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辦法
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我市國家園林城市綠化水平,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振興老工業基地,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又好又快協調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20xx年城市綠化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大力推進節約型園林建設,著力提升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設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生態良好、個性鮮明的城市綠化生態體系,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20xx年城市綠化工作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和任務
1、20xx年市區計劃新增、改造綠地1000公頃,其中:市重點工程綠化940公頃(其中含荒山綠化613公頃、新城區新增綠地110公頃),各區新增綠地60公頃(其中:鼓樓區10公頃、云龍區10公頃、泉山區10公頃、九里區10公頃、*經濟開發區20公頃)。
2、各縣(市)和賈汪區要加大基礎綠化,大幅度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地率和綠視率,力爭年綠地率增加1個百分點;要盡快完成綠地系統規劃和綠線規劃的編制工作;要以創建為抓手,積極開展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帶動城鎮園林綠化建設新發展。
3、各級開放型公園、廣場、主次干道附屬綠地等50%以上達到精品綠地標準和要求(其中,市級綠地達到60%以上,區級綠地達到40%以上)。各縣(市)、區要積極開展單位、居住小區綠化養護管理精品綠地達標創建活動,推出3-5個綠化養護管理示范單位或居住小區。
4、市、區兩級開放型公園、廣場、主次干道附屬綠地等綠化養護管理100%實現招標管理。已完成綜合整治的老居住小區的綠化養護管理50%以上要進行招標管理。3月底前,各區、各相關綠化養護管理單位完成開放型綠化缺株斷帶斑禿補植完善和綠化提檔升級。
5、市區新增市級園林式單位(或居住區)22個,省級園林式單位(或居住區)11個,其中:鼓樓區市級6個,省級3個;云龍區市級6個,省級3個;泉山區市級6個,省級3個;九里區市級2個,省級1個;*經濟開發區市級2個,省級1個。各縣(市)、賈汪區新增市級園林式單位(或居住區)35個,省級園林式單位(或居住區)14個,其中:豐縣市級2個,省級1個;沛縣市級3個,省級1個;銅山縣市級8個,省級3個;睢寧縣市級5個,省級1個;邳州市市級10個,省級5個;新沂市市級5個,省級3個;賈汪區市級2個。
(二)工作重點和基本原則
1、突出重點,打造精品。按照“優化布局、生態優先,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原則和“突出重點、突破弱點、打造亮點”的思路,圍繞人居環境提升、生態治理修復、城區綠蔭綠園三大類工程,市區重點打造云龍湖風景區、市民廣場、漢文化景區二期、奎山公園、東珠山公園、百果園,以及大馬路三角地、萬通釀造、塑料彩印、雙擁碑景觀綠化等極品、精品工程;加快采煤塌陷區和采石場等山體的生態環境修復治理,重點抓好故黃河、九里湖、京杭運河等生態脆弱、敏感區域的生態治理,打造濱湖、濱河景觀廊道;構建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的穩定的城市綠地系統,進一步拓展市民休閑空間,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市民休閑游園便利度和滿意度。各縣(市)、賈汪區要集中精力,抓好重點綠化工程建設,力爭建成一批國內一流水準的精品綠地。2、優化布局,提質增量。按照“查漏補缺、完善提高”原則,各區、各單位要對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就有一處公園綠地的要求,繼續通過規劃建綠、拆違拆舊建綠、破墻透綠、垂直增綠、屋頂添綠、見縫插綠,圍繞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出入口、濱河景觀帶等重點框架和節點,建成一批大小適宜、分布均勻、便民使用的公園綠地,進一步均衡優化城市中心綠地布局,提高綠地率和綠視率。同時,按照管理權責,各單位要繼續加強原有綠化補植完善工作,提升現有道路、街頭游園、小區等綠化水平和景觀效果。
3、規范管理,鞏固成果。按照“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精細化養護”的要求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級園林綠化管理單位要明確權責分工,完善考核措施,做到機構、人員、經費、措施“四配套”,全面開展精品綠地達標創建活動,切實提高綠地養護管理水平。各縣(市)、區要建立和完善園林綠化執法管理專職隊伍,強化綠化執法管理,有效鞏固和保護綠化成果。
三、考核獎懲
(一)考核內容及標準
1、內容:包括綠化建設、綠化養護管理、園林式單位(居住小區)創建、園林執法管理、綠化工作資(材)料等。
2、標準:
(1)綠化建設
①時間要求:嚴格按照市重點工程時間節點要求完成綠化任務。列入上半年完工和各區增綠的項目,市政府于7月份組織驗收;列入下半年完工的項目,12月份驗收。
市區新(改)建綠地規劃設計方案應報市園林局審核,經市政府批準后實施。3月30日前,完成上半年實施綠化項目的綠化規劃設計方案報批;4月15日前,全面完成綠化規劃設計方案報批。
②規劃設計:
