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1
為了加強醫院藥事管理工作,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保障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全面提高醫療質量,依據《藥品管理法》、《執業醫師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xx醫院藥事管理和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負責全院合理用藥監督管理工作,xx醫院合理用藥專家督導組負責全院合理用藥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
二、各臨床科室主任為科室合理用藥第一負責人,具體負責對本科合理用藥、大處方進行督導管理,及時糾正本科室臨床用藥中存在的問題。
三、醫師在臨床診療過程中要按照藥品說明書所列的適應癥、藥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制定合理用藥方案,超出藥品使用說明書范圍使用藥物,必須在病歷上作出分析記錄,執行用藥方案時要密切觀察療效,注意不良反應,根據必要的指標和檢驗數據及時修訂和完善原定的用藥方案。門診用藥不得超出藥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范圍。
醫師不得隨意擴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適應癥,因醫療創新確需擴展藥品使用規定的,應報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審批并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使用中藥(含中藥飲片、中成藥)時,要根據中醫辯證施治的原則,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選藥。
四、醫師在使用有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時應告知患者,并嚴格掌握適應癥、劑量和療程,避免濫用。使用肝、腎毒性藥品前應先進行肝、腎功能的檢查,使用中應定時監測肝、腎功能的變化情況,并根據其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用藥。
使用貴重藥品、自費藥品和有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必須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發用藥糾紛的,其經濟賠償由責任醫師承擔。
五、中、西藥劑科應根據臨床用藥需要對藥品進行拆零調配,并加強管理,杜絕藥品質量事故的發生。
中、西藥劑科必須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對處方用藥進行適宜性和合理性審核,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告知開具處方的醫師,情況嚴重的應拒絕調配并向醫院合理用藥專家督導組報告。
六、嚴格控制門診大處方
門診處方注射劑為1日用量,口服及外用制劑為3~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一日用量;慢性病口服制劑處方用量可延長到15~30日用量,但醫師應當注明理由。除搶救病人和搶救藥品外,門診處方每張處方金額不得超過150元;如超過必須經過科主任審批,并在病程記錄中有使用目的的記錄。違反上述規定的處方,藥師應當告知處方醫師,請其重新開具處方。如果醫師拒絕重新開具處方,藥師有權拒發,并向病人說明情況。
七、實行處方點評和病歷點評制度
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和《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標》,每月由醫院合理用藥專家督導組抽查處方和病歷,對不合格處方、不合格病歷進行匯總分析,尤其對不合理用藥進行每月點評和院內公示。合理用藥指標如下:
(一)處方指標
1.每次就診人均用藥品種數
2.每次就診人均藥費
3.就診使用抗菌藥物的百分率
4.就診使用注射藥物的百分率
5.基本藥物占處方用藥的百分率
(二)抗菌藥物用藥指標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品種數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費用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百分率
4.抗菌藥物使用強度
5.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的百分率
6.抗菌藥物特殊品種使用量占抗菌藥物使用量的百分率
7.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百分率
(三)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指標
1.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百分率
2.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人均用藥天數
3.接受清潔手術者,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4.重點外科手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具體指標由醫院合理用藥專家督導組另行制定。
八、嚴格控制藥品收入占業務總收入的比例
醫院每年根據藥品和診療價格的調整情況確定各臨床科室藥品與診療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藥品收入比例,從而確保抗菌藥物等藥品使用趨于合理。
繼續執行《關于控制藥品占醫療業務收入比例的暫行規定》,各科室要把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簡稱藥占比,下同)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全院控制藥占比低于42%。
各科室藥占比由財務科統計。藥占比超額部分按金額的20%從處方醫生的效益工資中扣除。
九、實行藥品超常預警與動態監測制度
每月對醫院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藥物品種,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使用強度、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進行公示,對監測到的不合理用藥積極進行干預。
每月對藥品使用量前50名的醫生中藥占比超標的前10位醫生在院內公示。對第二次進入前10位的醫生進行誡勉談話,三次進入前10位的醫生暫停處方權一月。
十、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監控工作
臨床用藥中一旦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必須報告藥劑科臨床藥學室并按規定填寫“藥物不良反應監測表”,發現漏報或隱瞞不報者,扣當事醫生一次50元。
十一、本制度自20xx年8月起執行。
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2
抗感染藥物的臨床應用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嚴格掌握抗感染藥物使用的適應癥、禁忌癥,密切觀察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二、嚴格掌握抗感染藥物聯合應用和預防應用的指征。
三、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注意劑量、療程和合理的.給藥方法,間隔時間途徑。
四、密切觀察病人有無菌群失調,及時調整抗感染藥物的應用。
五、注意藥物經濟學,降低病人抗感染藥物費用支出。
六、已明確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藥物。
七、對發熱原因不明、且無可疑細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藥物。對病情嚴重和細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選用抗感染藥物。
八、正確掌握圍手術期預防應用抗感染藥物適應癥和療程。
九、嚴格控制抗感染藥物的皮膚、粘膜局部用藥。
十、強調綜合治療,提高機體免疫力,不過分依賴抗感染藥。
【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安全用藥管理制度(通用11篇)01-24
安全用藥管理制度(通用15篇)08-19
板藍根的用藥安全04-29
醫院臨床合理用藥的相關管理制度[頁2]05-01
醫院合理用藥管理細則06-26
安全用藥大班安全教案04-02
狗狗安全用藥 -資料09-30
《安全用藥》教學設計09-06
兒童用藥的安全指南07-27
家庭用藥安全口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