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范例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鞋的造型特點展開聯想,設計出形態各異的鞋型畫。
激發幼兒的創造美的情趣,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幼兒有關于鞋的認知基礎,各種各樣的鞋。音帶《大鞋和小鞋》,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鞋”,老師這里有兩只鞋,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它們分別是誰的鞋。(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圖片)
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有什么不一樣?(爸爸的鞋大,娃娃的鞋小。)
爸爸的鞋那么大,娃娃的鞋那么小,如果讓我們小朋友穿在腳上走一走,會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唱《大鞋和小鞋》)
(二)、比較想象:
歌曲里說了爸爸的鞋象什么?(兩只船,開在大大的海洋里。)娃娃的鞋象什么?(兩頂帽,套在小小的'腳趾上。)
呀,真有趣!那鞋子除了會象船、帽子,還會象什么呢?我們一起先來看一看鞋子有哪些形狀吧。(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鞋子的特點。)
請小朋友選一只你最喜歡的鞋回到座位,再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的鞋子象什么?
幼兒交流,(請三到五名幼兒,再同伴間交流。)
(三)、示范創作:
剛才,老師也選中了一只鞋,(出示)你們覺得它象什么呢?(花瓶、數字七、長頸鹿的身體……)
那老師就來把它變成一只長頸鹿。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長長的鞋幫,扁身子,鞋子鞋子,變變變,加頭、加尾,加上腳,再穿一件新衣服,伸伸脖子,把葉咬。)
看,一只長頸鹿變出來了,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
那好,我們也來做一位魔術師,看誰能把鞋子變得最有趣,最漂亮。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欣賞評價:
魔術師們,變好了嗎?誰先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把鞋子變成了什么?(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介紹。)
活動延伸: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鞋子,我們還可以到美術區里去變一變。
大班教案 篇2
這個活動是由實驗幼兒園張一嵐老師帶來的一個大班數學活動“魚兒量一量”。整個活動她制定的目標是1.在情境中激發自然測量的興趣,學習重復使用一個單位測量長度的方法。理解測量中單位長度和所需單位數量之間的相反關系,能選擇適宜的貝殼進行測量,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這個關于測量的活動跟我們以往看到了測量不同,非常的創新不但幼兒學起來有濃厚的興趣,就連聽課的老師也對于這位老師準備操作材料充滿了好奇。
我們生活在沿海城市,張一嵐老師就用了這一點來進行導入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接下來用到的測量工具也是幼兒日常都吃過的`海鮮水產,在第一次用淡菜殼進行測量魚的長度的時候教師先出示然后對測量的方法進行了講解。再讓幼兒對花蛤測量魚進行了嘗試操作,在幼兒自主操作的時候教師播放海浪的背景音樂,給幼兒營造了一個海邊的環境。接著在檢驗的過程中也沒有出現測量不當的事件,該教師方法講解的非常到位。
通過了第一次幼兒的實踐操作,該教師又提出了兩點,第一點是:“為什么測量同一條魚,用淡菜和用花蛤出來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呢?”讓幼兒感知測量同一物體的時候,測量工具越長結果越少,測量的工具越短結果越多。第二點是:大魚比較長用較大的測量工具測量比較方便,小魚比較小用較小的測量用具較好。而這兩點是教師引導幼兒說出來的而不是教師直接進行的灌輸。
最后一個環節是“我們的約定”,讓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測量大小不同的魚,根據要求來選擇是放生還是抓捕。由于整個活動中教師把知識要點、難點,都進行了很好突破,所以在此環節中就非常的順利。
整個環節一個環節緊扣一個環節層層遞進,在每個環節的最后教師都會進行及時的小結幫助幼兒進行總的梳理 ,思路非常清晰而且測量的方式也新穎。雖然這是個數學的測量活動但是該教師還是把保護生態環境等都放入了活動中,我們要傳授幼兒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習慣、態度。
大班教案 篇3
目的: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系,并知道垃圾也可以變廢為寶。
2、激發幼兒愛護環境。
準備:電腦課件等
流程:討論活動——感知了解——延伸活動
過程:
一、討論活動
出示垃圾筒:
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樣?
二、感知了解
1、提問:
你們家里的垃圾都是扔在哪兒的.?
如果垃圾袋、垃圾箱都裝滿了怎么辦?
環衛工人把這些垃圾都運到哪兒去呢?
2、觀看電腦課件:
現在你了解了一些什么秘密?
垃圾到底有沒有用?
