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員工培訓管理制度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想學習擬定制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企業員工培訓管理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目的
為配合工廠的發展目標,提升人力績效,提升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能力與對企業文化的了解并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發揚本工廠的企業精神,特制定本制度,作為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
2、適用范圍
凡本工廠所有員工的各項培訓計劃、實施、督導、考評以及改善建議等,均依本制度辦理。
3、各部門權責劃分
3、1人事行政科負責
1、制定、修改全工廠培訓制度;
2、擬定、呈報全工廠年度、季度培訓計劃;
3、收集整理各種培訓信息并及時發布;
4、聯系、組織或協助完成全工廠各項培訓課程的實施;
5、檢查、評估培訓的實施情況;
6、管理、控制培訓費用;
7、管理工廠內部講師隊伍;
8、負責對各項培訓進行記錄和相關資料存檔;
9、追蹤考查培訓效果。
3、2各部門權責
1、呈報本部門培訓計劃;
2、制定本部門專業課程的培訓大綱;3、收集并提供本部門相關專業培訓信息;
4、配合部門培訓的實施和效果反饋、交流的工作;
5、確定部門內部講師人選,并配合、支持內部培訓工作;4培訓管理
4、1總論
4、1、1、培訓安排應根據員工崗位職責,并結合個人興趣,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合理公平。
4、1、2、凡本工廠員工,均有接受相關培訓的權利與義務。 4、1、3、全工廠培訓規劃、制度的訂立與修改,所有培訓費用的預算、審查與匯總呈報,以及培訓記錄的登記與資料存檔等相關培訓事宜,以人事行政科為主要負責單位,各相關部門負有提出改善意見和配合執行的權利與義務。
4、1、4、全工廠的培訓實施、效果反饋及評價考核等工作以人事行政科為主要負責單位,并對全工廠的培訓執行情況負督導呈報的責任。各部門應給予必要的協助。 4、2培訓體系
培訓體系包含四個模塊。
4、2、1新員工入職培訓
1)培訓對象所有新進人員。
2)培訓目的協助新進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順利進入工作狀況。
3)培訓形式以周期性的內部授課方式進行。
4)培訓內容分常規類和專業技術類兩項科目,兩項科目的具體內容可根據任職崗位的不同進行選擇。
5)常規類科目a、工廠簡介(包括工廠發展史及企業文化,各部職能等)
b、工廠制度介紹
c、產品/業務介紹與市場分析d、技術研發體系現狀與開發方向e、其他
6)專業技術類科目
a、經營和生產部門的崗位設計與工作流程b、適合工廠習慣的標準作業技巧c、項目管理流程與標準化訓練d、其他
4、2、2學徒方式的崗位培訓
1)培訓對象工廠招收錄用的應屆畢業生或新工人。
2)培訓目的使新員工按照任職崗位的要求,盡快熟悉業務內容及工作流程。
3)培訓形式“一帶一”或“一帶二”的固定老師責任制形式。
4)培訓內容包括思想素質、企業文化的教育;專業知識技能的訓練;及工作疑難的解決和指導等。 4、2、3內部培訓
1)培訓對象全員。
2)培訓目的依靠工廠內部講師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工廠內部資源,加強內部的溝通與交流,在工廠內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并豐富員工的業余學習生活。
3)培訓形式在工廠內部以講座或研討會、交流會的形式進行。
4)培訓內容涉及工廠技術類、經營類、管理類的多個方面,及員工感興趣的業余知識、信息等。 4、2、4外部培訓
2)培訓目的依靠外部專家力量,提升從業人員在本職工作上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技巧,以增進各項工作的完成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3)培訓形式參加外部公開課、交流研討會,或請外部講師在工廠內部授課。
4)培訓內容可分為三類。
a)常規實用性培訓——涉及專業技術知識、銷售技巧、管理方法、領導技能、經營理念等;b)適合高層領導的培訓——含企業戰略性、發展性等內容;
c)個人進修方面的培訓——如MBA、專業技術認證等。
4、3培訓計劃的擬訂
1、結合工廠整體戰略目標及發展計劃,由人事行政科依據對內部員工培訓需求調查的結果,以及工廠相關培訓的政策、財務預算等,統籌各部門的需求,于每年年初擬訂年度培訓計劃,并呈報總經理審核。
2、各部門應根據各自業務發展的需要,確定部門培訓需求計劃,并反應給人事行政科統籌規劃。
【企業員工培訓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企業員工培訓總結03-01
企業員工培訓方案08-04
企業員工培訓計劃12-14
企業員工培訓心得11-30
企業員工培訓心得04-15
企業培訓管理制度04-22
企業培訓管理制度04-10
企業培訓管理制度04-22
企業員工管理制度03-27
企業員工管理制度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