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 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 能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課前準備:CAI課件,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激發興趣
1. 謎語導入:三人同日見(打一字)
。S機揭底,課件出示綠色的“春”字)
師: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 放映CAI課件:草長鶯飛,萬紫千紅的春景圖,并伴以和諧優美的樂曲。
3. 師: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春天一到,萬物復蘇,小柳樹呀,也醒了。ǔ鍪菊n題,齊讀:柳樹醒了)
。墼O計意圖:游戲引入,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麗的美景,不僅讓學生進入優美的`教學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而且巧妙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的自主學習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初步體驗
1. 學生欣賞老師的配樂朗誦,邊聽邊想:文中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
3. 再讀課文,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
4.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同桌互相讀、聽。
(2)認讀生字卡片。
5. 分節讓學生選讀課文,說說柳樹的變化。
。墼O計意圖: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感知課文,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識生字,初悟文章的美。]
三、讀讀畫畫,深化感悟
1. 指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節,師隨機板畫“春雷”。
2. 男女小組以輕柔、緩慢的語調讀第二、三節,讓喜歡畫畫的同學板畫微風下的柳枝。
3. 自讀第四節,然后讓喜歡手工制作的同學,將自己制作的柳絮貼到黑板上。
4. 再讀課文,全班交流:讀了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W生邊欣賞師生合作的優美板畫,邊交流。)
。墼O計意圖:讀畫結合,將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使朗讀變成一種享受,也體現了學科間相互溝通這一教學思想。]
四、入情入境,美讀成誦
1. 帶著自己的感受美讀全文。
可采取多種方式,如自由讀,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2. 背誦全文。
(1)借助板畫試背。
。2)表演背。
。3)全班背。
。墼O計意圖: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背使學生在讀中進行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深化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豐富想象
1. 說一說,在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呢?
2. 寫一寫;春天跟( )說話了,說著說著( )
3. 畫一畫你眼中萬物復蘇的春天。
。墼O計意圖:文章內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柳樹醒了》第一課時” 1《柳樹醒了》第一課時”
語文教案 篇2
1、背誦古詩《夜書所見》,并在讀背中有所感悟。
2、閱讀短文,明白其解釋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或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學生收集健康小常識,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口語交際)
一、設情景
前幾天,一位低年級的小同學在下課玩耍的時突然流起鼻血,有的同學告訴他用紙塞住。有的同學則說把頭仰起來,讓血倒流。這些同學的建議可行嗎?為什么?如果當時你在旁邊,會幫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引出課題看來,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識還挺關用。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介紹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識。
二、分組交流
1、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我們現在小組內進行介紹。注意要把話說清楚,說明白。別人在說話時要注意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認為有一樓的可以補充,有不同意見的還可以討論。
2、組長帶領組員把剛才大家介紹的健康小常識進行匯總,推選一名同學做代表想全班做介紹。
三、交流
1、各族代表進行介紹,教師引導全體學生注意傾聽,鼓勵學生進行補充、提問及討論。
2、提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關健康方面的問題,向別人請教。
教師總結
1、對學生廳、說兩方面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提出希望。
2、結束語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無價之寶。健康的金鑰匙就在我們自己手中。愿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更多的健康常識,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語文教案 篇3
教師簡介
張立,女,1980年3月出生,貴州省遵義航天小學語文一級教師、校長助理,貴州省小語學會理事,貴州省小語學會骨干教師研修團隊第一批骨干教師。遵義市骨干教師,曾被評為遵義市匯川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學校優秀員。