3、小結:
原來垃圾也并不都是廢物,還是能夠重新利用的,例如:廢紙可以搗成紙漿后做再生紙;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菜葉、果皮可以用來做肥料……垃圾可真是寶貝呀,那我們平時該怎么做呢?
三、延伸活動
1、找一找,還有哪些處理垃圾的好辦法?
2、幼兒嘗試垃圾分類。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表演、圖譜等多渠道,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并初步學會演唱。
2、體驗音樂活動中探索學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排練情境表演《小老鼠打電話》(頭飾、電話等)
2、圖譜若干張、節奏譜四張。
一、看情境表演導入。
1、師:小朋友,小花貓和小老鼠之間總有著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它們之間又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后,
問:那在剛才的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二、根據幼兒的述說出示相應圖譜并學念兒歌。
(一)圖譜
1、小老鼠給朋友打電話,結果打錯了,打給了小花貓。(出示圖譜1)
2、小老鼠把電話本拿在手中,撥了什么號碼是多少?(出示圖譜3、4)
3、師問:你聽見小老鼠在電話里頭是怎么說的?(出示圖譜5)電話另一頭的朋友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圖譜6)
4、提醒幼兒看圖譜并按照節奏進行對白練習。
5、師:誰會跟著節奏將小老鼠、小花貓的話說出來啊?
6、分男、女生練習對白。
7、你知道小老鼠為什么要打電話給它的朋友嗎?(貼圖譜2)
8、小老鼠的朋友怎么會是它(小花貓)呢?(出示圖譜7、8)
(二)學習創編歌詞、念詞
1、誰能夠看著這些圖片把這個故事再講一下?
2、小朋友剛才的故事講得真不錯,想不想把這個故事唱出來啊?唱歌當然要有歌詞,但歌詞可不能像小朋友講的故事一樣那么長,歌詞必須簡潔。看,這兒有八幅圖,我們一起來動動腦筋,學編歌詞,好嗎?
3、幼兒創邊歌詞。
2、老師帶領念。
3、幼兒念。
4、幼兒念(鋼琴伴奏、無間奏)
三、學唱歌曲。
1、你們念的真好,徐老師還會把它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一聽?(師唱,配樂、無間奏)
2、我們一起輕輕的跟老師學唱,好嗎?
3、(師唱,配樂、帶間奏)現在你們和徐老師來比賽,看誰唱的好聽,好嗎?
4、幼兒唱。不帶間奏。師唱,帶間奏。師問;誰唱的好聽,為什么?(好聽的間奏)
5、那么這些間奏是放在歌中的'什么地方呢?請大家再仔細聽我唱一遍。(師范唱)
6、四個節奏練習。
1)老師來唱前面的歌詞,你們用拍手的方法把間奏拍出來,好嗎?
2)幼兒唱,間奏時可以拍手、跺腳、點頭。
7、歌唱,其中對白分角色。(幼兒和老師)
四、(機動)討論、表演、師適當指導。
1、師:活潑有趣的歌曲,在小朋友剛才唱的時候,我發現,大家很想用動作來把它表示出來,現在我們分四個人一組,討論一下,怎么來來邊唱邊表演,好嗎?
2、幼兒討論。
3、幼兒表演。
4、加入開門、貓叫、關門聲結合表演。
五、小結:小朋友,今天的表演和游戲我們在下一節課中繼續學習,好嗎?老師最后要提醒大家,在生活中,我們可千外不能像粗心的小老鼠一樣哦!
大班教案 篇5
教案一
【教案設計】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的規定,幼兒健康關系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在這節教案中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提高幼兒對食物消化的興趣,從而培養幼兒不挑食的好習慣。
【教案準備】
1、消化器官圖卡。
2、人體的掛圖。
3、人體消化器官透視圖。
4、玩具胡蘿卜、盤子。
5、錄音機、磁帶和消化器官圖頭飾。
【教案過程】
一、講述故事。
師:出示實物胡蘿卜,請幼兒品嘗,引出故事情節。
二、提問故事情節。
師:老師把故事講完了,現在我要請大家想一想故事中的小白兔最愛吃什么?
幼:胡蘿卜
師:對的,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什么東西把胡蘿卜弄的癢癢的?
幼:舌頭
師:胡蘿卜都去過那些地方?
幼:嘴、食道、胃、小腸、大腸
師:最后胡蘿卜變成了什么東西,又到了哪去?
