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蔬菜保供穩價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蔬菜保供穩價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蔬菜保供穩價方案1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蔬菜市場保供穩價的通知》(發改電﹝20XX﹞58號)和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蔬菜市場保供穩價的通知〉意見的通知》(晉發改電﹝20XX﹞4號)有關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蔬菜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確保蔬菜市場平穩運行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按照我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工作要求,全面掌握蔬菜生產供應和保障情況,及時協調解決供應缺口和實際困難,選擇重點耐儲品種儲備,在蔬菜價格階段性上漲時及時投放,確保蔬菜供應不斷檔和價格總體穩定。
二、適用范圍
當疫情出現惡化、市場出現蔬菜供應緊張、市民出現搶購,價格出現暴漲等特殊情況時,對儲備蔬菜投放、調撥、運輸、供應等方面的應急處置。
三、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呂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級蔬菜應急工作領導組及職責
成立呂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級蔬菜應急工作領導組(以下簡稱委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由委辦公室、價格管理科、農業與地區發展科、糧食和物資儲備科、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科、價格監測中心、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等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各縣(市、區)發改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心)都要成立相應的蔬菜應急保供工作領導組。
主要職責:
1、決定啟動或結束蔬菜應急保供響應,開展應急處置;
2、指導和督查各縣(市、區)發改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心)蔬菜應急保供工作;
3、負責蔬菜應急工作信息發布;
4、根據需要,向省提出調控申請,并按照有關要求,完成各項應急任務;
5、對接市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和市交通局、市公安交警支隊,保障蔬菜市場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行為。
6、完成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委領導組辦公室及職責
委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價格管理科,辦公室主任由陳江平副主任兼任,成員:吳萬有、王曉化。
主要職責:
1、掌握全市蔬菜供銷動態,判斷蔬菜供應情況和價格趨勢,向委領導組提出應急處置建議;
2、根據委領導組指示,協調市商務局、市場監管、農業農村、交通及公安交警支隊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3、綜合有關情況,起草蔬菜應急工作有關文件;
4、負責蔬菜應急保供工作后勤保障;
5、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實施本方案所需的各項費用;
6、完成市人民政府和市領導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委領導組成員單位職責
1、著力加強監測分析預警,加強價格調控。全面掌握全市蔬菜生產情況和蔬菜市場供需情況。健全蔬菜生產、市場和價格監測分析預警機制,嚴格執行日報告制度,必要時,啟動應急監測機制。加強價格巡查,深入市場菜店,動態跟蹤摸排我市蔬菜生產、流通、銷售和價格一手情況,切實掌握重點蔬菜品種貨源、供求變化,做到心中有數。進一步提高價格調控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強化預測預警,做好預調微調。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責任科室:價格科、農業與地區發展科、價格監測中心
責任人:
分管領導:
2、做好承儲企業和儲備蔬菜的管理。提出應急處置蔬菜儲備和保供的建議;與承儲企業和保供企業簽訂疫情期間蔬菜保供協議;監督承儲和保供企業按合同規定及時完成保供任務,加強內部管理,對儲備蔬菜進行妥善管理。
責任科室:財金科
責任人:
分管領導:
3、暢通蔬菜流通綠色通道。及時協調交通、交管等部門,解決承儲和保供企業在蔬菜運輸中遇到的交通管制、城區限行等問題,確保承儲和保供企業蔬菜運輸車輛行駛暢通。
責任科室: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科
責任人:
分管領導:
4、安排、審核實施本方案所需費用,專款專用,確保及時足額到位。協調財政部門,及時足額撥付承儲和保供企業政府補貼資金。
責任科室:辦公室
責任人:
分管領導:
5、及時發布蔬菜儲備、價格監測和市場供應等各種信息,強化預期引導。密切關注市場形勢和輿論變化,利用主流媒體和大型商超等宣傳平臺,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及時發布重點蔬菜品種生產、供應和價格信息,解讀宣傳政府已出臺的保供穩價政策、取得的成效,釋放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的信號,有效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避免出現恐慌性搶購。會同有關部門及時處置負面輿情和有害信息,堅決遏制不實傳言和惡意炒作。
責任科室:價格監測中心、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責任人:
分管領導:
四、預警預防機制
(一)信息監測與報告
