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3-07-10 18:20:06 曉鳳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1

  自展開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統籌推進工作以來,我鎮有效整合各種資源,構筑起網格化服務平臺,將轄區科學劃分為94個網格,由鎮長擔任武溪鎮網格化分指揮中心指揮長,各社區村網格設一名網格長,根據上級網格管理“七好三高”要求,結合本鎮實際開展工作。現將我鎮20xx年上半年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落實網格化基礎建設

  按照網格化“七好三高”工作要求,明確我鄉鎮分指揮中心為網格化示范點,按照網格化標準,完善配套設施,落實網格工作人員,建設標準化網格。具體完成了以下內容:

  1、踏實做好了網格化日常工作,強化了服務意識,網格服務人員要時時進入網格,履行了工作責任,做好民情日志、收集民情民意,履行了網格“十員”職責。

  2、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網格工作宣傳,逐個網格張貼宣傳標語5張以上,鎮分指揮中心設立了5個固定網格化工作宣傳欄,宣傳網格工作,根據網格劃分,重新制作網格化標準地圖。

  3、完善了配備物防技防設施,投入足夠資金,確保每個網格有完備的物防技防設施。

  4、合理高效使用鎮分指揮中心,設立了文化閱覽長廊點,時時開放,提高學習氛圍,建設文明鄉村。

  5、確立專職專員負責終端使用,并利用微信平臺上報服務信息。

  6、在道路交叉處設立了道路指示牌,保障安全出行。

  7、完成門牌號的裝訂,配備攝像頭3臺。

  8、配合美麗鄉村建設,城區網格加強了文化休養設施建設,建設村民休閑活動場所,配備休閑器械,如籃球架、乒乓球臺、健身設施、廣場舞設備等,豐富村民業余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二、夯實基礎,為網格化管理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鎮黨委、政府對“網格化管理”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并把該項工作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構建了以鎮、社村、網格為單位的三級管理網絡體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其他相關領導同志和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網格化管理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各項工作。各村社區成立網格管理服務站,原則上由支部書記任站長,每個站點設立網格管理員。

  2、建章立制。以網格化工作職責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鎮、片區、村、基礎網格長工作職責,網格管理員、協管員工作職責等,以完善的規章制度,為確保網格化管理順利施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鎮里專門印制民情日志120本,印制信息采集表30000余份,信息采集率均達到95%以上。統一制作了工作證,印制了聯系卡,制定對網格員績效考核的制度。

  3、摸清家底。按照州、縣統一要求,7月10日,我鎮召開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會議,今年計劃完成五里洲、紅土溪、大溪村等3個村網格化建設任務;根據居民群眾的需求與管理特點,大膽轉變工作方式、積極創新工作載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網格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7月20日,我鎮又召開了社區網格化管理微信平臺推廣培訓會議,對計生、民政、司法、學校等成員單位,18個村黨總支書,村書記、主任、會計和指導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并就信息采集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印發了相關文字宣傳材料,對18個村基礎信息進行采集上報。黨政主要領導不定期督導檢查過社區(村)網格化工作。

  4、組建隊伍。創新網格化管理,暢通社情民意渠道,綜合協管員是關鍵因素,通過群眾推薦、社區考察、崗前培訓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勝任日常協管工作的高素質協管員隊伍。

  三、注重實效,用“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1、網格化管理的運轉方式。形成全鎮整體一張網,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上,事在網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條塊結合,延伸服務,一崗多責,一員多能。最終形成由社區(村)、網格片區負責人、綜合服務管理員組成的三級聯動管理機制。三級即社會管理服務中心、黨總支服務管理網格(分片管理)、村基礎網格(居民自治小組,具體到戶)。

  2、實行三定一包責任制。定人即確定綜合服務管理員(村工作者及居民協管員),定責即明確、細化的網格工作人員職責,定崗即明確綜合服務協管員所在的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信訪代理員等崗位并明確職責。一包即包片,由綜合服務協管員負責自己所在責任區的所有民情事務,能處則處,不能辦理則逐級上報。

  3、創新調解機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1)上下調節:在人民調解網格構建上,形成“中心、片、站”三級聯動,有利于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將矛盾解決在院落中;

  (2)是“分流”調解,協管員入戶調解→社區(村)調解→鎮調解中心;