幼:胡蘿卜最后變成了大便,進了廁所里。
教師強調上完廁所要沖水,還要洗洗小手,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出示人體大掛圖。
(一)出示消化器官圖卡,以我認識新朋友的游戲組織孩子認識器官名稱。
教師把消化器官圖卡藏在身后,作神秘狀拿出圖卡。
教師帶領幼兒按消化圖回憶故事,同時引導幼兒能和老師一起說出胡蘿卜在旅行過程中都去國那些地方。(加深幼兒對器官名稱的了解)
(二)出示人體大掛圖組織孩子把器官圖卡按順序貼在大掛圖上。
師:大家剛才都和這些器官寶寶交了好朋友,那現在它們有一點困難了,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么辦啊?
幼:我們來把他送回家吧。
師:好,現在我們就幫忙把它們送回家,但是大家一定要想好在我剛才將的故事里它們的鄰居都是誰,千萬不能送錯啊。
教師選幾個幼兒來完成這項教案。
(三)教師組織幼兒每人一份來完成貼圖。
四、組織游戲,體驗樂趣
師:在大家的努力下,器官寶寶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它們非常高興想和大家來玩游戲,一會我們就變成器官寶寶來找自己的家。
把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幼兒分別扮演牙齒、胃、小腸、大腸和食物,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按消化系統順序排成兩排,剩下的幼兒和教師一起扮演胡蘿卜在器官中隨音樂做動作,在音樂中結束。
【教案延伸】
安排一次美術教案課教師組織幼兒把器官消化圖能按自己的理解完整的畫出來。并且在以后還要進一步讓孩子了解各器官的功能和作用,讓他們知道應該多吃哪些食物才會對身體有好處,并教育孩子不挑食,做個健康寶寶。
教案二
【教案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知食物在體內的旅行的過程。
2、了解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3、參與健康與食品的討論,愿意接受正確的飲食觀念。
重點:了解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過程。
難點:知道主要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與特點。
【教案準備】
1、畫一只大兔子,在兔子的身體上畫出消化器官,1—6數卡。
2、畫紙一張,記號筆一支,青菜圖片一張。
【教案過程】
1、出示兔子和胡蘿卜圖片,引起幼兒對食物旅行的興趣。
師:這是小兔愛吃的胡蘿卜,你知道它吃下去的胡蘿卜又到哪里去了呢?
2、講述故事《胡蘿卜旅行記》
⑴小兔子吃胡蘿卜,它在小兔子的身體里經過了哪些地方?
⑵老師出示小兔子的消化器官圖,邊演示胡蘿卜經過的線路,邊講述,最后在兔子的身后畫一顆顆圓圓的大便。
3、認識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旅行途徑。
⑴胡蘿卜從哪里進去,哪里滑下?
⑵胃像一個什么,胡蘿卜在里面變成了什么?
⑶小腸是什么樣子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⑷胡蘿卜進入大腸后變成了什么?
⑸胡蘿卜最后從哪里排出體外?
4、演示講述食物旅行記。
⑴小兔子還喜歡吃什么?
⑵食物在兔子的肚子里是怎樣旅行的?
⑶請個別幼兒上來拿青菜圖片,邊講述邊演示食物在兔子體內運行的線路。
⑷教師小結并貼上相應的'數卡。
5、討論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⑴老師告知幼兒我們的身體內部的消化系統與兔子的消化系統是一樣的。
⑵教師在畫紙上畫一個扭曲的胃:看!許多炸雞腿來到我們的胃里,這時,發生了什么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
⑶討論:哪些是健康的飲食行為?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行為?
⑷教師小結:胃是人體的攪伴機,如果吃下去的食物太多的話,它就會很累,這樣機器就會受到損壞,所以在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時不要吃得太飽,油炸食品更要少吃,保護好自己的胃。
⑸在我們平時吃的東西中,你知道哪些是健康食物?哪些是不健康的食物?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⑹教師小結:教育幼兒吃東西不多吃,少吃油炸食品與膨化食品,多吃水果與蔬菜和粗糧,養成睡前不吃東西,平時少吃零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附故事:胡蘿卜的旅行
小兔米菲喜歡吃胡蘿卜,米菲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我順著一條長長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樣,滑到了一個大袋子里,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變得像漿糊一樣……接著我來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宮一樣,我身上的營養都被吸收完了,我才好不容易出了迷宮,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里,在這里我的水分也被吸收掉了,變成了干巴巴的大便,最后我就被排出了米菲的體外。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體育教案:傳球_大班體育教案07-13
大班美術教案:織網 大班藝術教案09-09
大班教案01-02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選)08-07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精選)大班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