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1
教學設想: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幼兒的音樂基礎和教育活動目標,我設計了講故事導入,從而引出歌詞,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然后是學習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通過節奏、速度、歌聲、表情、動作等,讓幼兒來表現歌曲的演唱。在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方面,我啟發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歌曲仿編活動。活動結束時,教育幼兒學做勤快人。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2、教育幼兒學做勤快人,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3、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創編新歌詞。
活動準備:
1、請孩子回家觀察父母在廚房干活的情景。
2、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音樂錄音帶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
2、為勤快人和懶惰人創編新歌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講個有關勤快人懶惰人的故事。
幼兒;傾聽
引出課題
2、聽錄音,邊唱邊表演。
3、師:小朋友都知道勞動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那我們是要做一個勤快人呢,還是做一個懶惰人呢?為什么?
引導孩子明白懶惰人終將一無所獲。
二、展開討論
1、引導幼兒認識勞動的人我們稱為:勤快人。
提問:
在家里誰最勤快?
咱班的小朋友誰在勤快?
和勤快人相反的是什么樣的人?(懶惰人)
懶惰人是什么樣的?(不勞動,不干活,很懶)
1、小朋友在家都見過媽媽在廚房勞動,那你們知道媽媽在廚房都做些什么呢?
2、你們的媽媽在家里可真勤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欣賞歌曲、熟悉歌曲內容
1、幼兒欣賞歌曲一遍,請幼兒"聽聽歌中兩個人做了什么?"
2、提問:
①歌曲的名字?
②歌中有兩個什么樣的人?
③有一個人做了些什么事情?
④有一個人不做什么事情?
3、幼兒再次欣賞歌曲一遍。
四、學習歌曲
1、感受歌曲
師:如果讓你們用簡單的動作去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你會怎么做?
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進一步感受音樂。
2、聽范唱
師:我們用自己的動作跟著音樂做一做勤快人和懶惰人好不好?看看勤快人他們都會做些什么!(邊聽范唱,邊表演)
用動作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3、學習歌曲
(1)、跟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
(2)、跟老師逐句學唱。
(3)、聽老師范唱。(幼兒可以自己配合做一些聲勢動作)
(4)教師再次范唱,請幼兒聽清楚歌詞。
(5)、拍著手請幼兒小聲跟唱。教師根據幼兒學唱的效果有重點的指導。
(6)、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兩種人。
五、創編歌曲
1、導幼兒想想,勤快人和懶惰人在學校里或者在別的地方還會做什么事情?不會做什么事情?分組請幼兒將自己的看法,創編進歌詞中。
2、幼兒分組演唱自己創編的歌。
六、結束:
提問:喜歡哪種人?為什么?
鼓勵幼兒做事情認真,要向勤快人學習。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2
活動目標:
1. 通過歌曲學習,理解勤快與懶惰的不同行為表現。
2.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學會跟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
3. 激發幼兒對勤勞品質的認同,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音樂《勤快人和懶惰人》音頻。
勤快人和懶惰人的角色圖片或手偶。
勞動工具(如小掃帚、小鏟子)的玩具模型。
繪畫材料(彩筆、紙張),用于創作勤勞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教師展示勤快人和懶惰人的角色圖片或手偶,講述兩個角色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勤快與懶惰的含義。
提問:你們喜歡勤快人還是懶惰人?為什么?
二、歌曲學習
播放《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教師分段教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歌詞中的勤快行為和懶惰行為。
鼓勵幼兒嘗試跟唱,并隨著音樂節奏做簡單的動作,如模仿掃地、擦桌子等勤快行為,以及打盹、睡覺等懶惰行為。
三、角色扮演
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勤快人和懶惰人。
隨著音樂,勤快人組表演各種勤勞的活動,懶惰人組則表演懶惰的`行為。
角色互換,讓幼兒體驗不同的角色,感受勤勞帶來的快樂和懶惰帶來的不便。
四、創作環節
提供繪畫材料,讓幼兒畫出自己心中的勤快人或懶惰人,并簡單描述畫面內容。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作品,講述勤快人或懶惰人的故事。
五、總結與延伸
總結活動,強調勤勞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勤快的人。
延伸活動:設立“勤勞小明星”獎勵機制,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勤勞,如幫助家人做家務、整理玩具等。
活動結束
播放《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讓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3
活動目標:
1. 通過歌曲學習,讓幼兒理解勤快與懶惰的不同含義,并認識到勤勞的價值。
2.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學會跟隨音樂旋律進行簡單的舞蹈動作。
3. 鼓勵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增強自我表達和團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勤快人和懶惰人》音頻文件
勤快人和懶惰人的角色頭飾
簡單的道具,如掃帚、錘子等象征勤勞工作的物品
繪畫紙和彩筆,用于創作勤勞與懶惰場景的畫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教師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介紹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日常生活,引導幼兒思考哪種生活方式更好。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勤快人和懶惰人有什么不同?你們愿意成為哪一種人呢?
