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1-30 07:46:06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實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實用【3篇】

語文教案 篇1

  第八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四篇課文和一個“積累運用”組成。課文都是圍繞“崇高的真摯的情”來寫的,熱情贊揚了人世間美好的感情和人的美好心靈。《曼谷的小象》講述了泰國婦女阿玲指揮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沖洗干凈的事,使人們感受到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手術臺就是陣地》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戰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勢極為危險的情況下,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忘我地堅持為傷員做手術,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的事,表現了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謳歌了他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成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難忘的八個字》記敘的是一個殘疾小女孩在一次課堂上聽到老師跟她說的“八個字”,從而改變了她對整個人生看法的故事,贊揚了倫納德老師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香玉劇社號”飛機》通過描寫豫劇表演藝術家賞常香玉帶領香玉劇社為志愿軍捐獻飛機的事,充分地表現了一位藝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中,我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讓學生反復進行閱讀實踐,使其進入自由自主的學習狀態,緊扣語言文字邊讀邊想,自悟自得,體會文中的物美、人美與情美。2、重視文章表達方法的指導。

  3、注意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

  4、抓住環境描寫的語句,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環境描寫與表現人物品質的關系,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以培養。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悅耳”、“沉思”、“絕技”、“佩服”、“煥然一新”等詞語;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能用“悅耳”、“贊嘆”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7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體現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1、有關大象的錄象。

  2、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后思考題,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學難點 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與作者表達的中心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審題質疑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象嗎?有沒有看過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來很笨重,但表演起來卻非常靈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長鼻子,更讓人贊不絕口。其實,象不僅在動物園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幫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曼谷,看看那里的可愛的小象,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29課《曼谷的小象》。

  2、審題質疑:曼谷的小象是一頭怎樣的小象?作者為什么要寫小象?為什么要寫曼谷的小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上述大家質疑的問題。

  2、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2)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誰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及結果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朗讀課文,畫句欣賞

  1、同學們,泰國的風景美嗎?自己快速默讀,邊讀邊畫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2、在學生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投影出示景色描寫句子。讀后引導學生欣賞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2)“從(桔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

  (3)“小象轉身走進(金色的)霧中……”

  (4)“……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

  3、投影去掉括號里色彩描寫部分,進行對比,哪種寫法好?為什么?當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寫的寫法好。加上這些色彩詞語,使句子表達得更生動、更形象、更準確、更具體。

  4、再讀一讀以上四句話,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5、體會曼谷的三次霧色美。請你仔細想一想,為什么霧色會有這三次變化。注意聯系前面我們的分析。

  四、課堂小結

  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確實很美。那么生活在這里的人怎么樣呢?下節課讀講了課文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板書

  29 曼谷的小象

  景美 霧色 橘紅色—金色—紫微微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體現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口述目標

  導語: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曼谷近郊的美麗景色。請你說說你眼中的曼谷。

  在這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誰來說一說?(阿玲指揮小象幫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沖洗干凈的事。)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通過這件事,感受泰國人民了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七小節。

  二、重點學習第四小節,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當作者一行人的汽車輪子陷進泥坑急需幫助之時,誰來了?指名朗讀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悅耳?(悅,愉快;形容聲音好聽。)

  3、畫出描寫阿玲外貌的句子。讀一讀。阿玲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藹可親。)

  4、齊讀第4自然段。

  三、學習五--八小節,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揮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作者兩次贊嘆小象的句子。

  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2、結合你讀文章的情況,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問嗎?

  3、結合學生的質疑情況,歸納總結整理,共同研讀這兩句話。

  第一句話:理解的重點在于“奇跡”和“小象的絕技”。

  (1)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第六小節,找出作者具體描寫小象拉車絕技的句子。

  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

  (2)學生做動作演示理解“掀”“撬”。

  (3)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聰明指揮。

  小象如此輕松地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它的絕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為什么這么聰明,難道這都是它的本能嗎?請在書中找出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句子。

  這無聲的指揮是阿玲平日訓練的結果,請你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把阿玲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把她的指揮過程寫出來。

  “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長鼻子,用臉貼貼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說:“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好像在說:“_________”。

  (5)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也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

  第二句話: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1)過渡:汽車已經拉出來了。下面怎么還有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讀一讀這句話,聯系第七小節想一想,這次他又是為何贊嘆小象呢?

