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2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特點是: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好,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或者說根本就聽不懂上課內容,缺乏學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要因地制宜,老師對他們個別輔導,課堂上安排一些簡單的問題專供他們回答,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及時表揚,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使后進趕先進,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觀察物體、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及統計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通分和約分。
2.掌握因數與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援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聯系,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2、不斷學習業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教具、電子白板等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從實物中認識并掌握數學概念知識。
3、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4、制作必要的數學教具,為有效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而準備。
5、認真寫好每節課后的反思。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在一年級這一年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基本能夠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書寫不是很規范,回答問題聲音不是很洪亮,有不明白的問題不愿意問,今后要加強個別輔導.
二、教學要求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學生喜歡且自己能夠看懂的連環畫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引導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刻度尺量線段的長度和劃定長的線段。從生活實際出發,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體會乘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學生在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通過觀察、聯想、推理在探索與交流中編出6-9的乘法口訣。結合生活實際引出乘、除法計算的兩步式題,學生正確掌握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熟練計算兩步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義,會讀、會寫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個部分名稱,體會乘除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正確的口算,并在計算中,體會編制口訣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初步的空間概念說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意識。學生通過觀察實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評議平移、旋轉現象,直觀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初步滲透“運動”、“聯系”的辯證觀點。通過創生情境,學生明確統計的必要性,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來。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初步學會有意識的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統計知識的學習,進一步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出來。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筋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有調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及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能清楚的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運用有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口訣,會利用口訣求積,求商,能較迅速的用表內乘、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乘、除法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組織多樣有效的學習活動,恰當的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線段知識。學生通過觀察實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直觀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習中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能正確解答用乘法和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試商及理解有關除法實際問題的思路。會畫給定長度的線段的長,并發展學生的思維。通過統計知識的學習,進一步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出來。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
四、學期教學工作目標
1、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地計算能力及習慣,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正確率。抓好尖子生。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2-16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2-16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1-16
小學數學教師的個人工作計劃11-06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2-21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06-15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發展工作計劃09-20
【熱門】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03-13
【推薦】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03-14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精】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