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走進西部》
教學內容:歌曲《送大哥》、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學目標: 一、通過感受黃土高原的音樂風情和對西北民歌的學習與探究,激發學生喜愛民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情。 二、通過聆聽、演唱、律動、創作等活動,讓學生感受、體驗西北民歌的風格特點,認識山歌形式“花兒”,學會對歌曲內容的情感創作和情感表現。 教學重點: 一、感受、體驗西北民歌的風格特征。 二、初步學會演唱《送大哥》,并感悟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涵。 教學難點: 一、感受、體驗西北民歌的風格特征。 二、歌曲內容的情感創作。 教學內容: 一、簡單了解西北地區的音樂、風土人情及地理位置。 二、聆聽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體驗民歌的風格特點并了解山歌形式 “花兒”。 三、唱民歌《送大哥》及歌曲內容的情感創作活動。 四、民歌的拓展和升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民歌《黃土高坡》片段。(學生在音樂聲中入座營造西北民歌氛圍。) 1、看后提問:這首歌曲具有哪個地方的風格?(西北地區)。音樂的特點是什么?(高亢、粗獷、豪放等) 2、這是一首中國西北地區的民歌。中國西部蘊含了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而民族音樂文化中的民歌最有特色,而民族音樂中的民歌最有特色.,其中西北民歌是中華民族的一塊引以自豪的藝術瑰寶。這節課,就讓我們從音樂中走進西部,去盡情地領略西部音樂的風采。(打開課題) 二、學生在地圖上找出教材中出現的西北六省的地理位置。 提問:西部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么樣的呢?那里有什么樣的風土人情? 三、了解西北民歌的種類: 1、讓學生看課本回答西北民歌有哪些種類? 2、簡單介紹四個種類:(教師簡述或讓學生看課件) 四、聆聽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體驗音樂的情緒和獨特的韻味。(聽音樂思考以下問題) 1、這首民歌的音調怎樣?(高亢) 2、速度怎樣?(緩慢) 3、唱腔有什么特點?(高音區采用假聲和真假聲相結合的特點) 4、運用什么語言演唱?(當地漢語方言) 5、引導學生探究“花兒”的基本特征:旋律高亢、悠長,多用假聲和真假聲相結合的方法演唱。 五、學習青海民歌《送大哥》(并布置這首歌曲要完成以下的任務) 1、感受歌曲那富有特色的節奏(教師帶學生讀歌詞打節奏); 2、學唱民歌《送大哥》 ①分析:這是一首表現愛情的情意緾綿,內在含蓄的民歌。青海一帶,過去人們的生活貧窮,青年男人常要到外地去謀生,有走西口的,有趕牲靈的、有做長工的,有做小生意的,離鄉背井遠去他方。走時,親人們常淚眼相送。這首民歌便是以情妹送情哥為內容的送別民歌。 ②聽一遍音樂; ③學唱歌詞; ④學唱旋律; ⑤歌曲的感情處理; ⑥音樂律動(邊唱邊打節拍或兩組唱詞兩組打節奏或其它形式的律動) 3、情感創作(感悟和傾瀉自己的情感) ①繪畫創作活動(教師準備兩張白紙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可以4個同學到黑板上,每兩人合作畫一張;其它同學聽音樂打節奏或節拍。) ②表演創作活動(這個活動也可在繪畫的同時)(教師準備一條舞蹈用的方巾,讓個別同學用動作或舞蹈來表演歌曲里面的情感,表演妹妹也行,表演哥哥也行。) 四、民歌的拓展與升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課堂時間,作為機動內容〕 1、舉例說說你知道的或唱過的西北民歌。(提問并讓個別會唱的同學唱一兩句) 2、你認識哪些西北民歌手?(提問或觀看視頻歌手的肖像讓學生猜歌手的名字,并播放該歌手演唱的歌曲片段讓學生聽。) 五、小結并布置課外作業 1、再次回味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2、布置作業 ① 課后繼續完成《送大哥》的繪畫創作,并畫在課本里面。 ② 查找有關西北地區的民歌。 教后札記:學生聽過西部民歌,但是具體的地點說不清楚,歌曲比較簡單,沒有難點。對阿寶的歌曲比較感興趣。【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走進西部》】相關文章:
歐洲西部教案04-25
歐洲西部地理教案08-26
八年級下冊音樂全冊教案(通用15篇)03-2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走進夏天01-10
走進音樂世界作文04-12
走進音樂深處作文11-23
歐洲西部初中地理教案08-26
大班走進音樂活動方案01-30
八年級美術下冊教案04-25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