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

時間:2023-05-01 05:21:09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2021家庭消費調查報告范文

  為了了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最后將結果反映在調查報告中。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調查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家庭消費調查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家庭消費調查報告范文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1

  XX年春節將至,在這個傳統而又重大的節日里,喜歡熱鬧、喜慶的家鄉人民會選擇怎樣的方式“過大年”呢?他們的年夜飯會在哪里吃?哪些消費領域最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今年的“黃金周”是否依然金光燦爛?孩子們的消費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說:“這一年的辛勞賺來的錢,正是為了歡渡春節。”所以也就是說,這是一年中花錢最多的一次節慶。于是,趁勢我就春節消費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

  一、消費投向在哪里?

  在調查中,大人們的消費投向可謂五花八門,各種方式都在選擇之列。不過,購置衣服以微弱票數勝出。其次是餐飲,再次是送禮,接下來還有文化娛樂、壓歲錢、購置日用品、旅游等。

  1、新年就要穿新衣

  春節期間購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節日期間的首選。在一家公司上班表姐告訴我,她們這些職業女性因為工作關系平常難得湊在一塊,剛好利用休假時光快快樂樂地逛街購物。據了解,有表姐這樣想法的大有人在。一些職業女性和家庭婦女平常都是沒有充足的時間逛街購物,春節的休假正好可以彌補。一位平常只在家圍著老公、孩子干家務的阿姨說,“往常在家里就是圍著灶臺、洗衣機轉,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現在他們都休假了,我也要放松放松,買幾件稱心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自己。”另外,給愛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節女士們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2、民以食為天對很多人來說,春節活動基本上圍繞吃進行。

  家鄉人春節期間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錢呢?世紀聯華的一位收銀員告訴我,大概在節前20多天,超市就進入銷售高峰,顧客一次購物花費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間,有不少還上了千元,賣出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食品。“有一次,一個五口之家買了1000多元的食品,裝了好幾輛手推車,他們的孩子還吵著說不夠呢。”收銀員笑著說。在購買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幾種食品幾乎成為了家家必備的。有各類小食品、糖果、瓜子、飲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銷較大,約達到六七十元外,其余各項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飲消費也是家鄉人民春節的一大消費支出之一。對多數人來說,春節期間走親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親訪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從家附近的一些酒樓了解到,今年春節從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預定一空。一家酒店的大堂經理告訴我,在他們這預定酒席的平均消費大多為六七百元,有些還超過千元。“民以食為天嘛,何況還是過節呢。”

  在酒店消費的市民大多是圖個方便,不愿親自下廚,但也有不少人為追求家庭氣氛,在家里設宴招待親友的。家住紅星小區的王先生說,“大過年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圖個開心嘛,犯不著上酒店花那冤枉錢。”

  3、送禮開銷過大親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禮。如今,送禮已經成了過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過了吃的支出。我對運河小區的一些居民進行了隨機調查,過年的人情消費最多超過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這其中包括給親朋好友的禮品、禮金,給孩子的壓歲錢等。

  一位吳先生說,一年只過一次年,親戚朋友間總要是要走動一下的,又不能空著手去,現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檔的東西顯得寒酸,給每個孩子的壓歲錢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節期間送禮的錢就達到XX多元。其實,春節人情消費的增加只是一個縮影,不僅是春節,就是平時,人情類的消費也占了人們消費中的很大一部分,成為一項很主要的消費。

  隨著家鄉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情消費也在不斷上檔升級,禮金數額水漲船高。人情類消費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負擔。一位去年春節期間人情類消費達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無奈地對我說:“人情費超過了小孩學費,面對眾多的人情費,我真的有點捉襟見肘。”

  從調查中可以看到,人們習慣將白酒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禮品,選擇白酒送禮的家庭比率達69%,平均送禮金額中也是白酒最高達到143.94元。

  4、快快樂樂春節游近年來,春節游一直很火爆。我在市里的一些旅行社了解到,一些旅游線路基本排滿。在春秋旅行社報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游已“滿座”,而前來咨詢的市民仍是絡繹不絕。

  “如果天氣晴好的`話,外出旅游的人還會多些呢。”一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我。對于很多人來說,春節是個團圓的的日子,也是游玩的日子,一位熊先說:“我挺喜歡旅游的,但不知道春節期間天氣怎樣,如果天氣不是很壞,帶著親戚朋友一起自駕游也是件快樂的事。”

  調查顯示,在旅游形式上,57%的人選擇隨團出游,43%的人選擇自助旅游。在地點上,廣東、廈門、深圳、云南等氣候宜人的南方和氣候相對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爾濱、長春等)最受歡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許多人的首選。

  二、春節的疑問

  1、春節打算在哪過?

