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績效課教案3
三、鞏固運用。 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類似于植樹問題的例子。下面就請同學們應用我們今天發現的規律去解決身邊的一些問題吧。 1、算一算 在全長20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裝),每隔50米安裝一座。一共安裝了多少座路燈? 2、想一想 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的植樹問題僅僅是兩端都栽時的情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兩端不栽,一端栽,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那植樹問題只在植樹當中才有嗎?學生說一說,植樹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像......等現象中都含有植樹問題。 五、作業 教材練習二十:第二、五題。 六、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兩端都栽) 棵數 手指數 54 …… …… 10÷5=2(個) 2+1=3(棵) 教學反思: 課前活動時,我選擇學生的小手為素材,引入植樹問題的學習。學生在手指并攏、張開的活動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個數與空格數之間是相差1的。然后做快速問答的游戲,使學生直觀認識并總結出了間隔和點數的關系,為下面的學習作了鋪墊,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處理教材時我把例題改為條件開放的植樹問題,不規定間距,同時改小數據,將路的長度變成10米。同時將間距定為1米、2米、5米、10米,讓學生利用已建立的“棵數(點數)=間隔數+1” 的植樹問題模型小組合作完成方案紙的內容,從而驗證規律。體現了思維的多樣性。在這里數據小了,便于學生利用線段圖操作,建立數形結合,有利于學生的思考,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不足之處: 1、教師過于拘謹,語言感染力不強,課堂調控能力較差,有待加強。 2、本節課在“動手驗證規律”這一環節耽誤時間較長,致使課堂氣氛不太活躍,重難點沒有突破。【績效課教案3】相關文章:
第3課日歷教案04-28
音樂課教案3篇02-25
第3課爬天都峰教案04-28
課后服務課績效方案(精選14篇)05-21
大學體育課教案3篇01-11
小學語文課教案3篇01-04
課后服務課績效方案范文(精選10篇)09-20
關于最后一課教案3篇04-12
【精品】最后一課教案3篇04-17
安全教育課教案3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