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鯨》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文《鯨》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文《鯨》教學反思范文1
《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學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對學生過掌握的'資料和興趣愛好應作充分的估計,對課堂做好充分的預設。另外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于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
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學生樂在其中,充分發揮了潛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本文出現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為陌生。由于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初步認識。希望這對他們日后的學習有所幫助。
課文《鯨》教學反思范文2
《鯨》是人教版新課標第九冊中的第九課,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課文語言相對平淡,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如何讓學生既學到有趣的動物和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呢?
我認為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精彩的導語創設情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養過小動物嗎?養過什么?老師也非常喜歡養魚,養過小鯉魚,小金魚。這幾天,我不想養小魚了,我想和朋友一起養條大魚——大鯨魚。你們覺得怎么樣?我結合課文內容,巧妙地選擇了以“老師想養一條鯨魚”這一生活實際為話題,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充滿好奇、情緒興奮之中,把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本文中關于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我運用生動、直觀的教學課件,形象直觀地演示鯨的進化過程,并抓住哺乳動物的主要特點與鯨的特點對照,證明鯨不屬于魚類是哺乳動物,從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羅杰斯曾說:“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閱讀本是個性化的行為,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天賦,也違背了小學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的閱讀版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如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你對鯨哪一方面的生活習性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為什么?內容提要的自我選擇:讀讀課文,說說鯨的呼吸有什么特點?方法的自我選擇:用你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如畫畫、表演、朗讀、自我介紹等等來展示和介紹鯨某一方面的特點。伙伴的自我選擇:自己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十分重視情感情景的創設。在課堂上,我極力用親切、平等的'口吻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在有人說時,我要求其余學生仔細傾聽,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辯或補充,對于講得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表揚。在學生講的過程中我面帶微笑,耐心傾聽,及時運用語言進行鼓勵。這樣,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使每位學生在民主、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樂于、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強化了學生的思維。
總的來說,本節課教學我努力貫徹新課標精神,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格局,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特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學完這一課后設計的有關鯨的小報,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他們在小報中介紹了抹香鯨、嚙齒鯨、藍鯨……可見他們對鯨興趣濃厚,課后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對鯨的了解還真不少!這樣的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效果的確不錯。
課后我感到還有一些人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指導學生讀課文上不夠到位,范讀一下效果會更好。對學生的激勵性語言運用再準確恰當些,學生就能更好地融入到我設計的教學情景中去。
【課文《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鯨》的教學反思04-20
《鯨》教學反思03-20
鯨教學反思04-28
鯨教學反思04-07
《鯨》教學反思范文04-28
課文教學反思02-04
課文《左右》的教學反思04-27
課文散步的教學反思04-27
課文《春》教學反思04-27
課文《山雨》教學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