價格科會同價格監測中心建立全市蔬菜價格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對市內外蔬菜市場供應形勢的監測和預警分析,隨時掌握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變化情況,及時匯報蔬菜的庫存、流通、消費、價格等信息。
各縣(市、區)發改局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蔬菜需求、庫存、價格及市場動態的實時監測分析,按照市有關要求及時報送市場監測情況。
(二)預警預防行動
建立蔬菜應急工作會商分析制度,根據監測、收集、接收到的各類信息,準確分析判斷事件性質及嚴重程度,會商分析結果,在第一時間上報委領導組組長,并通知有關事發地縣(市、區)人民政府,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三)信息報告
出現蔬菜市場異常波動時,價格監測中心要迅速將事件的時間、地點、原因、范圍、造成的損失、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在1個小時內向委領導組報告。委領導組在2小時內啟動本應急處置方案并報市防控領導小組和市政府。涉及國家秘密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
各縣(市、區)發改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心)參照執行。
五、應急處置
啟動應急響應后,開展以下應急處置工作:
(一)委領導組辦公室24小時值班,及時記錄反映有關情況。各縣(市、區)發改局每日10:30和16:30前,將當地蔬菜市場情況向當地人民政府和委領導組報告,如遇緊急情況隨時報告。
(二)首先動用市級儲備蔬菜投放市場,必要時協調商務部門組織具有蔬菜經營實力、產銷銜接能力、倉儲能力和銷售網絡的蔬菜骨干經營企業緊急調運。啟動同離石馬茂莊蔬菜批發市場合力穩價應急保供預案。
(三)落實應急保供企業和穩價的資金和補貼。
(四)制定動用市級儲備蔬菜的使用安排和運輸保障方案,明確調撥、市場銷售、低價供給或無償發放以及保障運輸的具體措施等。
(五)必要時,根據省市有關政策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對蔬菜庫存實行指令性計劃調銷等干預措施。
(六)提請市政府依法征用蔬菜經營生產和經營者的蔬菜、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并給予合理補償。
(七)請求省有關部門批準采取其他措施。
蔬菜保供穩價方案2
為認真落實《遵義市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遵義市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方案>的通知》(遵市發改〔20XX〕26號)精神,切實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有效應對當前蔬菜等民生商品價格上漲,保持今冬明春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基本穩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做好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緩解當前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壓力,全力做好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切實保障我縣人民群眾基本生活。
二、職責分工
(一)大力發展本地蔬菜、豬肉生產,保障市場供給。
1、抓好元旦春節重要農產品保供工作,以發展商品蔬菜為重點,迅速落實冬季蔬菜種植任務;同時開展生豬、牛羊、家禽、水產等補欄,實現增種增養,切實保障重要農產品持續供給。(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各鎮<街道>)
2、聚焦重點蔬菜生產企業和基地、重點生豬養殖企業,分解壓實任務,動態建立蔬菜、生豬應急儲備量,確保供應需求。(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
(二)加強市場蔬菜等民生商品價格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市場價格動態。
1、嚴格落實價格監測日報告制度。價格監測人員每天上午10點前在超市、農貿市場等地監測點采集糧油肉菜蛋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12點以前形成“鳳岡縣生豬價格日監測表”“鳳岡縣重要生活物資價格監測日報表”報縣發改局。當價格異常波動時,及時進行分析,提出預警報告。(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鳳岡縣統計局、縣經貿局、各鎮<街道>)
2、開展市場巡查詢價,及時掌握市場價格信息。要增加市場巡查、詢價頻次,安排人員到市場一線,隨時掌握市場價格情況,發現價格違法行為及時移送縣綜合執法部門查處。(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縣市管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經貿局、縣農業農村局、各鎮<街道>)
(三)加大市場流通,促進市場物資供應。
1、強化調運組織。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戶加大外地農產品和本地蔬菜基地采購力度,確保本地農貿市場蔬菜供應充足。發揮“遵惠民”平價肉菜專柜的價格調節作用,滿足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困難群體的消費需求。嚴格執行仔豬及冷鮮豬肉享受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牽頭單位:縣經貿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交通局、縣市管局、各鎮<街道>)
2、加大凍豬肉儲備力度。在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市政府下達20噸的凍豬肉儲備任務,應對保供風險,以備豬肉漲價的不時之需。(牽頭單位:縣經貿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
(四)強化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對各類農貿市場的巡查。嚴格落實進銷差率不得超過35%的價格干預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切實保障餐桌安全,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牽頭單位:縣市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經貿局、各鎮<街道>)
