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會的均等與不等(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一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不可能發生、必然發生、可能發生的概念并初步會辨別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可能事件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和發展的。它承接了上學期學過的頻數和頻率的知識,并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以后學習概率知識的重要基礎。 2、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標準”的要求,結合自己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了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目標是知識與技能目標 (1)借助實驗,讓學生體會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不總是均等的。 (2)通過動手實驗和課堂交流,培養學生收集與分析數據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目標是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猜想、實驗、類比、交流和歸納,讓學生體驗探索學習的方法。 第三個目標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不但要培養學生認真求實、勇于探索的品質,同時還要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協作精神。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體會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不總是均等的。 難點是如何讓學生理解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不總是均等的。 二、教法設計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的編排,結合初一學生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特點,我在處理這節教材時主要采用實驗發現與歸納推理的教學方法。以引導為主,引導學生猜想、實驗、自覺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學法指導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學得好壞,學習方法是否得當,直接決定教學的成敗。為了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我在考慮教法的基礎上,特別注意學法指導,努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根據學法指導的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本節課我采用實驗探索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程序的設計 為了達到目標,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安排了六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復習提問溫故舊知 目的是讓學生復習前面學習過的有關概念,溫故而知新。 (投影)下面事件哪些是可能發生的?哪些是不可能發生的?哪些是必然發生的?為什么? 1、小紅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飯。 2、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是星期天。 3、小明今年20歲,明年18歲。 活動二: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 (教師把一枚硬幣拿出來,投擲前問學生:“硬幣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正、反兩面朝上的機會各是多少?”) (板書)問題: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是不是均等的? 活動三:閱讀課文領會涵義 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動手實驗做準備。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111頁。) 活動四:動手實驗探索知識 目的是培養學生認真求實、勇于探索的品質和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 (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三張紙片,按課本要求進行實驗活動。活動開始前我先讓學生猜測實驗的結果,然后再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活動,要求學生記錄下自己的實驗結果,然后全班交流、比較。) ( 板書)結論: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不總是均等的。 活動五:課堂訓練強化目標 目的是讓學生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對本節所學知識加深理解。 (投影)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投擲骰子擲得的點數是6的機會和擲得的點數不是6的機會一樣。 B 、投擲硬幣,正面朝上的機會比反面朝上的機會大。 C、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是均等的。 D、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的大小介于0和1之間。 2、小黃投擲硬幣20次,有8次正面朝上,有12次反面朝上,如果以正面朝上為成功,反面朝上為失敗。請計算小黃投擲硬幣的成功率。 活動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目的是讓學生對本節所學的知識作歸納總結,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讓學生口述本節所學的知識和感受,然后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這節課我采用如下板書設計,比較簡單明了。 問題: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是不是均等的? 結論:隨機事件發生的機會不總是均等的 作業:教科書P114習題11.2 第1、第2題(第2題寫在課本上)【機會的均等與不等說課教案】相關文章:
機會不等人作文900字12-07
優秀說課教案01-19
中班說課教案01-07
幼兒說課活動教案02-27
《誡子書》說課教案08-04
小學教學比武說課教案04-28
小學音樂說課教案模板02-27
英語說課教案(通用23篇)09-22
物理浮力說課教案(精選5篇)11-26
幼兒小班說課健康領域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