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外教育培訓總結
生命可以更精彩
2010年的盛夏注定要成為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珍貴的記憶、可喜的機遇,因為我有幸于2010年7月12日至17日期間,參加了由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主辦,甘肅省教育廳、北京教育學院、蘭州城市學院承辦的全省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骨干教師培訓。在為期六天的時間里,聆聽全國知名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與省內152名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面對面交流,我感覺自己如同一個不明世事的孩子,突然間闖進了一座知識的殿堂,貪婪的吸收知識的營養,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時間如此短暫,機會難能可貴,收獲巨大,感受深刻。六天的培訓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對所從事的工作有了一種全新的定位,正如北京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馬憲平教授所講——這絕對是一種有意義的工作。下面就此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
幾天的培訓讓我終于認識到了校外教育的真正意義____它是提升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培養下一代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一個國家的教育形式只有校內教育,沒有有效而形式多樣的校外教育作補充,他只能是不健全、不成功、缺乏生命力的教育。國際教育形勢再清楚不過,現在、未來的最有效教育形式只能是素質教育,而學生只有在以開發創造型思維為目的的校外教育活動中才能獲得開發全腦、挖掘潛能、培養興趣、發展個性、鍛煉能力、激勵創新的教育體驗,接受目前形勢下學校教育所不能給予的教育內容。作為一名老師,作為一名校外教育工作者,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為學生創造更多更好的活動。北京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馬憲平教授在他《深度挖掘校外教育的德育和美育功能》一課中講過: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學生是有差異的人;學生是有個性的人。要把學生當作一個獨立完整的人來對待;要把孩子當孩子;要把學生當學生。馬教授的講課讓我很是感動,有一種鼻子發酸的感覺,幾天中我的耳邊始終縈繞著他在課堂上的話:合理的教育首先必須講道德,道德性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最高目標、最普通目的;教育要突出人性、人道、理性、公正。作為一個來自山區的教師,我深知學生對教育公平性的渴望,深切感受著山區孩子對教育的渴望。經過本次培訓,我沒理由懷疑教育第二春的到來,國家已經在積極著手建設一個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每年有這么多從事校外教育活動的教師參與這種意義深遠的培訓,教育形勢正在轉變,珍貴的機遇就在眼前,我只想大聲
呼喊:我們教育的又一個春天來啦!
這次的經歷也會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培訓中,主辦單位、承辦學校所有老師的熱情服務,授課專家的淵博知識、嚴謹態度、高度的責任感、不厭其煩的講解,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不讓我感動,幾天的時間,讓我對他們崇高的人格充滿了敬重,在此誠摯的向他們說一聲:老師!感謝你們!
二、專家引領,撥云見日
本次培訓中給我們授課的都是全國知名的專家教授,他們一節節精彩紛呈的課堂,在我眼前展現了一個童話的世界,他們充滿睿智、充滿哲理的話語處處傳遞著這樣一種思想:充分挖掘教育資源,讓所有孩子成材就是現代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此過程中校外教育起著無法取代的作用。為了適應明天的社會,今天的教育要加強青少年校外教育力度。短暫的學習生活,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真正地認識了開展校外教育所具有的深遠意義與作用。知道了怎樣去更好的進行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濃縮為一個目標: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今天的求學者明天都將步入社會參與社會經濟建設,我們各專業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全民素質,才可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使我們在知識經濟到來之際贏得一席之地。而在這其中,我們承擔著校外教育的教師們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在校外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培訓中,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教授《科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課給我印象至深。王教授在詼諧幽默的授課中,用滿含希望與擔憂的語調道出了這樣一個事實:近代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引發了工業文明,20世紀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成就輝煌,接下來我們必將迎來知識經濟時代,隨著21世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科技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前景,世界競爭激烈,誰抓住了未來教育的命脈,誰就有可能在這場特殊的戰爭中贏得主動。王教授的話鼓舞人心,但也讓我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加地沉重,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任重道遠,我們惟有不斷努力才不會辜負國家與社會重托,不讓學生與家長失望。作為校外教育教師,我們要做到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蘭州城市學院黨委書記王興隆教授在總結專家的講課時要求我們:聽別人、
想自己、謀發展。再想想上海市校外教育協會副會長張校外教育培訓總結成明集四十年工作的經典總結而成的“情、深、意、長”校外教育活動的四字創意法。我被他的每個字打動著,也從中得到了啟發。這種啟發會在我的工作和人生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每一位專家的講座都是為我們進行的一次知識、方法、能力、思維的洗禮,他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撥云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這次學習真是“帶著迷茫而來,揣著收獲而歸”。我深信:未來的校外教育事業會更加輝煌的。我會更加努力的。
三、感悟真諦、整裝再發
短短六天的培訓,我有巨大的收獲,也留下了無盡的遺憾,直面專家學者的機會何其難得,能當面向這些學識淵博的專家教授請教的機會何其珍貴,而此次的時間卻如此短暫,怎能不讓我心中留下深深的遺憾呢?但慶幸的是我畢竟已經有過一次這樣的機會了,而且此次我在理論上又有了更大的提升,我多像不意中挖到金礦的一位幸運的淘金者呀!我只想在校外教育的沃土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我將懷揣這里的收獲去接受新的挑戰,去迎接更加艱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