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1
在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培訓班,我非常有幸地讀到了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其內容全面詳實,涉及到班主任工作戰略、戰術以及心態等,如同一本武功秘籍。對于高中班主任而言,雖然萬瑋老師接觸的大部分是以小學到初中生為主的教育對象,但在教育方法上肯是互通的,依然是很好的借鑒。縱觀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可以說,該書所有的“武功”應該是萬瑋老師實踐中反思的結果。因而,該書對教育戰線的一線老師,無論在高中還是小學、初中的老師,其影響是震撼的,應該讓反思豐富我們的成長。
首先,敘述式反思。萬瑋老師將自己的班主任經歷寫成了一個個的`小故事,就好像看武俠小說,刀光劍影中不乏智慧的靈光,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同時留下了無盡的思索。萬老師的兵法,讓我看到了一個年輕教師的豐富知識和經驗,越讀越覺得自己淺薄和孤陋寡聞,慚愧不已。
其次,階段性反思。萬瑋老師反思的素材面多、內容廣,均帶有階段性反思的特點,而且他所述案例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大部分都經歷過。因此,在欣賞萬老師這一招招精美“武功”的同時,我會想起了自己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一些類似的故事,也看到了自己學生的一些影子,如平時學生的活動照片、成長記錄等。但與萬老師不同的是,對所做的這些工作我沒有進行系統地梳理,尤其是缺少案例的積累與深刻的反思。
最后,針對性反思。從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不難看出,其內容非常富有針對性,如有班主任素養篇、天時篇、地利篇、集體篇、個人篇等等,其細節里海涉及到衛生、紀律管理等,都體現出“招術”的針對性,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美國的波斯納說:“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所以我在想: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是有很多好方法值得總結與推廣,何嘗不能寫下來,何嘗不能相互學習呢?我們都應該像萬老師那樣,將經歷經驗反思成文。其實實踐我不缺,所欠缺的就是反思,而案例積累就是反思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實踐、學習、反思,這是教師成長的共同規律。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多些反思,在反思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長起來。
著名漢代教育家董仲舒曾說:“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齊時早晚,任多少,適疾除,造而勿趨,稽而勿苦,省其行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勞而身大成。此之謂圣化。”這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以身作則,還要注意對學生的教育要適時、適量、適度,要從容引導,不急不躁。所有這些品質都需要時間來沉淀的,恰恰這種“沉淀”離不開“反思”,只有反思才會有進步。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2
當時借閱這本《班主任兵法》書的時候也是聽同事說的,說這本書寫得很不錯。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我閱讀中,我邊讀邊感嘆,萬瑋老師怎么這么厲害,真是個神奇的人物。從書中可以了解他是一位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和智慧,具有一定魅力的班主任。否則,他是無法靈活運用這些“兵法”的。由此,也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作為一個教育者,要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修養,要注意深入所教學的班級,才能了解學生的所想,才有辦法、對策去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在《謀攻篇》中,他則提到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老師本意是為了學生好,是從為學生好的.目的出發,但“好心沒好報”,往往收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是因為學生不懂事,還是學生不需要老師的這種愛心呢?非也!“學生抗拒的,不是我們給他的內容,而是我們給它的方式”。萬瑋老師的這句話總結的太精辟了!因為,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方式方法,行兵打仗如此,教育學生也是如此。萬老師在這本書中還提到:“在做學生工作時,光有一顆愛心是不夠的,還得有方法。愛心是基礎,也是我們要給學生的內容,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方式方法,再好的愛心也沒有效果”。強調,一個好的老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工作的謀略和方法。
萬瑋老師還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能以霸氣壓人。因為學生是弱小的,教師若以霸氣壓人,總是能壓住的,雖然暫時也能迫人服順,但終究要埋下反叛的種子,時機一到,舊病又會復發,并且不會減輕,只會更加厲害。因此,這其實是最下等的工作方法。反思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的犯罪的青少年,有不少正是我們平時認為的“好孩子”、“乖孩子”,此話不可不察也。由此,也使我深刻體會到:在育人工作中,使學生成人比成材更為重要。
關于師生關系方面,萬瑋老師提出要虛虛實實,不能讓學生把你摸透。教師要“致人而不致于人”。因為老師和學生是天生的兩個對立的群體。老師永遠成不了學生,學生也永遠成不了老師。因此,萬瑋老師提出在師生關系中,教師“應當處于主動地位,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引導學生,這樣的工作才可能是有效的。”并且,教師要修練內功,要有修養,有城府,有內涵。在必要的時候要善于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要善于“以實擊虛”,善于做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自己在學生當中的形象,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還要善于分析學生心理,分析學生的動機,分析學生所懼怕的,所不懼怕的。能夠從一些表面現象挖掘出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3
趙靜茹同學是我班唯一一個寄宿女生,兩周了,還是對寄宿生活不太適應,老是找原因回家,比如,今天下午體育課后,小茹有點肚子疼,就去醫務室看醫生,回來后跟我說,還是疼,醫生老師說給家里打電話,我知道她這是在找理由回家,我就給她揉了揉,同位可欣給她端來了熱水,還是疼,我就開始開導“你看我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今天為什么還要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再多跑一趟呢,爸爸媽媽在家都很忙的,我們應該體諒父母啊”
“老師,我老姑就在學校對面,去那里也行”我算是聽出來了,小如就是想回家,看來再順著這個思路談下去不會有結果的,換個思路:“小茹,你知道的,寄宿部有規定寄宿生必須一待一周,但是鑒于你剛來,你爸爸又專門找我,我準備跟主任申請你周三回家一次,但是你今天的表現讓老師對你的申請有所懷疑,如果今天我讓你回去了,下一次你就會要求每天都回家,那樣是直接不可能的,并且你這樣做肯定讓家人更加擔心,你說呢?”就這樣,小茹答應今天不回家,但表情還是讓我很不放心。看來我需要想個對策,難道是班級給她的'安全感還不夠,如果每周我帶她回家一次是否會更好呢?有時間跟她好好聊聊。
第二天早上六點醒來,以往都會再睡一會兒的,近來卻被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所吸引,打開書看了三篇,其中《扶弱成強》一篇讓我從中找到了小茹想家的對策,于是利用今天批閱日記的機會,在她的日記本上借鑒平和老師的內容,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小茹,昨天晚上你沒回家,說明你已經有了很大進步,老師們都很看好你,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當然,在前進的過程中可能暫時還會有一些困難,也會有一些痛苦,可是,這些終將會過去的。曾經有人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蘋果,每一個蘋果上帝都會咬一口,如果你感覺痛了,那是上帝在咬你,如果你痛的厲害,你應該感到高興,那是上帝對你特別偏愛的緣故啊!”,下午下發日記后,小茹看完這個故事,跟我說,“老師,其實我昨天就開始不想家了,你的故事白寫了,”其實我知道,這是個非常要強的女孩,她這樣說是讓我放心她,我說“不想家了好啊,看來你真的懂這個故事了,老師為你高興,加油!”就這樣,小茹高高興興地打掃完衛生回家了。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05-06
班主任兵法 讀書筆記09-18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06-16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09-07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精選6篇)08-14
《班主任兵法》的讀書筆記(通用12篇)01-06
《班主任兵法》讀書筆記(通用12篇)01-06
《孫子兵法》讀書筆記07-12
孫子兵法的讀書筆記06-09
《孫子兵法》讀書筆記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