  相對于“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調查顯示春節是最深人關注的節日。在被采訪者中,83%的人認為,在所有節日中,春節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須要過的一個節日。53%的被采訪者表示要在家度過春節,16%的被采訪者表示要以旅游的方式度過春節,27%的被采訪者表示要以走親訪友的方式度過春節,有4%的被采訪者稱,他們會以知識充電或健身的方式度過春節。

  2、年夜飯在哪里吃?

  關于今年的年夜飯,62%的被采訪者表示要在家里吃,38%的被采訪者表示會選擇近幾年流行的方式,在酒店里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在飯店里吃年夜

  飯,48%的消費者預計消費在1000元以下,21%的消費者預計消費在1000~XX元,13%的消費者預計消費XX~3000元,有8%的消費者稱,他們的預計消費在3000~5000元,有10%的消費者打算在年夜飯這一項上花費5000元以上。我在我市一些三星級大酒店了解到,酒店推出的1666元、2888元的年夜飯在除夕之前約十天就被訂購一空,且比去年預定量要多出10%。而“豪華級”的6666元、8888元年夜飯的預定量較比前幾年有所下降。這說明了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改變的同時,已經初步養成了節約的習慣,不再刻意追求“天價”帶來的那份虛榮,而是選擇過一個富裕而不浪費的春節。

  3、春節應當怎樣過?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而如今那濃濃的年味似乎越來越淡。在對待春節的態度上,有63%的人認為現在春節年味太淡,缺少傳統文化,希望能過一個傳統型的春節,16%的人認為現在的春節簡單輕松,比傳統春節要好,據我了解,這么認為的大多數位年輕人,另有21%被采訪者認為現在的春節和“五一”“十一”長假沒有什么兩樣。我市今年舉行的“運河之都”文化廟會,集民俗風貌、文化演出、傳統小吃、特色飾物于一體,成為百姓過年消費的一大去處,也是今年市民歡度春節的方式之一。在廟會上我了解到,百姓對這種過年的方式十分滿意,認為這種在城市里少見的廟會不僅讓人了解到本地的傳統文化,還使這個春節變得年味濃濃,對于小孩子來說這也是一個讓他們真正了解春節傳統的渠道。在城市里舉行廟會,不僅拉進了城鄉間的距離,更為市民提供了消費好去處,也給更多的商家帶來商機。

  4、過年送禮送什么?

  69%的被訪者表示春節送禮會選擇白酒,27%的被訪者表示會選擇一些保健品送親友,極少數被訪者表示會選擇其他有意義或對方真正需要的禮品。由此可以看出,春節送禮還是停留在送傳統禮品上,并沒有深入實際的考慮。

  5、壓歲錢該怎樣花?

  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越來越多。那么,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錢,是怎樣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學對初中學生作了調查。調查發現,近八成中學生的壓歲錢在800元左右,超過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數,極少數的學生壓歲錢在1500元左右。他們的壓歲錢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用壓歲錢上網,買游戲卡,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飾物,買平時就喜歡的圖書,購買高檔文具,請同學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調查中,很少有學生提出會把壓歲錢捐給希望工程或貧困家庭,但經我提醒,有不少學生表示會考慮這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家長對學生平時的教育在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2

  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類市場及餐飲類市場的消費情況,特進行此次調查。調查有本市某大學承擔,調查時間是20xx年xx月至xx月,調查方式為問卷時訪問調查,本次調查選取的樣本總數是XX戶。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后,該大學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樣品類屬情況。在有效樣本戶口中,工人320戶,占總數比例18.2%;農民130戶,占總數比例7.4%;教師200戶,占總數比例11.4%;機關干部190戶,占總數比例10.8%;個體戶220戶,占總數比例12.5%;經理150戶,占總數比例8.52%;科研人員50戶,占總數比例2.84%;待業戶90戶,占總數比例5.1%;以繩戶,占總數比例1.14%;其他260戶,占總數比例14.77%。

  (二)家庭收入情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從本市總的消費水平來看,相當一部分居民還達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樣品中只有約2。3%的消費者收入在XX元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本市總的消費水平較低,商家在定價的時候要特別慎重。

  二、專門調查部分

  (一)酒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1、白酒比紅酒消費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顧客自己消費以外,用于送禮的較多,而紅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費;二是商家做廣告也多數是白酒廣告,紅酒的廣告很少。這直接導致白酒的市場大于紅酒的市場。