  (3)聯動調解,法律工作者、民警明確專人,積極參與調解,形成社區(村)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聯動調解新格局。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培訓。上崗培訓的時候,網格工作相關人員可能對“網格化”管理只有抽象概念,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對網格化管理有了一定的認知,根據出現的問題,我們將再次開展培訓會,培訓會上將強化培訓業務能力,并鼓勵各工作人員之間互相探討交流工作經驗。

  (二)加強落實責任。督促各職能部門切實加強對綜治“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強調本項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日常工作內容,落實考核細則。

  (三)做好宣傳。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認識到網格的職責和作用,創造全民參與“平安創建”的氛圍。

  通過網格化的服務模式,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網格化管理”機制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加強和深化,通過網格化管理機制的推行,充分發揮了在各項工作中的組織協調作用,提高了凝聚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縣委政法委、縣網格辦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完善和提升網格的功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2

  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近年來,xxx社區黨總支大力打造“全能網格”,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全能網格”已成為社區群眾公認的服務名片,這也是xx省探索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全省持續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城鄉基層治理統一領導體制機制,統籌推進領導體系、組織體系、治理體系、服務體系、能力體系建設,形成了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

  強化黨建引領,“滿盤沙”變“一盤棋”

  省委高位統籌、改革創新,創建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統一領導體制,構建起“大黨建”格局,對基層社會治理“誰來抓”“抓不實”等問題進行靶向突破。

  創新體制機制,整體謀劃布局,解決“誰來抓”

  省委書記xx掛帥,擔任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工作委員會主任,相關省領導分別擔任街道(鄉鎮)管理體制改革、簡政放權、網格治理、物業治理、民生服務5個專項工作組組長;全省9個市(州)、長白山開發區和60個縣(市、區)全部設立工作機構。各地涉及基層治理的政策實現“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抓基層治理的主體更為明確、責任更加清晰。

  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專項工作聚力攻堅,解決“抓不實”

  省委組織部制定了委員會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明確重點任務24項、主責部門13個;指導出臺5個專項工作組三年工作計劃,明確專項任務70項;編制全省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標準體系,為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提供總抓手、任務書、路線圖。

  在統一的領導體制下,真金白銀投放基層,精兵強派往基層,政策項目向基層傾斜,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場所議事、有心氣干事。各項任務按照任務書、路線圖全速推進,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觸角延伸到每個社區網格、農村屯組。

  提升治理效能,“多條線”擰“一股繩”

  街道(鄉鎮)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主陣地,是社會治理中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行街道(鄉鎮)管理體制改革,是xx省實施黨建引領城鄉治理5個專項工作的頭等大事。

  加快構建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將改革向縱深推進。出臺街道(鄉鎮)職責清單,梳理細化街道(鄉鎮)282項責任事項、“街道吹哨、部門報到”事項46項。推動清理基層“責任狀”、“一票否決”事項648項,給基層減負、提高治理效能。

  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下沉延伸,省市縣三級向街道(鄉鎮)下放服務事項112項,社區(村)領辦代辦事項比改革前平均增加36項、增幅225%,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隨著街道(鄉鎮)管理體制改革破冰,在網格治理、物業管理、民生服務等群眾關心的領域,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被精準“開方施治”—全省重新劃分城鄉網格近6.9萬個,比改革前增加27.6%,網格劃分更加精細科學,治理服務半徑大幅縮減。推行“黨建+網格”模式,大力充實網格力量,把社會治理的“多條線”收攏集聚到網格這“一股繩”里來,做實做活基層治理“一張網”。

  物業治理,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省委組織部會同省住建廳推動頒布《xx省物業管理條例》,加強黨對物業行業的全面領導;印發消除無物業管理小區工作通知,實行臺賬銷號管理,截至20xx年底,全省1749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實現動態清零。

  凝聚各方力量,“獨角戲”轉“大合唱”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居民自治方式,同樣在xx市二道區麗景秀苑小區發揮著作用。這個老舊散小區組織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員會,建立了以“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黨建責任體系,將小區居民緊緊凝聚到一起。

  深入推進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和區域黨建互聯互動,不斷強化資源整合,使各領域黨組織形成握指成拳的治理合力。

