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大全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閱讀第2課《窗外小鳥輕點叫》。
教學目標 :
1、通過朗讀感悟課文的主題:小學生上課要專心學習,不受外界干擾。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會認“外、鳥、叫、你、我、課”等10個字會寫“小、不、了、下”4個字。
教學重點 :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義。
教學難點 :找出書中壓韻的字、音節知道什么叫壓韻。
一、 激趣引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來了許多的家長,你們高興嗎?瞧,老師這里有好多禮物要送給大家,金手指送給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金話筒送給讀課文好的'同學,金耳朵送給認真傾聽別人回答問題的同學。你們想得到它們嗎?
2、幻燈出示課本插圖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畫面上都有什么?
師總結過渡:教室的窗前,綠樹成蔭,兩只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招呼小朋友出來玩呢!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課。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質疑: 師:看到題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讀課文:
1、看大屏幕,自己輕聲的試著看音節讀課文。(課件出示課文原文)
2、同桌之間讀一讀,遇到不會的字可看拼音或互相幫助。
3 、找生讀,評價。
4、讀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識字:
1、課文里有幾個生字小朋友想考考你,看你認識不認識它們,你敢接受挑戰嗎?(你們真勇敢!)
2、出示6個要求會認的生字,不同形式讀。(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3、看著拼音你們會讀,那不看拼音還會不會?(課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鳥(你是怎么記住它的?)課(組詞,用詞說話)你、我(組詞)
4、我們又認識了幾個生字小朋友,老師告訴你,把它們放到課文里,你會讀得更流利,你們相信嗎?試試看。學生練讀。
5、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老師告訴你,一個小圓圈“!币粋小問號“?”都表示一句話。誰能最快地數出來這首詩一共幾句話?(4句)
6、同學們認真觀察每句的最后一個字,看哪位同學最聰明,能發現規律。(課件提示學生最后一個字)
7、生:最后一個字的韻母都是ao,師:你們真棒!老師告訴你們:這叫“押韻”。詩歌都是押韻的,這樣讀起來更好聽,就像唱歌一樣。你們愿意再讀一遍嗎?(課件出示課文)
8、學生練讀后指名讀。
五、細讀課文
1、 師:小鳥在窗前唱歌,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叫小鳥輕點叫?把它們趕走不行嗎?(帶問題感悟、指導朗讀)
2、 反復練讀,(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3、 深化主題: 師:這位小朋友做的好不好?你想學習他什么?
4、 師總結:他上課專心聽講,不受外面環境的影響,真值得我們學習。
六、寫字
1、 師:剛才又有幾個生字娃娃悄悄告訴老師,看你們學得那么認真,也想和你們交朋友呢!你們愿意嗎?
2、 師分別出示生字卡片(小、下、了、不),先搶讀,后不同形式練讀。分別練習組詞、說話、意思找反義詞、記憶字形方法。
3、 師:你想學會寫它們的名字嗎? 師在投影儀下范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 投影學生作品,指名說一說他寫的好在哪?不好在哪?應該怎么改?
七、鞏固延伸
1、 同學們,你們喜歡逛超市嗎?一進門先要做什么?(生:提籃子、推小車)
2、 老師今天也推來了幾輛小車,我們要進行一次,詞語搬家比賽,找自己喜歡的詞語放到小推車里,看誰找的又快又多?
3、 學生找詞,師巡視指導。
4、 指名匯報。
八、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4.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 導學
1.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釋義: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查閱資料與工具書 ,了解作者及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
3. 了解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4.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導入
由人們對寓言的說法導入:
、僭⒀允且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夠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谠⒀允且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墼⒀允且蛔嫣氐臉蛄,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茉⒀允且话谚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維活躍。
(二)、簡介與本文有關的知識
指名說,教師補充并明確: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3.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①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希臘神話說他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志。他的兄弟波士頓和哈德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地獄;宙斯還和許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兒女,如火神赫費斯托、正義和藝術的`保護者、太陽神阿波羅,月神和狩獵之神阿爾迪美斯,旅行和商業神赫爾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戰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诤绽窍ED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羅馬神話中稱為朱諾,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
③赫爾墨斯,一譯海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交通、牧畜、競技、演說以及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字母、數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明古代的豎琴,并把種植橄欖樹的技術傳給人類。
、苤腔叟裱诺淠鹊恼Q生是最為奇特的:傳說她是從宙斯的頭腦里長出來的。
(三)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檢查字詞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1)聽讀
(2)看圖復述課文
(3)課文研討
①赫耳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
②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此刻的心理?
