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林海教學片斷反思范文
一、 案例
師:讀了花這一部分,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想問老師一個問題:花的特點是什么?
師:他問的這個問題,誰能幫助他解決?
生:我覺得花的特點有兩個:第一個是多。第二個是美麗。
師:還有什么問題?
生:我的問題是,還穿繡花鞋這里的繡花鞋指的是什么?
師:(課件)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輕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請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林海教學片斷反思
師:他問的這個繡花鞋指的是什么?
生:我覺得繡花鞋指的是興安嶺的花。
師:對。/下面聽老師讀這個句子,邊聽邊想象,作者把興安嶺當怎樣的人來寫的。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
生:他這里寫花,為什么還要寫珊瑚珠似的小紅豆呢?
師: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因為這些小紅豆是花的果子。
生:因為這些小紅豆不僅裝扮了興安嶺,還可以釀酒,為人類作貢獻,所以寫了小紅豆。
生:我還想問老師一個問題:/article/為什么說我是愛花的人,到這里卻說不出那些花的名字來?
師:這個問題相信你能解決,這說明了什么?
師:說明這兒的花多。
師:對了!你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也是讀書的一個好方法。
以上是我在教學《林海》一課時出現的小片段。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轉變,而且是教學觀念的更新。過去是教師問學生,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現在是學生問老師,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思維得以發揮。師生是平等合作的關系,課堂氛圍寬松,學生想說就說,想問就問,大膽的探索,體現了教育的人文性。
我們知道,語文教學內容具有豐富的人文知識,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社會、倫理、道德等,可以說無所不容。語言文字的通俗性也最能激發學生思維,喚起學生想象。學生個性的需求不同,想探究的問題也不同,課堂上,學生的許多問題是不可預測的,既然鼓勵學生問,學生什么都可能問。有些問題看似古怪,其實是必然。因為,孩子對新事物的發現,永遠是好奇的,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面對孩子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有的教師抱怨說:現在的課堂教學越來越不會教了,越來越不敢教了。我看,教師不必驚慌,應該沉著冷靜,仔細分析學生的問題,能解決的,盡量解決,解決不了的,也可留下懸念,以后探討。關鍵是教師要放下權威,不要傷害學生愛問的積極性。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林海,林海教學片斷反思,希望對你有幫助!
【林海教學片斷反思】相關文章:
小鷹學飛片斷的教學反思04-27
《東方明珠》教學片斷與教學反思04-27
《秋天的圖畫》教學片斷及反思范文04-27
教學設計片斷04-25
兩只鳥蛋教學片斷及反思04-28
《戴上眼鏡的小老鼠》教學片斷與反思05-01
《林海》教學設計04-30
《找春天》教學片斷12-19
片斷04-29
《春雨》教學片斷實錄與評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