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工程類實習報告四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工程類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程類實習報告 篇1
根據學校的安排,我于20xx年7月7日到建筑工地上實習,這給了我一個能夠更加直接的觀看和學習建筑工程技術知識的機會,更能讓我加強實踐與所學理論相結合,并且,比較理論與現實施工的差異,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工程簡介
本工程是xxx房地產公司開發的公寓樓,承建單位是河南省xx公司,由河南省設計院設計。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柱子為異性柱。面積為88000平方米,由7棟樓組成的商住樓,現澆鋼筋混泥土三十一層框剪結構。
二、實習內容
1、木工
1)模板的種類及制作方法;
2)各種結構模板安裝的質量標準;
3)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質量標準;
4)現澆結構模板拆除的時間和順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項;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維修的方法及要求;
2、鋼筋工
1)鋼筋的種類及外形特征;
2)鋼筋的焊接方法及質量要求;
3)鋼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藝;
4)鋼筋的綁扎的方法及質量要求;
5)鋼筋綁扎的搭接長度要求;
6)各種構件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隱蔽工程記錄方法及主要內容;
3、混泥土工
1)攪拌機的種類,規格,拌和的原理;
2)震動器的種類,適用范圍;
3)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及標志牌的內容;
4)施工縫的留設及其處理方法;
5)混泥土的養護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產生原因及預防處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質量檢查內容;
三、收獲和體會
我是第一次參加實習工作,學了十多年的書本知識,不知道能有多少運用于我所要從事的工作當中,經過這次短暫而又深刻的實習,讓我清楚地了解了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又有多大的潛力可挖,更讓我感到滿足的是,我從一個自大、自私、盲目做事的學生成為了一個懂得尊重,團結集體,謹慎認真工作的員工。實習就要結束了,但是,生活還在繼續,理想還要去追求,因此,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在這次實習當中,我學習了很多書上還沒有提到的先進知識和技術,比如,地基的加固,下面我就簡單得介紹一下地基在不均勻沉降情況下的加固。
四、引起地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
一般來說,引起基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7種:
(1)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勻性;
(2)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由于施工時地基處理的不好,或因地屬勘探不細,沒有發現地下的某些不良辮質現象;
(3)建成后使用過程中的意外影響;
(4)計算過程中的不正確因素的影響;
(5)地基面積安全設備的不同;
(6)地基處理方法選取不當;
(7)建筑結構設計不當。應對辦法主要是從建筑、結構和施工三個方面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
五、基礎不均勻沉降控制措施
(一)建筑措施
在建筑方面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建筑物的體型設計應力求避免平和立面高差懸殊。
(2)控制筑物的長高比:建筑物的長高比是決定結構整體剛度的主要因素。過長的建筑物,縱墻將會因較大撓曲出現開裂。
(3)合理布置縱橫墻。地基不均勻沉降最易產生在縱向撓曲上,因此一方面要避免縱墻開洞、轉折、中斷而削弱縱墻剛度,另一方面應使縱墻盡可能與橫墻聯結,縮小橫墻間距,以增加房屋整體剛度,提高抵御不均勻沉降的能力。
(二)結構措施
一般包括:
(1)減輕建筑你的自重。
(2)減小或調整基底的附加壓力。設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利用挖除的土重去補償一部分,甚至全部建筑物的重量;有效地誠少基底的附加壓力,起到均句與減小沉降的目的。
(3)增強基礎剛度。在軟和不均勻的地基土采用整體剛度較大的交叉梁、筏形和箱形基礎,提高基礎的抗變形能力,調整不勻沉降。
(4)采用對不均勻沉降不敏感的結構。
(5)設置圈梁。
(三)施工措施
一般包括:
(1)逆作法。逆作法可以減量,并與主體結構重量進行平衡,從而使沉降量大幅度降
(2)后澆帶法。為解決高層主樓和低層裙房基礎的差異引起的結構內力,可在高低層相連處留施工后澆帶。