  (2)找出小象洗車的句子,學生感悟。

  讀了這句話,你想對小象說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揮小象的句子。

  這次作者說小象乖巧同樣離不開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揮。阿玲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對小象說些什么呢?請你找出阿玲指揮小象的句子,把她對小象說的話補充出來。

  阿玲走近小象,輕輕摸著它那長鼻子,好像在說:“_________”,指了指車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說:“_________”。

  (4)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更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

  4、學生總結感受阿玲的心靈美

  讀到這兒,你認為阿玲是個怎樣的人,請你結合書中的有關句子和你剛才讀書的體會談一談。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達,升華主題

  1、想象表達:

  如此美麗聰明的阿玲,面對中國客人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她是在什么情況下笑的,這時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展開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訓練題目。

  (1)在__________時,阿玲“她沖我們微微一笑”,仿佛在說:“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時,阿玲“她笑瞇瞇地搖了搖頭”,仿佛在說:“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時,“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說:“_________”。

  讀到這兒,你認為阿玲是個怎樣的人?結合剛才的填空談一談你的看法。(熱心助人、做事不求回報。)

  2、升華主題:

  其實,阿玲僅僅是泰國人民中的一個代表,請你說一說泰國人民怎樣?要聯系文章中司機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課文的景物描寫。

  當我們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完全認識了作者筆下的阿玲之后,說說你眼中的曼谷是個怎樣的城市?(泰國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讀一讀,書中幾處描寫霧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僅僅是在寫霧嗎?

  (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是通過美的景來贊揚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請你談一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能用“悅耳”、“贊嘆”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7自然段。

  3、指導學生進行小練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本課生字新詞的學習以及課文4、7小節的背誦。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把話寫完整,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明白。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已經精讀了課文29課《曼谷的小象》,請你說一說,這篇課文美在哪兒?

  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請你自己美美地把課文讀一遍。

  二、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四、七小節

  提醒學生要按照我們以前講過的背誦課文的方法。

  1、復習兩段課文的主要內容。

  2、完成填空。

  3、教師引讀,學生背誦。

  4、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背誦,還可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5、學生比賽背誦。

  三、學習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并引導學生找出帶有生字詞的句子。把生字按課文大意連成一段話。

  (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能力。)

  汽車陷進泥坑里,在悅耳的鈴聲中,泰國婦女阿玲帶著一只小象走來。司機和阿玲打招呼。阿玲拍拍小象的鼻子,聰明的小象很快把汽車拉出來了。司機向阿玲表示感謝,阿玲笑瞇瞇地又指揮小象,噴凈了車上的污泥。我心中贊嘆著,多么乖巧的小象!

  (以上內容,可邊說邊寫,也可出示寫好的投影)

  2.重點講解字形。(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感謝:就是謝謝,“感”字上下結構,“心”字底。

  鼻子:講明上中下結構。

  乖巧:注意講明“乖”與“乘”的區別,指導學生寫好筆順,先中間后兩邊。

  3.講解個別詞語。

  (培養學生在句子中理解詞語能力及口頭造句能力)

  贊嘆:就是非常稱贊。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什么會非常稱贊?

  悅耳:就是聲音很好聽。引導學生組成詞組如:悅耳的歌聲,悅耳的琴聲,悅耳的鈴聲及小鳥悅耳的叫聲等。

  四、指導造句,練習說話

  1、從書中分別找出含有“悅耳、贊嘆”一詞的句子讀出來,體會這兩個詞的意思。

  2、指導造句:

  (1)悅耳:好聽的意思,一般形容聲音。(銅鈴聲、說話聲、樂曲聲、鋼琴聲、流水聲……)

  (2)贊嘆:稱贊、夸獎。

  例:面對精巧的工藝品,參觀的人們贊嘆不止。(雜技表演、偉大建筑、精致的藝術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況下,誰?發出贊嘆?誰?在什么情況下發出贊嘆?