  2、白酒消費多元化

  (1)從買白酒的用途來看,約52.84%的消費者用來自己消費,約27.84%的消費者用來送禮,其余的是隨機性很大的消費者。

  買白酒用來自己消費的消費者,其價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10元以下的約占26.7%,10~20元的占22.73%,從品牌上來說,稻花香、洋河、湯溝酒相對看好,尤其是湯溝酒,約占18.75%,這也許跟消費者的地方情結有關。從紅酒的消費情況來看,大部分價格也都集中在10~20元之間,其中,10元以下的占10.23%,價格檔次越高,購買力相對越低。從品牌上來說,以花果山、張裕、山楂、酒為主。

  送禮者所購買的白酒其價格大部分選擇在80~150元之間(約28.4%),越優5.34%的消費者選擇150元以上,這樣,生產廠商的定價和包裝策略就有了依據,定價既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裝,才能才能增大銷售量。從品牌的選擇來看,約有21.59%的消費者選擇五糧液,10.795%的消費者選擇茅臺,另外對紅酒的調查顯示,約有10.2%的消費者選擇40~80元的價位,選擇80元以上的約5.11%總之,從以上的消費情況來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基本上決定了酒類市場的'規模。

  (2)購買因素比較鮮明,調查資料顯示,消費者關注的因素依次為價格、品牌、質量、包裝、廣告、酒精度,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生產廠商的合理定價是十分重要,創名牌、求質量、巧包裝、做好廣告也很重要。

  (3)顧客忠誠度調查表明,經常患品牌的消費者占樣本總數的32.95%,偶爾換的占43.75%,對新品牌的酒持喜歡態度的占樣本總數的32.39%,持無所謂態度的占52.27%,明確表示不喜歡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廠商應在樹立企業形象、爭創名牌上狠下功夫,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4)動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費者自己的選擇,其次是廣告宣傳,然后是親友介紹,走后才是營業員推薦。不難發現,怎樣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對于企業來說是關鍵,怎樣做好廣告宣傳,消費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將直接影響就立市場的規模。而對于商家來說營業員的素質也應重視,因為其對酒類產品的銷售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

  (二)飲食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一些飲食消費場所和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飲食進行,調查表明,消費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

  1、消費者認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的選擇,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費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檔的,這與本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是相適應的,現將幾個主要酒店比較如下:

  泰富大酒店是大家最看好的,約有31.82%的消費者選擇它,其次是望海樓和明珠大酒店,都是10.23%,然后是錦花賓館。調查中我們發現,云天賓館雖然說是比較好的,但由于這個賓館的特殊性,只有舉辦大型會議時使用,或者是貴賓、政府政要才可以進入,所以調查中作為普通消費者的調查對象很少回選擇云天賓館。

  2、消費者大多選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圍,有一定的區域性。雖然在酒店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機性,但也并非絕對如此,例如,長城酒樓、淮陽酒樓、也有一定的遠距離消費者回顧。

  3、消費者追求時尚消費,如手抓龍蝦、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宮爆雞丁的消費比較多,特別是手抓龍蝦,在調查樣本總數中約占26.14%,以絕對優勢占領餐飲類市場。

  4、近年來,海鮮與火鍋成為市民飲食市場的兩個亮點,市場潛力很大,目前的消費量約很大。調查顯示,表示喜歡海鮮的占樣本總數的60.8%,喜歡獲過得越戰1.14%,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場,在夏季也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目前,本市的火鍋店和海鮮關遍布街頭,形成居民消費的一大景觀和特色。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本市的居民消費水平還不算太高,屬于中等消費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當一部分居民還沒有帶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類產品消費上主要適用于自己消費,并且一白酒居多,紅酒的消費比較少,用于個人消費的酒品,無論是白酒還是紅酒,其品牌已家鄉酒為主。

  3、消費者在買酒時多注重酒的價格、質量、包裝和宣傳,也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持無所謂的態度。對新牌子的酒認知度較高。

  4、對酒店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中檔消費水平上,火鍋和海鮮的消費潛力較大,并且已經有相當大的消費市場。

  (二)建議

  1、商家在組織貨品是要根據市場的變化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2、對消費者較多選擇本地酒的情況,政府和商家應采取積極措施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實現城市消費的良性循環。

  3、由于海鮮和火鍋消費的增長,導致城市化管理的混亂,政府應加強管理力度,對市場進行科學引導,促進城市文明建設。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3

  調查背景:

  寒假放假之前,老師布置的這項調查任務,放假回家之后,我和幾個家鄉同學進行了初步的討論和分析,決定針對于我們農村的大專學生進行此次調查,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身為農村的一名大專學生,我更了解農村,更了解農村的生活及各個方面;其次,我自身感覺,作為一群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村學生更需要更多的社會關注和了解,而且絕不僅僅局限于此項調查;再次,我的同學和朋友基本上都在農村,調查實施起來比較方便,更切實際;最后,老師是贊同我們對同學和朋友的調查的,因為相比其他方式,其操作性更強。