(3)控制地下水位控制不均勻沉降。通過使地下水位上升控筑物的沉降,是在建筑物的施工中、對下降的地下水位施工工序相繼完成中,使其徐徐上升,并同時采用擋水灌水的綜合方法使水位上升,以便對沉降進行控制(利用浮力)
(4)應力解除法。
工程類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1、通過畢業實習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反過來檢驗書本上理論的正確性。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進一步鞏固、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提高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并且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更廣泛的直接接觸施工現場,了解施工現場的概況,加深對施工現場的認識,增強對工作的適應性,將自己融合到工作中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縮短我們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工作人員之間的思想與業務距離。為以后早日適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熟悉、了解和掌握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知識及實踐經驗以及各種工種的基本操作流程與勞動力組織調配安排的基本方法。
二、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實習地點。
重慶市市政養護公路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合川涪江四橋、重慶西永立交及聯結線、江北機場高速公路。
四、實習內容。
(一)重慶市市政養護公路瀝青混凝土拌和站。
這是我們參觀實習的第一站,重慶市市政養護公路瀝青混凝土拌和站位于八公里,該拌和站的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屬于間歇強制式,由冷骨料儲存及配料裝置、冷骨料帶式輸送機、冷骨料干燥筒、熱骨料提升機、熱骨料篩分及儲存裝置、熱骨料計量裝置、石粉儲存、瀝青供給系統、攪拌器、成品料儲倉、除塵裝置等部分組成。該拌和站的工藝流程與我們在學校所學的幾乎是一樣的。
1、瀝青混凝土拌和流程。
(1)不同規格的冷砂石料。冷骨料定量給料裝置中的各料斗按容積進行粗配→粗配后冷骨料由皮帶輸送機傳輸→干燥滾筒內的火焰逆流將冷骨料烘干并加熱到足夠溫度→熱骨料被提升機傳輸→熱骨料有篩分機篩分后存入儲斗暫時存放(以上過程為連續進行的.)→熱骨料計量裝置準確計量→攪拌器攪拌。
(2)礦粉。礦粉儲存→定量給料裝置→攪拌器攪拌。
(3)瀝青。瀝青保溫罐→瀝青定量裝置→攪拌器攪拌。
(4)攪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成品。混合料成品儲存或直接運往施工現場。
(5)干燥滾筒、熱骨料篩分機等所產生的粉塵。除塵裝置將粉塵分離出來→粉塵儲倉或礦粉定料給料裝置再利用。
簡單了解了瀝青拌和設備組成以及拌和工藝流程,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這種間歇強制式攪拌設備如何能夠保證拌和的骨料和瀝青的比例達到相當精確的程度呢?董強老師給我解答了這個疑問。他解釋道:對于強制間歇式,初級配的冷骨料在干燥筒內采用逆流方式烘干、加熱,經篩分、計量后在攪拌器內與按質量計量的石粉、熱態瀝青攪拌成瀝青混合料,所以能夠精確地控制骨料與瀝青的比例,而且也易于根據需要隨時變更骨料級配和油石比,拌制的瀝青混合料質量好,課滿足各種工程的施工要求。
記得在學習施工機械時老師告訴我們間歇強制式拌和設備是通過控制冷料來控制級配,骨料經烘干后,通過攪龍,一邊噴油,一邊拌合,其缺點是骨料級配穩定性差,瀝青用量不好控制。而做好拌合站質量工作相當重要,不僅能保證工程質量,同時能降低工程成本。拌和站負責人對于間歇強制式攪拌設備如何控制瀝青混凝土的拌和質量給我們作了詳細的講解。
2、瀝青混凝土質量的控制。
(1)原材料質量控制。瀝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瀝青、礦粉、粗集料、細集料等。 瀝青到貨時,要附有煉油廠的瀝青質量檢驗單。試驗人員要對每一車瀝青進行檢驗,各項指標如針入度、延度、軟化點等須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2―94)》(以下稱《規范》)要求,方準許卸油人罐。另外瀝青要按要求貯存。
(2)冷料倉級配控制。冷料倉各倉電機轉速確定。根據實驗人員提供的目標配合比中的各種材料用量比例,依照公式確定各倉電機的轉速以及料門高度,這樣可保證骨料輸送基本上滿足配合比要求。
(3)熱料倉級配控制。對間歇式拌合機,必須對二次篩分后的料進行篩分,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在熱料倉篩分試驗中要求冷料倉供料穩定后再取樣篩分。熱料倉篩分所得生產配合比級配曲線應與目標配合比級配曲線相近,并且骨料的稱量須通過電子稱累計稱量控制。
(4)溫度控制。瀝青混合料成品料出廠溫度,直接影響著攤鋪質量和碾壓質量,所以必須控制好成品料出廠溫度。在生產中除要隨時監控石料溫度和瀝青溫度外,還要隨時檢測成品料溫度,并及時反饋操作室,以及時控制溫度。
