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不同的家鄉教學反思范文
本課教學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節“走進不同的家鄉”的內容。教材設計是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拓展對家鄉的了解,知道人們都有自己的家鄉,而不同的家鄉都有各自獨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正是由于不同家鄉自然條件、環境狀況的差異性,才形成了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生產、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多元性。教科書呈現了我國地形圖和形形色色的圖片,向學生展示了豐富的內容,同時也為教學提供了參考的信息。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有各種地貌,感受祖國地域廣闊,增強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聯系生活實際,對比家鄉差異
課前我對學生的家鄉所屬省份進行了調查,利用調查表導入新課。在教授觀察地形圖時,讓學生了解地形類型和書上圖片對應的地形之后,我讓學生找出自己家鄉在地圖上的位置,并說出對應的地形。在觀察學習降雨量和氣溫差異條形圖時,我還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比較中國南北方、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降雨量和氣溫差異。
二、創設教學情境,體會家鄉的美
為了讓學生體會祖國各地家鄉的自然環境美,我通過圖片展示和配樂創設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如臨其境、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激發學生對自己的家鄉的自豪感。另外,我還通過圖片展示和文字解說,列舉典型的地區,讓學生了解不同家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三、開展討論交流,了解家鄉特點
本課在我的啟發引導下,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以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為特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學習觀察地形圖、降雨量圖以及氣溫差異圖時,我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練習題的方式,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合作學會看圖,了解相關的地形知識、降雨量與氣溫情況。
本課教學我基本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還存在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如:課程教學各環節之間的過渡與銜接應更自然更緊湊;課前應讓學生搜集有關自己家鄉的資料,在課堂上更多地聯系學生家鄉的實際展開教學;本課的品德教育目標在于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應更好地滲透這一目標。
【走進不同的家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教學反思04-28
《走進秋天》的教學反思04-27
走進數學教學反思04-16
《 與眾不同的麻雀》教學反思04-26
《走進青春》教學反思范文04-28
品德《人種有不同》的教學反思04-27
最新《走進大自然》教學反思04-27
《走進因特網樂園》教學反思范文04-29
品德《人種有不同》教學反思范文04-27
《走進花果山》的教學反思范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