  此項調查,作為我的一個初步調查,難免一些個人的主觀因素,也難免一些錯誤,請老師給予批評與指正。

  調查對象:

  農村大專生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與口頭問答相結合

  調查時間:

  20xx.01.20——20xx.01.30

  調查人數:

  50

  大學生的基本消費狀況:

  農村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顯現出比較大的差異,而且消費心理也趨于多樣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說農村的貧富差距日益明顯,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從調查結果來看,每月生活費500元以下的人數僅為8人(占16%),500—1000元的人占大多數為28人(占56%),1000—2000的有12人(24%),甚至有2人(4%)的生活費超過了2000元。雖然有些是有特殊原因的,但明顯可以看出生活費的支出存在的差距已經相當大了。

  消費結構多樣化。

  以往的學生大部分生活費是用于飲食及日常必需品的支出,而如今,隨著大學生活的多樣化及信息通訊和網絡的興起,這些新興的事物也給大學生傳統的消費結構帶來了巨大沖擊。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在通訊及上網費用的支出占生活費的比重接近了伙食費的支出,女學生在裝扮上的花銷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都足以說明,如今農村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越來越多樣化。

  消費心理與城鎮學生相比,更理性。

  農村學生的消費觀念顯然與城鎮學生有諸多差異,這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可否認的是,農村學生在消費上表現的更為謹慎,更具科學性。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不是“月光族”,他們或多或少都會結余一些支出,儲蓄意識很強。但從縱向比較,現在的農村學生相比以前,消費心理發生了巨大的變話,他們更喜歡把金錢轉化成另一種財富,那就是知識,他們喜歡買書,學習意識很強。

  較強的理財觀念,財商較高。

  當然這種結論是相比于城鎮學生而得出的,而相比以前的學長學姐們還是有所欠缺的,單我認為這種現象是由現在農村現實決定的,一方面農村與城鎮的收入差距還是巨大的,理財觀更為保守,注重儲蓄;另一方面,農村家庭收入逐漸增加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他們現在擁有更前衛的理財觀及消費觀,他們偶爾也會超前消費,這已不罕見。從調查結果可以推測出,這種現象還會有更大的發展趨勢。

  農村大學生消費狀況所產生的諸多變化,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我認為這些因素中,家庭的實際經濟條件無疑是最主要的方面。收入決定消費,所以想要探究大學生消費狀況變化的深層原因,必須要了解其家庭經濟承受力是怎樣的一個狀況。但是這方面內容不易在問卷中體現,故我選擇了口頭詢問法進行調查。

  農村大學生家庭經濟承受力調查: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條件相比以前都是有明顯改善的,但是各個家庭收入之間的差距確是比以前拉的更大。經口頭詢問得知,有些家庭的.經濟收入基本上接近城鎮平均收入水平,大多數家庭條件比較一般,還有一些是徘徊在貧困邊緣的,主要是家庭的收入來源不一樣。下面我就分析一下,這些具體的差異:

  收入差距大,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加強。

  調查結果顯示,50個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6個學生(占12%)家庭是主要靠務農即糧食收成取得收入;32個學生(占64%)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靠父母外出打工獲得;5個學生(占10%)是靠做小生意獲得收入的;7個學生(占14%)家庭是屬于工薪階層的。他們之中明顯可以看出收入渠道的差異,工薪階層的和完全靠一畝三分地養活的家庭豈能一樣。據我了解,部分家庭中,是靠其他兄弟姐妹外出打工來換取一個大學生念書的,這就是農村經濟狀況的真實寫照,冰火兩重天的對比。這也是解釋消費水平差異的主要依據。

  學生教育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主要方面

  對于大學生來說每年的花銷起碼要在一萬元以上(不包含學費),這個數字對農村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可能是他們半年的收入。所養一個大學生在農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很多農村家庭的學生選擇不讀大學而是選擇更為便宜的中專或者直接出去打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不讀大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家庭帶來部分收入。何況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大幅增加,使得更多家庭在擇學上更為慎重和小心。

  家庭面臨更多壓力,各種負擔層層疊加

  誰都不能否認現代社會壓力的巨大,失業、養老、醫療、房價各種壓力,無所不在,在農村也是這樣。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同學大學即將畢業,但是就業前景并不好,他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壓力疊加型的,他的父親是獨生子,爺爺去世,奶奶一直在病床上躺著,醫療費用全部由他父母承擔,花費很大,他和他的妹妹都在上學,教育支出不用說了,另一方面,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工,母親還只能陪在奶奶身邊,沒有收入,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他父親每年三四萬元和幾畝田地的收成,家庭壓力可想而知,這種現象在農村也是很常見的。雖然在農村,房價問題還沒那么嚴重,但是對于要在城市奮斗的農村學生而言,這簡直要比城市的學生要嚴重多了,因為他們家庭的經濟承受力遠不及城市,他們的路更難走。

