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5篇(精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燕子的活潑機靈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教具準備】
教學樓投影片。
【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及情景教學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投影片01:
指導學生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景物,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燕子。
2、提問:
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3、導語:
春天,在鄉間,在城市,在山野,在樹林,隨處可以看到可愛的燕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鄭振鐸用優美文字描繪的燕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交流,初步感知(圖文結合)
1、自讀課文,同桌或小組研討不理解的字詞。
2、各小組匯報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
3、默讀:想一想,哪些內容能從圖上看出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燕子的?
三、再讀課文,感悟語言
1、第一段:
⑴ 觀圖體會:
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⑵ 指導朗讀、背誦。
2、第二段:
⑴ 思考:
作者抓住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點的景物來描寫春天的光彩奪目?
⑵ 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怎樣的生機?
⑶ 自由練習朗讀。指名讀,讀后評議。
3、第三自然段:
⑴ 觀察圖畫,自讀課文,體會燕子飛行的特點。
⑵ 引導朗讀、感悟。
4、第四自然段:
⑴ 觀察圖畫,自讀課文,體會燕子停歇的特點。
⑵ 理解重點語句,出示自制投影片。
“藍藍的天空……一支正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五線譜”“音符”分別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停著的燕子譜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贊歌?
三、 小結
本文作者借贊美燕子,贊美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 課堂練習
1、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段落,反復誦讀。
2、試背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聽課文配音朗讀,進一步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并學習有感情的朗讀。
2、復習課文內容:課文從哪幾方面描述燕子的?表現了燕子什么特點?
3、導入:
為什么說從南方趕來的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呢?這節課我們一同來品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領悟品讀
1、自由讀課文,畫出你最欣賞的句子,朗讀體會。
2、集體讀議交流。
品讀第二自然段:
⑴ 理解品讀句子(出示自制的投影片)。
“青的草,綠的葉,各種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是什么意思?“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景象?
⑵ 指導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品讀第三自然段:
⑴ 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
一轉眼、掠過、偶爾(速度快);斜著身子(身輕、靈活、姿態優美);唧唧叫(歡快的心情)。
⑵ 這一段與上一段有什么聯系?
⑶ 感情朗讀背誦。
品讀第四段:
⑴ 想象畫面內容。
⑵ “幾痕細線”換成“幾根細線”好不好?為什么?
⑶ 指導朗讀背誦
三、課堂練習
1、體會部分詞語運用之恰當。
⑴ 小燕子從南方趕(飛)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⑵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根)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
⑶ 幾根燕子飛倦了,落(停)在電線上。
⑷ 小結:
由此可見,正是由于這些運用極為恰當的詞語,使得小燕子的可愛形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應從中得到一點啟示:要想寫好一篇文章,必須重視詞語的恰當運用。
2、背誦全文。
四、讀悟結合,運用語言
用一兩句話抒發對春天和燕子的贊美之情。把它寫在課文插圖旁。
五、小結
本文之所以寫得生動形象,主要原因是作者善于觀察,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特點寫。我們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學習這種抓事物特點的方法。
六、布置作業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想一想:
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羽毛:烏黑光亮
翅膀:俊俏輕快 (活潑機靈)
燕子 尾巴:剪刀似的分*的
飛行: 斜著身子 (掠、一轉眼、沾、輕而快)
停歇: 音符、五線譜(美)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3、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
【教學準備】
教師:
1、課件。
2、有關月球之謎的課外資料。
學生:
搜集有關月球的傳說及知識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看圖猜詩句。
2、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有關的詩句──出示詩句后齊讀。
3、同學們可真能干,知道這么多的課外知識。讀了這么多的內容,你有什么發現嗎?
(是啊,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句。)
4、月亮可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揭示課題:課件出示月球圖片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月球之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本課字詞,自由讀(你能讀正確嗎)
2、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把這些詞語在課文中找到,讀正確。
3、指名讀詞語。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引入:
(出示圖片)看,這是一輪多么明亮的圓月啊,我們用這一個詞來形容她:皎潔。理解皎潔。
2、當這一輪明月升上高高的夜空,是多么美妙的景色啊:
出示第一句,指名讀──自由讀
3、理解遐想:出示遐想,什么是遐想?你知道人們關于月亮有哪些美好的想像嗎?
(請學生說一說)
追問:你是從哪知道這些故事的?
對啊,這也是學習課外知識的好途徑。
看了這么多的傳說故事,再來看看這迷人的月亮,你有什么感受?
4、對著神秘的月亮,你有些什么美好的'想像呢?
(聽音樂,邊聽邊感覺)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像。
5、再讀第一句:
讓我們帶著無限美好的遐想,再來讀讀這句話(配樂朗讀)。
6、是啊,月亮太美了,人們多么向往有一天能到月亮上去,看看吳剛和嫦娥,和他們一起遨游月宮。但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無法登上月球,只能望月興嘆。人們多么想知道。
(出示三個問題,齊讀)
7、指導讀好問句。
(是啊,人們迫切地想知道這些謎底。人們真想去月球看看)
8、齊讀最后一句話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引入:
1969年7月20日,是個值得全世界人類記住的日子。在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月球,集中到了兩個人身上。
1、介紹第一次登月的基本情況,觀看圖片。
2、自由讀第2自然段:宇航員踏上了月球,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色呢?