(五)認真落實價格調控政策,保持價格基本穩定。
1、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當CPI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5%或CPI中的食品價格單月同比漲幅達到6%時啟動聯動機制,向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確保低收入困難群體不因物價上漲而影響正常生活。(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人社局、各鎮<街道>)
2、審慎出臺收費政策。疫情防控期間原則上不得出臺漲價的收費文件。嚴格執行上級價格主管部門出臺的價格調控政策。確保涉及民生領域的水、電、氣等價格政策落實落地。(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縣經貿局、縣水務局、鳳岡供電局、各鎮<街道>)
(六)做好輿情管控,引導市場價格預期。
持續做好價格波動的正面宣傳,及時發布輿情信息,客觀分析價格變動趨勢,廣泛宣傳政府在扶持生產發展、改善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妥善安排低收入群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引導社會各方面客觀看待價格波動的影響,理性對待市場價格變化,防止因心理恐慌引發搶購、斷供的現象。及時通過媒體告誡經營者遵守價格法規政策,曝光典型價格違紀違法案例,震懾價格違法行為。(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責任單位: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市管局、縣網信辦、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各鎮<街道>)
三、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保供穩價工作作為當前的民生實事抓細抓實。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直接關系百姓生活,國家、省政府、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各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要切實落實好“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確保我縣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不出現斷檔和脫銷,價格保持基本穩定。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調度,調整充實保供穩價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負責保供穩價工作調度的日常工作,各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根據工作職責開展保供穩價的相關工作。
(三)加強信息反饋,建立工作報告制度。保供穩價工作實行月報告制度,各責任單位每月27日前將工作推進情況經分管領導審簽后加蓋單位公章的掃描件和電子檔報縣發改局。
蔬菜保供穩價方案3
為了健全和完善“菜籃子”重要商品市場調控機制,緩解突發自然災害、畜禽疫病流行等因素引起的“菜籃子”重要商品生產和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切實做好我市“菜籃子”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健全國家儲備制度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57號)、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精神和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菜籃子”重要商品市場調控機制,促進“菜籃子”重要商品市場健康發展、價格平穩運行。
(一)基本原則
1、市場主導、政府調控。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政府對市場的調控作用,合理引導市場預期,調節市場供求,促進生產穩定。
2、統一領導、部門協調。在市“菜籃子”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切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部門協調的“菜籃子”重要商品市場調控管理體系。
3、科學監測、預防為主。提高防范突發事件的.意識,加強對“菜籃子”重要商品市場的跟蹤監測,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防患于未然。
(二)適用范圍
本方案中“菜籃子”重要商品包括豬肉、雞肉、雞蛋、牛奶、蔬菜等。中央和我省如增加新的品種,本方案相應增加。
二、部門職責
(一)市農業農村局
負責統籌安排“菜籃子”重要商品生產基地建設,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安排生產布局,穩定生豬、蔬菜等“菜籃子”重要商品的生產,加大本地供應,確保達到國家和我省對“菜籃子”重要商品要求的自給率;做好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做好農業受災統計和災后重建工作;做好動物疫病防疫工作,及時處置動物疫情。
(二)市商務局
負責加強市場運行監測,負責凍豬肉與冬春蔬菜儲備工作,按要求進行儲備和投放,保障市場供應;協助做好“菜籃子”重要商品“五進”(進超市、進集貿市場、進集體食堂、進社區、進餐飲企業)工作。
(三)市財政局
負責將“菜籃子”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相關資金納入相關市級部門年度預算中,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做好我市“菜籃子”重要商品保供穩價資金的保障工作;負責價格臨時補貼資金的保障工作。
(四)市發改委
負責“菜籃子”重要商品的價格監測和預警,及時向市“菜籃子”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有關情況;按照我省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要求,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價格臨時補貼資金的保障工作。
