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淮路社區2010年度社區教育工作計劃
清淮路社區2010年社區教育工作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市、區的工作要求,社區教育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居民為宗旨,以自我教育為先導,以提高轄區居民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為重點,深化社區教育改革,提高社區教育功能,探索社區教育內涵發展,構建服務型社區教育體系。 一、工作目標 鞏固現有社區教育成果,著重在創新上下功夫,形成具有特色較為成熟的社區教育工作模式,形成2—3個社區教育特色項目,以點帶面,爭取做到社區居民年教育培訓率達到50%,為爭創學習型示范社區打下良好基礎。 二、工作重點 (一)因地制宜、營造創新載體,充分拓展社區教育的內涵。 1.實施青少年“素質拓展”計劃。主要是針對0—6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各層面都要加強與轄區內學校的溝通和互動,充分利用節假日、暑寒假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舉辦詩朗誦,故事會,奇思妙想討論會,學習興趣小組培訓會,讀書征文,知識競賽和組織各種問題活動,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社會認知度和實踐能力。 2.實施在職人員“崗位能力提升”計劃,主要包括社區工作者上崗資格培訓,加強橫向聯系,大力發展成人教育、社區教育,配合區里對在職人員采取學歷教育,崗位培訓,知識更新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將依托區社區學院,舉辦社區工作者、小學生母親素養培訓班。在這塊方面,社區將不斷宣傳,推薦社區居民參與,同時邀請老師來街道、社區上課。 3.重視居民培訓。主要包括進城務工人員技能培訓,失業人員的轉崗和再就業培訓。根據市、區有關要求,積極與有關單位,有關部門合作,有組織、有計劃地對進城務工新市民、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崗位知識及技能資格證書培訓,為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創造條件。 4.實施居民“自我教育”計劃。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教育,優化教育環境的管理體制,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和社區民間組織,根據居民的現實需要,積極培育和鼓勵發展公益性、服務性、社區民間組織,特別是學習型社團組織。充分發揮社區民間組織的社區教育活動,實現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二)整合資源、搭建共建平臺,形成全社會推進社區教育的良好氛圍。 1.充分發揮二級社區學校作用。加強二級社區學校的軟硬件建設上的研究和指導,從功能定位,管理制度,運作機制,師資來源,保障措施,服務效益等方面入手,在規范化、現代化上做文章,初步形成既能滿足市民需求又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學習中心。 2.充分發揮社會培訓機構的作用。鼓勵和扶持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支持有條件的培訓機構做大、做實。充分發揮民辦培訓機構和社區作用,鼓勵民辦培訓機構向市社區居民提供優惠服務,使社會培訓機構的教育資源成為社區教育培訓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 3.推進教育文化體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工作。深化學校教育資源開放工作,在這方面我們要做工作就是如何引導社區、居民規范日常生活管理,使用好、保護好學校的資源,提高使用的實際收獲效率,為共同推進社區與學校共建而摸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4.加大社區教育宣傳力度。要建立各種社區教育信息交流渠道,充分利用網絡工具、新聞媒體,加強社區教育成果宣傳,總結和推廣社區教育宣傳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及時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同時可以借鑒學習兄弟社區的新思路與成功做法。 (四)加強統籌、加大經費投入,確保社區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 1.建立高效有序,務實精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社區教育工作協調機制,做到運轉正常,政令暢通。進一步明確社區及轄區單位社區教育職責,不斷充實街道社區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切實加強對社區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 2.加強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堅持社區教育專干的例會制度。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論壇、實地考察,不斷提高社區教育隊伍工作能力和水平。 3.確保社區教育專項經費的投入。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繼續加大社區教育專項經費投入,并在去年基礎上有所遞增。【清淮路社區度社區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社區健康教育度計劃08-24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07-19
社區教育的工作計劃(精選21篇)04-25
社區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4-28
社區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8-23
社區健康教育工作計劃12-24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5篇11-29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五篇12-17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15篇07-18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3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