  3、練習造句,師生評議。

  五、指導學生寫話

  按照課后第三題的要求,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段話,進行想象練筆。

  要求: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寫通順,寫完整。

  3、要有自己的創造性。

  板書

  29 曼谷的小象

  景美 物美 人更美

  霧色 小象 阿 玲

  拉車 形象美

  洗車 心靈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并且四幅插圖艷麗,是一篇適合朗讀且體現新課標合作學習為主的,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材。

  根據本課特點及語言特色,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1、采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在讀中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2、兒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整個過程以孩子們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主,培養他們主動觀察,團結合作的精神。

  3、為適合低年級兒童特點,采用激情導入法、游戲法、表演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

  4、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

  教學過程:

  一、課題的導入

  1.邊播放音樂邊朗讀詩:

  秋天到,秋天到,

  園里果子長得好,

  枝頭結柿子,

  架上掛葡萄,

  黃澄澄的是梨,

  紅彤彤的.是棗。

  2.啟發談話

  兒歌描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一年中除了秋季你還喜歡哪個季節?

  根據回答,相應板書:

  春夏秋冬

  3.揭示課題:

  小朋友這么喜歡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性,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小朋友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四季》(板書課題)

  二、對課文進行感知性閱讀:

  提出要求:

  1.請小朋友借助漢語拼音試著自己指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請個別小朋友來讀。教師及時地正音,并且鼓勵。

  三、圖文結合,邊看圖,邊讀詩,邊了解四季的特征。

  1.教師提出要求,以小組的形式來學習。

  (1) 請每個小朋友在組里讀讀詩。

  (2) 看看圖上畫著什么?想想詩中告訴我們什么?

  (3) 組里小朋友互相說說,你怎么知道詩中說的是哪個季節?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情況。

  提問:

  請每組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學這節詩的?(注意引導抓住描寫四季特征的詞。)

  板書:春:草芽尖尖

  夏:荷葉圓圓

  秋:谷穗彎彎

  冬:雪人頑皮

  3.抓重點詞,指導朗讀。

  詩中把四季的特征描寫得那么生動,春天草芽是尖尖的,夏天的荷葉是圓圓的,秋天,金黃色的谷穗成熟,掛在枝頭彎彎的,冬天大雪紛紛揚揚,堆起個雪人,那頑皮的樣子多么可愛。而且詩中都是以說話的形式來表現,如草芽對小鳥說:讓我們感到親切。課文該怎么讀呢?請小朋友試著讀,如果能適當地加些動作就更好了。

  4.生動表演,加深記憶

  把文中四幅插圖貼在黑板上,給每組小朋友發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特征有關的頭飾,結合掛圖,進行表演。

  四、擴展知識,進行語言訓練

  課前,老師請小朋友們收集有關四季的圖片,通過圖片和你對四季的了解,你還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能否也用文中形式來說一說?

  五、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葉圣陶先生的名作。韻文以簡潔明快、豐富有趣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靜謐的夜晚,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溫柔。本課教案設計意在通過創設情境,在觀看夜空美景的情境中識字,把孩子們帶入飛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畫面之中,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語言訓練來表達他們腦海中的夜景,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充滿兒童童趣和幻想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通過詩歌的形式描寫了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強。課文前兩行寫月兒的美,從而引起兒童豐富的想象,把彎彎的月兒看作小船,激發學生對神秘夜空探索的欲望;后兩行寫“我”坐在小船里盡情地欣賞美麗的碧空和滿天的繁星,表現,孩子喜悅的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瑯瑯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情操。

