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安全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學校附近一農房因為孩子玩火而發生火災,火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甚至是災難。隨著大班幼兒的生活和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和豐富,他們對火并不陌生,而且具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但當火災真正發生時,他們又會感到束手無策。本活動就是想讓幼兒在充分認識火的特點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不要玩火,當意外發生時,自己應該怎樣做,建立起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基本的自救能力。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認識火,了解火的用途及危害。
2、通過防火安全知識學習,增強幼兒防火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火的用途及危害
增強幼兒防火意識
活動準備
火柴、打火機、蠟燭、紙、稻草、滅火器
火的用途及危害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火
出示火柴、打火機
分別問:這是什么?
講述火的來源
二、認識火的用處及危害
1、在幼兒認識了火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說說火的用途及危害。
(1)生活中我們利用火為我們做了些什么呢?(燒水、做飯、照明、取暖等)
我們還利用火來煉鋼,開飛機、火車,把火箭送上天等。
(2)用火不注意,會給我們造成哪些危害呢?(燒毀房屋、森林、人的皮膚等)
2、讓幼兒自己做小實驗,通過自己的實踐與生活經驗使幼兒知道要使火熄滅,必須將火與空氣隔絕。
(1)現在我們要使酒精燈熄滅,該怎么辦?為什么用蓋子一蓋火就熄滅了?
啟發幼兒說出:火的燃燒必須有空氣,用蓋子一蓋火就與空氣隔絕了,所以火就熄滅了
(2)演示:點燃稻草,用滅火器滅火
啟發幼兒發散思維:說說滅火的多種方法(澆水、沙蓋、濕被子蓋、滅火器等)
(3)讓幼兒看圖片、錄像,了解火災發生的原因。(雷電、火山爆發、汽油、小孩玩火、燃放煙花爆竹不當、亂扔煙頭等)
(4)講述學校附近一農房因為孩子玩火而發生火災,讓幼兒感受到火的危害就在身邊
3、看錄像后討論:
(1)我們應當怎樣防止火災的發生?
(2)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撥打火警119、 大聲呼救、用水往火上澆、如果身上著火了,就地打滾、如果有煙要用濕毛巾捂著嘴巴,盡量低***體,逃離現場等)
4、游戲:火娃來幫助我們了,讓幼兒通過游戲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
老師發出火災信號,幼兒自由選擇逃生的方法,請火娃來幫助糾正幼兒不正確的逃生方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應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但幼兒對“火”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對“火”的用途及危害了解的還不是很多。作為老師有必要引導幼兒更深入地了解,教會幼兒遇到火災時該怎樣應對。因此這個活動既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既有利于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豐富了幼兒的認知經驗,激發了他們對周圍事物積極探索的熱情。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電的認識。
2、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及辨別能力。
3、讓幼兒知道怎樣用電才是安全的。
活動準備:安全、危險用電對照圖(電視機 電冰箱 微波爐 洗衣機 熱水器 取暖器 電腦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在家里沒有人的情況下你獨自用過電嗎?如果用過,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
二、展開部分
1、讓幼兒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2、你還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電方法。為什麼?
3、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怎樣用電才是正確的,安全的.。
4、結合圖片讓幼兒判斷哪些用電方法是安全的,那些是不安全的。
5、利用已有的用電知識,談一談如果有人觸電了你想去救他,你該怎樣做呢?
6、教師小節,進一步告訴孩子自己用電時要在大人的監護下使用正確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要做安全嗎?為什么?讓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在成人的鼓勵下,愿意嘗試解決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恐龍玩具一個、動畫故事《小恐龍的一天》
2、收集人們在雪天活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那,你們喜歡冬天嗎?為什么?小恐龍也很喜歡冬天,尤其是喜歡下雪的天氣,但是,下雪卻給它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麻煩,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講述故事《小恐龍的一天》,使幼兒了解在雪天活動時,可能出現的不安全事項。
提問:
1、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龍感覺非常非常冷,怎樣讓它暖和起來呢?
2、恐龍寶寶在玩打雪仗的游戲,發生了什么事情?
3、恐龍又到冰面上玩,接著又發生了什么事情?
4、小恐龍做的對不對?那么你們在下雪天是怎樣做的呢?引導幼兒結合自己,談談自己在下雪天會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方法。
(三)出示“人們在雪天活動”的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
1、打雪仗時,往同伴的頭上、臉上扔。
2、獨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鬧。
3、下雪后,在馬路上奔跑。
4、玩雪后,直接將手放進熱水里泡。
5、下暴雪后,在大樹下、廣告牌下面玩耍。
6、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小結: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意穿上防寒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圍巾,以免凍傷。小朋友不能獨自到冰面上玩,以免發生危險。打雪仗時,不要往別人的臉上、頭上扔,以免打傷。玩玩雪后,一定要搓搓手,不能將手直接放進熱水里。
(四)教師示范講解凍傷、摔傷后怎么辦。
1、冬天,手凍傷了怎么辦?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動,常常凍得手腳發僵。手腳凍僵了,千萬不要在爐火上烤或者在熱水中浸泡,那樣會形成凍瘡甚至潰爛。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方法呢?