  我的看法與感想:

  對于農村學生,政府和學校應給予更多的照顧措施。

  由于教育資源分配的偏差,農村學生的經濟壓力遠大于城市,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們理應得到社會、政府和學校各方面的支持。

  農村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從另一種角度說就是要樹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意識,樹立“求實心理”的消費觀念。增強自身理財觀念的提升,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是我們的追求目標。

  大學生消費觀的樹立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

  消費受到收入的絕對影響,同時其他各種因素也在其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促成了當今消費多樣化趨勢的顯著增強。消費觀的多樣化是社會多樣化在經濟領域的一種顯示,其實它也從一方面反映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在發展、在進步。只要我們用積極的方法來引導這種消費觀,它的發展也會促進社會的進步。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4

  為落實中央關于擴大內需的方針和省委、省政府“兩個加快”的決策精神,掌握全省城鄉居民消費狀況,分析未來消費趨勢,為省委、省政府制定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據,受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聯合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于20xx年1月至3月在全省開展了“四川省居民家庭消費狀況及預期調查”活動。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方法、組織和基本情況

  為全面客觀掌握我省城鄉居民消費現狀,本次調查首先按人口總數和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排序,隨機抽選出樣本預選地區,綜合四川各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和地震災區等情況,確定了成都、南充、達州、綿陽、樂山、瀘州、涼山、內江、廣元、遂寧10個市(州)作為調查樣本地區。然后區分城鄉兩種情況、兩套問卷,采用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蓋洛普”調查法注,對48個縣(市、區),144個城鎮社區和182個鄉(鎮)的5167個居民家庭進行了入戶專訪。為進一步了解消費深層次的問題,我們還圍繞影響消費的社區服務、土地流轉、農民工返鄉等問題和商業、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共召開33場專題座談會,同期還配合開展了旅游臨柜調查和網上調查。

  為確保調查工作的科學性和嚴肅性以及問卷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我們專門設立了以省工商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省消委會與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成員參加的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嚴密的調查方案,充分發揮全省消委組織網絡優勢,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并集中進行培訓和動員,在人力、物資和組織上全力保障。此次調查工作還得到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內江、瀘州、遂寧等消委會還結合當地實際形成了分報告,得到了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近年來,我省城鄉居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消費需求正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但總體上尚未發生根本變化,吃穿住仍然是居民家庭消費支出的主要部分,教育、醫療支出的比例偏大。消費非均衡發展的特征明顯,城鄉消費層次差異較大。從趨勢看,商品消費存在熱點,汽車和通訊消費呈發展態勢,服務、旅游及文化消費空間較大,住房消費需求減弱。消費市場環境總體較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受國際金融危機、地震等因素的影響和收入、社會保障水平的制約,居民消費呈現不敢花、不愿花、不能花、無錢花的“四花”現象。

  二、我省居民家庭消費現狀及預期

  (一)目前居民家庭消費支出仍以滿足基本生活和生產為主

  從調查樣本看,在城鎮居民家庭主要支出項目中,作為第一支出項目首選比例最高的為食品和居家用品,分別為37.0%和13.2%,兩項合計超過50%(見表1)。在前五項支出填寫中,食品、居家用品、房租及水電氣物管、衣著、房貸等基本生活開支占53.18%。

  由此可見,目前我省城鄉居民家庭的消費支出仍是以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消費為主。居民消費非均衡發展的特征十分明顯,城鄉居民消費差異較大。

  (二)城鄉家用電器普及率差異較大,超年限使用情況較突出

  1.城鎮居民家庭電器普及率高,但“超期”現象嚴重。調查顯示,家用電器在城鎮居民家庭中擁有率較高(見表3),但“超期”注現象嚴重(見圖1)。更令人擔憂的是仍有8.7%的家庭還在使用存在安全隱患、國家明令禁止生產和銷售使用的直排式燃氣熱水器。而大多數“超期”家電產品都存在能耗高、不環保、不安全等問題。這表明家電更新換代刻不容緩,新一代的升級換代產品如液晶電視、節能環保冰箱等新產品,社會需求量大,市場廣闊。

  2.農村居民家庭電器種類偏少。農村居民家庭耐用品主要集中于彩電94.3%、電風扇86.8%、手機79.9%、洗衣機70.2%等品種(見表3)。而冰箱、空調、電磁爐、電腦等新型家用電器的普及率相對較低,反映出農村家電品種比較缺乏,這為“家電下鄉”政策的進一步推進留下了很大空間。