、勰谷螁栐,神態、語氣一樣嗎?為什么要“笑著問道”,這“笑”有什么含義?
④你認為赫耳墨斯是個怎樣的人?從這則寓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⑤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焙斩褂中χ鴨柕溃骸昂绽牡裣裰刀嗌馘X?”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四)學習《蚊子和獅子》
1.誦讀感知
(1)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蚊子:沖、咬 揚長避短 勝 獅子:抓
蚊子:吹、唱 驕傲自滿 敗 蜘蛛:粘
驕兵必敗
2.總結歸納寓意
《蚊子和獅子》寓意是什么?
3.改動情節,概括寓意。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4.課堂研討:
請大家比較這則寓言和上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五)、課堂小結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用動物間的關系概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告訴我們:即使取得大的勝利也不能驕傲,要始終謹慎從事,否則可能在小處受到挫敗。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解讀:《回旋舞》采用了歐美近代以來詩歌創作的一些代表性的表現手法,法國象征主義和美國的意象派。
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和深層含義,懂得把握詩歌的意象;
(2)把握寫作背景,正確理解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借助意象來把握詩歌豐富、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方法
4、 教學方式:
比較閱讀、拓展閱讀
5、 教學時數:
1課時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領略了中國傳統詩歌的魅力,今天我們再將藝術的輕舟馳向大洋那一邊的歐美近代詩歌,讓我們在中外不同風格的詩歌海洋中“蕩起雙槳”吧……
(二)解讀詩歌——《回旋舞》
1、 作者簡介:保爾福爾(1872—1960),法國詩人,被稱為“象征派詩王”。他的詩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蘭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總集。福爾數十年如一日始終不懈地寫作“巴拉德(民歌形式的短歌)”,這是他畢生創作詩歌的固定形式。 保爾福爾被戴望舒稱為“法國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樸、最光耀、最富于詩情的詩人”。在這首詩中,保爾福爾用童話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21cnjycom
2、師范讀后學生自由朗讀。
3、整體感知詩歌的`主要內容
明確:詩的前兩節提出了兩個假設“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起手來”“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這兩個“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間的誤解、隔閡、歧視,甚至沖突。如果這兩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假設能夠實現,“她們可以在大海周圍跳一個回旋舞”“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麗的橋”,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將有可能組織起盛況空前的全球人類大聯歡。正如詩的最后一節強調的:“人們便可以繞著全世界跳一個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起手來。” www.21-cn-jy.com
4、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來圍著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種象征意義?
明確:這首詩以“回旋舞”為主要意象,這是從法國民間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攝取詩意,生發開來的。作為抒情詩人,保爾福爾特別歌唱愛情和人類的友愛。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攜起手來,團結起來,沒有膚色、種族、國別的差別,大家共跳一個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滿了愛嗎?詩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了詩人美好的理想和樂觀的情調。這首詩是詩人在20世紀前期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用飽含深情的筆寫下的向往和平安寧的愿望。 21教育網
(2)如何理解前兩節提出的兩個假設“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起手來”“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明確:這兩個“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間的誤解、隔閡、歧視,甚至沖突。如果這兩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假設能夠實現,“她們可以在大海周圍跳一個回旋舞”“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麗的橋”,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將有可能組織起盛況空前的全球人類大聯歡。正如詩的最后一節強調的:“人們便可以繞著全世界跳一個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起手來。” 21cnjy.com
(3)賞析本詩的藝術形式,請一至兩個同學說說他們的分析
明確:整首詩以三個假設的排比句鋪排來,詩歌的主旨在重復的吟唱中不斷地得到了強化。全人類不分男女、種族、膚色、國家差別,一起跳同一種舞蹈,借用法國常見的民間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詩人希望全人類破除一切隔閡、猜忌,共同創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樂觀精神。末句“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手起來”呼應首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手起來”,首尾相接、回環往復、渾然天成。
(三)課后作業
1、運用意象分析以下幾首古詩: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教學總結】
作為抒情詩人,保爾福爾特別歌唱愛情和人類的友愛。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攜起手來,團結起來,沒有膚色、種族、國別的差別,大家共跳一個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滿了愛嗎?詩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了詩人美好的理想和樂觀的情調。這首詩是詩人在20世紀前期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用飽含深情的筆寫下的向往和平安寧的愿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依據】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閃爍著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點燃過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讓人懂得維護安寧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國理想;它讓人徹悟“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煉造就”的真諦。這些千古絕論,就出自于春秋戰國時孟子的《孟子》兩章。