  本課的教學就是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把美麗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進”教室,為學生創設一個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使他們走入情境學習,讓他們坐上“月亮船”,面對"美麗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體驗,自由誦讀。

  【學情分析】

  對于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講,語文學習的基礎還很薄弱,因此,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識字教學上,但是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我們認識到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是不可能完全分割開來的,而二者的融會將會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針對一年級學生在理解詩文上有一定難度的情況,在教學這一課時,結合小學生具有好奇心,愛探索,容易被新鮮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閱讀,在想象的空間里獲得更多的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教學目標】

  1.認識“的、船”等 10 個生字和門字框 1 個偏旁;會寫“月、兒”等 4 個字和橫折 鉤、豎彎鉤 2 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結合插圖,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感受夜空的美麗。

  3.仿照例子,用簡單的疊詞說“的”字短語,積累“的”字短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 讀準“船、兩”等生字的字音;會寫橫折鉤和豎彎鉤。

  2. 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感受夜空的美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有關星空及帶有歌曲《閃爍的小星》《小小的船》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熟讀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指導法,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激發興趣。

  (1)(多媒體課件配樂)出示美麗星空圖:一個小女孩兒坐在月亮上,一只手托著小星星非常高興地看周圍一閃一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空……

  (2)導問: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揭示課題。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課件中月亮的形狀,引導想象:你們看,這月兒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課題:葉圣陶老爺爺把它寫成了一篇韻文,便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小小的船》。

  3.讀課題。

  (1)教師指導正確讀課題:“船”字誰會讀?誰還想讀?大家一起讀。你們見過哪些船?教師出示各種船的圖片,并相機指導學生認識“舟”字旁,了解帶有“舟”字旁的字一般與船有關。

  (2)導學:在“船”的前面加個“小小的”,請你讀一讀,你感覺這艘船怎么樣?(小小的、很輕、很可愛……)

  (3)教師指導學生感受小船的可愛,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課題。

  4.引導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過渡:課文真的是寫船嗎?請同學們讀課文,看插圖,找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再往下讀。

  (2)用“〇”把要求會認的字畫出來,用“____”把要求會寫的字畫出來。

  (3)把生詞多讀幾遍,不會的向同學、老師請教,再多讀幾遍。

  2.學生同桌互相檢查讀,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開火車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提示:“船、看、見、閃”是前鼻音;“船、閃”是翹舌音。

  (2)教師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時評價。

  4.學生在小組內合作練習朗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認真聽、仔細評。

  5.教師檢查練習朗讀情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月兒、船兒”的“兒”要讀二聲。“在”是平舌音。“閃、船”是翹舌音。“的”讀輕聲。)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全詩。

  2.啟發想象:你腦海里出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預設:

  (1)學生自由說自己想到的圖畫:晴朗的夜晚,藍藍的天空,彎彎的月亮,閃閃的星星,一個小朋友飛到太空中坐到月亮船里面。

  教師隨機用課件演示星星忽明忽暗的景象,幫助學生理解“閃閃的”這個詞語。

  3.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并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1)課件出示朗讀要求:

  ①想一想:課文共有幾行,由幾句話組成?

  ②把自己喜歡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生按要求朗讀課文。

  4.教師組織學生匯報朗讀成果,及時評議。

  5.教師范讀,指導學生畫出停頓。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6.學生自由練讀后,教師指名讀,大家評議。

  7.多媒體出示課文填空,指導學生朗讀疊詞,鞏固識字效果。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8.課件出示“朗讀爭霸賽”情境,提出評價標準,組織學生挑戰讀。

  (1)出示評價標準:

  聲音響亮,讀音正確。朗讀流利,讀出韻味。

  (2)組織學生有序地比賽,讀后及時評價。

  (3)評出優勝者,給予獎勵。

  四、指導識記,書寫生字

  1.組織學生做采蘑菇的游戲。

  (1)講明游戲規則后請3名同學到前面來做采蘑菇的游戲。(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