  (三)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擁有率較高,汽車消費發展態勢良好

  問卷統計顯示,城鎮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的擁有率達到了85.2%(見表3),說明伴隨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發展,我省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住房的需求狀況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家庭的轎車擁有量為9.4%,農村家庭農用汽車達到5.4%,顯現發展空間。

  (四)近年來,農村消費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但問題仍較突出

  1.日常生活用品購買比較方便,但公共服務尚欠缺。問卷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農村居民認為日常用品購買都比較方便,購買地點首選在鎮上商店和農貿市場,分別占53.6%和21%。調查還顯示,公共交通、自來水、有線電視、文化娛樂等公共服務比較欠缺,超過六成的農民認為水利灌溉設施不足。

  2.商品價格較亂。農村居民對市場價格問題意見較多,有56.9%的農村居民認為農村市場價格較亂。同時,部分農民認為產品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

  (五)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正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

  1.城鎮居民的消費注重整體質量的提高。調查顯示,城鎮居民20xx年把住房、教育培訓和醫療保健作為首要支出項目的比例最大,分別為21.6%、18.5%和15.3%;住宅裝修、大宗家電、旅游休閑等也是城鎮居民比較關注的消費項目(見表4)。反映出城鎮居民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更多的是注重身體健康和自身素質的提高。

  2.農村居民的消費傾向于改善生活條件。除了吃穿等基本生活開支外,農村居民把修建住房或裝修、農業生產資料和教育培訓作為20xx年首要開支項目的比重最大,分別為28.3%、24.6%和15.3%。同時打算購買家用電器和汽車或摩托車的農村居民也較多(見表5)。表明“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對農村居民消費增長有較大的吸引力,農村居民開始關注生活質量的提高。

  (六)城鄉居民熱切期盼解決的民生問題

  問卷調查對象在回答“希望政府采取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中,城鎮居民對“五大”民生問題較為關注,分別是穩定物價、降低醫療收費、完善社保、提高工資和降低教育收費。農村居民關注的是降低農資價格、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建立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等“四大”民生問題。這表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居民風險和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加強,在對未來預期上普遍對政府寄予厚望。

  (七)城鄉居民在工資、家庭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預期上有較大差異

  問卷調查顯示,七成以上的城鎮居民認為工資性收入將“基本持平”或“提高”,表明城鎮居民對工資性收入的預期較好,對克服金融危機影響有信心。但對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預期不太看好,超過25%的城鎮居民認為會下降或大幅度下降,僅有10%的居民認為會略有提高。農村居民對家庭收入的預期比較保守,超過七成認為今年收入不會提高(見圖4)。

  這表明農村居民總體上對收入增長預期沒有城鎮居民樂觀,增加農民收入任務艱巨,國家“三農”政策尚需進一步完善落實。

  (八)近五成居民對今年物價走勢表示擔憂

  問卷調查顯示,認為今年的物價較去年有“較大提高”和“略有提高”的占48.4%,而認為今年物價較去年有“較大降低”和“略有下降”的僅占23.4%。這表明,盡管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通貨緊縮,但仍有近五成的居民預期物價水平會走高,值得物價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

  (九)城鎮居民對發展和完善社區服務抱有很大期盼

  在問卷調查中顯示,城鎮居民希望發展和完善醫療保健、娛樂健身、文化教育培訓、家政服務、托老托幼和家電維修等社區服務消費項目的所占比重較大(見圖5)。

  這表明,目前城鎮居民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家庭勞動社會化等服務型消費需求較大,但供給不足,為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提供了發展空間。

  三、問卷反映影響我省居民家庭消費的因素

  (一)收入不高是影響城鄉居民消費的根本原因

  1.城鄉居民收入偏低。近六成的被訪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2,000元以下,超過五成的農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見圖6),可見我省城鄉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同時有36.5%的城鎮居民認為工資性收入低,22.2%的農村居民認為收入不穩定。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消費水平和能力,制約了消費的增長。

  2.農村居民家庭收入渠道較窄。如圖7所示,雖然有33.7%的農民是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但種地收入的比例仍然高達36.2%,而經商、養殖等收入的比重都偏小。收入渠道的狹窄,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影響了消費能力的提高。

  (二)社會保障水平不高,是制約城鄉居民消費的重要原因

  問卷調查中發現,除了收入因素外,影響我省城鄉居民消費的因素大都集中在醫療、教育、物價、住房、子女就業、養老等幾方面,說明居民對未來生活的保障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擔憂。

