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口算),在學習這課內容之前,已經學習過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為學習本課的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這一課內容時,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擺小棒的`方式進行,在動手操作中探究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復習導入的方式,一方面為鞏固了前面所學的內容,另外一方面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高生長點。本課基本完成了的教學任務,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學生在操作完后,請同學上臺演示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邊說邊操作,而不是單純地操作,老師在旁邊講解。
2、在計算34—8時,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種是將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種是將34分成24和10,我對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給予及時的肯定了,但是在學生提出這些算法后,沒有及時的進行歸納和小結。有些小朋友因為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這在作業中有明顯的體現,所以我在練習課中又進一步說明了這幾種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練習題內容稍顯單一,沒有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當然時間上也有限,練習的時間稍短,沒有進行充分的練習。
當然在其他細節方面還有許多不足,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2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計算,感受退位減法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計算方法。
1、體現算法的多樣化。通過學生進行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注重學生的情感,自主選擇,發現的積極性。通過探究的過程,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注重知識之間的對比,探究36—8退位減法前,先出現復習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與36—8算式比較,看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使學生產生認識上的沖突,突出退位這一難點。通過對比讓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框架。
3、在探究退位減法計算方法時,讓學生開動腦筋想出辦法,也許是例1的教學比較扎實,算例2時部分學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學具的操作,也沒有學生提出其它的算法。學生會知識遷移固然好,但對中差生來說,立即進行抽象的算法演練,這樣的過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還需借助直觀的學具來進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脫離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這樣的學習更扎實有效。另外學生沒有提出別的算法,但新課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樣化,在這里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減8等于2,最后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開闊學生的眼界。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計算。因此在課上我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探索計算方法。學生從學具操作中得出了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且理解了算理。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體現了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對比,使知識條理、系統化。
在教學新課時,先復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引出兩位數減兩位數、減一位數甚至不夠減的算式。通過對比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建立知識間聯系,逐步形成知識系統。并在練習中強化知識,使學生真正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在算理與算法上的不同,從而突破本課學習的難點。
2、體現了算法多樣化。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發揮的時空,通過在這個充滿探究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體現了數學一題算法多樣化。
當然在本課的學習中,個別學生對計算方法掌握不太好,因此,計算時出現錯誤和不熟練現象,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與課堂練習中應多重視,并于課后多輔導,并發揮小組長的作用讓小組長幫助他們,使其不斷進步,不掉隊。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4
這節課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材呈現的是體育課借足球的場景,并用圖畫和對話形式呈現問題和所需要的相關數據。這幅圖呈現的情境很好,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得比較緊密,教學重點、難點是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給出情境后,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提問題還很順利,列算式也還好,在研究計算方法時,讓學生通過觀察擺小棒寫出算式的方法教學,在36—8=28計算過程中應多讓學生來說,我講解的時間有些長,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說明白,思維才能清晰。
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運用知識,正確計算。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養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注重算法的.多樣化,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總之,在計算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學生會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計算的方法和過程。這樣有利于提高計算技能和速度。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5
一年級的數學知識淺顯易懂,但是還應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體現數學思想,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事物,找到數學方法的依據,這才是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
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滲透了一些數學的思想方法。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以及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和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要求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因為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減和不退位減,讓學生說說哪幾題算起來很容易,算一算,為什么另外幾題算起來比較難,得出個位不夠減,是退位減法,不僅揭示了課題,而且復習了不退位減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區別,知道了退位減法的難點,為什么不容易算,因為個位不夠減。
在說36—8=計算過程中學生有下面幾種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還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算法較多,但表達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還讓學生通過觀察擺出的小棒再寫出算式的方法教學,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中下生不知如何處理6減8不夠,需像十位借的問題。于是我指導擺小棒,邊擺邊講解,然后就是練習。我覺得這里還可以讓學生再擺一次,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加強理解,鞏固算法會更好。另外由于少數孩子對于20以內退位減法掌握不扎實,做次類型題時仍不熟練,速度較慢且易發生錯誤。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課堂上老師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表達能力,更要注重后進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群孩子的身上,及時發現并糾正孩子的錯誤,爭取讓每一位孩子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4-29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5-07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4-30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范文05-02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9-26
兩位數減兩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0-29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范文05-02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5-07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