  (2)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①教師指導學生認識“門”字框、“白”字旁。請同學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認識了哪些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②猜謎識記“閃”:一個人站在門里。

  熟字加偏旁識記“閃”:人+門=閃。

  ③做動作識記會意字“看”:“手”放在“目”上就是“看”。

  ④組詞識記:見——再見、看見、見面。

  ⑤教師指導識記多音字,并請學生給多音字組詞。

  預設:

  “看”也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kàn,在“看門”一詞中讀kān。

  2.給蘑菇找朋友。

  (1)導學: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這個字組成詞語呢?你還能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嗎?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說得又多又好!

  (2)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

  (3)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預設:

  ①組詞:小船 星星 看見 閃閃的 里面 兩頭 不在

  ②造句:

  看見:在動物園里,我看見了老虎和獅子。

  閃閃的:閃閃的霓虹燈引人注目。

  3.指導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月、兒”,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月”和“兒”都有鉤,但鉤的方向不一樣。)

  (2)教師一邊示范,一邊指導新筆畫的書寫。

  橫折鉤的寫法:橫要平,豎要直,向左向上鉤。

  豎彎鉤的寫法:豎要直,彎要圓,向右向上鉤。

  (3)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每一筆寫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月”里面的兩個橫畫之間距離要適當,不與橫折鉤相接。“兒”的豎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4)教師范寫“月”和“兒”,一邊示范,一邊鞏固橫折鉤和豎彎鉤的寫法。學生書空。

  (5)指導學生觀察“頭、里”。

  預設:“頭”有三個點,它們的位置不一樣。“里”的橫畫比較多,它們之間的距離均勻,長短不一樣。

  (6)教師指導學生書空。(“頭”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里”的筆順可記成寫完“甲”再寫兩橫。)

  (7)指導學生先描紅,再自由練寫,比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8)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議。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引導回顧:談談你的收獲。(這節課你記住了哪些字?學會了幾種識字方法?你認為你寫得最好的字是哪一個?)

  2.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再現情境

  1.引導回顧: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你還記得課文寫了什么嗎?

  2.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配上音樂,出示星空圖片。

  3.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想象:讓我們飛起來吧!飛到美麗的藍天上。看,許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在向我們招手。我們快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在小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預設:

  (1)我好像看見了一閃一閃的星星。

  (2)我仿佛看見了宇宙飛船上天。

  (3)我仿佛看見了月球人,很帥氣。

  (4)我好像看見了藍色的天空特別大。

  二、創設情境,合作學習

  1.學習第一、二行詩。

  (1)導問:我們坐在哪兒了?(小船上)這小船不是真船,它就是月兒,你感覺怎么樣啊?

  預設:我感覺很快樂。我很開心。

  (2)(出示月亮的圖片)導學:圖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3)指導朗讀。出示句子: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請學生自由讀,個別讀,最后互相評一評。

  (4)指導學生畫出描寫“月兒”“船”的詞語。

  (5)設疑:為什么用“彎彎的”“小小的”,而不用“彎的”“小的”?

  (6)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不同點。

  彎的月兒小的船。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預設:

  學生分別朗讀這兩句話,說說自己的體會:“彎彎的月兒”比“彎的月兒”更能突出月兒彎的程度;“小小的船”比“小的船”更能突出月兒的可愛,讀起來也更上口。

  (7)指導朗讀。“小小的”“彎彎的”讀出歡快的節奏,表達出月兒的可愛、有趣。

  (8)導學:“月兒”除了是“彎彎的”,還是什么樣的?指導學生自讀自畫,畫出月兒的形狀——兩頭尖。課件出示月兒的形狀,并引導學生知道,這里把彎彎的月兒比作了小小的船,寫的是月兒的形狀。

  (9)齊讀。通過朗讀讀出月亮的可愛,以及自己滿懷喜悅的心情。

  2.學習第三、四行詩。

  (1)過渡:我們一起劃船在藍天上面到處走走,喲,你們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

  (2)出示詞語:星星、藍天。

  (3)課文寫星星是什么樣的?(閃閃的)天空呢?(藍藍的)

  (4)設疑:為什么用“閃閃的”和“藍藍的”?