從教13年以來,所執教的課例多次在省、市、區里獲獎;其中1年10月獲貴州省第四屆中小學優質課評選活動語文學科小學組一等獎;2年3月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第四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獲一等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情況
第三單元的內容緊扣秋天,展示人們對秋天的觀察及情感,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本次習作內容是根據秋天的圖畫練習寫文,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積累對秋天美景的感受,學習運用已積累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感。
2.目標設定
本課設定了“學習構段,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核心目標。三年級學生正式進入寫段、的訓練,如果不打好基礎,習作就會成為學生的“老大難”。目前,很多同學對習作有"老虎吃天,無處下嘴"的感覺,時時面對無米之炊的尷尬,無處下手的困境,因此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在我們的習作指導中顯得尤為重要。當面對習作起步階段的學生條理不清的現象,如何做到言之有序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段在三年級學生的習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前連詞句后舉章。寫段是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的繼續,是高年級成的鋪墊。因此,1年版課標中更明確地提出了中年級習作教學的重點是要求學生能夠把一段話表達清楚,描寫具體。由此可見,段的教學舉足輕重,因而,中年級應注重并堅持進行各種結構段的訓練。與此同時也要重視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結合綜上所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圍繞一個意思來構段”,為他們的寫段訓練奠定基礎。同時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3.教學理念
力求在習作課上既重表達又重積累;既重主體又重指導;既重目標的達成又重動機的激發;既重個體的思考又重合作的創新。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與聯系生活,在自主學習活動中確定習作內容,做到言之有物;
2.通過對單元教材的感知,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圍繞一個意思構段,做到言之有序;
3.在欣賞同學習作的過程中,進行探究式學習,嘗試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詞句進行表達;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單元教材的感知,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圍繞一個意思構段,做到言之有序。
四、教學準備
1.學生初步預習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及語文園地三的內容,積累表示色彩的詞語;
2.學生課前準備好自己畫的一幅秋天的圖畫(紙張:A4紙大。
3.教師制作好教學所用的PPT;
4.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開展四人小組或六人小組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言之有趣:揭示習作任務
1.習作起步,結合學生生活體驗聊天激趣,相機滲透景物描寫
2.緊扣教材,出示習作任務
。ǘ┭灾形铮杭ぐl習作欲望,嘗試運用積累
1.展示自己課前畫的秋天圖,激發交流欲望
2.游戲:圍繞主要意開來
出示關鍵詞——秋天
3.嘗試運用積累
(1)出示課文《秋天的雨》片段,自讀感悟,交流發現:初步體會文章抓住“色彩”這一特點進行表達的寫法
。2)提取積累過的有關色彩的詞句
4.說說,寫寫,發揮想象,嘗試運用“寫出秋天好色彩”的寫法使句子更生動
。ㄈ┭灾行颍汉献鲗W習,交流感悟,學習構段
1.結合板書,梳理寫法,合作完成寫一段關于秋天景色的話
2.小組展示:交流感悟構段方法:圍繞主要意思排好序
。ㄋ模┱故尽ⅲ簩W人之長汲取鼓勵
(五)歸納寫法,拓展延伸,激發思考。
六、板書設計
寫出景物好色彩(聲音、氣味、形狀)
秋風秋葉抓特點
秋天有順序圍繞一個意思
秋雨秋收善想象
課前談話:
同學們好!看來你們對我還不夠熟悉。那我就。(出示ppt,)老師到過桂林,陸陸續續已經有五次了,想不想知道我對桂林的印象是什么?我最喜歡桂林的話,等會兒請大家用桂林話來跟我打招呼,介紹介紹自己好不好?(生)這是我的家鄉話。誰再來?多有趣!來而不往非禮也,老師也說幾句家鄉話,我還要用我的家鄉說說幾個詞,看你們能不能辨別出我說的是什么?剛才的這三個詞可是當地的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游戲。
做花園、果園、菜園游戲(說游戲規則)。那么多孩子發言,一下就激發了你們的想象。
猜謎語。(香蕉)他一下抓住了香蕉的顏色。葡萄。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能抓住這個水果的形態。石榴。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他剛才猜的`時候又抓住了石榴的形態。
教學過程:
一、導入直接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玩了游戲,猜了謎語,不由讓我們想到了一個花果飄香的——秋天。今天就讓我們走就這秋天的畫。
板書:秋天的畫
二、圍繞秋天展開聯系,練習寫秋天一處景物。
1.展開聯想話秋天。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衣服秋天的畫,從這幅畫上你看出了什么?(出示秋景圖)
你好棒!她抓住了顏色,還抓住了顏色鋪在那個地方的樣子,這就是秋天的特點。
形容的真沒,不僅有形狀這個特點,還想象成珍珠,你為什么比作珍珠?多會聯想啊!
為什么是洗過的藍呢?所以就想洗過一樣,非常的漢語想象。繼續。
你看到了土豆的顏色,這是它的特點。你覺得用什么量詞更好?還有誰來說?
你們都很會說,也很會比喻?你為什么會把茄子比作月亮?
