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岔口聯校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范
岔口聯校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范 (中國大學網 unjs.com) 岔口聯校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范 為進一步規范全鄉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穩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結合縣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根據岔口聯校實際,特作如下規定: 一、校長及其工作規范 第一條:學校校長是教學管理系統的核心。各校要建立在校長領導下所組成的教學管理系統,全面計劃、決策、統籌、組織、指揮、調控、管理、檢查學校、教學點的教學工作。 第二條:中心校長在教學管理中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聯校要進一步合理規劃中心校,制定和完善中心校長職責和對中心校的考核評價制度。中心校長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加強對所轄各學校和教學點的管理、指導、示范、引領。 第三條:學校校長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負有全權責任。要建立健全由校長全面負責,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教學管理體制。 第四條:小學校長必須代課,一軌制以下(包括一軌制)的小學校長必須代語文、數學或英語。要建立領導聽課評課制度,專職中心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0節,兼職中心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小校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 第五條:各校校長要確立科學的辦學理念,要有符合實際的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學校要結合實際提出明確的校風、教風、學風要求,要在環境建設、文化建設、教師教學、學生發展等方面凸顯特色。 第六條:每學期開學前一周,學校應根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教學計劃、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教學工作計劃的主要內容是: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重點、主要活動、具體措施、工作日程安排等。為保證計劃落實,可制定月執行計劃、周安排等相應的具體實施措施。 第七條:各校校長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定期組織召開教學工作會、教學研討會、教師、家長、學生座談會等,加強教學工作的計劃、監控、調整和總結,加強對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鞏固、教學評價和教學研究等工作的檢查、評議。要建立質量監控機制,及時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水平發展狀況。 第八條:各校校長要深入挖掘內部潛力,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合理配備任課教師。要以中心校為單位,統籌協調各小學及教學點的教師配備。要有效采用“走教”的形式進行英、音、體、美等學科教學。各學校、各年級、各學科任課教師的組合要優化并盡可能相對穩定。同時,要使任課教師明確各項責任目標和質量目標,以加強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 第九條:中心校要加大校本研修力度,完善校本研修機制,激活研修群體的主體意識,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圍。積極開展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人反思等多種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動。中心校每半月一次、學校每周一次的研修活動。每次活動要有計劃、有內容、有記載。 第十條:各校校長和教師都要通過校長講座、自我進修、繼續教育、課題研究、校本研修等多種形式加強政治學習和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并做好學習筆記。學校校長、教師每學期學習筆記不少于10000字。要重視教師培訓工作,要重視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以及新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 二、教師及其工作規范 第十一條:各任課教師應在明確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認真鉆研學科課程標準、熟悉了解學生特點、掌握教材內容體系的基礎上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學科教學計劃主要內容見附表。 第十二條:教師備課要嚴格執行在縣教育局《關于小學教師備課改革的若干意見(試行)》指導下的本聯校(學校)小學教師備課改革具體細則。堅持提前一日備課制,堅持不備課不上課的原則。要掌握課標、鉆研教材、熟悉學生、研究教法、研究學法。目標、重點、難點、作業、板書等做到全局在胸,心中有數。要堅持以周撰寫教學周反思。 第十三條:嚴格遵守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教師個人不得隨意缺課、擅自停課、私自調課或代他人上課。 第十四條:課堂上教師要衣著整潔,儀表端莊,舉止文明,態度和藹。非特殊情況不得坐著講課。不得遲到、提前下課或延遲下課,杜絕隨意離開課堂,上課前不準飲酒,上課時不準吸煙,不準開啟通訊工具,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準在課中讓學生走出教室為教師送取教學用品或代辦其他事情。要尊重學生人格,嚴禁將學生哄出課堂或責令停課檢查,嚴禁挖苦、諷刺、歧視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第十五條: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藝術,語言簡明、準確、生動,富有激勵性、啟發性和感染力。板書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工整規范。教態莊重大方,親切自然。富有教學機智,處理突發事件冷靜及時,方法得當。教學目標明確具體,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要遵循學生認知和思維規律,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努力創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和寬松、和諧、開放、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為每個學生開發潛能、發展特長、張揚個性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 第十六條: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圍繞技能訓練、能力培養等方面設計富有針對性的作業。