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范文(精選5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簡報都不陌生吧,簡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書面形式。你所接觸過的簡報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1
10月12日,黃山區殘聯聯合湯口鎮殘聯組成檢查驗收工作組,對今年實施的3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進行檢查驗收。
檢查組先后到達湯口鎮接受無障礙設施改造的殘疾人家中,實地察看并了解項目建設改造實施情況。檢查組重點圍繞殘疾人家庭室內外地面平整硬化、房屋出入口、衛生間改造、陽臺護欄扶手等無障礙設施改造情況進行檢查,并進行了圖片采集,詳細記錄了殘疾人及其家庭成員對無障礙設施改造的'使用情況。同時,檢查組還詢問了殘疾人近期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耐心講解惠殘助殘政策,并對無障礙設施改造設備及器具使用滿意度開展現場評價,認真聽取每一戶殘疾人家庭對改造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國家政策是越來越好了,非常感謝政府對我家的關愛和幫助!睂迨Y大爺開心的說道。
此次檢查,3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均通過驗收。下一步,湯口鎮殘聯將持續開展民意調查,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2
為了讓改造更貼心、更實用,切實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市殘聯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到每戶有需求的殘疾人家中進行走訪,確認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確保無障礙改造項目高品質落實。
“如今生活比改造前方便好多了,也容易搞衛生了,我心里感覺很溫暖、很滿意。”12月22日,家住夏鐸鋪鎮鳳橋社區21組的居民譚明武,對完成改造后的廚房灶臺和水泥坪贊不絕口。
據了解,今年57歲的譚明武,20XX年因高血壓中風導致左腳行動不便,造成肢體四級殘疾。妻子在10多年前離家出走,再無音訊。如今的譚明武,僅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并且還有正在讀高中的`女兒需要撫養,生活十分困難。獨自一人生活的他,平時還需要自己料理家務,他的生活變得越發艱難。
“以前做飯就是在一個簡單搭建的瓷磚臺面上,空間小,東西散亂分布,房前的地坪是土坪,下雨天易打滑,也沒地方曬稻谷,非常不方便。”譚明武回憶道。
市殘聯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今年將他家納入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工程名單,按照無障礙設施改造要求實地規劃,完成個性化定制改造方案,免費對他家廚房和地坪進行改造,并且添置液化氣灶等。改造后的廚房增加了收納空間,東西歸置得更為整齊,水泥硬化后的地坪也變得便捷舒適。
類似的改變還發生在夏鐸鋪鎮鳳橋社區鳳凰片11組的周術文家中。周術文是智力二級殘疾,在對其進行家庭無障礙改造中,重點改造了衛生間和廚房,按照其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需求安裝了組合灶、水塔、浴霸、馬桶等無障礙設施。
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工程是改善殘疾人居家環境、方便出行、提高自立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人性化無障礙設施進入殘疾人家庭,提升了殘疾人的居家環境,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更有尊嚴,讓“有礙”變“有愛”。
市殘聯綜合服務部部長謝冠軍表示,明年市殘聯在無障礙改造工程方面,將加大力度進行摸底調查,制定更詳細、更具人性化的方案,切實解決他們“出行難”“如廁難”“洗澡難”等問題,讓更多殘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3
平谷區殘聯以“七有”“五性”中“弱有所扶”為導向,全面啟動重度困難殘疾人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工作,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居家改造服務,提高其居家生活的自主程度和生活質量,助力全國文明城區創建。
區殘聯成立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專班,黨組書記、理事長任組長,黨組成員為副組長,指定部門和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制發《平谷區貫徹落實 <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實施方案》,先后開展4次培訓,5次專題會議,向評估、施工、產品單位及工作人員講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政策和改造項目內容、操作程序,組織參會人員研討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經驗,累計參與715人次。為提升重度困難殘疾人的居家環境。
為了讓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更貼心、更實用,切實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區殘聯和施工單位、評估單位工作人員深入到有無障礙改造需求的'殘疾人家中,依照殘疾人不同殘疾類別和不同居家條件,實地查看殘疾人的生活起居、出行方便程度,了解房屋改造條件、生活起居、出行方便程度以及改造需求,對殘疾人家庭需要改造的位置進行詳細了解、登記、拍照和準確測量。實行“一戶一策”式個性化服務,按照“標準化、個性化、人性化”要求,對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建立臺賬。改造內容主要為無障礙灶臺改造、衛生間整體改造、各類無障礙安全扶手和地面(坡道)平整硬化等。截至目前,已對13個鄉鎮(街道)812戶殘疾人家庭開展了入戶評估工作,為切實解決困難殘疾人家庭生活和出行困難打下扎實基礎。
為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將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做到殘疾人心坎上,區殘聯嚴格把好設計關、質量關。嚴格按照《北京市殘疾人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和《北京市殘疾人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分類實施、注重實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采取面向社會、統一招標、全程監督的方式,精準有序地推進無障礙改造工作,確保重度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這項惠殘工程標準高、質量高。以方便殘疾人的日常起居,改善殘疾人生活環境,使廣大殘疾人真正獲得生活上的便利。