孩子們,在我們的交流中,有的同學抓住他們的形狀、顏色來抓住特點,向我們剛剛猜謎語一樣,這就叫做善于抓住事物的特點。(板書:抓特點)
剛剛有同學把稻田比作地毯,有些同學把茄子比作月亮,這叫善于想象。(板書:善想象)
2.寫秋景。剛才同學們說得很棒,寫得肯定也很棒,F在請同學們也選擇一樣景色,像剛才一樣抓住它的特點,還要善于想象,開始寫吧!
3.展示。剛才老師在你們寫的時候走了一圈,發現了咱們班的同學字寫得很工作,在句子里面也寫得很生動、具體。老師還請了紀幾位同學上臺來跟我們分享他寫的句子。(六位同學)
在分享之前,老師請你們先自己讀讀句子,看看有沒有抓住景物的特點,有沒有展開聯想,如果沒有馬上改過來。
覺得自己做到句子通順的請舉手?
我們一起來分享臺上同學些的句子/
生1:描寫石榴。
生2:描寫紅蘋果。
生3:描寫稻谷。
生4:水靈靈的葡萄。
生5:金燦燦的稻子
師:你們有什么想法和建議,可以跟他們提提?
4.分享匯報。剛才了他們的句子,F在張老師有一個新的想法,把他們的句子串起來組成一段話,你們覺得有問題嗎?
生串起來讀。
好啦,各位小聽眾,我把它們串起來,你覺得怎么樣呢?
生:把“我看見”去掉。
師:我們來試試看。看還有什么問題沒有。
生讀。
還能發現什么問題?
生2:可以把地點加上。
加上這些就會怎么樣呢?通順具體。
生3:把秋天放前面。
我聽出來了,你是說把時間放在前面,就更通順了。
生4:多加比喻句、擬人句等,這樣會更具體生動一些。
生5:加成語
生6:把秋天比作漫畫書,是五谷豐登的季節。
這句話可不可以加進去呢?同學們聽聽這話加在哪里最合適?
為什么呢?五谷豐登是什么意思?后面同學們寫的花果都是?
這里面的同學有的寫的是水果,有的寫莊稼,你們看一豐收的季節就叫做——五谷豐登。
三、合作學習,交流感悟,學習構段。
1.在我們學習的第一單元有一段話描寫秋天(出示《秋天的雨》片段)。師生共讀。
第一句寫秋天的雨是顏料,后面都是寫秋天的色彩,他們是什么關系?
也就是說后面的句子都是——圍繞第一句來寫的。
就像剛才我們這位同學說的一樣,要把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放在第一句。我們現在把這位同學的第一句話放前面再讀。
生串起來讀。
是不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就叫做圍繞一句話來寫?(板書:圍繞一個意思)
還有什么發現嗎?比如說我們可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想這樣就叫做——有順序。
現在寫水果的同學站左邊,寫莊稼的站右邊,我們再來讀一讀,看看是怎么樣?
這樣的秋天怎么樣?美不美?我們還可以再后面加一句——我們的秋天真美!你們看,這就成了一段話。
2.現在四人小組像剛才我們展示的那樣你們也把你們寫的句子串起來,自己修改修改。如果你們寫的景物少了,還可以加進去。
小組討論。
小組分享。
四、,布置作業。
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寫景物時要抓特點,善想象,還要有順序,圍繞一個中心寫。這樣你們的文章才會很美。同學們可以打開課文的習作要求,可以寫一寫,也可以畫一幅畫,配上一段動人的文字。不要忘了給文字加上題目。下課!