(五)市市場監管局
負責對全市“菜籃子”重要商品市場交易行為進行監管,依法規范和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經營行為,依法查處壟斷貨源、哄抬物價、價格欺詐、牟取暴利等價格違法行為;加強“菜籃子”重要商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六)市交通局
負責配合做好“菜籃子”重要商品運輸工作,確保市屬收費公路“綠色通道”暢通,并積極協調收費公路保持“綠色通道”暢通。
(七)市公安局
負責“菜籃子”重要商品運輸車輛的交通保障及超市、菜市場等銷售點周邊的交通秩序管理;處置因“菜籃子”重要商品短缺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
(八)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
負責“菜籃子”重要商品的價格統計調查與分析,及時將各方統計數據綜合分析后報市政府。
(九)市委宣傳部
負責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協調溝通,指導相關單位做好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協調相關單位做好信息發布,適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通報市政府就“菜籃子”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消除社會恐慌情緒。
(十)市委網信辦
負責指導協調相關單位做好網上輿情信息的監測、研判和處置工作。
(十一)各區縣(開發區)
負責本轄區內“菜籃子”重要商品生產、供應、庫存、價格、市場動態及監測等的日常管理工作;“菜籃子”重要商品生產和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及時向市級相關部門報告。
三、監測預警
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健全“菜籃子”重要商品監測預警信息體系,加強對重要商品生產和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監測和預警分析,當監測發現重要商品生產和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及時提請市“菜籃子”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會商措施,為調控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各區縣(開發區)相關部門及時向市級對應部門報送本區域市場監測情況。
四、響應機制
(一)豬肉
按照《西安市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的要求開展。中央和我省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二)“菜籃子”重要商品(除豬肉外)緊缺響應
當市域內出現“菜籃子”重要商品供應緊張,持續出現搶購囤積現象,價格快速上漲,或者法律法規、上級規范性文件另有規定的情況時,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采取措施穩定市場,在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的同時,做好“菜籃子”重要商品緊缺品種投放前的準備;若情況沒有緩解,經市政府同意后,由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組織投放,根據事態發展可加大調運、投放數量,或施行其他調控措施。
(三)“菜籃子”重要商品(除豬肉外)賣難響應
當市域內出現“菜籃子”重要商品滯銷積壓、價賤傷農問題時,由市“菜籃子”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等相關部門,采取組織調運、臨時收購、費用補貼、網絡銷售等多種形式解決。
五、收儲與投放
(一)收儲原則
1、按照“市級組織落實、企業短期代儲、費用適當補貼”的思路進行。
2、分工負責。要做到市、區縣(開發區)相關部門聯動實施,除中央和省級規定的豬肉和冬春蔬菜由市商務局牽頭收儲外,其他品種臨時收儲由市“菜籃子”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等相關部門實施,區縣(開發區)相關部門具體落實。
3、優先向脫貧項目傾斜。在“菜籃子”重要商品收儲范圍內,優先收儲涉及脫貧項目的小型種養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的肉雞、生豬和蔬菜等。
(二)收儲類型
1、凍豬肉收儲。按照《西安市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的要求開展。中央和我省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2、冬春蔬菜儲備。由市商務局、市財政局按照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的要求開展。
3、生豬保供活儲。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生豬活儲工作,各區縣(開發區)農業農村部門配合做好生豬活儲工作。
4、臨時性收儲。雞肉、雞蛋、牛奶等商品臨時性收儲由“菜籃子”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等相關部門實施,各區縣(開發區)相關部門配合做好收儲工作。
六、資金兌付
(一)豬肉收儲
凍豬肉儲備由市商務局會同市財政局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支付補貼資金;生豬活儲由市農業農村局按照簽訂的收儲合同約定內容,從農業農村專項資金中予以安排。
(二)冬春蔬菜收儲
由市商務局會同市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三)臨時收儲
由市“菜籃子”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資金兌付工作。
蔬菜保供穩價方案4