  在xx市,22個街道和鎮轄社區全部組建黨建聯盟,涵蓋各類組織810多個,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一張網、全覆蓋;

  xx市撬動各方資源,鼓勵社區廣泛開展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事務共商、人才共育、發展共促等活動,成立158個黨建聯盟,吸納1337個成員單位,盤活利用聯盟單位活動場所156個,讓全市各個社區充滿“家的味道”;

  xx縣打破地域、行業界限,依托黨建聯盟組建50個志愿服務黨小組、53個網格黨小組,確保人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里,輻射帶動區域黨建整片建強。

  全省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6.9萬名“兩委”成員學歷年齡實現一升一降,5041名黨員干部擔任街長、路(巷)長,40多萬名熱心居民主動擔任樓棟長、單元長,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主心骨”。省委組織部會同省民政廳,指導各地落實“社工崗”政策待遇,按照“三崗十八級”核定社工崗人員薪酬,讓社區工作者更安心更有奔頭。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3

  XXX街道為深入貫徹落實《XXX市關于深化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戰略部署,為切實加強對XX五級網格微信群的管理,確保規范、高效、有序運行,在堅持黨的領導、屬地管理、分組負責原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五級網格微信群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真正把村居建設、村居管理、社會服務更好地與街道工作結合起來,把社會管理各項工作落實到基層,讓群眾生活更幸福,讓社會更和諧。努力打造“更清晰地掌握情況、更及時地發現問題、更迅速地處置問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運行機制,全方位穩步推進落實各項目標任務,下面就此項工作匯報如下:

  一、成立督察領導工作小組

  督察長: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實施村居管理區域網格化。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慮村居居民的認同度和村居工作人員的狀況,XX共設置了XX個二級網格網格長由XXX擔任,下設各村居XX個三級網格網格長由各村居支書擔任,成立了XX個四級網格網格長由各村居居民小組組長或黨員擔任,形成以辦事處為中心、各村居支書為主要負責人、各居民小組組長或黨員為通訊員,積極調動全辦居民參與的網格化管理模式。

  2、實現了基礎檔案規范化。以“婁底平安E通”為載體,能過對居民基礎信息的采集,三級網格管理員按“婁底平安E通”內的信息保證每家每戶信息采集的完整,同時全部輸入APP,便于開展管理服務工作。

  3、推進了管理人員責任化。在網格化管理中每位網格管理工作人員都將巡查作為日常工作,堅持每天巡查,實現人到格中去,在網格中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成為發現、受理、處置、協調、報告第一人。對于網格工作中的任何問題都由該負責人第一時間接手處理,對于能夠現場解決的問題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與網格長及其他網格負責人碰頭,共同協商解決。

  4、有效轉變工作作風。實行網格化管理以后,每位網格管理人員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責任田”,促使他們經常深入群眾,了解和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使社區工作重心下移,居務信息的來源更多,情況掌握更全面,把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網格,延伸到一家一戶,及時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時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區”和“真空”,實現了各村居管理服務全覆蓋。

  三、問題和不足

  一是居民參與意識還需提高,由于各村居居民素質層次不同,往往無法采集到第一手資料。二是團隊服務質量還需提升,每一個三級網格都承載著村居所有的工作,還需要熟練掌握各類政策法規,目前看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三是四級網格長的積極性還需調動,四級網格長作為網格內的'重要成員,在居民小組管理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其主動性還有待于提升,作用的發揮和調動尚需要一定的資金和物質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摸清家底,建立臺賬。網格化管理實際上就是精細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鄉鎮的管理目的。

  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為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宣傳欄、公共活動場所、各樓棟等張貼宣傳材料,懸掛網格示意圖,公布網格責任人照片、姓名、聯系電話、工作內容和服務管理職責等基本信息。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 4

  隨著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兩新”組織不斷涌現,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落實好兩個有效覆蓋,更要發揮好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組織擴覆蓋是重要抓手,強化黨組織領導地位是核心關鍵。12-2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嚴肅組織生活,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把加強社區黨建作為引領社會治理、推進社區建設的重要引擎。

  一、構建開放融合,全面覆蓋的組織體系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延伸服務“觸角”。按照“網聯萬家、格中辦事”的思路,以社區黨總支為網格管理中心,注重社區在冊黨員、單位在職黨員、“兩新”組織黨員、流動黨員、共建單位黨員五類黨員作用發揮,構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小組長”三級網格體系,將社區劃分為12個網格單元,通過網格化管理,讓黨員找到發揮作用的舞臺,找準服務群眾的平臺,實現了社區基層組織設置縱向延伸、橫向拓展。