五、板書
抓特點
秋天的畫按順序
善聯想
圍繞一個意思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小說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分析小說中兩個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ǘ┻^程與方法:
1.梳理小說的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對比描寫和出人意料的結尾。
2.分析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度價值觀:
聯系生活,感悟小說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
解讀小說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
三、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感悟小說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啟迪同學們聯系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教學方法:
探究法、對話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著名作家錢鍾書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窗》,說人們最初建造房子的時候是沒有窗戶的,后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再建造房子的時候便有了窗。
透過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時,外面的人也窺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說《窗》,看看里面又會有怎樣別致的故事……
(二)學習目標:
1.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品析人物形象
2.梳理小說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出人意料的結尾
3.聯系生活,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單元模塊中預習本課內容,訓練學生閱讀較長說明文的能力,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文體特色。學會快速過濾篩選有效信息。
2、在閱讀中體味文中科學家鍥而不舍、嚴謹求實、追求高遠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優秀品質。
3、辯證看待事物,理性分析現象。熱愛科學、敬畏生命。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跨學科知識的閱讀與理解是本課的一個難點,要引導學生不要拘泥于文章內容本身所傳達的具體知識,而要跳升到語文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語言特色,從而體會說明文語言與其他文體的區別。
2、在文章理性客觀的描述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并領悟科學精神的內涵:不畏失敗,勇攀高峰,鍥而不舍,嚴謹求實。
3、結合實際,拓展延伸。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珍愛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建議:
1、讀:多讀課文,走進文中的科學世界,對于感興趣的知識或話題要積極的探索,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2、查:這篇文章是遺傳學泰斗談家楨寫的一篇關于前沿科學的科普文,其中涉及許多在克隆研究中的案例和事實,大家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廣泛查閱這方面的信息,擴充你的知識域面。對于本文的作者,更應該有深刻的了解。建議同學們多從課外搜集資料,為我所用。
3、寫:學習語文,不能離開語言表達,除了與你的學習同伴探知討論、各抒己見之外,一定要及時將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整理成文字,這樣會促進你的寫作水平提高,也可使你的思想閃光得到永久保存。
方法指導:
小組合作探究: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各采眾長。
一、情境導入:克隆羊多利
(激發興趣,引發思考)
二、步入課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克隆”一詞也經常被用到,只不過我們平時所說的克隆含義更加靈活、更加廣泛。你能舉一些生活中可以叫做克隆的例子嗎?(暢所欲言,將科學術語通俗化,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學生活動:生活中的“克隆”
。ǘ┱w感知
我們這篇文章是科學家寫的一篇關于前沿科學的科普文,那就決定了文章的內容應該是準確嚴謹。他肯定不會像我們一樣去理解“克隆”的含義。他要告訴你一個最準確的答案,什么事“克隆”?
學生找到,大聲念出。
。ǘ际牵┥锟孔约旱囊环譃槎蜃陨淼囊恍〔糠值臄U大來繁衍后代,這就是無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
文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句式表達:
如: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也叫“克隆”。
這種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后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這種)依靠父母雙方提供性細胞、并經兩性細胞融合產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這些生物體就是克隆個體。
而這兩個、四個、八個……個體就叫做無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們把這種說明的方法叫做 下定義
考考大家:除了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之外,你還知道哪幾種說明方法?
學生搶答:舉例子、分類別、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等。
(三)感悟精神:
舉例子的方法在在說明文中經常用到,我們這篇文章用了沒有?
請學生找一下,作者在文中列述科學家在那些動物身上做過克隆實驗的例子:(請用說明對象來簡單表述)并為他們分類列出:
鯽魚、鯉鯽魚——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綿羊
從魚類到兩棲類再到哺乳類,動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這體現了科學家們進行科學研究時的什么精神?
追求高遠,追求極限,不滿足于現實,勇于探索。
這篇文章看似很理性客觀。其實,在文章不經意的描述中,有很多能夠體現科學家們勇于探索,樂于實踐,甘于奉獻,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句子,請找出來,畫一下:385天59代,10微米;189個,只有兩個,80多天,8厘米;247次失敗等等。
同學們找的很認真,所以說,大家也很有科學精神。這些數字都體現了科學家勇于進取、嚴謹求實的精神。
任何一項真正惠于人類的科學技術沒有不歷經艱辛,曲折向前的?茖W的道路,注定要經受考驗,失敗成其艱辛,而艱辛才正成其價值和魅力。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來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所以,沒有科學家們無私無畏的付出是得不來的。
文章說: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請你用你熟悉事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李時珍遍嘗百草,勇于實踐,將生命置之度外,才著成了古今中外醫學上的一枝奇葩《本草綱目》
居里夫人清貧為人、淡泊名利,用畢生精力獻身實驗室,為人類提取了新的化學元素,堪稱典范。
本文的作者談家楨院士100年的生命里,有70年是全身心致力于遺傳學,可以說,科學就是他的生命。我們閱讀文章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他對科學的熱愛與崇敬。文章的題目“奇妙的克隆”,“奇妙”就是神奇美妙,我想不沉浸到對科學的熱愛中的人是不能體會這種奇妙所在的。愿同學們能夠學習這種高貴的品質并以自己的行動繼承和發揚這種可貴的.科學精神。因為毛主席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希望大家能夠在科學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
為了考驗大家的科學精神,我現在就要給大家一個問題請大家思考:文章最后一部分說:“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好處”,又說“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進行曲”,請在文中找出這里的“悲”和“喜”分別指哪些內容?