(5)瀝青用量的控制。瀝青用量即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質量與瀝青混合料總質量的比例。在生產中,重要是提高瀝青電子稱的稱量精度,比如用27C電子稱,稱量精度可控制在0 1 kg內。另外應注意控制礦料、礦粉的稱量,只有這兩者都控制好,才能控制好瀝青用量,而瀝青用量控制得好是瀝青混凝土合格的關鍵所在。
(6)成品料的監控。試驗人員對每天進行不少于1次的抽查,通過試驗來檢驗成品料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每車混合料都要進行出廠檢查,由磅房人員檢測其溫度,檢測時應采取不同點位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操作室進行調整解決。
(二)合川涪江四橋。
在涪江上已經建成了三座美麗的大橋,在建的合川區涪江四橋也屬于同于進行的沿江景觀工程建設。據該項目總工介紹,涪江四橋全長765m,位于涪江三橋以西1。5km,北連高校園區,南接小安溪生態產業園區,上跨金涪路,下穿鐵路橋,道路等級I級,雙向六車道,是重慶市重要的交通規劃樞紐。其中主橋全長328m,橋面寬31。5m,主橋北岸邊墩及12#、13#兩主墩均位于水中,水下基礎采用雙壁鋼圍堰擋水方式施工。近年來,重慶市領導提出建設跨江大橋應做到一橋一景,涪江四橋采用的三跨84+160+84連續剛構拱組合體系,設計新穎,結構復雜,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建成后將是涪江上的一道美麗風景線。涪江四橋的這種設計理念值得提倡推廣,相信在之后的畢業設計中也用得到這種思想。
該項目建成之后,將提速高校園區及小安溪片區經濟的發展,為合川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對加快小安溪、合陽片區發展步伐,增強全區發展后勁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推動我區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也必將產生重大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同時該工程也是一項集護岸減災、城市交通、環境綠化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系統工程,同步進行沿江道路景觀建設,同步實施岸線產業結構調整,同步開展舊城改造和成片開發,實現對沿江景觀、舊城面貌、碼頭泊位、綠化環境等多方面的綜合改造治理。工程建成后,堤頂濱江路可與下游已建高職教城濱江路一期工程和高職教城內側道路連接,使合陽城片區及高校園區的交通變得更為便捷。
在與彭總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了一些關于涪江四橋鋼圍堰施工的情況,同時也擴展了我所學的關于鋼圍堰的知識。去年九月底的時候,在涪江合川城區段岸邊斜坡,一座重達1000噸的橋墩鋼圍堰鋪墊在10多個氣囊上,隨著氣囊滾動,圍堰很快滑入江中,并通過拖輪船完成水下定位。該圍堰是在建的合川涪江四橋3個水下橋墩圍堰中的第一個,與以往大橋橋墩施工,圍堰在船上起吊、安裝不同,這次是重慶市橋梁施工中鋼圍堰首次采用氣囊式整體下水。
此次下水的13#鋼圍堰全長34。4m,寬20m,高17。4m,下水總重910t(自重700t+底托盤重210t)采用岸上整體拼裝下水的方式進行施工,施工及下水過程必須克服技術難度高、拼裝難度大、下水水流沖擊大、氣囊充氣難度大,圍堰錨定系統復雜等困難,僅用了40天時間拼裝完成。采用岸上整體拼裝,氣囊整體下水的方式進行施工,是目前重慶市1000t級鋼圍堰整體下水方式的首例,不得不說該公司水上施工技術日趨成熟啊。
鋼圍堰下沉至設計標高位置后,清除圍堰內淤泥,設置碎石墊層并澆注封底大方量砼,待封底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抽干圍堰內積水進行主墩承臺施工。在我們去參觀的當天,施工員正截掉設計標高以上的鋼護筒,為施工主樁承臺做準備。
(三)重慶西永立交及聯結線。
西永立交橋從渝遂高速跨過,東接雙碑大橋,共有九條匝道,空間布局較復雜,但從平面圖上還是能夠清晰的分辨。西永立交橋主要由兩座喇叭型匝道和一條兩公里長的隧道組成。我們去參觀時,匝道的的路基部分已經施工完畢,正在準備路面施工;部分需要修建跨線結構物的聯結線也已經搭設好滿堂支架,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出于施工經濟考慮,施工過程中應盡量做到填挖平衡,因此路基填方使用隧道挖掘產生的土石方,同時也滿足路基填方要求,達到工程技術標準。
隧道為雙向六車道,已經全線貫通,仰拱設置完畢,洞身二次襯砌也已經完成。隧道內路基也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準備路面鋪裝施工。另外,我們了解到這段隧道除了滿足行車要求外,還承擔著對大學城附近具居民供水的任務。在路基包含各類專業文獻、中學教育、各類資格考試、外語學習資料、文學作品欣賞、行業資料、高等教育。
工程類實習報告 篇3
一. 實習目的:
認識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環境工程專業認識實習報告。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它不僅能讓我們學到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能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們以后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環境工程專業快一年了,但對于這個專業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卻還十分模糊,通過這次認識實習,使我已經對這個專業所要從事的工作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二.實習的具體內容:
(一)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三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0日上午
1. 概況:
長江三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是國家二級監測站,共監測30個項目,同等級別的監測站整個長江干流共有7個,主要負責水文水資源勘測、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河道、泥沙、水質基本資料收集,在水文水資源監測與評價、水資源論證、水環境監測、水質分析、水量計算、水文氣象預報、水文分析計算、防洪等方面,技術設備先進,實力雄厚。
2. 處理工藝:
該監測站擁有較多實驗室,根據其功能不同可分為:生化室,無菌室,質控室,消解室,天平室,儀器一,二,三室,原子熒光室,原子吸收室,氣象色譜室,泥沙分析室,泥沙天平室,實習報告《環境工程專業認識實習報告》。每個實驗室配有相關的儀器。
其中日常監測項目包括常規五參數(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濁度),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TOC),總氮,總磷,硝酸鹽氮,磷酸鹽,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酚類,油類,汞等的重金屬,糞大腸桿菌,細菌總數。
而且該監測站設備齊全,比如說有GM-0.35隔膜真空泵,PXD-12數字式離子計,AA-400原子吸收儀,AFS-900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測汞儀,測油儀,DDSJ-380電導率儀,PHSJ-4A7PH計,離子色譜儀,UV-754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7-225型可見分光光度計,AE200電子天平,GPI-2氣體凈化儀,LDZX-40BI立體本資料來式自動電熱壓力蒸汽器,YXZ型自動恒溫水浴鍋,PSH525生化培養箱,TG16-WS高速離心機,BOD5恒溫培養箱,摩爾元素系列超純水機,BOD-220B快速測儀,Z-20xx原子吸收儀等一系列高級儀器。據高站長說,其中價值在百萬以上的儀器不在少數。
3. 監測站工作流程:
質量體系運行 → 業務合同受理 → 編制計劃、程序 → 環境設施確認 → 儀器設備確認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 人員確認 → 采樣送樣 → 樣品接收、處理 → 領出樣品,按標準(作用指導書)檢測 → 數據、記錄控制 → 報告編制 → 服務客戶
(二)宜昌水文站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0日上午
1. 概況:
宜昌水文站坐落在長江邊,它被譽為國家一級水文站,世界教科文組織一級站,在世界上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同時它悠久的`歷史也為自身增添了不小的魅力。該站始建于民國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幾個水文站之一,并且在1998年抗洪期間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該站從運行之日起,就開始在水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至今已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數據。比如:
1153年7月31日 59.5m 1227年8月1日 58.47 m
1560年8月25日 58.45 m 1788年7月23日 57.5 m
1796年7月18日 56.81 m 1613年7月18日 56.67 m
1860年7月18日 58.32 m 1870年7月20日 59.5 m
1896年9月4日 55.92 m 1905年8月14日 55.14 m
1921年7月17日 55.33 m 1931年8月10日 55.02 m
1945年9月6日 55.71 m 1954年8月7日 55.73 m
水文站是觀測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的水文、氣象資料的基層水文機構。水文站觀測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溫、冰情、地下水、水質等;氣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發量、氣溫、濕度、氣壓和風等。按測驗項目分為觀測水位、流量或兼測其他項目的水文站;只觀測水位,或兼測降水量的水位站;只觀測降水量的雨量站;只測水質的水質站;只測地下水的地下水井觀測站;測量河流泥沙的泥沙站;觀測水面蒸發和陸面蒸發的蒸發站。中國把水文站按性質分為基本站和專用站。前者的任務是收集實測資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規律的資料,滿足水資源評價、水文計算、水文情報、水文預報和水文科學研究的需要。
