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可以接觸到簡報的地方越來越多,簡報的寫作必須注意做到簡短、明快,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說清楚必須說明的問題。你寫簡報時總是無從下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月二龍抬頭簡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1
“二月二”啟動春耕序幕,“龍抬頭”送來潤物春雨。集鄉土民俗、中國龍文化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第六屆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游節,將于2月27日(農歷二月初二)在崇明島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區熱鬧上演。
據介紹,第六屆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游節將進一步融合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理念和海派文化的發展趨勢,突出“金雞報曉龍鳳呈祥”主題,在貫徹踐行國務院《“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要求的同時,努力營造具有地標性節慶活動的濃郁氛圍,推進崇明區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崇明建制于唐神龍元年(705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一大河口沖積島,國家地質公園。農歷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據說經過冬眠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有春季來臨,萬物復蘇、龍降祥瑞之意。所以古人稱農歷二月初二為春龍節。對于中國百姓而言也意味著正月的結束,新的一年農事的開始。在崇明寶島舉行的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游節,祈福崇明風調雨順,人民安康長壽,祝福祖國繁榮富強,社會文明和諧,百姓幸福吉祥。
據悉,2月27日的開幕式上,將舉行各種精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其中有舞龍表演、踩高蹺表演、蕩湖船巡演、打蓮香表演、崇明扁擔戲表演、崇明土布紡織技藝表演、傳統食俗演繹等。同時還將舉行傳統文化論壇,由上海專家學者主講“龍之精神——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的力量支撐”、“農耕文明與龍文化關系”、“崇明本土民俗文化與龍的情緣”、“崇明世界級生態島規劃發展與龍文化精神的導向”等話題。
據了解,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游節迄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取得了良好的積極成效,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品牌節目,已初步成為具有崇明地標文化特色的品牌旅游節慶活動之一。今年的活動為期一周,將于3月5日落幕。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2
日前,魏家莊街道館驛街社區居委會攜手齊魯晚報—壹家社區服務中心,開展“二月二龍抬頭”公益理發活動。活動當天,館驛街社區的老人們早早就來到了位于館驛街新區8號樓四層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館驛街社區“天瑞”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精心為老人發放排隊號,老人們高興的.等候活動開始。上午九點,藍翔技校的4位師傅準時到場,他們穿著統一的粉色大褂,打開隨身工具箱,把椅子一字排正,一起開工。
來理發的居民有年過古稀的老人,也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理發師傅們耐心詢問居民的要求,精心細致的操作,不時還跟居民聊聊家常,好不熱鬧。
截止當天中午,已有近30位居民享受到義務理發服務,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并希望社區經常開展此類服務居民的活動。館驛街社區將繼續攜手齊魯晚報—壹家社區服務中心及更多共建單位,大力整合社區公益服務資源,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多優質的社區服務。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3
“我們過‘二月二’比過元宵節還熱鬧,除了吃飯有講究,這一天的活動也非常豐富。”10日上午,左臂帶著紅袖標在舞龍現場維持秩序的王俊文對記者說。
今年53歲的王俊文是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公喇嘛村村民。他說,從他記事起,村里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都會“辦紅火”,今年也不例外。
“辦紅火”是當地方言,意思是組織舉辦傳統熱鬧的慶祝活動,包括扭秧歌、游九曲、舞龍、焰火晚會等。而這樣的活動全部都是村民自發組織,有的.人出錢,有的人出力。
除此之外,在二月初二這一天,當地及周邊農村會“嚴格按照要求”來安排自己的三餐,誰也說不清這個傳統延續了多少年。
“早晨吃餃子,叫‘安龍宴’,中午吃燉骨頭,叫‘剔龍骨’,晚上吃面條,叫‘扯龍皮’。總之就是希望這一年風調雨順。”公喇嘛村副支書秦根柱如是說。
據了解,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通過舉辦各種祭祀活動,祈望神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正如一首民謠所云:“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上午10時許,記者驅車進入村莊的主街道,敲鑼打鼓的聲響漸漸清晰,讓人清楚地感覺到了節日的氣氛。
越往村里行進,車行越緩慢,直至道路被車流、人流完全堵塞。原來在村莊中心地帶,秧歌隊已經“扭”了出來,十里八鄉的村民們都聚集在這里,有年輕父母領著小孩兒,也有老年人三五相攜,隨著秧歌隊的前進一路向盛和寺(原名盛元寺)挺進。
盛和寺寬闊的廣場前,舞龍隊和舞獅隊在這里聚集,為圍觀的群眾獻上精彩的表演。記者發現人群里有不少衣著時尚、口音與當地人不同的外來游客。
“我從呼和浩特市來的,聽說這里的‘二月二’挺熱鬧,就想來看看。”游客范女士告訴記者,她還想中午找一家農戶嘗試一下當地的“二月二特餐”。
“這兩年來我們這兒過‘二月二’的人特別多,我們村里常住人口4000多人,去年這時候來了10000多人。”秦根柱告訴記者,現在村里人也越來越清楚地了解傳統習俗文化的重要性,他們會好好注意保護發掘。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4
昨日(10日),天津市和平區第五屆“二月二龍抬頭”民俗文化展演活動舉行。活動現場彩龍、舞獅表演活靈活現,各種民俗、非遺項目精彩紛呈。
此外,主辦方還安排了二月二龍抬頭——“煎燜子”比賽,來自各社區的選手動作麻利地煎燜子并讓在場市民及游客品嘗。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5