(1)回到溫暖的環境中去,使凍僵部位的溫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應當設法用大衣等將手腳包裹起來。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過摩擦增加溫度,促進血液循環,恢復正常。
2、雪天滑倒,怎么辦?
不小心滑倒,我們不要用手腕著地,用手掌著地,那樣容易會把手腕扭傷。如果摔得嚴重時,要趕緊撥打急救電話,住院治療。
3、師生制作“防滑”標志,在幼兒園的樓梯口、容易滑倒、摔傷的地方張貼。
(五)學習兒歌:《雪天安全歌》
下雪天,要慢走,躲讓汽車保平安。
湖面結冰要離遠,路上打鬧有危險。
人生命,大于天,時時刻刻重安全,這樣人人才平安!
(六)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下雪天的.安全常識,希望小朋友們在下雪天,都能加強自我防護意識,能夠安安全全、快快樂樂的度過整個冬天。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寒冷的冬天來了,突如其來的大雪,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歡樂的同時,同時也留下了安全隱患。為了讓孩子們度過安全快樂的雪天,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進行一次雪天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活動孩子們了解了有關雪天安全知識,增強了幼兒在雪天的自我保護能力。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
2、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3、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2、一張對開大白紙(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1)教師:假期的時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險,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嗎?
(2)幼兒自由發言并討論,教師在黑板上的大白紙上用圖夾文方式記錄大家都同意的'幾點。
(3)教師小結幼兒所講的內容。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出了很多不適合玩耍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理解第一幅圖的內容,即建筑工地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霉去哪里了?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兒呢?
②幼兒觀察描述并回答問題。
③教師小結: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鋼筋、石子等建筑材料,不小心會被撞傷、砸傷。各種運輸車輛出入工地,不小心也會被撞傷。建筑工地經常有高空吊物,滾落的材料會砸傷人。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裝樓梯、門、窗等,如果進入其中可能會發生從高處跌落的危險。因此,建筑工地非常危險,不能去玩耍。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二幅圖的內容,即停車場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發生了什么事?停車場有什么危險?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討論后回答。
③ 教師小結:停車場里隨時都有汽車駛進駛出,小朋友去那里玩兒很容易被車撞傷,而且停車場里汽車很多,駛進駛出時都會排放廢氣,里面含有鉛,會引起小朋友鉛中毒,影響身體健康和智力發展,因此不可以去玩耍。
(3)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三幅圖的內容,即倉庫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霉到哪里玩兒了,發生了什么危險?倉庫里有什么危險?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討論后回答。
③教師小結:倉庫里會堆放很多的貨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會被砸傷。還有些倉庫可能堆放了危險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會釋放出毒氣,導致人過敏或生病。因此,不能去倉庫玩耍。
(4)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四幅圖的內容,即廢棄的場所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霉最后到哪里玩兒了?發生了什么?這里有什么危險?為什么不能去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并回答問題。
③教師小結:廢棄的礦洞里,有很多滑落堆積的小石塊,會掉落砸傷人,還有可能會有很深的積水,很危險。被廢棄不用的廠房、煤窯也有很多危險,比如建筑物不牢固會發生坍塌,人會被掩埋在里面,非常危險。所以,被廢棄的場所千萬不可以去玩耍。
(5)請幼兒整體閱讀幼兒用書第22~23頁內容,引導幼兒克制好奇心,不去危險地方玩耍。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懂得呼吸對人的重要性,知道與人體呼吸有關的主要器官和他們的名稱。
2、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要保護人體呼吸器官。
3、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法解決。
4、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護五官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書《人的呼吸》(一)、(二)、(三)、(四)、(五)。
2、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用塑料袋做實驗。
(1)幼兒用嘴向塑料袋里吹氣。
"誰知道為什么塑料袋會鼓起來?(袋中有氣)
(2)塑料袋里的氣又是從哪里來的?身體里為什么有氣?