《孟子》兩章,皆為說理散文!暗玫蓝嘀,失道寡助”是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說明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條件是人心的向背,而決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與否。從而說明“人和”對戰勝的決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說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吧趹n患,死于安樂”論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過艱苦磨煉,才干有所作為。進而由個人談到治國,由此自然導入文章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兩篇文章,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分,感情洋溢,語言精辟,尤善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讀后發人深思,頗受啟迪。
教學這兩篇短文,切忌把它上成純文言知識傳授的機械枯燥的工具課,而應遵循《語文課程規范》中提出的新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與見解,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發明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興趣,培養科學釋疑的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發明性閱讀的能力”。兩篇短文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所以在教學中要始終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能力的同時,還受到深刻的德育美育的熏陶。
【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讀準字音,劃準節奏,初步揣測文言文誦讀技巧。
、 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和通假字現象。
、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 品讀關鍵詞句,深層挖掘作品內蘊。
、 動情背誦課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 多角度賞讀課文,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和生動、形象、精辟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 反復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 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要有自身的心得,能提出自身的看法和疑問,并通過合作交流,一起研討,解決疑難。
、 強調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創設互動互學的教學情景。
、 引導學生鏈接生活,拓展思維,從縱深角度擴展學生閱讀空間。
。场⑶楦袘B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探究,激發學生對人生的考慮,引導學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啟迪學生明了“人才是在艱難的環境中磨煉出來的”道理。讓學生認識我國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對作品的傾心解讀,實際上也就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教學方式】
。、本文采取“文言美文六步誦讀法”來教學,六步為:初讀課文,疏通句意;吟讀課文,引情入境;研讀課文,理解文意;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展讀課文,飛揚神思;背讀課文,積累語言。其核心就是強調“以讀為本”。
。、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考慮,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3、創設“質疑──探疑──解疑”的教學情景。“學則須疑”,疑能增進興趣,疑能獲得真知,心中有疑,才會探疑,主動探疑才會科學釋疑,在這個過程中,將充沛突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础⒈容^閱讀,遷移拓展。閱讀兩篇短文,要在比較中弄清它們在論點、論證思路、論證方法、論證語言等方面有何異同。這樣聯系起來考慮,將會更有啟發性,同時還可以由此和彼,聯系生活,進行必要的遷移拓展。
。、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而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和加任務,防止上成純文言知識傳授課和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
【教學構思】
。、導語激趣,導入課題。激趣是這一環節的重點,方法多種多樣,可由孟子眾多的名言警句說起,可由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導入,可講孟子的生平故事,……總之,無論用哪種方式導入,其目的都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病⒊踝x課文,疏通句意。辨析疑難字詞句,是本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互相討論、互相解疑,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研究解決。
。、吟讀課文,引情入境。反復吟誦課文,揣測吟誦要領,體味吟讀美感,從而忘我入境,讓讀者與作者相互心心交融。
。础⒀凶x課文,理解文意。在研讀探究過程中,始終不能離開讀。速讀知大意,細讀明道理,在范讀、齊讀、對讀中質疑發問,研討解疑,挖掘課文內涵,明了作者觀點,懂得作者所講的道理。
。、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引導學生學會在誦讀中欣賞,在欣賞中誦讀。一賞其嚴密的邏輯思路。二賞其恰當多樣的論證方法。三賞其精辟生動的論證語言。四賞其獨到鏗鏘的政治見解。
。、背讀課文,積累語言。熟讀成誦,誦中有思,思中有獲。此項任務可延展到課外完成。
。贰⒄棺x課文,飛揚神思。由此和彼,聯系自我,鏈接生活,拓展閱讀和考慮的空間,從語文小課堂走向生活大課堂。
語文教案 篇5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會認“寓”等10個字生,會寫“守”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兩個寓言故事。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寓言,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述寓言。
教學類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道理或教訓,“遇”是“寄托”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學《揠苗助長》
1、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2、按“理解題意→了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3、聽錄音范讀,要求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細讀課文。
(2)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學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5、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學生讀,齊讀。
。2)a、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b、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思考:
。1)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有長高時,他心情怎樣?畫出種田人的心情有關的詞,理解:巴望、焦急,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2)種田人在這種情況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結果怎樣?
