證書作為參與管理要素,享有收益分配的憑證。量化的股權可以繼承,一般情況下不得轉讓,特殊情況可以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通過規范、合法的程序在本組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轉讓。但受讓方占有的股權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權的20%,因人員、資本變動等實際情況而需擴股、縮股或調整的,必須經股東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
8.資產運營。改制后,股東(代表)大會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力機構。重大投資決策、經營方針、年初預算、年度計劃及執行、收益分配情況,須經股東(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改制后的股份合作社在進行資產經營時要以集體資產的安全穩定和保值增值為前提,并有利于盤活集體資產,增加經濟、社會效益時,可選擇合適的市場主體形式。
9.收益分配。集體土地被征占補償收益、開發收益、發包、租賃等收入都要納入村小組集體收入管理,凈收益實行按股分紅。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實行年初預算制,集體經濟組織的運行費用和公共服務開支在年初預算中體現。當年可分配收益,先扣除集體經濟組織工作經費、公共服務開支費用、發展資金、公益等費用后,剩余部分(扣除沒有配置股權人員享受份額)按股東持股比例進行分配。
10.監督管理。股份合作社要嚴格按照財政部頒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股份合作社年度財務預決算和收支分配方案,必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必須自覺接受各級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改制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文件、決議、人口調查登記表、實施方案、股東清冊等重要紙質、影像資料進行全面整理歸檔,裝訂成冊
六、組織領導
村委會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做到改革在陽光下運行,確保公開、公正、公平,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嚴肅查處改制中弄虛作假、隱匿資產等違紀違規行為。對資產處置不當引發群眾集體訪等社會矛盾的,要追究相關人員及領導責任,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方案2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以下簡稱“三資”)管理,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F就做好我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標及要求
1、工作目標:全面摸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三資”的存量、結構、分布和運用效益等情況,明晰資產權屬,設立“三資”管理綜合信息平臺,建立健全“三資”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底數清晰、權屬明確、經營高效、管理民主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制和監管長效機制,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2、工作要求:本著“統一部署、穩步推進、嚴謹細致、注重實效”的原則,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做到“四統一”:統一工作時間,統一“三資”管理軟件。統一“三資”管理制度,統一清產核資報表。
二、對象、范圍及內容
我處行政區域內村集體經濟組織、獨立核算的村民小組;由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行村集體經濟管理職能的村、居、
村民小組。
屬于上述對象所有的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包括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礎公益設施以及農業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長期投資、短期投資、材料物資、應收款項等資產;屬于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耕地、林地、園地、草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等資源。
三、工作步驟
。ㄒ唬蕚潆A段。20XX年3月25日前完成。
1、建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辦事處成立由辦事處張海昌主任為組長的專門領導小組和相應的工作機構,組織專門工作班子具體抓。
村(組)成立由村黨組織、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負責人和村會計、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等人員組成的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具體負責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
2、加強輿論宣傳。組織各類新聞媒體,加強對清產核資及“三資”管理工作的宣傳,使廣大農民群眾充分了解清產核資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支持配合工作開展,為清2
產核資及“三資”管理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二)清查階段。時間從20XX年3月26開始到6月20日結束。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三資”清理核實的基準日是20XX年12月31日。
1、搞好宣傳發動及業務培訓。辦事處、村居要深入宣傳發動,召開動員大會;根據工作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重點培訓辦事處有關工作人員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成員,明確清產核資工作及“三資”監督管理工作要求、有關政策規定和統計口徑等。
2、賬務清理。按照有關會計制度核算要求,確保各項收支業務、資產、負債完整準確入賬,保證賬賬相符、賬證相符,編制清產核資基準日的各類會計報表及明細表。
3、“三資”清查。對各項資金、資產、資源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全面的清理、核對和查實,填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登記表》。逐項清理所有貨幣資金、應收及預付賬款、對外投資、存貨、固定資產和賬外資產、資源,做好有關抵押、擔保等事項的清理。同時梳理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協議、合同,整理債權債務發生的有關書面證明資料。
在清查盤點過程中,要充分依靠各村組干部和群眾,重點對固定資產和資源性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對固定資產要以賬面3
數為基礎,先賬內后賬外、賬內賬外相結合,逐筆逐項盤點;對資源性資產,以村保存的歷史資料為基礎,采取實地查看與重新測量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盤點。對清查中遇到的問題,要按照尊重歷史與民主決策的原則,集體研究處理。對有物有賬的固定資產,按原值登記;對有物無賬的固定資產或價值不清的其他資產,由村集體討論確定評估價值,也可聘請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確認價值;對報廢、有賬無物的不實資產,由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擬定處理意見,經公示群眾無異議后,列為報廢和盤虧資產;對權屬不清、存在爭議的資產、資源,由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擬定處理意見,經公示群眾認可的權屬暫時予以登記,同時上報鄉鎮辦事處清產核資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處理,待權屬明了后,再作調整。
4、核實。核實工作由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主理財小組)具體負責,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應積極予以配合。重點核實“三資”數額、權屬、臺賬與實物、處臵與管理等情況,做到數額無誤、產權明確、現狀清楚。
5、公開公示。經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主理財小組)核實并予以確認后,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應及時將資產核實的初步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中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0天,并保存好相應的影像資料。公示期間,村組安排有關人員受理群4
眾咨詢和反映,并認真做好記錄和解釋工作。公示期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三資”清查結果有異議的,清產核資工作實施小組要認真組織復查復核,直至群眾認可,不認可的不予確認。辦事處清產核資工作領導小組要設立監督電話,并予以公布,接受群眾舉報和咨詢。辦事處監督電話5295899(辦事處經管站)
6、結果確認。公示期滿無異議或異議問題已解決的,按照有關規定,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對集體“三資”清理結果進行確認。經確認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的固定資產要進行拍照,購臵憑證要進行拍照或掃描;承包合同要進行拍照或掃描,形成的影像資料要妥善保存,并報鄉鎮辦事處備案。
7、匯總報批。辦事處對各村(組)報送的清產核資結果進行審查并確認無誤后,將各村(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登記表》錄入《山東省農村集體清產核資統計系統》,并編寫辦事處清產核資工作報告,上報區清產核資工作領導小組。區清產核資領導小組對鄉鎮辦事處上報的各村(組)清產核資結果進行審核批復。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匯總表(表18、表19、表20)逐級匯總后,于7月31日前上報區農業局。
【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方案】相關文章:
資產清查工作審計方案08-04
資產清查情況報告08-19
資產清查報告10-13
資產清查工作方案(精選12篇)10-27
學校資產清查報告12-20
學校資產清查報告08-14
資產清查工作的報告07-30
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實施方案(精選12篇)09-12
資產清查盤點工作實施方案(通用15篇)08-03
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