工程類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的目的
認識實習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兩個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重要的實踐性環節,目的在于通過接觸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結構、計算軟件的開發流程以及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對所學專業有一個感性認識,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為以后學習專業課程做好準備。
二、實習的內容
1.計算機組裝。
我們首先學習的是計算機的組裝。計算機組裝的過程:
(1)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并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并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總線選擇合適的插槽。
(6)聲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聲卡多為PCI插槽的聲卡。
(7)驅動器的安裝。
(8)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
當我們了解計算機組裝的步驟后,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親自動手對計算機機箱進行拆卸、重裝。計算機組裝課讓我了解到計算機機箱部的構造。復雜的計算機是由主板、南橋、北橋、顯卡等有序地組裝在一起而構成的。在親手組裝機箱的過程中我不僅認識到了計算機內部的一些構造和零部件,也從中學會與其他人的共同合作。
接下來是虛擬機的安裝,老師介紹VMware虛擬機在教材課程課測試中很重要的。在計算機上裝個VMware虛擬機既方便我們自己做實驗,又不至于搞壞電腦,很實用的。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如何選購計算機,告訴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軟件檢測計算機,通過檢測出的指標,判別計算機是否是新機。在以前我還以為買電腦就是簡單地挑選機型、品牌,原來如果想買到好的電腦單看機型品牌是不行的,還得檢測顯卡、硬盤等一系列部件的指標。通過計算機組裝的這些課程,我認識到了計算機的基本結構,這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計算機奠定了基礎。
2.培養計劃解讀。
作為大一學生,我們對于計算機這個專業剛接觸,不是很清楚。不過在學院安排的培養計劃解讀中,我們了解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方案。本專業要求培養的是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這需要我們不僅要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外文閱讀能力。而計算機工程方向著重培養我們學生的軟硬件系統、嵌入系統的實現與應用能力;軟件工程方向以扎實的編程能力為基礎,側重于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系統應用等各方面的培養。同時要求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的時候,也要注重培養我們學生的社會責任與道德素養、創新思維能力、溝通合作能力、領域分析能力。本專業實行兩段式培養,即前兩年為專業基礎教育。后兩年按照計算機工程方向與軟件工程方向分別進行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系統應用、網絡基礎維護、計算機控制應用與軟件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講座交流。
學校還安排我們聽講座。有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副院長葉少珍教授、博士,福州樂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立志先生,360網絡安全專家、資深社工入侵研究專家林偉。
葉少珍教授的講座主要講幾年前日本地震引起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結合國內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及其應用技術的發展,介紹計算機應用技術目前研究的熱點以及在國內技術的應用。講解過程中,葉老師還結合自己近期進行研究的電子商務技術和醫學信息技術與大家交流。在葉少珍教授的講座中,我明白了計算機這個專業不僅僅只與電腦軟硬件等開發有關,在各個領域中也都會涉及到計算機,計算機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還會不斷接觸到更多關于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東西。
