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漫步在無人區教案
《漫步在無人區》教案【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2、學習本文散文式的結構和反戰主題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背景和作品,導入新課
1978年3月,以色列以報復巴解組織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區。這篇特寫寫于此次戰爭的間歇期間。作者深入以色列陣地和法塔赫最靠前線的一個哨所之間的戰爭腹地,通過自己的視覺和聽覺,體驗著周圍的環境,感受著交戰雙方的心理狀態,真實地記錄了巴以戰爭的可怕景象。
本文榮獲美國普利策新聞獎。
二、初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課文的主題。
1、本文可以分為幾部分?請分別概括段意。
(1-6:作者細致描繪了戰爭造成的死寂景象;7-17:描繪了法塔赫成員的微妙心態;18-21:作者直接描繪了戰爭造成的破壞;22-34:描寫以色列的陣地和以色列人的心態)
2、戰爭的環境氛圍怎樣?
(第一部分側重環境氛圍的烘托:"闃無一人",戰爭使安寧的村莊變得死寂,而戰爭帶來的喧囂引發的是恐怖和不安定感。第三部分描寫慘不忍睹的戰爭景象,揭露戰爭的殘酷性。)
3、戰爭雙方的行動和心態有什么不同?
(法塔赫:混亂,邊打邊撤;恐懼和復仇。以色列:陣地整齊;愁容滿面,抱怨。)
4、本文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描述了戰爭造成的災難和戰爭雙方的心態,表達了作者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對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惡。)
三、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1、用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使讀者獲得"親臨現場"的感受。
2、多次引用雙方的話語,反映了他們各自的心態。
3、描繪細節,體現了作者的傾向性。
四、完成課后練習。
附:板書
第一部分(1-6):作者細致描繪了戰爭造成的死寂、恐怖景象
第二部分(7-17):描繪了法塔赫成員的行動和心態:混亂,邊打邊撤;恐懼和復仇
第三部分(18-21):作者直接描繪了戰爭造成的慘象
第四部分(22-34):描寫以色人的陣地和心態:陣地整齊;愁容滿面,抱怨
【漫步在無人區教案】相關文章:
雨中漫步11-27
漫步的作文08-26
漫步優秀作文02-26
漫步校園作文04-20
漫步田野作文02-21
漫步優秀作文02-26
漫步鄉村作文03-02
漫步在春天作文03-06
漫步春天作文03-05
漫步公園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