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干果和水果》教學反思
我的第二條目標是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分類的能力,在比較這一方面對孩子的引導上,語言不是很嚴謹。干果水果的區別在于水分多與水分少,這一特點沒有很好的加強引導。其他目標還是達到了。
在上科學認知《干果和水果》這次活動時,我的感受頗多,教材中的設計是先參觀“果實展覽會”,通過看看、摸摸、嘗嘗,感知水果與干果的不同接著進行分類,出示加工而成干果“葡萄干、紅棗”最后以游戲“看看說說”來結束整個過程。而我設計的活動是以虎大王開展“果子美食節”為契機,貫穿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開始部分是虎大王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百寶箱,里面有很多神秘的禮物,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我請小朋友認識了各種干果和水果,并且分別給他們做了定義,讓幼兒進一步明白水果與干過的區別。接著又以虎大王第一次舉辦果子美食節不知道怎么把水果和干果分開,請孩子想辦法解決。我先讓幼兒一起欣賞課件分類,再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進一步加深對果實的區分。在操作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幼兒的合作能力。隨后虎大王要送新貨“葡萄干、紅棗”讓小朋友知道“葡萄干、紅棗”這兩種是加工后的干果。為了加深對水果干果的認識,我又加入了一個小環節,《我是誰》請小朋友介紹一下自己是哪種水果,屬于哪類果實。這個環節幼兒很感興趣,而且每位小朋友都清楚的表達了自己是誰,進一步發展了幼兒語言的連貫性。最后一環節虎大王請小朋友去參加“果子美食節”為這件事情慶祝一下。我與孩子一起做了律動并且加入了我是誰這一環節的內容。孩子們都很高興的參與其中。
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以一個“果子美食節”來貫穿始終,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在環節上思路比較清晰,整個過程也比較流暢。但是這個課中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比較干果與水果的不同是用水分多少來區分,我在處理這一環節時語言上不夠很嚴謹。在活動中,情節時有時無感覺有些牽強,知識比較簡單,知識的擴展性差了些,整個過程可以增添更多的果實,靈活運用教材這點也需要進一步的學習。
【《干果和水果》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干果和水果科學教案02-01
干果04-30
《水果歌》教學反思04-27
數水果教學反思05-06
《香甜的水果》教學反思04-10
畫水果教學反思04-22
《香甜的水果》的美術教學反思05-02
教學教案和教學反思04-29
水果與干果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