  二是建立健全區域化黨組織體系的連接。黨總支結合社區作為商業網點集中的特點,以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為重點,優化組織設置,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適應新形勢下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求,成立了區域型商圈黨組織——誠信商圈黨支部孕育而生。并為13家個體經營戶授予了“黨員示范崗”的標牌,旨在亮明黨員身份,促進誠信經營。

  二、加強共建聯動,統籌促進區域黨建大融合。

  12-2社區屬于商業型社區,轄區個體工商戶多,社區黨總支堅持從服務群眾、服務轄區單位、破解社區熱點、難點問題入手,不斷豐富“共駐共建”內容。為全面落實師市基層黨建“12345”工作思路,以區域化大黨委理念,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動互聯、共同發展”的原則,社區根據街道“3410”工作機制,推行社區“大黨委”工作模式。把3家駐區單位和2家共駐共建單位統一納入聯建共建機制,依托社區“大黨委”共駐共建活動,以“維穩工作連抓、民族團結聯誼、宗教工作聯管、陣地建設聯建、宣傳教育聯做、區域環境聯創、文化活動聯興、公益事業聯辦、困難群眾聯幫、黨建工作‘兩個全覆蓋’聯推”為抓手,深入推進“大黨委”的各項工作落實。通過“大黨委”工作模式,共建單位從原來的單一物質資助,發展到環境共治、穩定共保、服務共興、文明共建,達到了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實事共做、社區共管。形成了社區黨組織與共建單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資源共享、共駐共建、協調發展”的社區黨建新格局。共建單位的黨員干部們走街串巷進行文明勸導,進門入戶宣講政策,妥善協調解決居民訴求16條,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實現了城市黨建與基層治理的有效互補,相互促進。

  三、堅持黨建引領,提升組織為民服務的活力。

  社區堅持以黨建工作為核心,強化社區功能的整體提升,不斷推進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社區以“黨建+”為抓手,創立了3個黨建品牌,成為社區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亮點。

  一是激發黨員干部的參與熱情。社區創建“黨員志愿者積分銀行”品牌,通過積分兌換實物,實現對志愿者的回饋嘉許,帶動更多人參與社區創建優良環境、維護社區和諧穩定、活躍社區文化生活等活動,提高黨員干部參與的積極性。

  二是堅持黨建帶群建。社區創建“七彩講堂”品牌,通過每月一次向居民授課,培養居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安全消防知識、了解惠民政策、培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豐富群團組織為居民提供更高質量的便民服務。

  三是強化服務,亮明黨員身份。社區創建“老姬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品牌,這是由優秀黨員代表姬慶科同志發起并創立的品牌,服務隊員以黨員干部為骨干,為社區的空巢老人、弱勢群體進行磨刀、水電暖檢修、理發等便民服務。通過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彰顯社區黨員的風采。

  通過共建聯動,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強了社區黨組織與黨員的溝通聯系,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基礎,社區居民為主體,共建單位、全體黨員等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格局,提高了區域化黨建工作水平,新型社區凝聚人心、服務群眾、優化管理的功能得到加強。融合性發展初步形成,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作用更加凸顯,開創了城市基層治理新局面。

【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網格化治理工作總結12-03

網格化城市治理方案(精選5篇)11-29

網格化社區治理方案(精選16篇)01-30

社區治理網格化方案范文通用04-20

鄉鎮網格化治理方案范文(精選6篇)11-23

網格化最新治理方案(通用15篇)11-22

網格化治理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0篇)11-24

基層治理網格化實施方案范文通用03-29

基層治理網格化實施方案(通用8篇)1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西青区| 榆林市| 连山| 龙川县| 浦县| 临安市| 格尔木市| 垣曲县| 南漳县| 安西县| 阳东县| 绥江县| 房产| 青冈县| 汕头市| 隆子县| 涿州市| 临安市| 定兴县| 安康市| 台中市| 无极县| 冀州市| 盘山县| 望奎县| 洛浦县| 右玉县| 五台县| 类乌齐县| 台北市| 色达县| 荔波县| 玉树县| 沾化县| 长春市| 涞源县| 德清县| 桃源县| 长泰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