二、音樂欣賞與學習
播放《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讓幼兒初次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讀歌詞,解釋歌詞中的勤勞行為和懶惰表現,幫助幼兒理解歌曲意義。
三、舞蹈動作學習
根據歌曲內容,設計簡單的'舞蹈動作,如勤快人掃地、擦桌子,懶惰人睡覺、發呆等。
教師示范動作,幼兒跟隨模仿,逐步熟悉舞蹈節奏。
分組練習,每組幼兒輪流扮演勤快人和懶惰人,通過舞蹈表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四、角色扮演游戲
幼兒佩戴角色頭飾,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勤快人負責完成一系列“家務”任務,懶惰人則在一旁觀看或假裝睡覺。
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幼兒分享感受,討論勤勞帶來的快樂和懶惰可能帶來的后果。
五、創意表達
提供繪畫紙和彩筆,鼓勵幼兒畫出自己心中的勤快人和懶惰人場景,可以是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也可以是他們的生活環境。
幼兒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介紹畫中的故事。
六、總結與延伸
總結本次活動,強調勤勞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勤快的人。
延伸活動:設置“小小家務員”計劃,鼓勵幼兒在家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體驗勤勞的樂趣。
活動結束
以一首輕快的歌曲作為結束,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結束本次音樂活動。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4
活動目標:
1. 情感與態度: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對勤勞美德的認同感和懶惰行為的認識,激發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2. 知識與技能:讓幼兒學會區分勤快與懶惰的音樂節奏,并能通過身體動作表達不同的音樂形象。
3. 創造力與表現力:鼓勵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的不同生活場景。
活動準備:
音樂材料:兩段對比鮮明的音樂(一段節奏明快,代表勤快人;一段節奏緩慢,代表懶惰人)。
道具與裝飾:勤勞工具(如小掃把、小桶)和懶惰象征物品(如枕頭、沙發墊)。
場景布置:將教室一角布置成“勤勞小屋”,另一角布置成“懶惰角落”。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故事引入:教師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講述勤快小貓和懶惰小狗的一天,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勤快與懶惰的'概念。
音樂初體驗:播放兩段音樂,讓幼兒閉眼聆聽,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并請他們猜猜哪段音樂是勤快人的,哪段是懶惰人的。
二、學習與探索
音樂與動作匹配:
勤快人音樂:引導幼兒隨著音樂的節奏,模仿勤快人打掃、種植等動作,如快速掃地、澆水等,強調動作的迅速與有力。
懶惰人音樂:在另一段音樂中,幼兒則模仿懶惰人打盹、伸懶腰等動作,動作應緩慢、慵懶。
角色扮演:
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扮演勤快人和懶惰人,在音樂中輪流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動作和表情展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
三、創意表達
情景劇創作:鼓勵幼兒以小組形式,結合音樂、道具和場景,創作一個小型的情景劇,展示勤快人與懶惰人在一天中的不同生活場景。
分享與展示:每組幼兒上臺表演他們的情景劇,其他幼兒作為觀眾,觀看后給予掌聲和鼓勵,教師點評時強調勤勞的價值。
四、總結與延伸
情感升華:通過討論,引導幼兒思考勤勞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以及懶惰可能帶來的后果,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勤快的人。
家庭作業:請幼兒回家后,觀察并記錄家人或鄰居中勤快人的行為,第二天與班級分享,進一步加深對勤勞美德的理解。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后,教師應收集幼兒的反饋,評估活動效果,特別是幼兒對勤快與懶惰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們在音樂活動中的參與度和創造力表現。根據反饋,調整后續的教學策略,確保每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成長和樂趣。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5
1. 情感與態度: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孩子們勤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同時理解并欣賞勤勞的價值。
2. 知識與技能:學習簡單的節奏感和旋律模仿,增強音樂感知能力。
3. 創造力與合作:鼓勵孩子們在音樂游戲中發揮想象力,促進團隊協作精神。
活動準備:
音樂播放設備及勤快人與懶惰人主題音樂。
勤快人與懶惰人角色頭飾若干。
手工材料(彩紙、剪刀、膠水等)用于制作勤勞場景道具。
一個大布偶或玩偶,作為故事敘述的輔助工具。
活動流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開場:用布偶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講述勤快的小熊如何種植果實,而懶惰的小熊卻什么也沒做,最終勤快的小熊收獲了滿滿的果實,讓大家明白勤勞的意義。
討論環節:引導孩子們討論故事中的勤快小熊和懶惰小熊,問他們更喜歡誰,為什么?
二、音樂感受
播放音樂:播放勤快人與懶惰人主題音樂,讓孩子們閉眼聆聽,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
節奏模仿:教師示范,用手拍打出勤快工作的`快節奏和懶惰時緩慢的節拍,孩子們跟隨模仿,體驗不同節奏帶來的感覺。
三、角色扮演
分配角色:孩子們自愿或抽簽選擇扮演勤快人或懶惰人,佩戴相應的角色頭飾。
音樂表演:隨著音樂響起,勤快人組快速做模擬勞動的動作(如擦桌子、掃地),懶惰人組則緩慢做懶散動作(如打哈欠、伸懶腰)。音樂轉換時,兩組動作也隨之變化。
角色互換:一段時間后,讓孩子們交換角色,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帶來的不同感受。
四、創意工作坊
手工制作:引導孩子們使用手工材料,創作一幅表現勤勞場景的圖畫或手工制品,可以是勤勞小熊的花園、勤勞家庭的廚房等。
展示分享:完成作品后,鼓勵每個孩子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短介紹其中的勤勞故事或想法。
五、總結與延伸
集體討論:圍坐一圈,分享今天活動中的感受和學到的東西,強調勤勞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家庭作業:鼓勵孩子們回家后幫助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記錄下感受,下次活動時分享。
活動小貼士:
保持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
觀察孩子們的反應,適時調整活動節奏和內容,確保活動流暢進行。
強調正面激勵,對孩子們的每一個努力和嘗試給予肯定和鼓勵。
【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教案:勤快人和懶惰人02-14
大班音樂教案:勤快人和懶惰人09-17
大班音樂教案:勤快人和懶惰人05-15
大班音樂教案:勤快人和懶惰人(必備)01-08
勤快人和懶惰人音樂教案05-17
大班音樂說課稿:勤快人和懶惰人06-18
大班音樂教案:勤快人和懶惰人7篇02-14
勤快人和懶惰人的中班音樂教案05-01
大班音樂說課稿范文《勤快人和懶惰人》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