喜:最有效、最方便地使這種羊擴大繁殖(擴大具有高附加值的動物種群)
有效挽救這類珍稀動物
對于研究癌生物學、研究免疫學、研究人的壽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用克隆法為人類自身提供“配件”。
悲: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拓展提升:
展開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發展的尖端,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生命?
大家剛才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也想告訴同學們:你是獨一無二的,我也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世界上,生命何其寶貴,它絕不只是一個生物個體那么簡單,它應該擁有無上的尊嚴,生命因其唯一而寶貴!難以想象,假如人的生命也被克隆,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人的生命是無法復制也不容復制的!我覺得,要想讓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辦法不是克隆,而是:珍愛生命。
最后,讓我們用八個字來結束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起立與老師一起放聲呼吁!
熱愛科學 敬畏生命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小結,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讀題,了解要求。
2.討論:通過閱讀課文和搜集資料,你對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獨立準備;分組交流。
3.交流:在資料的搜集和運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引導學生從搜集、處理、運用等方面進行小結,注意點撥:
⑴資料分類的方法:主題分類法──根據每個單元不同的主題對資料進行分類;項目分類法──本單元“勿忘國恥”可分“列強欺辱”“中華兒女抗爭”等。
⑵學會建立自己的`資料目錄。
⑶養成定期整理資料的習慣。
、葟亩喾N渠道獲取資料。
二、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讀準字音,了解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2.同桌對讀,分組比賽,熟讀成誦。
3.任選一個成語為同學做講解。
4.勾畫出講解后仍不懂的成語,查詞典解決(家庭作業)。
5.拓展:嘗試說同類的其他成語。
三、展示臺
1.學習本組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談收獲,引導歸納出需要展示的項目。
以下活動可結合班隊會活動在平時進行:訪問老紅軍、抗日老戰士;參觀烈士陵園等。
2.根據學生具體的準備情況,課堂上可進行以下活動:
抗戰英雄故事會、手抄報評比等。
3.評選活動:
評選各項活動的能手;評出最有創意的活動小組;評出最佳作品,如手抄報。
語文教案 篇7
5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仔細觀察圖畫,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教具: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小朋友們,請大家看這幅圖: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今天我們就一塊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昆蟲標本,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好嗎?
二、看圖學文,學習部分生字詞
1.出示圖: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叫標本嗎?
2.星期天,生物小組的同學們為了舉辦一次昆蟲知識競賽,他們決定采集一些昆蟲的標本,他們到哪兒去找昆蟲呢?
三、讀準字音,歸類讀詞
3.小組讀。齊讀。
1,學生自讀,出示生字詞。
2.認讀生字、正音。
4.用“采、集、蟲”口頭擴詞。
四、指導寫字
1.學生照筆順提示,自由練習書空。
2.重點指導:
集:
采: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影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生字,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
教具: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舊知。
1.讀生字、新詞卡片。
2.書空“采”、“采”的筆順。
二、繼續看圖學詞語。
1.假日里,同學們來到了大自然中采集標本多開心呀!誰來說說圖上有哪些昆蟲?
2.學生小聲借助拼音自讀生字詞。
指名認讀、正音。
3.理解詞義。
⑴出示蝴蝶標本,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標本,蝴蝶的種類很多,各種各樣,也非常的漂亮。
、啤绑啊庇纸小膀序小,它是怎么叫的?你們知道嗎?它的叫聲不是用嘴巴發出來的,而是通過翅膀的磨擦產生的。
、悄男┬∨笥炎竭^蜻蜓?它是益蟲,能消滅蚊子,所以,我們應當保護它,不要捕捉它。
三、誦讀韻文
1.歸類讀韻文。
2.齊讀,邊讀邊想大自然的美景。
3.背誦課文,邊背邊想像。
四、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牛、螞、蟻”。
2.學生照課文提示說筆順。
3.記憶字形。
板書:牛、螞、蟻
教學后記:大部分學生已學會本課生字,能仔細觀察圖畫,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精選]08-24
語文教案07-21
(經典)語文教案07-30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精選)語文教案09-16
(精選)語文教案10-02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經典】語文教案1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