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換一換》的教學反思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早上好!我教學的是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二課時內容 等量代換,等量代換是指一個量用與它相等的量去代替,是數學中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我們知道:數學思想的形成,不可能像數學知識那樣一步到位,它是在教師不斷啟發學生思維過程中逐步積累和形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一個過程的加強者,本課中我設計了層次清晰的教學活動:從觀看《曹沖稱象》的動畫,初次感受有這樣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到讓孩子觀察水果攤圖,體會 等量這個換之前的重要條件;到小組交流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同樣重,用說的方式演繹換的過程;到同桌合作動手操作,用擺和換的方式直觀體會換的過程;再到運用多媒體理順孩子的思路,并引導學生對中間量的關注;最后對比兩種方法,形象的把中間量這個抽象詞語比作 小橋,讓孩子再次體會中間量的重要性,并教會孩子解決此類題目的策略。這樣,在孩子腦海中清晰地建立起一個在等量的前提下,先找中間量,再用中間量來替換的方法策略,這正是不斷用數學思想敲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敲打過程中,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感悟、不斷的明朗,直到最后學會主動應用的過程。
在擺和換這個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我充分給予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這個做,又是基于學生獨立思考、交流,用已有知識描述,形成一定的表象,并且明確操作目的以后所進行的有效活動。再利用充分的反饋交流,多媒體的恰當輔助,讓無形的數學思想在形的駕馭下充分顯形,孩子們淋漓盡致體驗了等量代換思想。用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恰當的使用多媒體理順孩子思路,建構了數學模型,使等量代換這個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學生可感受的形式呈現出來,然后再內化為自己的認識,從而掌握數學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必要基礎。
這個活動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但也從中體現出我個人在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夠,特別是在反饋學生的操作中,表現出課堂機智的不足,對學生評價語言的貧乏等,這些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注意加強。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換一換》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教案:換一換09-29
如果我們能換一換作文07-26
動換(動換)04-29
換錦(換錦)04-29
數學廣角教學反思04-04
《數學廣角》教學反思04-29
思路換一換致富路更寬04-28
《數學廣角—推理》教學反思04-29
《數學廣角-推理》教學反思04-30
《數學廣角》教學反思的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