20XX年,區殘聯將繼續集中力量著力解決殘疾人的所急所憂所思所盼,計劃完成1000戶重度困難殘疾人居家環境無障礙設施改造,用“愛”除“礙”,大力度增進殘疾人福祉,提升殘疾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在全區形成關心、支持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4
“現在我能動手烹煮食物,讓老伴吃上我親手做的菜了!”初冬晌午,在汝城縣大坪鎮堆山村,71歲的朱婆婆一邊熱情招呼著老伴過來吃飯,一邊不住地感慨。
多年來,作為一位肢體殘疾人,朱婆婆只能依靠挪動凳子移動身體,一直被老伴悉心照料著,能親手烹煮食物、分擔老伴負擔,成了她夢寐以求的熱切愿望,今年由此被列為當地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對象。
配備護理床、安裝熱水器、改建一組廚柜,在臥室、廚房和衛生間之間安裝扶手......短短數天內,在汝城縣殘聯積極組織下,經過專業人員精心施工,朱婆婆家變化不小,令她的生活“脫胎換骨”。如今,她不僅可以自己如廁、洗澡,還可以依托新裝的便捷廚柜,扶著扶手煮飯炒菜,給老伴烹煮“親情餐”,也減輕內心負疚,促進家庭和諧。
“無障礙改造項目,就像量身定做一樣,如此貼心細致人性化,幫我實現了多年夙愿,構建了溫暖有愛的.天地!敝炱牌虐l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也是當地改造項目受益戶的共同心聲。
“把好事辦實,將實事辦好,辦到群眾最需處、心坎里!边B年來,汝城縣殘聯不僅將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作為省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來對待,還將之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實踐,有力有序組織實施,用心用情做細做好,從精準定人、認真監管和仔細驗收等各環節下足功夫,為困難殘疾人傾情傾力紓困解壓,不斷提升他們真切而十足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確定改造對象中,汝城縣殘聯堅守重度殘疾人優先、貧困殘疾人優先的原則,組織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現場,全面摸清初步對象的殘疾狀況、居所、環境和室內設施、經費投入等各類情況,進行一一入戶改造論證,融合對象功能障礙、改造愿望和家中環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一戶一策”,充分滿足他們所需所盼。
施工中,汝城縣殘聯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奔赴到各鄉鎮村組,嚴格按照全省無障礙“五部位”改造法,切實做好監督監管,確保每戶都巡視檢查到,對所發現問題及時做好銜接,敦促實施單位立行立改。面對改造對象分散、伏天高溫、暴雨滑坡、二次運輸等重重困難,仍攜手施工方按時保質完工竣工。
“有限投入要產出最大效益,小項目要贏取大民心!”每逢項目竣工,汝城縣殘聯及時組織人員主動上門,深入現場,對標項目標準和預算,一絲不茍逐戶驗收,堅決杜絕虛設項目、弄巧成拙、畫蛇添足等情況發生,也對用戶使用效果和滿意程度進行檢測和評估,確保無障礙改造“改”到心里、“造”出幸福。
“實施‘無礙’改造,構建有愛世界!比瓿强h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迄今共完成100戶困難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工作,涵蓋到改衛生間22戶、改廚房灶臺52戶 、地面平整16 戶、裝扶手護欄32處,配裝護理床19張、熱水器31套、浴凳22張,以及安裝緊急呼叫系統 10 個、太陽能照明燈10盞等,為本身有障礙的殘疾群眾,改造出了“無礙有愛”的溫情天地。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5
近年來,鄒城市殘聯堅持走進殘疾人家庭,以殘疾人實際居住環境為基礎,以殘疾人具體改造需求為依據,為殘疾人進行免費無憂改造,并持續做好惠殘政策宣傳,不斷完善服務內容,竭力為殘疾人打造有溫度、有情懷、無障礙的居家生活環境,受到殘疾人群眾的歡迎。
擴大政策“覆蓋面”
在落細落實省、市政策措施的.基礎上,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讓更多符合條件的殘疾人享受改造政策,改善居家環境,提升生活質量。20XX年,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全覆蓋”,改造完成3055戶,其中重度殘疾人家庭1812戶,輕度殘疾人家庭1243戶。20XX年,為1042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基本型無障礙改造,并為88戶殘疾人家庭實施了智能化無障礙改造。20XX年以來,為521戶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目前已全部改造驗收完畢,并錄入系統。
智能平臺“送政策”
依托鄒城市“智慧殘聯”綜合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介,將免費的無障礙改造服務送進殘疾人家中,實現足不出戶惠享政策。鄒城市“智慧殘聯”綜合服務平臺,完善了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管理系統、殘疾人居家安全守護平臺和殘聯業務辦理系統三項功能。
無障礙改造管理系統可在線實時查看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實施進展情況,包括受助人信息、家庭環境、改造內容、改造進度、改造前后效果對比及項目驗收評估等等,進行全流程監督;殘疾人居家安全守護平臺,可以通過為殘疾人家庭配備各種智能化前端設備,后臺設置應急響應中心,并與社區監控平臺互聯,實現殘疾人人身安全監測、智慧生活服務和居家狀況實時預警等功能;殘聯業務辦理系統,讓群眾在殘聯公眾號菜單即可了解各項惠殘政策、提交業務辦理申請,業務辦理進度和申辦結果清晰可視,切實打通了服務殘疾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拓展載體“送服務”
為幫助重度殘疾人消除信息壁壘,讓殘疾人足不出戶了解各項惠殘政策,享受更多便民服務。鄒城市殘聯與中國廣電鄒城市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鄒城殘聯”智慧服務平臺。該平臺依托廣電雙向網絡,為殘疾人打造專屬視聽界面,通過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形式,生動形象地為殘疾人群眾和其他市民提供集政策宣講、康復教學、技能培訓、線上業務辦理和文化娛樂等服務,助力惠殘政策落地實施,更好地滿足殘疾群眾個性化需求。該平臺已于6月底上線投放,首批完成了50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免費鋪設、安裝。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相關文章: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12-02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簡報8篇12-02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實施方案01-07
農村道路提升改造的簡報05-06
幫扶殘疾人員的簡報04-03
關愛殘疾人的簡報04-21
世界殘疾人日簡報01-03
殘疾人宣傳簡報03-09
殘疾人就業簡報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