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我走出傳統教法的樊籬,自覺地將新課標的新理念滲透進課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本內容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賦予了文體以飛揚的生命力。在老師富有啟笛性和親和力的語言導引下,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惟恐自己沒有展示和表現的機會。他們靈活地采用了讀、聽、看、演、討論、爭辯等各種形式。在此過程中,課堂變成了求知的樂園。學生的參與意識、想象力、創造力都得以超乎預想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時,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學,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研究物候學的意義”,“事理說明文的特征,說明的語言、順序等”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也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教完本課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好的學生和文本,而是現代課堂呼喚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的好的教學語言、教學方式和教學藝術。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謝謝大家。
《大自然的語言》評課稿
今天,聽了姚老師的《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感受到了姚老師獨特的教學魅力,成竹在胸的把握,沉靜的氣質,以下就從四個方面談談我的粗略認識。
一、從教學目標看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姚老師在課堂中緊緊地握住本課的教學目標,揣摩語言,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對說明方法的探究提高了學生按照要求篩選信息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運用科學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本堂課很好的完成了這些目標。
二、從教學程序看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從情境導入,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引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此文轉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生動說明的語言特點,進行比較閱讀,學生自然地體味到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提高了學生對文字的感悟力。在朗讀過程中配以優美的音樂背景,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學生自然而然的跟著音樂朗讀,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在對說明方法進行探究中,放手讓學生尋找說明方法,提高了學生按照要求準確提煉信息的能力,和發撒性思維能力。在對說明方法的探究前提出了具體、準確的默讀要求,這是對學生默讀習慣乃至學習習慣的培養,解決了學生平時似乎會默讀,但又不確定到底該怎樣。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04-08
《大自然的語言》 教學反思04-30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精選18篇)03-14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精選10篇)03-08
大自然的語言反思04-27
教案: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05-02
[優]大自然的語言反思04-27
大自然的語言反思(推薦)04-27
大自然的語言課文反思09-25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通用17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