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境保護教育教案
環境保護教育教案--五、六年級專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保護熱污染的重要性。
2、使學生了解破壞熱污染的后果,向學生進行保護大自然、保護熱污染的教育。
3、發展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4、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興趣,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5、從身邊的環保小事做起,教育學生和全社會的人。
6、提出保護環境的倡議,爭做環保小標兵。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大自然遭到破壞后會對人進行懲罰。教學難點指導學生了解破壞熱污染的后果,認識保護大自然、保護熱污染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所謂熱污染,是指由日益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和生活排放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例如火力發電廠、煉鋼廠、化工廠以及造紙廠等排放的生產性廢水中含有的大量廢熱;礦產業、汽車廢氣、鍋爐、家庭爐灶,空調設備等直接散發的大量廢熱。熱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首先是污染水體。生產性廢熱不斷流入地面水系,會使一些地區地面水溫度升高至35-40℃;水溫升高,會導致水中溶解的氧減少,引起水中魚蝦等水生物死亡;水中處于缺氧狀態,還可使厭氧菌大量繁殖,有機物腐敗加重,進而影響到生態平衡。
其次是污染大氣。廢熱可使大氣的熱量增加,造成地面反射太陽熱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陽輻射熱減少,使得地面上升的氣流相對減弱,阻礙云、雨的形成,進而影響正常的氣候,造成局部地區炎熱、干旱、少雨,甚至造成更嚴重的自然災害。
第三是間接引發疾病。現代研究表明,許多流行性疾病,如流感、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都與熱污染有關。因為熱污染常會引起一些致病微生物的孳生繁殖,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第四是加重城市熱島效應。熱污染使局部地區氣溫升高,致使城市中心地區比郊區農村的氣溫高出2-5℃。特別是夏季,這種過熱環境的加強和持續,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使中暑、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
第五是破壞臭氧層。使太陽光和其他放射線長驅直入,直接到達地面,導致人患上皮膚癌等疾病。另外,熱污染的肆虐加上人口增長及森林覆蓋率逐漸減少等因素,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冰川積雪消融,海平面上升以及土壤沙漠化等。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對熱污染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在日益嚴重的熱污染面前出現了管理困惑和環保立法盲區。
為此建議,首先,國家應將治理熱污染以及噪音和光污染等"新型"污染納入國家環保計劃,盡快制定和完善有關噪音和光熱污染的測量標準,象對待傳統的"三廢"污染一樣,將"新型"污染納入環境監測及治理范圍。其次,制定和實施噪音和光熱管理的法律法規,讓全社會重視噪音和光熱污染的危害。第三,對于生產性熱污染,應盡快采取行之有效的利用廢熱、防治熱污染的措施,變廢為寶;而對于生活性熱污染,應逐步推廣燃氣、電等清潔能源,減少熱排放。
2010.10.
【環境保護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環境保護專題教育教案模板(通用16篇)10-26
環境保護課教案09-28
《噪聲污染與環境保護》教案04-25
學校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實施計劃09-01
美國高校環境保護教育有高招04-26
高一化學《環境保護》教案04-25
環境保護12-19
幼兒中班環境保護教案(通用10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