  ①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指學生分別朗讀比較有什么不同:

  只看見星星和天。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②課件出示星星一閃一閃和深藍的天空廣闊無邊的情境,引導學生對照圖片體會疊詞的作用。

  (5)練習疊詞:星星是(閃閃)的,天空是(藍藍)的,船兒是……,你還能說出這類詞嗎?(紅紅的太陽、綠綠的小草、白白的云、黃黃的梨……)

  (6)指導朗讀。

  ①教師范讀,“閃閃的星星”要讀出歡快的節奏,突出星星的調皮可愛。“藍藍的天”要讀得略慢且聲音響亮,讀出天空的美麗和神秘。

  ②學生自由朗讀,讀出星星、天空的美麗可愛。

  3.語言訓練,感受夜空的美。

  (1)課件隨機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想象,讀句子并填空。

  星星很像________,多美呀!(鉆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燈)

  月亮很像________,真好看啊!(小船、眉毛、鐮刀)

  藍藍的天空像________。(寫比喻句)

  潔白的云朵像________。

  圓圓的蘋果像________。

  ________像________。

  (2)學生自由選擇句子先組內練說,再匯報。

  (3)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與眾不同的內容。

  4.導學:夜空真美啊!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兒、藍藍的天,我看著,想著,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兒彎彎的,兩頭尖尖的,真像一只小小的船。(音樂聲響起)教師范讀課文。

  5.學生配樂表演讀,一邊讀,一邊加上動作。

  三、感情朗讀,展開想象

  1.配樂表演《小小的船》。

  2.討論:“只看見……”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見”和“還看見”有什么不同?

  3.進行說話訓練。

  課件出示:我看見了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例:我看見了校園、北京、外星人、嫦娥、玉兔……

  4.檢測背誦效果。

  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學生背誦。(學生伴隨著輕松、愉快的樂曲學會唱、學會背。)

  四、復習生字,積累詞語

  1.復習詞語。

  小船 星星 看見 閃閃的 里面 兩頭 不在

  2.做采花的游戲。(生字藏在花朵的后面)

  (1)請3組同學到講臺上來做采花游戲。

  (2)請做游戲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朵花的名字的。

  (3)幫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說一句話,比一比哪個小組最好。

  五、總結全文,陶冶情感

  1.鼓勵學生質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2.小結:大自然是美麗的,太空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現在,我們中國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們小朋友多學知識,掌握本領,將來也可以到太空遨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3.如果請你來到月亮上,你猜猜月亮上面會有些什么?你想對月亮說點什么呢?

  六、布置作業,延伸拓展

  1.背誦課文并把你能從夜空里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事物畫下來。

  2.回家把課文背給家長聽。

  3.實踐活動: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說說它像什么,你還看到天上有什么。

  板書設計

  彎彎的月兒

  尖 (彎彎的月亮圖) 尖

  小小的船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的教案11-30

語文教案04-25

(經典)語文教案07-30

語文教案07-21

(精選)語文教案10-02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語文樂園教案04-12

語文古詩教案06-19

語文教案08-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诸暨市| 北宁市| 普安县| 辉南县| 景德镇市| 玛曲县| 阳新县| 安泽县| 南靖县| 广宁县| 浪卡子县| 赤峰市| 龙口市| 乐昌市| 贵州省| 宣威市| 双江| 深泽县| 准格尔旗| 建平县| 濉溪县| 晋江市| 湖州市| 富锦市| 和林格尔县| 济阳县| 文化| 鹤山市| 常州市| 云和县| 天镇县| 靖西县| 四川省| 鄱阳县| 渭源县| 桓台县| 昭平县| 正蓝旗| 沽源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