而樂道公司總經理林立志先生為我們講解的是就業方面的問題。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林偉學長講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講座。林偉學長說,在網絡世界中有兩種人,一種是被黑過的人,另一種是被黑過還不知道的人。這說明網絡安全威脅無處不在,而我們并不能很好地認清它。隨著網絡安全威脅對于經濟利益的獲取更加直接,而攻擊入侵的手段愈加隱蔽。我們平常使用的各類云服務同樣面臨重大安全威脅,“諸如云筆記、云存儲等應用服務成為用戶終端上的必備服務,企業會議記錄、相關文檔、隱私信息隨手保存到了云端,而云平臺、云服務一旦被攻陷,損失的不只是用戶賬戶,還有大量機密信息、可以挖掘的數據。”網絡在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工作生活軌跡處于時時透明的狀態。所以網絡安全這方面是至關重要的。另外林偉學長也有向我們提及他從一個小子成長到網絡安全專家的歷程。因為他的職業生涯經驗告訴了我們,“不管做什么行業,都要從基礎做起,要有空杯心態,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池靈達老師的創業講座中,池靈達老師告訴我們,創業不是就一定要創建一個大公司,擺地攤同樣是創業,創立一個只有一人的公司也同樣是創業。創業的基礎不分大小,但重要的是準備充分,而創業絕不是只憑一腔熱血就可以成功的。還要把市場、需求、競爭等方面算進去,創業的最開始要從一個good idea入手。這個good idea最好是別人沒想到,但卻是很有用的。而在我們自己有了主意后,要做的不是把這個主意藏起來,要學會分享與他人。因為我們能想到主意,但未必會實施成功。我們需要他人的智慧資源來依托實行這good idea,而且或許別人聽取我們的主意后,可以提出更好的方案,那創業成功的幾率就大了許多。
其次,創業要一步步腳踏實地地走。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要學會堅持。創業要走很多步,這需要我們時刻考慮好當下要走下的那一步。比如,我們要開個快餐店,首要考慮分析的是市場需求,看看是否有顧客源。而店的環境、雇傭員工、菜的進購等方面是可以推后考慮。我們要首先考慮的是主要因素。當我們走下一步成功后,我們才能放心了解下一步怎樣走。這就好比寫程序,先要有個思路,然后一步一步地寫代碼,不可以跳步;編好這一步的代碼后,我們才能繼續寫下一步。
4.參觀新大陸。
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的產業橫跨物聯網信息、三網融合通信和綠色環保科技三大領域,是國內領先的集物聯網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行業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于一身的綜合性物聯網企業,在二維碼技術、數字電視和環保紫外線消毒等相關技術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芯片技術、金融電子支付、移動通信支撐網及高速公路信息化、政府政務及財務信息化、動物產品安全信息化服務及基于移動通信網絡的電子憑證技術居于國內同行的領先或先進水平。參觀新大陸企業讓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看到了計算機在企業中的應用,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生活中的監控器、數字電視機頂盒、刷卡機等等都與計算機密不可分。
三、實習總結
通過本次認識實習,我對計算機專業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信息時代,計算機更新換代很快,時常就會有新的技術及產品出現,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學習汲取新信息,這對于學習計算機專業是很重要的。在我們學習了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后,還要付諸于實踐。而近幾年來,計算機專業雖已退居為冷門專業,但這并不代表學計算機技術就沒用了。因為計算機普遍應用于各個領域,與商業、生活、軍事等等都悉悉相關,社會對計算機技術人才還是有很大的招收的。而在如今的IT行業中,欠缺的是拔尖的計算機人才,尤其是軟硬件相結合的人才。在聽取了這些講座后,我明白了要學好一門專業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對這專業感興趣。正所謂,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就像葉少珍教授、林偉學長他們,他們本身就喜歡計算機,所以他們才會一直學下去、鉆研下去,并在計算機領域中取得輝煌成就。而展現在我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馳騁的沃土,但同時也夾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學習,深入實踐,不斷地提升自我,做好個人工作計劃,努力創造更多的價值。
【工程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類實習報告08-19
工程類實習報告范文05-15
工程類實習報告15篇09-24
工程類實習報告(15篇)06-13
有關工程類實習報告5篇11-02
工程類實習報告通用15篇10-08
工程類實習報告集錦15篇09-19
【推薦】工程類實習報告(精選11篇)09-23
工程類實習報告集合15篇10-12
工程類實習報告(通用1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