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村干部養老保險現狀調查報告
近年來,村干部養老保險問題越來越成為基層組織建設的熱點問題。為此,**省**縣就村干部養老保險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采取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到鎮實地走訪等方式,全面調查了15個鎮(區)1581名在職村干部,同時到縣委組織部、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等單位了解情況,咨詢政策。通過調研,對村干部養老保險問題進行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村干部養老保險基本情況
2005年,**縣規定統一為所有在職在崗村干部辦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投保標準為:村黨支部書記為2000元/年,村主要干部為1400元/年,村一般干部的為1200元/年;在保費承擔比例上,縣財政、鎮財政、村干部個人分別承擔40%、35%、25%。這樣每年投保金額為220萬元,其中縣財政、鎮財政及村干部個人分別承擔88萬元、77萬元、55萬元。隨著經濟的發展,統籌城鄉一體化的推進,這一保險機制越來越呈現出一些弊端。
一是農保穩定增長機制不健全。據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咨詢了解,幾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都有一定的增長機制,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農保)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企保)相比增長幅度差別很大。增長幅度主要與繳費基數有關,繳費基數大,參保人受益大。農保繳費基數根據上年度本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定比例確定(2008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881元/人),企保繳費基數按照上年度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確定(2008年度平均工資為20286元/人),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遠高于農民人均純收入。再從實際看,企保投保標準確實按照規定,年年遞增,我縣村干部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這幾年一直沒有調整,這勢必影響將來村干部的生活保障。
二是農保養老金保障程度低。農保與企保在這方面差距特別明顯,參加企保的退休人員因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加之國家采取措施縮小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近幾年連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僅2007年退休職工養老金國家調高近20%,2009年元月又調高11%左右,近五年來城鎮職工養老金增加了近一倍。而農保則不同,增長速度慢。如一個村黨支部書記2005年開始按每年2000元的標準繳足15年,本金為30000元,其退休領取養老金的標準為300多元/月;如果他參加企保,2005年投保標準也在2000元左右,雖然繳費基數逐年增加,但養老金發放標準卻能達到800元左右,并且將來逐年增加。
三是農保享受不到國家財政補貼。我縣財政困難,是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縣,每年省財政都補貼企保基金缺口四千萬元左右,這是企保得以正常運行、參保人數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老農保基金管理機制則是以收定支,國家財政還未實行補貼政策,它近似于參保人的自愿儲蓄行為,必然沒有吸引力,近兩年實際參加農保繳費人數只有4000多人(含村干部1600人左右),每年繳費總額不到360萬元,累計5000萬元。
二、提出村干部農保轉企保的理由
企保政策調整讓村干部農保轉企保有了可能。前些年,企保政策規定比較嚴,村干部辦理企保還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礙,但這幾年,國家對企保政策作了一些調整,這些調整讓村干部農保轉企保有了可能。2006年3月我省出臺了蘇勞社險[2006]2號《關于鄉鎮企業參加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意見》,鄉鎮企業職工可以參加城鎮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以前已經參加農保的參加城保后,可以選擇“折算”、“補差”、“封存”等方式銜接兩種養老保險關系。這一政策讓農保轉企保業務有了規范。2007年后企保對象又擴大到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靈活就業人員,這為將村干部作為參保對象提供了參照依據。在繳費時限上,現在又規定累計繳費年限必須達到十五年以上、連續繳費年限必須達到五年以上,這就說明補交年限可以達到十年,這又讓我縣絕大部分現任村干部可以通過補交的方式辦理企保。
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需要將村干部農保轉企保。村干部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具體承擔著發展農村經濟、帶領農民致富、落實惠農政策、規劃建設農村公益事業等重要職責,根據中央省市要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包括很多方面,而村干部養老保險則是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的一個重要內容。客觀來看,村干部的工資報酬偏低,,而且一時難以解決,所以目前村干部對他們的養老保險問題關注程度和個人訴求較高。在到農村調研時,在縣召開“兩會”時,很多村干部就一直提出這一問題,要求農保轉企保。由于這一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致使村干部顧慮重重,不能安心工作,不能盡職服務,甚至出現了一些村干部流失現象,村級后備干部更是難以培養,影響了村級基層干部隊伍穩定,影響新農村建設。
【村干部養老保險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現狀調查報告04-17
村干部調查報告11-14
經濟現狀調查報告11-07
閱讀現狀調查報告02-13
市場現狀調查報告12-01
農村現狀的調查報告11-03
雜居小區現狀調查報告11-22
學生旅游現狀調查報告09-05
雜居小區現狀調查報告01-12
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