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管理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影像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影像管理制度1
一、x射線機管理制度
1、每日上班后應先開機、開空調。檢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預熱,不許在未預熱狀態下檢查病人。機器出現故障時,應記錄在案,維修情況也應記錄。
2、進行x線攝影檢查前,應仔細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住院號和攝片部位,檢查號碼是否準確,嚴防錯號、重號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金屬、膏藥等物品。對檢查有不明之處及時請示本科醫師或上級技師,或與臨床取得聯系。
3、攝影操作時注意周圍有無障礙物及諸附件有無固定。危重病人或懷疑脊椎骨折病人應有臨床醫生陪同,協助移動病人和擺位,以免因攝影操作而加重病情,發生意外。
4、非本機操作人員未經許可嚴禁操作使用,仔細察聽機器聲響及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5、保持機房內整潔,下班前要及時關機、關燈和空調,并在機器復位后進行清潔衛生工作。
6、每臺設備建立檔案,并確定具體責任人,張貼于設備醒目位置。設備實行專人專管,保持完好并監督使用。
二、ct機管理制度
1、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機房,工作期間不得在機房內喧嘩,保持工作環境安靜。
2、機房內嚴禁吸煙,嚴禁吃零食,保持機房整潔。
3、工作人員不得擅自使用機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
4、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應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5、維持機房溫度和濕度恒定,保證機器處于正常工作環境。
6、工作人員應愛護公物,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屬設備應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亂放。
7、工作人員應在每日工作結束前,對高壓注射器進行清理。
8、技師、醫生、護理人員的工作應遵守操作規程。
9、應定期對機器做清潔、ct值校正等日常維護工作,并做好記錄。所有病人資料應及時保存并刻錄光盤,防止丟失。
10、非本機操作人員未經許可嚴禁操作使用,仔細察聽機器聲響及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11、每臺設備建立檔案,并確定具體責任人,張貼于設備醒目位置。設備實行專人專管,保持完好并監督使用。
影像管理制度2
放射報告審核制度
一、放射診斷人員必須是經過正規大、中專院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且經過正規培訓可方從事放射診斷工作。
二、放射診斷人員必須通過職業醫師或職業助理醫師考試,取得《職業醫師或職業助理醫師資格》,并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職稱,方可書寫診斷報告單。
三、按《職業醫師法》中規定,必須取得職業醫師資格才能獨立從事診斷工作,職業助理醫師必須在職業醫師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所發診斷報告必須經職業醫師審核并簽字,才生效。
四、放射報告實行審核制度,所有診斷報告須審核后方可出具,即診斷報告雙簽制度,由兩人簽字審核后交患者或臨床。
五、實行疑難病例討論制,如遇疑難病例須經全科討論后方可出具報告。對特別重大或可能造成醫療糾紛的放射診斷報告,需報告科室負責人,經審核或同意后方可出具。
六、對危急重病人的急診報告,由當班醫生可確定診斷的'情況下半小時內出具臨時報告(上加急診報告字樣),后經科主任審核或科室討論后確定或修改。如有修改,將修改結果意見及時送達并告知臨床。如當班醫生無法確定診斷,須及時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匯報。
膠片及報告管理制度
一、x線及ct檢查常規普通檢查,須在檢查后兩小時內出報告,特殊檢查須在24小時內出具,急診檢查應在半小時內出結果。
二、所有檢查實行登記制度,并對報告和膠片實行簽字領取制度。門診檢查報告及膠片原則上須由患者本人或家屬簽字后方可領取(申請醫生如需幫患者領取,也可在簽字后領取)。住院患者檢查報告及膠片一律由影像科送達該病區護士站并簽字確認(每天下午四點以前將當天檢查送至病區,如當天下午四點以后的檢查,需次日八點送至病區)。
三、住院患者檢查報告及膠片原則上由當天拍片(兼登記)的技師負責送至各病區護士站并簽字確認。
內窺鏡室診療管理制度
1、內窺鏡室必須制定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檢查醫師應熟悉內窺鏡的操作方法,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必須簽署特殊檢查知情同意書。
2、檢查前要認真查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影像診斷及臨床要求等,防止誤差和遺漏特殊檢查要求及必需的附加檢查。
3、檢查過程中,操作醫師應手法輕柔、技術熟練,盡量減輕病人的痛苦,認真仔細地對檢查部位進行全面觀察,做到準確、迅速、安全,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4、檢查時所取標本應標明病人床號、姓名后與送檢單一同送檢驗科。
5、需做內窺鏡治療時,必須簽訂特殊治療知情同意書。嚴格掌握內窺鏡治療適應癥。
6、制定報告單審批簽發制度,由上極醫師負責對報告單進行審查和必要修改,合格后方可簽發,如診斷不清可請會診。
7、開展質控工作,將檢查結果與影像、病理、手術結果、治療效果進行綜合分析,以提高診斷符合率。
8、應備用急救設備,并經常檢查急救設備狀況和急救藥品有效期。
9、嚴格執行內窺鏡消毒隔離制度,按規定嚴格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b超檢診管理制度
1、檢查前應認真查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臨床診斷及臨床要求,并核對收費單據。
2、檢查中應嚴格執行b超儀操作規程,認真操作,手法嫻熟,仔細觀察,全面記錄檢查結果,及時發出報告單。
3、對疑難、罕見的病例應集體討論會診后方能出具診斷報告,以免誤診。對陽性病例應保留圖像資料存檔。
4、經常、主動與臨床、病理及其它影像科室聯系,建立隨訪登記本,檢驗b超報告結果,提高超聲診斷水平。
5、檢查完畢后,工作人員應洗手。對有傳染性疾病的病人檢查后,應更換床單,用消毒液擦洗消毒探頭,嚴防院內感染。
6、工作人員應熟悉b超儀的性能,愛護儀器設備。尤其對探頭的保護,防止摔、碰、高熱、強酸、強堿等。使用后放置安全可靠位置。
心電圖檢診管理制度
1、各種檢查設備要保持正常運行,符合靈敏度標準。
2、熟悉各種設備操作方法,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檢查。檢查前要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臨床診斷。
3、描記的各項數據要準確無誤。疑難少見病例要請示上級醫師,堅持請示匯報制度。
4、檢查報告單記錄要求字跡清楚,項目齊全,診斷準確,主次有序。
5、應有具備執業資格并已注冊的醫師簽發報告單。
6、建立健全心電圖報告結果登記制度,各項資料記錄齊全。
影像管理制度3
1、全科室人員必須把醫療護理質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強化質量意識,自覺接受醫療質量管理小組的檢查監督。
2、認真落實和嚴格執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3、成立由科主任領導的,包括診斷和投照技術組及導管組人員組成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負責科室診斷和投照技術質量管理工作。
4、堅持實行每日早間集體讀片制度和疑難病例討論制度;規范診斷報告的書寫。
5、堅持實行技術讀片制度,由醫療質量管理小組人員對照片質量進行講評。
6、加強質量管理力度,嚴肅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
7、明確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嚴格“三基”培訓,定期進行考核。
8、加強影像資料的管理,實行入庫前再次檢查核對和借片制度。
【影像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影像設備管理制度(通用5篇)04-29
放射影像設備管理制度(通用18篇)09-27
影像閱讀心得01-02
影像實習總結01-31
影像醫師述職報告11-20
影像專業個人總結09-05
影像醫生述職報告范文09-16
醫學影像實習報告06-13
什么是影像穩定器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