3、指名讀句子,出示圖片和文字。
4、指名說一說:讀這幾句話,月球上的景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理解奇異)
5、指名讀:
能讀出奇異的感覺嗎?──齊讀。
6、欣賞月球奇異的景色。
7、月球的景色真是奇異啊!對比第一自然段中人們眼中美好的月亮,你有什么想說的?
8、帶著這些謎團,我們再來欣賞月球奇異的景色。──齊讀
四、初讀三至八自然段
1、宇航員們從月球采回來各種標本讓科學家們做研究,科學家們做了許多研究,那么,千百年來,纏繞在人們心中的不解之謎解開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自由地讀讀課文三至七自然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月球產生了什么謎團?
2、學生自由讀,讀后交流。
3、想知道這些不解之謎嗎?拿出關于月球的科學資料,讀一讀并想想:讀讀這些資料,看能不能解開你心中的謎團。
4、集體交流。
5、出示省略號。是呀,當我們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非常希望能真正地了解月球,解開月球帶給我們的不解之謎。誰知卻發現,月球帶更我們這么多的謎團。
6、大家的資料都是不一樣的,想知道其他關于月球的知識嗎?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看書。
語文教案 篇3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樂于探究,能發現詞語的結構特點。
2、能獨立識字,區別形近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通過品語交際,調動學生參加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指導、啟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六組詞的`共同特點:重疊形式相同,都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構成的。
1、先讓學生讀詞,再說說這些詞有哪些相同之處,讀詞語時注意朗讀的節奏。
2、再讓學生說說這樣類似的詞語。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①自由練讀四組詞,說說每一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處。
②讀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這些字詞的意思。
③認讀記憶八個生字,采取多種形式鞏固記憶。
2、我會填
①看題目,說說這道題我們要做什么?
②仔細讀每一組字,說說你的發現。
③獨立完成練習
3、我會讀
①自由練讀。
②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③比比,看誰讀得最好。
三、作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學習口語交際
1、創設情境
指導兩名學生把小華遇到的難題表流出來。
2、討論
3、根據交流情況,教師小結。
4、分組討論兩種觀點的理由,再指名學生發言。
5、學習展示臺
6、查字典,了解“公民”一詞的概念。
7、讓學生說說作為公民應該為社會做些什么?
8、教師小結。
9、讓學生討論交流將為社會做些什么?
三、小結:
通過學習,同學們已掌握了要求,希望同學們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并能夠運用在學習中。
四、作業布置:
①認真讀讀本園地的字、詞。
②寫寫自己對“公民”一詞的想法。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復朗誦本文,學生能夠感知全文內容;在語法上掌握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采用誦讀和演示相結合的方法,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清思路,繪出五幅春景圖,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1、掌握閱讀和欣賞優美散文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學這類文章的能力。
2、文章所描述的關于春的五個畫面。
教學難點
文章中比喻修辭的運用。
教具使用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4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3分鐘)
請學生背誦上一節課學習的《再別康橋》。
二、導入新課(3分鐘)
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共同感受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體會到作者對康橋的柔情,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經典的`散文。咱們知道,一年有四季夏有夏的熱烈,冬有冬的冷艷,秋則有秋的悲涼,而春天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爭相回答,有可能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萬象更新”等等,但無論回答什么都無所謂,引導學生學習今天要學習的朱自清的《春》。我們共同來欣賞一下著名文人朱自清對于春的感悟。(板書題目和作者)
三、作者朱自清簡介(展示課件)(3分鐘)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生原籍浙江紹興于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郁、語言洗煉、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
主要作品有《荷塘月色》《蹤跡》《背影》《春》《歐游雜記》等。
四、整體感知全文(32分鐘)
(一)朗讀全文,熟悉全文內容
1、聽錄音示范朗讀,解決生字詞。(播放視頻、音頻資料)
2、學生分組朗讀。
(二)設置問題,探究合作學習
在進行這一教學環節時,將學生分成若干組,鼓勵學生探究、討論、合作,在相互討論中解決問題。
1、問題一:請問大家閱讀完課文后,文章可以分成幾大部分?
在老師的鼓勵下,各組代表踴躍回答該問題。
生:該文可分三大部分,即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第二、三、四、五、六、七段為第二部分;第八段到最后是第三部分。
2、問題二:請問同學們這樣分的依據是什么?