  (三)國際金融危機和地震等因素也對居民消費造成一定影響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地震的影響,旅游消費受到的沖擊較大,調查顯示,有36.2%的被訪者取消或推遲了旅游消費,住房裝修、大宗家電、購房、購車等價格高的消費也受到了較大影響(見圖10)。同時調查還顯示,城鎮居民節余款主要流向儲蓄,占到了47.5%,只有15.8%的偏向實業投資,8.7%的選擇保險,則表明在金融危機等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財更偏向于儲蓄。

  四、座談會反映的情況

  結合問卷內容,對影響居民消費的增收、社區服務、農民工返鄉就業等問題和商業、金融、房地產等行業進行了座談,座談中主要反映出如下四個問題。

  (一)傳統消費觀念影響居民消費意愿

  受崇尚節儉的傳統文化影響,居民消費觀念仍較保守,農村尤為明顯。城鄉居民存款買房、為后代教育和養老的意愿較重。農村“送禮隨份子”傳統習俗性消費還有較濃的氛圍。座談中,還有相當部分的城鄉居民反映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沒有更切身的感受,但輿論的渲染增加了他們對未來的'擔憂,一定程度影響了消費。調查中還發現,居民對家電的安全使用年限概念淡薄,受傳統觀念影響,不愿主動更新“超期”家電,影響家電的安全使用。另外對“家電下鄉”商品的質量、價格和服務宣傳不夠,居民想買而不敢下手。

  (二)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致使消費增長缺乏直接動力

  拉動農民消費的根本是增加農民收入。尤其在當前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沿海打工農民工返鄉較多的情況下,解決農民增收主要還應考慮本土就近原則,幫助農民從業掙錢,依托家鄉土地增收。調查中了解到,一些邊遠地區,農民外出務工后土地撂荒情況比較普遍;一些地區農民對如何實現增收缺乏組織,覺得沒有掙錢的活可干,反映出部分農村基層組織在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上發揮作用不夠。

  (三)消費領域和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拓寬和完善

  1.中、低端服務型消費還比較欠缺。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城鎮中、高端服務性消費得到蓬勃發展,但座談反映,城鎮90%以上的中低收入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并未享受到市場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豐富的服務性消費,社區消費大多表現為喝茶、打牌(麻將)、跳操等自發性娛樂健身項目,像養老托老、浴足健身、文化休閑這樣大眾化的保健、家政和娛樂型服務在社區鮮見。據了解,絕大多數城鎮居民沒有享受過浴足服務,多數家庭很難得到所需要的家政服務,有組織的娛樂健身和教育培訓更少得可憐。如成都市四道街社區2萬居民,而持老年證的近3000人,占15%,托老的需求非常大。

  2.我省農村大部分基礎設施薄弱,消費升級缺乏必要條件。與生活相關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不僅抑制了農民對水、電、氣等商品的消費,也嚴重制約了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和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在農村的普及。營山縣農民反映:村上的路況很差,汽車開不進去,國家補助修路的資金是每公里10萬元,而修水泥(柏油)路每公路最低要花費30萬元,因資金缺口路修不好,農產品運不出來,影響了他們增收和消費。他們用的電價每度高達0.78元,問其原因是沒有加入國電網造成的,因電價高影響到家電使用。寧南縣農民反映寬帶網絡收費太高,即便是年費躉交也達960元,農民消費不起。

  3.個人消費信貸滯后。座談會中金融業界反映,目前金融經營理念和機制均滯后,銀行的個人消費信貸業務主要是房地產。而手續煩瑣也制約了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另外商家也反映,由于銀聯公司收取的信用卡刷卡手續費太高,商家不愿開展此業務。

  (四)醫療、教育負擔重,居民預期支出的不確定性影響消費

  座談中反映,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增加居民家庭預期支出。特別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大部分進城務工的農民未被納入社會保險范圍,農民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使其不能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消費。另一方面,座談中還反映,當前,由于農業稅的減免、國家對農業的財政傾斜力度加大,農民收入雖有所增加,但用于教育、建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支出仍然較大,負擔較重。居民風險和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加強,使未來預期支出增加。

  五、幾點建議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1.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抓手,促進農村消費。針對返鄉農民工增多,就業困難,農民收入不穩的情況,建議政府加快制訂農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切實解決農業產業化和農田水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加大投資力度,夯實農業基礎。通過促進農業發展,為農民就近提供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進一步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擴大覆蓋面,把關系民生的蔬菜水果、畜禽養殖、經濟作物等列入保險范圍,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其在帶領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的“領頭”作用。可以考慮選調市、縣(區)機關干部到鎮、村掛職,建立掛職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加強農村基層領導力量。