朗讀第2自然段,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給你什么啟示?學生結合實際讀讀。
。4)種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朋友、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他實現自己的愿望?(誦讀全文,復述課文)
課堂小結:
你學了這篇寓言故事,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和教育。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提示課題
1、談話導入,明確教學目的。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寓言都是通過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說明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板書課題,齊讀兩遍。
2、揭示課題。
3、錄音范讀,邊所邊標出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理解寓言。
1、學習1、2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那個人為什么會守在樹樁旁等待兔子呢?
(2)默讀課文,說說那個種田人是怎么得到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關句子讀讀。
出示生字“竄”“撞”,理解:竄——亂跑;撞——碰
。3)他撿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樣想的?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2、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這個人原來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守坐,莊稼全完了)
。2)齊讀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對不對?為什么?(小組討論)
。2)寫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4、齊讀課文。
教師總結: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于偶然得到的東本,我們不應抱有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取得收獲。
課后小結:
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從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和教育。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準備:
1、掛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榮宿籬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現?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現,自由表達。
7、啟發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兩首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
3、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系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燒榮;平舌音:菜宿。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弊謾M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4、生練習,師巡回指導。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么溪水會變渾。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樹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么溪水會變渾。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樹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同學們,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清清的溪水》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現在老師想檢查一下你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開火車讀)
2、回憶一下,課文寫了哪些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好,現在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想一想:清清的溪水一直都是清清的嗎?它有哪些變化?
(先是清清的,后來是渾渾的、變黃了,最后又恢復了清清的。)
板書:清清的——渾渾的、變黃了——清清的
2、溪水為什么突然變黃了?讓我們帶著問題去學習。
。ǘ┘氉x課文,深入理解:
1、指名讀第二——十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溪水為什么會變黃?
。ㄒ驗榇笙蠛鸵柏i為了比誰的力氣大,把樹林里的樹都快拔光了。沒有了樹林,土壤便會流失,一下雨,周圍的黃土就被沖到小溪里,小溪的水就會變黃、變渾了。)
師:同學們,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全國上下都會舉行植樹活動,因為樹木可以防止土地流失、保持水土平衡,還可以美化環境,所以我們要保護樹木,不能破壞環境。
2、溪水后來怎么又變清了呢?(因為大象和棕熊知錯能改,它們又重新把一棵棵樹栽好。)
3、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清清的溪水變渾了,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辦?
結合你的生活實際和查找的有關資料說一說:
如:清理水中的泥沙;
在水邊種植樹木,植樹造林;
進行治理,并建立保護區;
加強宣傳的力度,號召所有的人都自覺維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在水中飼養動物,幫助清理污水,同時改善溪水的環境質量。
……)
4、指導朗讀。
師:接下來,咱們來看一下應該怎樣更好地把課文讀好,尤其是小白兔、大象、棕熊的`對話,大家討論一下,應該怎樣更好地讀出感情,讀出語氣。
(1)自由讀,試著加上表情和動作。
。2)指名讀,大家評一評誰讀得好。
。3)全班讀一讀,感受一下。
5、分角色朗讀全文。
6、帶著頭飾,表演課文。
三、深化練習,積累詞匯
出示課后第二題:
例:挖(坑)
栽()培()澆()
又(涼)又(甜)又()又()又()又()
四、匯讀全文,整體感悟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師小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毀掉了樹木,造成水土流失,就會使溪水變渾。要使溪水變清,就要多栽樹。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大家要增強環保意識,用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家園。記住一句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六、布置作業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把本課所學到的內容告訴身邊的人,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宣傳員。
教學反思:
1、本課設計上能體現老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得到新知識。
2、本課在設計上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語文素養。
3、能夠落實教學目標,對一些課文的重點能夠有側重的落實,像學習生字以及生字的書寫等重點環節落實交好。
4、但對一些重點難點的落實還有不到之處,如對環保還可以適當引申,讓學生能多了解和學習一些環保知識,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好環境保護,怎樣把課文的知識和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07-21
語文環保教案12-16
語文教案12-16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教案:春風教案12-09
語文教案:春教案12-09
語文教案-《林!方贪09-30
語文教案-《荷花》 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