教師指導幼兒吸氣,呼氣,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讓幼兒嘴閉緊,用鼻子深深的呼吸,說出自己的`感覺,然后再將氣呼出來,再說說自己的感受。
2、啟發幼兒說說呼吸對人有什么作用。
(1)請幼兒拿出圖書,翻到圖(一),引導幼兒觀察呼吸器官圖,教師結合圖向幼兒介紹。
人體需要氧氣,通過吸氣,空氣經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到肺,在這里氧氣被吸收了;身體內的廢氣也在這里被替代出來經過呼吸器官排出體外,呼出的氣就是人體中的廢氣。
(2)讓幼兒捏緊鼻子,閉上嘴巴,感覺不能呼吸時的難受,再說說自己的感受。
(3)啟發幼兒討論呼吸器官有病時,人感到怎樣,有什么不舒服。引導幼兒說出:感冒時會鼻塞,會咳嗽,咽喉痛,生肺炎時人會發燒,呼吸急、喘,人很難受。
3、怎樣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圖書內容(二)、(三)、(四)、(五),使幼兒知道如何保護呼吸器官。
活動反思:
1.貼近學生生活的課題引入,并以游戲形式進入課堂。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節課之始的目標環節起著吸引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誘發學習動機、建立新舊知識聯系等作用,故不可忽視。因此本課之初我引導學生:①先進行正常的呼吸;②再象游泳時憋氣:----吸上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幾十秒!談談感受。體驗之后,讓學生說出真實感覺,大家自然而然地認識了呼吸的重要性。
游戲(1)自我介紹:從6小組中,每組選一位同學分別扮演將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六個角色,分別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各自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2)對號入座:扮演六個角色的成員,按照呼吸系統從上倒下的順序進行對號入座游戲。
2.挖掘學生已有的經驗,并加以延伸,循序漸進。
七年級的學生已具有許多生活經驗,從人的呼吸系統疾病(鼻炎、咽喉炎、氣管炎、肺炎等)入手介紹各呼吸器官,學生興致很高。學生有些經驗可能是不科學的,所以在學習呼吸系統的組成之前,我先發動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將系統的組成說出來,再通過看教學加以糾正“口屬于呼吸器官”的誤識。這種糾錯的方法必將使學生很牢固記住知識點,不會再想當然認為口是呼吸器官。
3.利用實驗探究,用多媒體輔助理解原理。
在研究呼出和吸入氣體變化時,用澄清石灰水來分組探究氣體成分的變化。在研究肺泡的結構特點同氣體交換的功能相適應時,我利用計算機制作肺泡的模型課件:用小氣球代表肺泡,用紅色細毛線纏在氣球上代表毛細血管,既形象又生動。這種體驗使學生形成了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達到了情感目標,同時又形象直觀,加深了理解。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學會知識固然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是形成興趣,學會方法,具備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課堂上利用學生親自體驗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使學生在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同時,產生探究的興趣和情感,提高創新的膽魄,從而積極愉悅地投入到體驗研究中來,實現以學生為本的、高效率的、有發展前途的學習。這種學習具有創造性,學生不但能理解和牢記知識,而且能對知識作出自己的解釋,并對知識加以創造性地應用,進而學到新知識。這才是研究體驗式學習的難能可貴之處。學生學會了這種學習方法,就會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并將從此擁有一筆豐厚的財富。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一些標志性的東西在提醒著我們,孩子們已經有了則方面的經驗,對有些安全標志已經知道和了解,通過今天的活動,加深幼兒的認識了解一些常見的標志,知道其不同含義,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幼兒初步的規則意識。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非常重要,就要從幼兒熟悉的.生活做起,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活動目標
1、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2、培養初步的規則意識。
3、了解一些常見的標志,知道其不同含義,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討論、觀察、交流、知道其不同含義,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難點:制作安全標志。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幻燈片,收集相關圖片,一些常見標志的圖片(安全出口、禁止吸煙、垃圾入簍、高壓電、禁止攀爬以及前方有學校等常見標志)。學具:制作標志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說說自己在什么地方見到過什么標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2、觀看各種標志圖片,了解標志所表達的意思。
(1)表示警示的:禁止吸煙、安全出口、注意地滑、垃圾入簍、高壓電、防止溺水等。
(2)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經綠燈、前方有學校、禁止停車、禁止攀爬等。
(3)重點討論幾個跟生活安全有關的特殊標志,如紅綠燈、高壓電、禁止靠近、防止溺水等。
(4)提問:你看到這些標志應該怎么做?
3、請幼兒說說在班里活動的時候遇到什么比較危險的事,需要做個什么標志來提醒大家。
4、幼兒做標志,張貼標志。
活動小結:
教師: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會看見這些安全標志,提醒我們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一定要留心觀察,在幼兒園我們同樣也要注意,讓我們在幼兒園里快快樂樂的學習、做游戲。
活動延伸:
在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標志,并懂得這些標志的含義來做。
教學反思
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幼兒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成人如此反復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本期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社會活動“有趣的標志”等。讓幼兒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我發現每天喝水時,小朋友能主動地先試一試是否太燙,開門、關門時也會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了,通過設計標志小朋友也會自覺規則。
在活動開展的同時,活動的設計也呈現出一些問題,如課程領域的設置、幼兒在活動中的討論、教師的引導提問不充分等都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在活動設計的初期,我應根據班級的各項情況制定相關的活動領域,課程的各個環節,多進行思考,以便開展更多優秀的教學活動。
【大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10-28
大班安全乘車安全教案03-27
大班安全中的安全教案03-27
安全用藥大班安全教案04-02
大班安全運動安全教案04-24
大班《火》安全教案01-06
大班安全活動教案01-24
有關大班安全教案01-08
關于大班安全教案02-19
大班安全教案《病從口入》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