總體要求:新增或改造綠地布局適宜、景觀突出、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注重植物造景,基本形成喬、灌、地被、草坪結合的立體綠化配置;積極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優先使用成本低、適應性強、節水節能、本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樹種,大力推廣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較強的地被植物,不片面追求和栽植高檔化、外來化樹種。嚴格控制雕塑、建筑小品、大型噴泉、亮化和大面積硬質鋪裝,多選用節能降耗材料。
具體要求:道路綠化盡可能栽植多排行道樹,沿樹穴、墻角、路邊開闊地要建設塊狀綠地;新建道路兩側綠地寬度要達到20米以上。常綠喬木占30%,色葉樹種不少于20%。喬木和大灌木種植量不低于5株/100平方米(其中,新增各類綠地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成片綠地的喬木量不少于10株/100平方米,常綠闊葉樹種不少于15%)。新建道路行道樹米徑不小于10厘米,保留三級及以上分枝(或冠徑1.5米以上),一級分枝三個以上,枝下高3.0米以上;道路補植樹木規格、品種與原有樹種、規格保持一致;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成片綠地的喬木米徑應不小于6厘米,枝下高2.0米以上;居住區、單位庭院及其它綠地中喬木米徑不小于6厘米;花灌木地徑不小于1.5厘米。
③存活率:20xx年春季施工新植苗木年度成活率、保存率不低于95%;秋冬季施工新植苗木年度保存率98%,次年夏季驗收保存率不低于95%。
(2)綠化養護:按照綠化養護管理機構、人員、經費、措施“四配套”的要求,各縣(市)區、各責任單位要全面貫徹執行《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規范》,繼續做好轄區范圍內的道路綜合整治和行道樹缺株補植、復壯扶正、整形修剪等工作,及時防治病蟲害,定期澆水、修剪枝葉,適時清除死樹、野藤、枯枝、敗葉,確保行道樹樹形美觀、規格一致、無缺株死樹、無斑禿空地。全年養護考核不合格率低于10%。
(3)園林式單位(居住小區)創建: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園林式單位、居住區創建任務指標(其中,5月底前完成70%以上)。
(4)園林執法管理:各級園林執法部門機構完善,及時嚴肅查處違法毀綠、占綠行為,嚴格控制發案率,案件查處率98%以上,案件辦結率95%以上;無違法行使行政審批許可行為。
(5)綠化工作資(材)料:建立各類綠化工作臺帳,有完善的綠化工作資(材)料報送制度,及時按要求規范報送綠化工作資(材)料。
(二)考核辦法
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考核實行自查、核查和全面檢查相結合的辦法,由項目責任單位將綠化建設自查情況每10天、養護管理自查情況每15天分別報市重點辦、財政局和園林局,市園林局負責市區綠化建設、養護和執法管理的跟蹤督查,市重點辦負責定期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檢查考核按照《20xx年城市綠化工作綜合考核評分表》(附后)現場打分。
(三)獎懲兌現標準
1、市政重點工程的獎懲按相關辦法執行。
2、綠化養護管理和精品綠地達標創建獎懲按照《市政府關于開展全市綠地養護管理達標及精品綠地評選活動的通知》(徐政發〔*〕26號)執行。主干道補綠提升工程列入20xx年度市政重點工程。
3、園林式單位、居住區創建:根據綜合驗收結果,按照省級10000元/個、市級5000元/個的標準給予獎勵。
4、園林執法管理獎懲按相關辦法執行。
5、考核內容的1-5項指標要全部達標;未達標的,年終城市綜合管理綠化工作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
6、對在綠化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綠化綜合考核90分以上)和個人給予獎勵。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各級、各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的工作班子,實行“領導包干分片指揮作戰”和“掛圖作戰”。行政主要領導作為綠化工作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要全力抓。要建立嚴格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多方籌資,增加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把綠化項目建設和綠化養護管理列入城市基本建設計劃和經費預算,安排必要的資金。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多渠道增加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投入。各類綠化建設工程和原有綠化養護管理都要保證配套專項經費預算,保證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積極鼓勵工商企業、城鄉居民、外地客商和社會各界投資城市綠化建設項目,參與城市綠地的養護和管理。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辦法】相關文章:
談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05-02
園林綠化的種植及養護管理04-26
園林綠化養護和管理技術04-30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制度04-27
園林綠化的大樹移栽與養護管理技術論文04-30
淺談園林綠化養護04-28
園林綠化養護標準05-01
園林綠化養護技術探討04-30
臺州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規程05-01