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同歌》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同一首歌》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同一首歌》音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同一首歌》音樂教案 1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導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陳哲、迎節作詞,孟衛東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們在上海舉行的特奧會上唱過這首歌,以后中央三臺又設置了“同一首歌”欄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欄目的主題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進了千家萬戶,成了一首風靡全國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學都熟悉,但同學們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內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聲真切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一、學習歌詞,領會詞意
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師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學生分組思考
你對歌詞“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個角落”,“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詞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教師點評、板書:
角落——失意、孤獨、無助
感受——對人間真善美的感悟溝通、理解、鼓勵
渴望——友誼、友情、真情
主題思想——人間真情
二、學習曲調,了解結構
1、唱曲調。(隨琴劃拍視唱為主,難點樂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樂句結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長度,一定要唱足時值。注意的音準。、曲工結構分析。(先讓學生發表見解,后教師歸納。)
板書: (主歌)(副歌)
2.詞曲結合及藝術處理
學生隨琴詞曲結合。
教師有表情的范唱
同時學生思考回答:前后兩段的旋律,在節奏、音區上有什么不同?段節奏疏緩,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節奏相對緊湊,旋律起音在,且有幾處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師在演唱過程中,段與段有什么不同的處理?a段情緒較為平緩,是用敘述的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緒較為激動,是用呼喚的口吻演唱的。
學生自由討論構思一種能比較恰當表現歌曲思想感情的藝術處理方式。
教師點評、歸納。
主歌:領唱或同聲唱
副歌:男聲齊唱或合唱
深情、敘述
盡情、呼喚
3.依據處理建議,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句尾長音,時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時,聲音、情緒要有思想準備;演唱時要真誠投入。
三、創作表現
1、分組醞釀用不同的方式體驗歌曲的情緒起伏及內涵。(如:用彩帶揮出旋律線,為歌曲即興編配恰當的節奏或舞蹈,為B段配置簡單的二聲部,伴著旋律朗誦歌詞等等。)
2各組進行交流表演。
3教師點評。
四、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失意的時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溝通,家人、朋友、同學的友誼、真情、幫助都是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訴我們:人類與大自然同是地球母親的兒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個角落,何況我們共同擁有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太陽、同一輪明月的人類自己呢?想念人類自己一定會相親相愛的。我跟同學們一樣被作者這樣恢弘、大氣的歌詞所深深感動了,我想由衷地說:“人間真情”這個主題,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關愛人類自己的作者,才能寫出這樣真摯、動人的歌詞。
《同一首歌》音樂教案 2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同一首歌
2、表演歌曲《小酒窩》
3、欣賞樂曲《我們多么幸!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同一首歌》,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同一首歌》,并進行表演。
三、引導學生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培養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作品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同一首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進行練習)
二:解疑合探
1、學生交流,可動可唱)
2再聽錄音,你能聽出是一二還是一二三嗎?(隨音樂拍手感覺)
3、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1)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用lu哼唱:重點: 3 1 0 6│3 0 │5 3 0 5 │6 0│
5、節奏朗讀歌詞(重點讀準:左邊 0 一│個 0 │右邊 0 一 │個 0 │讀準八分休止處)
6、錄音,輕聲跟唱。
7、教師范唱(學生邊輕聲隨唱邊拍手)。
8、分別用稍快、中速、慢速讓學生試唱,說說用哪種速度表達長有小酒窩甜美、可愛的小朋友,喜悅的心情?
9、輕聲用甜美的'情緒、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分組排練表演唱。
11自編動作表演歌曲要求自創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聆聽《同一首歌》
1、導入:回憶童年開心嗎?你們覺得幸福嗎?下面請小朋友們
聽一首歌《我們多么幸福》。
2、聽歌曲 說說歌曲情緒?幾拍子?(感覺象即可)幻燈出示歌詞
3、介紹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
4、復聽,學生輕輕地隨錄音哼唱,即興舞蹈。
5、談談對歌曲的感受
6、編創與活動
師:歌曲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到興高采烈?當你聽到時用動作或打擊樂表示。也可用豎笛參與演奏。
8、自編動作表演歌曲《同一首歌》要求自創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同一首歌》音樂教案 3
教材分析
1、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感情的需要用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歌曲的感情。
2、歌曲《同一首歌》由陳哲、胡迎節作詞,孟衛東作曲,創作于1990年。中央電視臺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向全國推出,受到熱烈歡迎。歌曲為E大調,4/4拍。歌曲結構為兩段體(帶再現的二部曲式)。
3.通過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情感內涵。增強學生間的友誼與合作意識,感受合唱的效果。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現在一般都十三、四歲了,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換句話講,他們的表達方式與中低段有明顯區別,他們更希望在小范圍內討論。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在語言方面有所改變,可以一種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對話提問,而且語言中要不時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能夠感受和表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
2、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歌曲的感情,并創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歌曲。
3、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及各聲部位置。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用抒情的、連貫的聲音和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歌曲的感情,并創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
2、歌曲二聲部的和諧、統一。
《同一首歌》音樂教案 4
教學目標:
一、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能夠感受和表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
二、聆聽欣賞曲《我的祖國》和《大中國》,能夠背唱歌曲的音樂主題;區分并說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以和這種變化與表示歌曲情感的關系;能夠區分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三、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示歌曲的感情,并發明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此曲。
四、學習秧歌知識,發明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
五、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和各聲部位置。
教學重、難點:
1、 繼續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二聲部歌曲。
2、 自身設計秧歌動作。
3、 學習合唱的聲部和其位置。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開課:觀看在柳州舉辦的'《同一首歌》錄象,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二、 導入:讓同學跟著錄象中的音樂,輕聲哼唱《同一首歌》,營造歌曲深情、真摯的意境。
三、 學習歌曲
1、跟音樂,輕聲演唱歌曲。
2、老師隨機指導。
3、學習二聲部旋律和其演唱。
4、 練習兩個聲部配合。
四、 設計演唱形式:
1、 聽聽、唱唱《同一首歌》,討論歌曲分成幾段。用色筆在樂譜上標出。哪些地方要唱得親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熱情激動?試著自身設計演唱形式。
2、扮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同一首歌》。
二、聆聽《我的祖國》、《大中國》
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 隨錄音唱歌詞。
3、 引導同學對比《我的祖國》兩個樂段的情緒。
4、 隨音樂模仿指揮。
三、安排作業:課后合作找資料,了解中國秧歌的舞蹈特點,并自身學習幾個動作。
第三課時
一、導入,讓同學各自把自身找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二、老師先跟著音樂,即興扮演一段秧歌舞。
三、進行合作排練。
四、全班跟著音樂進行秧歌扮演。
五、 分組進行展示、評價。
六、 總結。
第四課時
一、跟著音樂扮演秧歌舞
二、學習音樂知識
1、 結合《我的祖國》和《大中國》兩首歌曲學習合唱音樂知識。
2、 懂得二聲部的位置。
三、讓同學自由討論自身平時知道的有些有關合唱的音樂知識。
四、老師小結。
【《同一首歌》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同一首歌》教案03-25
同一首歌教案09-30
同一首歌教案02-13
同一首歌作文03-16
同一首歌作文05-06
《音樂與繪畫》教案-小學音樂教案05-02
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教案01-28
音樂教案-音樂接龍05-02
音樂小屋音樂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