龍抬頭(二月二)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等,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也有人認為“龍抬頭”指的是百蟲開始于初春蘇醒,所以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同時,龍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征。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此外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6
農歷二月二龍抬頭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3月10日,海南僑鄉瓊海芳草園農民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在龍壽洋花海、芳草園等兩個地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系列活動,以辭舊迎新,祈求福運。
據了解,此次活動有開耕儀式、舞龍表演、由吳多軍、符光妹等主演的大型瓊劇《八府巡按》表演等三項內容。龍抬頭,即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中龍抬頭的日子。龍抬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敬龍祈雨,為即將開始的農耕活動祈求好運。
中國人過年,自臘月初八就正式開始,直到來年二月初二龍抬頭才算真正結束。所以二月初二日對老百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
屆時,民間將舉辦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剃龍頭、戴龍尾、開筆等,期望新的'一年在龍的蔭護下再獲豐收。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7
農歷二月初二,為二月二節,又叫春龍節,龍頭節或青龍節。民諺曰:“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流傳著理發的習俗。人們認為在二月二這天剃頭,會像龍一樣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人們對“二月二,剃龍頭”很重視,誰都想圖個好兆頭。
巢湖市益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特此舉行免費理發活動,為出行不便的'老人和兒童理發,活動現場還有免費測量血壓等活動,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贊揚!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8
“二月二,龍抬頭,敲鑼鼓、舞金龍、扭秧歌”。為迎創建河西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弘揚柳林地區優秀民俗文化,豐富廣大居民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展現群眾文化良好精神面貌,柳林街在3月10日,猴年新春“二月二·龍抬頭”民俗節日當天,舉辦了“柳林街創建公共文化城區·民俗文化踩街會”主題活動。參加活動的居民多達400余人。
這次民俗文化系列展示活動,主要以柳林街蘊藏在民間的文化表演為主,涵蓋全街10個社區的居民文化社團,表演了12個形式各異、民俗濃郁的`文化節目。其中,花會踩街“柳林民俗鬧新春”為社區居民呈現原汁原味的踩高蹺、騎驢、花車、大頭舞表演。景雅里社區女子舞龍隊的“雙龍騰飛”表演預示著將迎來萬物復蘇、龍抬頭的好日子。此外,還表演了霍家太極拳,太極扇、《微龍柔力球》等各具特色節目。整個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以充滿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動形式,歡慶這一民間傳統節日,讓居民大飽眼福。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9
今天,農歷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
“龍抬頭”,其實是指“青龍”七星開始出現在東方,萬物此時開始真正蘇醒,春天真的來了。
中國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農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過去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愿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今天石門村舉行了龍抬頭舞龍活動。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10
“二月二龍抬頭,前程似錦樂悠悠;二月二龍抬頭,福運伴你解煩憂……”農歷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為了讓社區老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感受春回大地暖、鄰里關懷熱心腸,同時鍛煉老人的動手能力。3月10日(即農歷二月二)下午,葵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于3月10日(即農歷二月二)下午組織開展了包餃子活動,餃餃美味大家一起品嘗。
活動共吸引了20位社區老人前來參加,大家對于包餃子活動都非常的積極,由四五個比較會做的'阿婆主導,其他人協助,各自都明確著自己的分工,由和面、搟餃子皮、剁餡、包餃子、煮餃子到吃餃子,老人們都做得不亦樂乎。好幾個阿婆在品嘗餃子時不斷地夸贊餃子做得好吃,比外面做得好吃多了,同時她們還不忘向主廚們請教,也想著學會了回家自己也做。
此次活動給老人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交流的平臺,豐富老人的生活,讓老人自己包餃子鍛煉老人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弘揚了中國包餃子這一傳統飲食文化。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11
3月10日(農歷丙申年二月初二),以“金猴獻瑞,龍祥瀛洲”為主題的第五屆崇明縣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游節在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區開幕。
本屆旅游節推出了中華龍祈福、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民俗文化與現代教育研討會、民間文藝演出、龍文化展示演繹、民間茶藝表演、三民村畫龍、寫龍、崇明特色長壽食品展銷、民俗風情系列展覽館展示、瀛洲傳統民間游藝活動、市民廣場舞大賽及閉幕式等13項系列活動,讓廣大游客體驗原汁原味的崇明地方民俗。整個活動將持續至13日。
二月二龍抬頭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一日。在崇明寶島連續五屆龍抬頭文化旅游節的舉辦,不僅展示了崇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藝術魅力,而且營造出濃厚的民俗傳統節慶氛圍,有力推動了崇明節慶文化和節慶旅游的發展和繁榮,成為新年伊始廣大游客感受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好去處。
【二月二龍抬頭簡報】相關文章:
二月二龍抬頭11-10
“二月二龍抬頭”04-30
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09-22
二月二龍抬頭活動09-21
二月二龍抬頭是哪天10-21
二月二龍抬頭是幾號11-25
二月二龍抬頭是哪天05-28
二月二龍抬頭的詩句10-24
二月二龍抬頭詩句10-27
二月二龍抬頭詩句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