蔬菜等“菜籃子”產品是城鄉居民生活必需品,直接關系基本民生、關系物價穩定。前期,受災害性天氣、生產成本、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市部分蔬菜品種價格上漲,給蔬菜保供穩價帶來風險挑戰。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切實抓好冬春蔬菜生產確保“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的通知》(農農發﹝20XX﹞9號)精神和省廳相關通知要求,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抓好蔬菜產品保供穩價,保障今冬明春特別是“兩節”、冬奧會及“兩會”期間“菜籃子”產品市場供應、價格平穩,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落實地方屬地責任
(一)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地方首責,把“菜籃子”保供穩價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將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各地要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統籌協調好生產發展、銷售銜接、流通運輸、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要保證本區域“菜籃子”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不滯銷不積壓。
(二)穩定提高蔬菜自給能力。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菜地面積穩定、質量不斷提高,確保基本菜地保有量。各地要加強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提高已建成設施利用率,強化產前、產中、產后社會化服務,穩定提高自給能力。鼓勵有條件地區開展蔬菜生產成本和價格保險,穩定菜農收益預期,保護和調動菜農生產積極性。
(三)強化蔬菜應急生產和保供能力。各地要及時把握蔬菜市場供需行情,合理安排本地蔬菜生產基地生產規模和品類,保障市場供應均衡。抓緊制定和完善本地區蔬菜生產應急預案,建立適合本地區的階段性蔬菜儲備制度,積極探索開展生產基地“貯菜于棚”“貯菜于地”,切實保障市場供應平穩、價格基本穩定。
二、切實抓好冬春蔬菜生產
(一)穩定設施蔬菜生產。穩定設施大棚蔬菜生產面積,合理布局蔬菜種植品種和茬口,增加冬春地產鮮菜供應量。設施生產區重點發展辣椒、茄子、黃瓜、青菜等蔬菜,在滿足本地消費需求的'基礎上,增加對外調出量。
(二)增加城郊應急蔬菜生產。針對“拉尼娜”可能帶來的極端低溫、雪災等嚴重自然災害和突發疫情,早動手早準備,提早安排應急保供蔬菜品種生產,重點發展大棚設施栽培,擴大速生葉菜、芽苗菜等蔬菜生產,增加隆冬和“春淡”蔬菜上市量。要充分利用城郊閑置設施大棚等,提高現有大棚利用率,擴大蔬菜生產。
(三)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并重,嚴把投入品源頭關。優化投入品結構,增加有機肥使用,推廣高效施肥技術,改進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嚴格落實高毒農藥專柜銷售、實名購買、銷售臺賬、溯源管理制度,嚴禁在蔬菜生產上使用高毒農藥,加強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力度,做到不合格產品不準出。推行科學用藥,推廣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嚴格落實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堅持不到間隔期不可采收上市。
三、落實落細關鍵措施
(一)加強蔬菜分類管理。要根據蔬菜種植方式、生長發育特點和天氣情況,因地制宜制定技術方案,分類落實管理措施。設施蔬菜重點圍繞防寒保溫,及時加固大棚設施,適時覆蓋保溫,通風換氣、增光補光,科學運籌肥水,促進設施蔬菜正常生長發育。露地蔬菜重點圍繞控濕防病,及時清溝排水、中耕理墑,適時澆水追肥,提高蔬菜產量,增加市場供應。
(二)科學落實防災減災。各地要及早研判“拉尼娜”可能對蔬菜生產帶來的影響,制定應急預案,提早做好物資技術準備,重點防范低溫凍害和強降雪等災害。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強化監測預警,及早指導農民落實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措施。加強蔬菜病蟲監測預警,適時開展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大力開展綠色防控,切實減輕病蟲危害。
(三)強化生產指導服務。針對冬春蔬菜生產存在問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蔬菜生產基地,包鎮包村開展工作指導和技術服務,幫助農民解決蔬菜生產實際困難。利用廣播電視、網絡、12316平臺、手機APP等手段,充分發揮我市農業技術咨詢專家團作用,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各地要落實好蔬菜規模生產主體幫扶責任,解決好生產中存在的困難,支持蔬菜規模經營主體特別是設施農業生產主體有序生產。
四、促進蔬菜順暢流通
(一)加強信息監測預警。各地要加強對蔬菜產銷等信息的監測調度,及時分析預判。引導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合理安排蔬菜品種、種植規模、上市檔期。
(二)搞好產銷銜接。協助交通部門落實鮮活農產品和農用物資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積極幫助農戶辦理“綠色通道”車輛通行證,保障了運輸通暢。引導蔬菜優勢產區通過“訂單生產”等形式,與大中城市建立穩定的供銷渠道,支持各地拓寬銷售渠道,加強了與商超、郵政等單位的合作,通過網上新媒體平臺銷售滯銷產品。
五、強化部門協同配合
(一)加強部門協作。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配合其他相關部門將各項蔬菜保供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確保蔬菜等“菜籃子”產品供給安全,維護正常社會秩序。
(二)做好市場預期引導。要強化正面宣傳和引導,及時發布蔬菜等“菜籃子”產品供需相關信息以及相關部門采取的保供穩價措施,讓群眾放心。密切關注市場形勢和輿情變化,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堅決防止惡意炒作。
【蔬菜保供穩價方案】相關文章:
保供穩價實施方案04-27
疫情保供穩價方案(通用8篇)12-22
保供穩價專班工作方案04-28
農資保供穩價工作方案(通用5篇)04-28
菜籃子商品保供穩價實施方案04-28
保供穩價工作計劃(精選5篇)07-20
蔬菜應急保供方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