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總復習教學反思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總復習》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不僅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獲得,更強調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中中,我嘗試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探索過程,體驗并領悟知識的形成過程。
1、從學生已有經驗引入,激發情感。
整數的大小比較是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也可以稱之為經驗,通過對8、80、800的大小比較,發現整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整數的大小會有相應的變化,而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會有變化嗎?讓學生來進行大膽的猜想,以次來引出例1。這樣做既貼近學生的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后面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與整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進行對比做了有效的鋪墊。
2、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小學性質的推導過程中,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的訓練,還有學法的指導,“猜想、驗證、歸納、應用”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把這種數學學習方法介紹給學生,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務必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創設更多的探索機會,積極引導學生投入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教學時,讓學生嘗試例題,在嘗試的基礎上結合比較法、討論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小學性質,并自覺進行應用。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思考、比較、分析,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總復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反思03-13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5-06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與復習的聽課教學反思05-02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反思04-28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反思05-06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04-05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05-07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聽課教學反思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