  2.以轉變金融服務理念為切入點,加大信貸配給,挖掘消費潛力。一是適度放寬個人消費信貸政策,簡化申辦手續,在住房信貸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汽車、電器、家裝、教育、旅游等領域信貸品種,把潛在的消費轉化為即期消費,逐步提高信貸消費的比重。同時降低銀聯刷卡手續費,推廣使用信用卡消費。二是建立和培育小額貸款風險基金,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和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貸款風險擔保。

  (二)加快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改善消費預期

  以解決民生為重點,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投入,加快建設速度。一是盡快推開覆蓋全省農村的新型養老保險制度;二是提高我省醫療保障水平,實現醫療保險全省統籌和異地報銷;三是規范義務教育收費行為,切實降低貧困、低保家庭非義務教育支出;四是加快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加大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五是縮小社會各層次人員社會保障水平差距,降低城鎮個體社保繳費基數和比例,減輕低收入群體的負擔。

  (三)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

  1.以凈化市場環境為宗旨,嚴格規范市場。加強價格管理,加強對商品和服務的社會監督,督促企業主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創造安全放心、公平誠信的消費環境。特別是當前要加大對利用“家電下鄉”推銷偽劣產品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對災后重建物資質量和價格的監管力度。同時新聞媒體要加強輿論對經濟形勢認識的正確引導,堅定消費者的樂觀預期,提振消費信心,引導我省城鄉居民提高消費意識,擯棄傳統落后消費觀念,積極消費。

  2.完善公共基礎配套功能,降低城鄉居民的消費成本。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加快推進農村自來水、電氣化、道路網建設,消除由于電力供應不足、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對家電等電子產品消費的障礙,為以家電為主的電子產品大規模、低成本進入農村居民家庭創造條件。

  (四)積極拓展新的消費熱點,提升消費水平

  1.以家電更新換代為突破口,帶動商品消費升級。一是政府應盡快出臺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國家標準和強制報廢舊家電的法律法規,明確生產企業、銷售商、消費者及政府部門的相關責任和義務。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讓消費者正確認識“超期”家電的危害,正確處理好勤儉持家與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關系,主動對“超期”家電進行升級換代。三是參照“家電下鄉”政策對城鎮居民更新高污染、高耗能的“超期”家電實行財政補貼措施,促進更新換代,讓企業得市場,消費者得實惠,同時推進節能降耗工作。

  2.以擴大社區消費為重要途徑,拓展城鎮大眾化服務消費。通過采取“政策扶持、社會創辦、市場運作”的辦法,有組織、有計劃地推動社區衛生保健、文化教育、娛樂休閑等公眾服務項目的發展,政府對城鎮老齡化問題應著手調研,對孤寡老人應提供公益養老院就住。同時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社區家政、養老、助殘、保健等便民服務項目,普及社區大眾服務性消費,促進社會就業,拉動消費增長。

  3.以打造四川自然錦繡特色旅游為契機,繁榮發展我省旅游消費。應結合災后重建,充分挖掘旅游資源,通過包裝與整合,把四川打造成享譽國內外的自然錦繡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擴大對外宣傳,增強游客到四川旅游的欲望。同時通過發放旅游消費券等方式開展“國民旅游休閑計劃”,嚴格落實休假制度,將帶薪休假、學生假期修學觀光等都納入其中,擴大旅游消費規模。

  4.以農房重建和舊房改造為增長點,拉動農村消費。一方面,加大災區農房重建工作力度。切實做好資金及原材料的籌措、分配、供應工作,推進農房重建。另一方面,積極啟動非災區農村舊房改造。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府在征地、稅費、林木砍伐等方面給予減、緩、免等優惠政策,降低建房成本,鼓勵農民積極改造舊房建新房,拉動農村消費市場。

  5.以特色土特產品展銷為平臺,加大“四川造”產品的外銷力度。建議在省內外有組織的開展四川土特產品展(促)銷會活動,提升四川企業和產品的美譽度,讓“四川造”產品暢銷國內外,以帶動和促進四川產業發展。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案例12-31

消費調查報告01-12

大學消費調查報告04-14

服裝消費調查報告04-09

學生消費調查報告09-30

學生消費調查報告10-23

手機消費調查報告01-12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01-07

大學消費調查報告04-07

居民消費調查報告11-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莒南县| 乌什县| 黑龙江省| 富顺县| 高邑县| 鄂伦春自治旗| 淮南市| 绵阳市| 怀化市| 沐川县| 蓬溪县| 名山县| 锦屏县| 陇西县| 盐津县| 瑞丽市| 荥经县| 原阳县| 林州市| 乐陵市| 绍兴县| 高碑店市| 博客| 怀远县| 蓬安县| 丹巴县| 南漳县| 阿瓦提县| 兴文县| 唐河县| 上犹县| 临夏县| 福贡县| 固始县| 通化市| 贵州省| 班戈县| 隆安县| 青川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