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培訓管理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培訓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1
一、計劃的制定
學期初,教師要及時制定規范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計劃制訂要作到:據標準(新課程標準)、依教材、切實際(符合時間排合理)求實效。
1、教學工作計劃的基本內容:
①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②、教材分析
③、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及工作重點
④教學進度計劃安排。
2、計劃在本學期開學第一周內完成并上交教務處審閱通過,符合要求準予實施,不符合要求者,重新制定。
二、備課
1、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堅決杜絕不備課就上堂講課,新聘、調入教師必須按教材體系備好詳案:要有較詳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等,有一定教學經驗和教學任務重的老師可以備略案。
2、備課內容必須與上課內容符合(以學生班務日志記錄為準),否則視為無效。
3、電子備課,每節備課應有:要有較詳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等、
三、上課
1、教師在上課鈴前1分鐘應到達教室門口,巡視學生上課準備情況;上課鈴響,進入教室,師生問好后開始上課。
2、上課要有計劃,要實踐教案。教學過程要運用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3、上機、實驗實作課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4、體育課、音樂課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每堂教學時間不得少于20分鐘,嚴禁整堂課學生自由活動安排。
5、自習課教師可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得離開教室,不得在走廊外聊天等。
6、教師要服裝整潔,儀態端莊,精神飽滿,不帶個人情緒,上課禁止打接電話和抽煙等。
四、作業布置與批改
作業布置應目的明確,緊扣教學目標,難易適度。作業批改中杜絕大“√”大“×”現象,作業本上應可批注。
(一)初中
1、語、數、外、理、化書面作業檢查要求:
⑴作業全批全改,每期批閱次數語、數、外不少于60次;物理、化學不少于50次;政治、歷史不少于40次;地理、生物、音樂、美術按實際課時記數。
⑵期末復習階段的作業可以試卷講評為主,試卷講評不做為作業處理,但如已批改可做為三次作業處理。
2、認真批改作業,每次作業應詳批詳改,無學生批改現象,無劃大勾現象,嚴禁弄虛作假,一次批改多個日期
3、作業檢查每月一次,年級組長負責組織檢查,教導處抽查,教師應在檢查前將收交的學生作業發還。作業檢查以查學生登記收交記錄和作業本為主。
(二)高中
數學作業布置及批改量應達課時總量的2/3以上,語文、外語、專業高考科目的作業布置及批改量應達課時量的1/2以上,非專業高考科目的作業布置及批改量應達課時量的1/3,政治、禮儀、健康每期布置及批改2個大作業,非計算機專業每月一篇電子作業,語文教師每月應布置及批改兩次作文。
五、考試、閱卷
1、各任課教師應嚴格按照教務處、年級組通知的具體時間提前準備試卷。
2、按時組織考試、認真閱卷,按時上交成績冊(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交教務處保存)。
3、畢業班月考3天后,必須將成績交到班主任處。
4、每次考試結束各年級組長組織該年級教師開好總結會。
5、對試卷準備不充分,師生反響強烈的和不按時上交成績冊的教師,不予發放該次監考、閱卷津貼。
6、對不盡職盡責而造成重大失誤、嚴重影響考試正常秩序的,上報行政嚴肅處理。
六、常規檢查
1、早晚自習由值周領導巡查,正課教務處巡查。
2、備課、作業分每月定期檢查和每周不定期隨機抽查。定期由教務處負責,不定期由行政會成員檢查。
3、每次檢查和巡查結果在下周周前會上公示。
七、處理意見
1、不按時上交計劃、總結的扣當期教學績效50元。
2、備課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視為無效備課;備課節數不足的每差一節扣教學績效5元。
3、作業批改量沒達到規定標準的,每差一次扣教學績效5元。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2
(一)評比制度:
1、學校每天檢查值勤隊員的.上崗及工作情況。
2、值勤人員每天檢查各班的行為規范。
3、衛生委員每天檢查各班的衛生和眼保健操情況。
4、體育室檢查各班的廣播操情況。
5、檢查結果及時公布。實行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評比,每學期一總評。
6、行為規范總評分數作為學期文明班、行為規范先進集體評比的依據之一。
(二)評比內容
一、衛生10分
1、教室
(1)門窗灰塵多,每扇扣0、1分。
(2)教室、走廊地面有紙屑、果殼、雜物等,每處扣0、1分。
(3)課桌排列不整齊,每組扣0、1分。
(4)黑板面、槽不干凈,扣0、1分。
(5)放學門窗、電燈、電風扇不關,扣0、1分。
(6)清掃工具未放在指定地點,字紙簍未及時清理,每項各扣0、1分。
(7)教室不整潔,學習用品亂放,在課桌上亂寫亂畫,每項扣0、1分。
2、包干區
(1)地面有紙屑、果殼、雜物等,每處扣0、1分。
(2)墻壁有積塵,扣0、1分。
二、行為規范10分
1、準時到校,遲到每人每次扣0、分。
2、進校沒有佩戴紅綠領巾、校徽、周一沒穿校服,每人次每項扣0、1分。
3、早讀、午休有組織、有秩序,有違紀現象,每人每次扣0、1分。
4、吃點心、午餐時教室保持安靜、整潔,有違紀現象,每人每次扣0、1分。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3
備課制度
備課是落實“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根據課堂效率,實現由“教會”、“學會”到會學的轉化,在向40分鐘要質量的前提和基礎下,“預則立,不預則廢”。
備課的程序:依據《課程標準》個人初步備課,集體備課,然后個人具體進行個性化補充完成教學案。
備課的內容與要求。認真鉆研《課程標準》,了解學科特點,把握教材內容、目標、要求、重難點。做到“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一、備教材
(一)依據“課標”的要求,認真鉆研教材。
1、通讀所任學科的各冊教材,建立并逐步完善本學科的知識結構。
2、弄清教材的邏輯體系、知識體系和基本要求。
3、把握本學期教材各章節、各單元的重難點,熟悉每一個知識點在其中的地位,確定知識點深度、廣度、授課起點、落點,提出“三基”與能力以及德育的具體要求和落實的措施方法。
(二)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選學有關的教學參考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青年教師應該虛心向中青年骨干教師學習,在初備課的基礎上多聽他們的課和教學建議。
(三)根據教材內容重難點和教學目標要求,遵循課堂教學規律,確立課堂教學結構,安排好教學步驟及教學時間。
二、備學生