作業布置要有彈性,以適應不同發展程度的學生。要做到口頭作業與書面作業相結合,規定作業與自選作業相結合,書本作業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體現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發展性。作業要求書寫清楚、卷面整潔、格式規范。要注意培養學生先讀書,后作業;先弄清題意,后做習題;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的良好習慣。 第十七條:課外作業要適量,難易要適度。小學低年級每天不留課外書面作業,中年級課外書面作業日總量不超過40分鐘,高年級課外書面作業日總量不超過1小時。不布置或少布置機械重復和大量抄寫的作業,更不能把做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杜絕布置午間作業。 第十八條:作業批改要及時,批閱符號要規范、統一,要注明批改日期。盡可能讓學生能及時獲得作業的反饋信息。對作業中反映出的教與學兩方面的問題要加以記載、歸納,進行講評,作為調節教學進程、調整教學行為、改進教法學法的依據。教師批改作業要與學生自評、互評、訂正有機結合起來,對不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要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查漏補缺工作,使之能適應教學進度,與大多數學生一起進步。 第十九條:學習輔導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指導。既要有課內輔導,又要有課外輔導;既要有集體輔導,又要有個別輔導。學習輔導要與家庭教育相配合,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相結合,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互助。學習輔導要側重于學習信心不足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要給他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些讀書、思考、答問、演練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不斷體驗學習的成功感,不斷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對學有余力或具有某種特長的學生應加強指導和培養,為他們提供超前學習或發揮特長的條件,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促進他們脫穎而出。嚴禁利用課外輔導加重學生負擔,嚴禁有償輔導。 第二十條:教師要主動參加各級教研活動,積極撰寫教學經驗總結和科研論文,縣級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每學年要有一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市級以上獎勵。 第二十一條:中心學校要建立一種旨在促進教師主動發展的教師評價體系,按照主體性、民主性、發展性的原則,注重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結合,終結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要建立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方式,從教書和育人兩個方面對教師工作進行全面的評價。 三、學生學業評價 第二十二條:要科學管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每學期、學年結束時,要通過書面考試、觀察、訪談、問卷、課堂即時評價、特長展示、作業批閱、實踐操作、社會調查、成長記錄等形式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方法多樣化、評價過程動態化,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個性、發揮潛能,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各校要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學生成長記錄袋主要內容有自我介紹、作業成果、考試成績、特長記錄、榮譽記載、師長寄語、父母留言、同學評價等。 第二十三條:考試是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手段,凡教學計劃開設的課程都要進行考試或考查,學校除組織好每學期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外,還要組織好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質量檢測。考試內容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考試形式可采用筆試、口試、實踐操作等多種方式。學生期末學業成績報告采用等級加評語制。 第二十四條:組織考試要切實做到規章制度嚴密,組織措施嚴格,考風考紀嚴明,紀律作風嚴肅。考試的命題、監考、閱卷、登分、統計、分析等工作要嚴格操作,嚴禁舞弊作假,確保考試過程和考試結果的客觀、公正、規范、有效。要嚴格控制考試次數。要改變以單一的分數指標作為評價學生學業成績和教師教學工作的唯一標準。學校和教師不得以分數形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按考試分數公開排隊。嚴禁向學生收取考試費用。 四、課程開發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課程門類及授課時數不得隨意增減,特別要注意開足、開齊考查科目。臨近期末組織復習期間,嚴禁考試科目擠占考查科目課時。 第二十六條:學校要根據現有師資力量和課程資源,結合地方實際、學校發展方向和學生發展需求,開發有學校個性特色的校本課程,積極推進特色化小學建設。要根據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執行地方課程。要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資源、社區資源、網絡資源、家庭資源、信息化課程資源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各種教育【岔口聯校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范】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4-24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4-24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規章制度11-22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8-31
(合集)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7-23
教學常規管理匯報材料08-12
小學常規教學的管理制度(精選15篇)12-11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4-22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4-22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