生:是根據內容的不同而分的,盼春、繪春、贊春。
3、問題三:請說一下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總領全文
4、問題四: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共勾勒了哪幾幅春的畫面?請描述出來。
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5、問題四:在文章當中,作者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比喻、反復、擬人
(教師重點講解比喻的類型及作用)
五、教師小結(2分鐘)
在本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作者的相關知識,從總體上感知了文章的內容,對文章勾勒的五幅春的畫面(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有了感性的認識,同時也初步領悟到了作者對于春的熱愛。
六、作業布置(2分鐘)
1、請你說出五幅春的畫面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找出文章當中的比喻和擬人的句子,說說好處?
七、板書設計(展示課件)
盼春:總領全篇,開啟下文。
春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贊春:三個比喻“新”“美”“力”。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會認6個字。讀懂相關的生詞及句子。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夏、冬兩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并引導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景。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夏天、冬天特征,從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師導語: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
你們看,大自然這位畫家為我們描繪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著截然不同的季節特點。平時,我們也一定留心過周圍景象的變化吧。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到課文中去感受兩個季節的不同情趣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準字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勾畫生字詞語。
3、檢查自讀情況。
①同桌或小組互讀互評。
注意讀準詞語:打卷兒煮熟轉圈口哨麥穗
②指名讀,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同時思考:讀了課文,你有怎樣的感受,不同的季節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4、全班評讀井交流感受。
教師小結:是啊,夏季天氣悶熱,經常有雷雨傾盆;冬季,天氣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飄飄,北風呼嘯。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特點。讓我們首先學習第一篇短文,走進夏季吧!
三、細讀課文,了解夏季特點
(一)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自由讀1--2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教師相機貼出“柳葉”、“小花”、“有魚的湖水”3張圖片)
2、讀句子,想象畫面,體會夏季的“熱”。
①CAI課件出示句子,讀一讀:
“太陽像一個大火球。”
“柳葉打著卷兒,小花低著頭,湖水冒著熱氣,小魚該不會煮熟了吧!
②引導想象:這兩個句子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把自己想象的畫面說給同學聽。
③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詞語想象畫面的,(理解:“打著卷兒”、“低著頭”、“冒著熱氣”等)
④教師小結:作者把柳葉、小花、湖水當成人來寫,我們讀了以后,感到特別形象生動。
3、聯系生活,指導仿說:同學們。平時你一定觀察過很多夏季的景物,它們在大火球似的太陽照耀下、都是什么樣的呢?請學著再說幾句。(如:大樹垂下雙肩。小草耷拉著腦袋。)
4、引導體驗,練習朗讀。
①天氣這么熱、如果這時你看到了柳葉、小花,特別是看到小魚在冒著熱氣的湖水里游、你有什么想法?(擔心)我們應該怎么讀第二句話呢?(學生練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②正在我們擔心時,蜻蜒低飛、向我們報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應該怎么來讀蜻蜓的話呢?(指名讀,學生評讀)
5、齊讀1、2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3、4自然段。
1、指名讀3、4自然段,思考:文小寫了雷雨時的哪些景象,
2、山示課件(雷雨景象),聽雨聲錄音、想象人們的心情。
3、比較句子
大雨嘩嘩地下。
嘩!嘩!嘩!嘩!大雨快活地下。
學生交流;哪句說明雨更大?你從“快活”中體會到什么?
指導朗讀:如何讀能表現雨大,表現人們此時的心情呢?
4、學生練習朗讀3、4自然段。
(三)學習5—9自然段。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5--7自然段,學生閉眼想象:雷雨后,作者描繪了哪些景物,與雷雨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根據學生描述,CAI依次出示5、6、7自然段的句子,
(學生齊讀5--7自然段)
2、小組討淪,完成表格填寫。
景物
雨前
雨后
天上
柳葉、小花
湖水
小魚、青蛙
3、引導想象:結合平時你的觀察,仿照書上的句子,說說雨后還會有哪些景象?
4、激情引讀:一場雷雨沖走了夏天的炎熱,帶來了陣陣涼爽。此時,天邊掛起晚霞,空氣特別清新。
①當你雨后出門散步時,看到重新煥發光彩的花草時,我們不禁要說——學生看課件中句子,齊讀第6自然段。
②當你散步到湖邊,看到歡快的小魚、青蛙時、我們不禁又要說——學生看課件中的句子、齊讀第7自然段。
5、雨過天睛,人們來到湖邊乘涼、散步,小朋友也來到橋上,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最想干什么?
教師小結:是啊,看著清亮的湖水,讓我們像小鳥一樣飛起來,飛到雨后的橋邊,飛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吧!我們齊讀第9自然段。(學生齊讀第9自然段)
四、朗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夏”全文,可以一個人朗讀,也可以和小組內同學合作朗讀。再次體會夏天雨前、雨后景色的變化帶給人們的快樂。
2、指名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性朗讀或背誦并評點。X k B 1 . c o m
五、習寫生字,交流學法
1、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自己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
2、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六、課后拓展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畫一畫夏天的景物;搜集文中或課外的描寫夏天的詞句,并進行摘抄。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教案12-16
語文環保教案12-16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07-21
(經典)語文教案07-30
(精選)語文教案09-16
(精選)語文教案10-02
語文教案[精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