(一)弄清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狀況,影響學生接受能力的各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預測學生學習新知識出現的種種問題,使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既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判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程度。研究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活生生思維方法、思維過程、認知策略及反審、認智能力的訓練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治學態度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品質。
三、備教法
(一)根據教材需要,結合學生知識能力狀況和心理特點,選擇科學的教法,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
(二)精心選擇和設計習題。注重習題針對性和典型性,緊扣課程標準及教材;根據不同的課型適當加寬、加深知識廣度與深度;既要有鞏固基礎知識的練習題,又要有培養能力的提高題。
教師在三備的基礎上,寫出課時教案。其基本內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內容
課時教案的基本內容包括: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及當堂解決的主要問題、教學準備、授課時間、教學步驟和板書設計。
二、基本要求
(一)要求個人在初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落實“三定”(時間、課題、中心發言人)、“五統一”(目的要求、重點難點、內容、作業、檢測)。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作用,建立以老帶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研風氣。備課過程中,同年級同學科教師一塊商討共同制定“單元教學計劃、構思”,集體研究各章節重難點、習題選擇及教學方法。由備課組長組織安排。
(二)堂堂要有獨立的分課時教案。禁止使用舊教案或抄襲他人教案。
(三)實施超周備課,以便在授課有足夠的時間反復研究、揣摩,對不妥之處及時修正。青年教師必須認真備課,虛心向中青年教師請教。
(四)教務處每兩周普查教案和備課記錄,并認真填寫《教師備課記錄》、《聽課記錄》。教科室、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應經常性地普查抽查,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4
一、體育場地(場館)、器材的安全與保護
(1)學校的運動場地(場館)、器材是學校的財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人人愛護、人人保護公有財產和設施。
(2)增強對體育場館、器材的保護意識,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在各運動場館、器材室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
(3)切實做好用電、用水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本著安全、節約、合理的原則使用。
(4)定期檢查體育場地、器材、器械是否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向上級反映,并及時解決。
(5)做到體育場地專人專管,保證場地、場館器械的安全,保證器材的`合理使用
二、體育運動安全
(1)體育教學必須以學生“健康第一”為原則,必須做到安全第一
(2)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重視安全教育,加強防范措施。教師要科學安排教學全過程,對教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要有前瞻性,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上鍛煉課時年級組長、班主任應到場監督)
(3)教學中必須嚴格執行教學常規,加強安全教育,嚴禁學生違規上課。
(4)教育學生重視自我保護,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
(5)體育教學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幫助和保護下進行,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采取積極的安全保護措施。
(6)對待傷病的學生和例假期間的女學生,教師應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要求其適度參加體育鍛煉,對確實不能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要認真履行有關規定。
(7)上課前,教師必須認真檢查上課所使用的場地、器材,排除安全隱患。
(8)加強課堂組織紀律性教育,維持好課堂秩序,制止危險行為。
(9)課后對課間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上報。
計劃應包括實驗室使用安排,儀器和實驗材料的購置及儀器的檢查和維護等。
(二)實驗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1、教師按照實驗教學計劃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填寫《實驗通知單》,按規定的時間交實驗室并檢查所用儀器和器材的準備情況,試作實驗,做到“心中有數”。
2、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原理,并劃分實驗小組,強調實驗紀律,重視安全操作教育。
3、實驗室按照《實驗通知單》積極準備實驗,使需要的儀器處于完好狀態,備足藥品和材料,檢查通風、電源、水源及其它設備。
4、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應巡回、耐心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發現問題給予啟發引導,及時解決,但不可代替學生做實驗。
5、實驗結束后,任課教師應及時小結實驗情況,對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出講評,并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
(三)實驗教學的評估和考核
1、實驗開出率的考察統一使用規范表式,包括《年級學科實驗登記表》(實驗教師和任課教師共同填寫);《學科實驗開出率情況統計表》(實驗教師匯總);《學校實驗開出情況統計表》(實驗教師匯總》。
2、對學生實驗能力和技巧的考察以現場操作為主,并輔之筆試與口試考核學生的理論分析和思維能力。
3、對學生的考察應堅持實踐性、基礎性、全面性、可行性及可信度原則。
4、對教師的考察除通過教案、實驗教學計劃和實驗登記表外,還可用表格進行調查。
5、所有考察的登記表、統計表、調查表等,都應作為實驗教學資料存入教學檔案。
整理好實驗臺面,仔細檢查酒精燈、煤氣、水龍頭、電源是否關閉,不得將實驗用品及設備帶出實驗室。
(十)根據實驗內容和要求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04-24
培訓學校管理制度03-06
培訓學校管理制度08-22
培訓學校管理制度08-10
學校培訓管理制度04-24
培訓學校管理制度02-27
培訓學校學員管理制度03-09
民辦培訓學校管理制度04-22
培訓學校管理制度(優秀)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